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提取技術實現了!你最想刪掉什麼?

2021-01-15 我是異形

假設,有一種蛋白質,結構類似阮病毒,在受電流刺激後結構會發生改變,以後再有電流經過時,就會改變電流原本走向,進而轉換成可被大腦識別的信息。這是否意味著,提取這種蛋白質,便可以提取人的記憶,甚至進行移植或刪除。

最近有一部科幻類的短片,便是講述了記憶可以調取、可以遺忘,甚至可以售賣的故事。短片裡有人因生活所迫而販賣悲傷的記憶,因夢想而販賣快樂的記憶,而記憶販賣後的人也許會無憂,也許會精神失常,也許會發生別的故事……

《憶》——由深圳市前海開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拍攝,看看一個關於記憶的故事。



 

愛或者恨,都是人生


電影《暖暖內含光》中的女主角克萊門汀,因為吵架所以刪除了關於男友約爾的記憶。約爾不能原諒她的任性也無法忍受失去她的痛苦,同樣選擇了忘卻她。另一部去年上演的《記憶大師》,講述了由黃渤飾演的一名作家與妻子將要離婚,為了避免傷心難過,他選擇刪除與妻子發生過的種種,卻不湊巧與一個連環殺手交換了記憶的故事。

在《記憶大師》中,黃渤刪除和重載記憶的地方是名為記憶大師的醫療中心,他們的廣告還講述了 3 名患者的成功案例。印度的沙夏 · 莫拉每個下雨的晚上都會記起曾被 3 個男人強暴後的痛苦;韓國的樸慧貞分手後卻忘不了前男友,總是想起他分手時的話;美國的約書亞 · 迪普在戰爭中殺人而經常做噩夢。

看來記憶真是一個罪孽深重的東西,記憶越深、痛苦越重,也難怪那麼多人想要刪除記憶了。假如記憶可以刪除,那麼人生該會多麼美好——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選擇,去保留那些美好的記憶,然後完全不留痕跡地刪除掉那些讓人痛苦的記憶,就像喝了傳說中的忘懷水,那麼你,想刪除什麼呢?

話說回來,上面提到的兩部電影,主人公最終都不想刪除記憶。《暖暖內含光》的男主角約爾在刪除記憶過程中,卻發現無論痛苦還是甜蜜的時光都彌足珍貴。他不想忘記深愛的克萊門汀,只是程序啟動無法逆轉,他只能把愛人藏到記憶的最深處。而《記憶大師》裡的黃渤也如願取回了與妻子愛的記憶。

記憶,它證明著人和人的關係,不管如何刻骨銘心,除了在發生的那一刻最為強烈,往後的時光,記憶還在,此時此刻的情感卻再難體會,所以時間就是最好的記憶大師,它會幫你把記憶留在你的回憶裡,把喜怒哀樂各種感受的極致都定格在情感,只留下記憶存在於肉體。

 

 

接受自己,打造不完美的完美


記憶存儲一個人的來去,它知道每個人的一切,通過它更加確定自己。刪除某個片段,正如鋼琴上少了個琴鍵一樣,無法再彈奏一首和諧曲,也將復原不了一個完整鮮活的人。現實裡找不到出路時,只有透過往事,才能找到曾經的自己,對照當下的自己,發現不完美,並在日後,給自己多點時間和耐心,鑄就更好的自己。

其次,刪除某段失敗的記憶,那曾經的過錯也許會再一次發生,經歷已經經歷過的失敗,愛以前愛錯的人?沒有了這些糟糕痛苦的記憶,怎麼知道「吃一塹長一智」啊?記憶裡存的往往是自己的軟肋,往往是最令人動情動容之處。

 

閱盡千帆,始終永恆


如果,未來的世界真的極其發達,先進的科學技術無所不能,不論是製造以假亂真的機器人,不論是移民遙遠的外太空,還是隨意控制人類的記憶,都是輕易可以達成的技術,那麼,世界也許會面目全非,不再是簡單的模樣。但只要人類存在,人與人的關係存在,我們始終相信,愛是永恆,亙古不變。


