《南極料理人》——學好油鹽醬醋茶,走遍南極都不怕!

2021-01-08 老張的生活錄

在世界的南方,在北極熊不能漫步的南極大陸上,生活著一群科考隊員。他們每天做一些科研,也研究中國文化(打麻將),跟著電視跳跳健美操,給隊員過生日,偶爾連線本國的科技館,跟小朋友們進行對話小朋友:你們那裡有企鵝嗎?

科學家:木有。

科學家:木有。

小朋友:有海豹嗎?科學家:木有。小朋友:那有什麼呢?科學家們沉思了一下,雀躍地回答:有我們啊!

這就是日本南極科考站——圓頂平安基地的日常,1997年,廚師西村淳被派去那裡負責夥食。他根據真實生活寫了本散文集,後來被拍成了電影《南極料理人》,由堺雅人主演,講述了八個科考隊員的故事。

西村也不是自願去的,他本來在海上保安隊做廚師,他一個嚮往南極的同事獲得去南極做廚師的機會,無奈出了車禍,上司就讓他頂替,連跟家人商量的機會都沒有。走之前家庭關係有些緊張,他什麼也來不及解決,就到了南極。

來都來了,那就好好做飯吧。一桌飯,匯聚八個人。愛吃拉麵的氣象學家「體重」、有女朋友的助手小哥「大哥」、懈怠的汽修師「主任」、熱愛觀測的氣象學家「小平」、貪吃的通訊員「盆」、跟家裡鬧矛盾的冰雪學家「本」、想參加鐵人三項的「醫生」,再加上廚子西村。大家各懷心事,又要與惡劣的環境做鬥爭,吃起飯來格外賣力

南極科考生活實在枯燥,極晝中,他們努力地找些樂子。而食物除了提供熱量,還提供樂趣。

立春之前的一天,在日本叫節分,要撒豆驅邪。沒有豆子,他們就用花生代替,把赤膊扮鬼的那個人驅到門外冰天雪地中,還把門給關了!

西村正熟練地做著飯糰,就被想鍛鍊的醫生叫出去,坐在單車後座,拿著大喇叭,在茫茫雪地裡一邊前行一邊廣播今日菜單。

挖冰造水的時候,聽說有前隊員留下的海蝦,有人提出油炸海蝦,廚師好心建議可以做刺身,其他人卻不知道著了什麼魔,紛紛喊起了「油炸海蝦」的口號。結果……大家都囧了。這麼大怎麼吃啊

要運動!那就用果醬畫個棒球場吧,而這邊廂,倒是直接吃起了果醬刨冰。畢竟這裡的冰雪純天然無汙染,想喝威士忌也是直接在門口刨點冰團一團就可以做成大顆圓冰了。

從來不過生日的本帶著西村去挖冰柱,那冰柱是從海拔2500米的地方挖出來的,可用於研究30萬年前的氣候。西村從別人口中知道他的生日,探聽他想吃啥。他說想吃肉,厚厚的那種。於是西村就去弄肉。可是肉太大了,沒有炊具煎得了。那就拿到戶外去,刷上油烤吧。經歷了冰火試煉的烤肉,呈現出誘人的質感。

本過了個熱熱鬧鬧有肉吃有蛋糕的生日,女兒打電話來祝福,可惜妻子還是不接他電話。他問西村,來南極家裡人支持嗎?西村沒說什麼,只是掏出一個珍藏在胸口的錦囊,裡面有他女兒一顆乳牙。

到了正式進入極夜的那一天,他們要穿上西裝,吃一頓西餐,鄭重地過一個中冬祭。

進入極夜之後,大家似乎焦慮了許多。異地戀的「大哥」被女朋友甩了,她喜歡上別人,他在昏暗的雪地裡淚流滿面。之前孜孜不倦偷吃拉麵的「體重」終於把拉麵提前吃光了,就算是堆成山的帝王蟹腳也不能安撫他半點。別人倒是吃得歡。貪吃的「盆」開始偷吃黃油。早就想逃離南極的主任開始裝病。為了觀測準備了三年的小平忍受不了偷懶的主任,去宿舍找他卻發現他邊唱歌邊洗澡自在得很,兩個人打鬧起來。兩人追打到那個挖冰柱的房間,西村攔架。一般攔架的都很倒黴,拉扯中,他女兒的那顆乳牙掉到了那個一千多米深的洞裡。

西村不高興了,關在房間裡不出來。涉事的幾個人站在門口給他道歉也沒用。待他起床,卻發現大家都在廚房裡忙碌。

什麼都不比食物更有誠意啊,西村被治癒了。高興的廚子又開始積極地解決問題,當他知道如何製作鹼水之後,他馬上做起了拉麵,治癒了「身體是由拉麵構成」的「體重」有了這碗拉麵,誰還看極光呢?就連被甩的「大哥」,也找到了新的戀情——那個總是給他轉接電話的接線女孩清水。

回國後,本的妻子在機場抱著他又哭又笑;清水過來接「大哥」的機;西村的妻子帶著兩個孩子來迎接他。那些無法調和的矛盾都在距離和時間的作用下自然化解了。醫生也真的去參加了鐵人三項。熟悉的日子撲面而來,西村回想起在南極的生活,恍然如夢。

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皚皚白雪和無邊的寂寞,漫漫長夜和難言的心事,隱而不發的矛盾以及身不由己的人生,都在這片土地上放逐。幸好有美食撫慰人心,帶來等待的勇氣。

所以,當你不知道應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飯吧。

相關焦點

  • 南極料理人
    在北極,有海豹有企鵝有北極熊,縱然是極寒之地,但是也有動物的存在,而在南極,茫茫天地歸於虛無,除了一片純白什麼都沒有。電影「南極料理人」就是以南極為背景所拍攝的一部電影,雖然電影拍攝地是在日本北海道,但是電影的氣氛渲染得非常好。
  • 《南極料理人》南極炭燒
    這個成品製作得非常好,以至於想到過後要扔掉就覺得非常可惜。之後,我們每次舉行室外燒烤都會用上這個烤爐。 為了儘可能減少低溫的影響,圓頂基地的建築物幾乎都是密閉結構,你可以想像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型冷藏庫內。此次宴會我們以炭烤方式進行,隨著時間推移燒烤產生的煙氣漸漸在室內積聚起來,最初朦朦朧朧的,然後像薄霧,最後就像洪水一樣淹沒了我們幾個開懷暢飲的大叔。
  • 《南極料理人》看了這部片子才知道,為什麼美食也能擁有治癒能力
    每個人都有各自喜歡吃的東西,所以每個人對美食的理解也不一樣,喜歡吃辣的人把人生鮑魚放在他的眼前,他可能都不屑一顧,不喜歡吃蘑菇的人再好吃的蘑菇也引不起他的興趣。今天我們說的這部電影名字叫《南極料理人》,看了這部片子才知道為什麼美食也能擁有治癒能力。電影絕大多數都在描述人類,如果拋開人類不談,那我們腦海中出現的就是動畫卡通片,這是電影的兩大主題,其實電影的主題包羅萬象,只要導演能夠想出來拍攝技術跟得上,那就什麼都能拍得出來,與動物為視角的電影不是也拍得不錯嗎?
  • 這位太倉老人已走遍南極、北極和珠峰大本營
    後來,孫忠偉自己做生意,在國內城市間遊走,看大好河山、走遍中國的欲望越發強烈。泰國的熱帶風光、新加坡的環海風情、馬來西亞的滿目棕櫚樹和椰子樹,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2017年,72歲高齡的孫忠偉報名參加了南極探險遊團隊,該團隊共88人。他們從上海出發,在阿根廷火地島包了一艘美國的3000噸級的烏茲懷亞號破冰船,駛向世界上最著名的死亡海峽——德雷克海峽。在狂風惡浪中,經過2天2夜終於到達了南極。
  • 《南極料理人》——唯有愛與美食不能捨棄
    但是下一秒,眾人神色凝重看著面前碩大一隻炸蝦,小聲咕噥著:"還是刺身好。",鏡頭掃到西村賭氣般的臉,我真的沒忍住哈哈哈不止。也有貪吃的盆桑和隊長兩人大半夜偷吃拉麵,導致拉麵半年就被吃光,不能沒有拉麵的隊長每一天都可憐暴躁又無助。一桌子的吃不盡的帝王蟹也成了雞肋,拉麵成了最奢侈的東西。
  • 南極磷蝦的能好怎?
    南極磷蝦有多少技術含量呢?當然,更多的朋友,會問「能好怎」。我雖然未參加第31次南極考察,但目前也從事南極磷蝦方面的研究工作。趁這個機會,就和大家說一說南極磷蝦這種小東西吧。南極磷蝦是什麼東西?南極磷蝦,名字叫蝦,看起來像蝦,但卻不是一種我們一般市場上說的蝦,和咱們市場上見到的對蝦之類的十足目是不同的。
  • 即使在世界的盡頭《南極料理人》也能帶來美食的溫暖
    如何在家裡的方寸之地,活的正常還有意思,這一部《南極料理人》早已給出了答案。在遙遠的昭和基地,生活著八位南極科考人員,每個人都各司其職,都擔負著自己的使命,但其中有一位最特殊,他不直接負責南京的科考任務,但是卻負責著所有人的胃——廚師西村。南極,離大多數人都很遙遠,因為它在地球之極,氣溫之低讓細菌都沒有辦法生存。
  • 日劇《歡樂南極廚》:一碗冷飯
    儘管日本各大電視臺不斷靠加入新的人設和劇情來構建美食場景,甚至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田中圭主演的《不倫食堂》就是食、色、食色兼有,話題性是有點,但電視劇本身並不成功;再比如說高畑充希演鐵面女吃東西的《忘卻的幸子》,場景構建和美食治癒的因果關係構建都成立,但觀眾就是不吃這一套;黑道大哥駐家做飯的《飯俠》,退休之後在小酒館裡一面吃一面產生武士幻想的《野武士的美食》,只表現做飯鏡頭沒有吃飯鏡頭的
  • 《南極之戀》為什麼要去南極實拍?那些南極電影又是在哪裡拍得?
    那麼話又說回來,之前那麼多以南極為故事背景的電影,都是在哪裡拍攝的呢?下面進入揭秘環節,來分享影史有關南極的電影,並深扒這些電影的真實拍攝地。二、以假亂真的壯美冒險如下以南極為背景的電影,多數突出了南極的壯美和環境的苛刻,所以在場景選擇方面,非常嚴格。
  • 南極生物健康之源——VIK威克純南極磷蝦油的營養秘密
    眾所周知,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源,最低氣溫約-89°,被南大洋所環繞,面積超過非洲,約3300萬平方公裡。而南極生物能夠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生存繁衍,並且具有耐寒冷、個體壽命長的特性,是因為它們都有專業的禦寒技巧、特殊的求生本領和充滿營養的食物。
  • 探索南極已有百年 南極科考都在研究什麼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探索南極已有百年 南極科考都在研究什麼  「中國牆」包圍南極冰蓋最高點  1月12日中國南極內陸冰蓋考察隊再度登頂南極「冰蓋之巔」,1月15日冰雷達探測小分隊因雪地車故障遇險,16日遇險隊員和救援人員安全返回大本營
  • 【玩轉地球】唯一一次登錄南極大陸
    去南極的難度: 去南極一點兒也不難,甚至比東南亞各國自由行都簡單,可以算是歷次出國旅行中最簡單的一次,簡單到不用做攻略、不用設計行程、不用訂酒店、不用尋找美食……只要買好機票船票,上船之後,衣食住行一切均包含在船票裡,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每天吃飯、睡覺和拍照。
  • 想讓小企鵝有個家,因為南極又在化啦——一位南極旅行攝影師的話
    文/敏近日,有前往南極的旅遊攝影家上傳了一組南極小企鵝的照片,只見企鵝們或蹲在海邊向遠處瞭望,或集群而食,有很多見了人也不怕,依然在那裡「我行我素」。攝影師在貢獻這些照片的同時,也提供了相關的旅遊新信息。
  • 廣東83歲前高官要登南極點 曾去過兩次北極(圖)
    此前匡吉已經去過兩次北極 有望成全球登上南極點年齡最大的長者  在許多老廣都已經或正在陸續返回廣州時,已經83歲高齡的匡吉卻剛準備其南極之行,按計劃,他將於12月19日從香港啟程,用24天的時間探訪南極大陸,並將乘坐冰上飛機降落至南極中心點。屆時,匡吉將成為全球登上南極中心點年齡最大的遊客。
  • 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原標題:南極百科:南極條約的籤訂 南極發現者是誰?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
  • 在南極破冰
    那一瞬間,我發自真心地覺得:南極不屬於人,南極屬於它們。這種感受在整個行程裡也愈發加深。既然去了南極,我們當然還是希望能有機會登陸冰川和陸地,去看看企鵝、海豹、海鳥。但這種機會並不是天天都有。在船上,只有船長認定天氣狀況足夠好,我們才能下船,為此每次差不多都要提前兩個小時就開始準備。
  • 「去南極」的另一面:如果我不能去南極,也想看你去南極!
    本文來自5月喵0,已授權大家好呢,這周又見面啦 ヾ(o),這周喵0給大家推一下1月新番」我們來寫一個去南極的故事好嗎?「」當然好了。左下角初瀨伊綱萌萌的海報可是寫什麼好呢?寫女孩子社團活動,還是業界奮鬥,還是青春戀愛呢?都不好。因為這些都曾有人寫過,而這樣的青春也不是他們想要的,因為太平常了,太常見了,甚至他們自己曾經都有經歷過,於是他們打算放大膽量,讓主角們到連自己都沒有去過的地方看看,就這樣「去南極」的企劃誕生了。
  • 90後美女大學生南極放飛無人機,登上雪龍號
    這個專業領域的每一位研究人員,都把進入極地實地研究作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張媛媛當然也不例外,「如果能夠親身來到極地感受極地獨有的地貌地表類型,對於我今後的工作將大有裨益。」她對記者說。來自東北冰城哈爾濱的她也對記者坦言,自己非常喜歡探險,極地風光、企鵝、賊鷗……讓她做夢都希望自己能踏上那塊神秘的大地。
  • 為什麼南極的人越來越少?
    為什麼南極的人越來越少?時間:2015-12-25 09:2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南極的人越來越少? 獵鯨灣位於斯瓦爾巴群島的西北部,這片海灣由法國南極探險家於1908~1910年命名。20世紀初,挪威人為了煉油而在此捕獵鯨,因此稱之為獵鯨灣。
  • 我國南極科考隊放大招!要在南極建立首個永久飛機場
    例如,筆者在1984到1985年以及1988到1989年兩次參加南極科學考察中,總共時間是一年,但在南極陸地上進行科學考察時間只有不足4個月。如果搭乘飛機,算上轉機與等候的時間,也可以多出4個月去進行科學考察研究。他們都有,我們也要有實際上,世界上其他大國在南極都有機場,其中美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