相關焦點

  • 記憶提取練習——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這究竟是什麼方法,又怎麼能為我所用呢?當討論學習的時候,我們總是在想:怎麼能把知識學進腦子裡去。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把目光轉移到把信息拿出我們的大腦會怎麼樣呢?人們最常用的學習方法是反覆閱讀、反覆聽講,希望能通過不斷的重複把知識塞到腦子裡去。這種不斷重複的方法對長期學習並沒有太大幫助。你有沒有試過在學期末回憶學期剛開始時候學過的內容,卻發現早就把知識還給老師了?從1885年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研究遺忘曲線。在學界,「提取練習」被認為是對保持長期記憶最有效的方法。
  • 心理課堂|心理期末測評,記憶提取練習
    考核什麼?看,沈老師,帶著試捲來了有點慌!我們在哪裡我們在做什麼自己挖的坑要知道怎麼填天啊,原來如此好吧,好像知道了些什麼課後可以用的幾招你想知道嗎?教學目標:1.準備材料:一張考核卷、一支筆、一本成長手冊、一個你      教師導入:大家是否好奇我一對一心理輔導時如何在50分鐘裡記住足夠多的信息,又如何運用遺忘技術來平衡工作生活,大家最感興趣的是我如何做到在第二次學生來訪的時候,能夠回憶起該生第一次溝通交流的完整且精細的記憶片段,這涉及到記憶的提取技能。
  • 其實只是「記憶提取失敗」
    這樣的解釋,相信會令很多「健忘」的年輕人釋懷,專家的意思很簡單,遺忘能夠通過刪除我們不需要的記憶,來幫助我們適應新情境——如果你會輕易忘卻一個客戶的名稱,也許是因為你還有更重要的新客戶需要去記住。研究人員之一的布萊克·理查茲表示,記憶的目的在於,讓你成為能夠在給定情況下做出決策的聰明人,而幫助你實現這一點的關鍵就在於遺忘某些信息。
  • 提升記憶的訣竅:提取
    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學習了一遍。接著,有一組大學生被安排每過一段時間就把所有的單詞都複習一遍,緊接著再將所學的所有單詞考一遍。從這個實驗得出一個結論:記憶的關鍵在於你在學習的時候是否有意識地去將知識放入大腦,然後再從大腦中去提取知識。這裡的提取就是考試,每一次考試的過程,就是你將大腦裡面的知識提取出來的過程。直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考試的作用這麼大。
  • 當複製人技術和記憶複製技術都成為現實,人類能實現永生嗎?
    由於當時科學界對 DNA 還知之甚少,赫胥黎憑藉育種學知識設想出的「博卡諾夫斯基程序「,而這也被許多人認為是克隆技術的早期構想。中國科學院宣布成功實現了猴子的克隆:2017 年 11 月 27 日,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12 月 5 日,第二隻克隆猴「華華」問世。這是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首次實現。
  •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記憶提取》這部電影應該很多人都看過吧,一名科學家為了找出殺人兇手,發明了一種可以提取他人記憶的技術,在近幾年的時間內,類似題材的電影數不勝數,因為人類已經走上了開始研究記憶移植的道路。
  • 科學家發現記憶提取新機制
    通過揭示其神經環路機制,提出了記憶提取的「快速泛化理論假說」。12月19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記憶有編碼、儲存和提取三個過程。神經科學領域的未來終極目標之一是揭示記憶儲存和提取的神經機制。目前,記憶編碼和儲存的神經機制已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記憶提取的神經機制卻知之甚少。
  • (科技)科學家發現記憶提取新機制
    新華社昆明12月20日電(記者丁怡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多家科研單位合作,發現了記憶「快速泛化」的新現象,通過揭示該現象的神經環路機制,提出了記憶提取的「快速泛化理論假說」。該研究成果19日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  記憶有編碼、儲存和提取三個過程。
  • 克隆自己,複製記憶,理論上人類能否實現永生
    克隆自己,複製記憶,理論上人類能否實現永生?一種觀點認為,既然保持本體不衰老,目前技術不可能,那我們可不可以用克隆技術,培養克隆體,但是不讓他接觸外界,不產生死亡,就如同剛出廠的電腦一樣,等待激活。而我們全力搞定記憶這一方面,關於記憶的研究已經有很多了,我們只需要提取記憶,複製記憶,再將這些記憶放入克隆體就好了,也是一種變相的永生。
  • 人類的記憶能被提取出來嗎?科學家將通過機器揭開人類思維!
    對於記憶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他的研究,並且一直在尋找各種記憶方法。近年來很多國家的科學家開始在細胞甚至分子水平對記憶進行研究,試圖剖析記憶的奧秘。那麼記憶真的可以被人類提取嗎?而且有報導稱科學家將通過機械揭開人類思維!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記憶?
  • 社交規則:為什麼有的人加了你微信好友,卻回頭就把你刪掉?
    培訓會結束後,小輝回到了公司,就想發個信息向對方問候一下,但是發現對方已經刪除了自己的微信。這讓小輝疑惑不解,明明加微信時還挺熱情的啊,為什麼回頭就刪除自己了呢?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為什麼有的人加了你微信好友,卻回頭就把你刪掉?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Nat Rev Neurosci:海馬齒狀迴環路與情景記憶的編碼、提取和分辨
    在某些情況下,僅基於PP–CA1或PP–CA3-CA1循環就可以實現正確的記憶存儲和提取。記憶編碼和鞏固實驗表明PP–CA3與PP–DG–CA3通路之間存在功能分離。獲取記憶需要MF傳入,而PP的傳入似乎可以從CA3啟動記憶提取。在起始編碼和記憶的早期,海馬內記憶鞏固過程中可能需要GC的激活。
  • 有效知識來自記憶中的提取
    人腦記憶在於儲存和提取,有研究認為,腦儲存會越變越強,難在把信息提取到意識中,人能提取的記憶量很少。感覺記住的其實是能提取出來的,頻繁提取就記得牢,常用就可強化,否則,就是遺忘的記憶。洋河溼地遺忘不僅能過濾掉次要信息,還能讓人聚集重要的事情,特別是在經歷一番困難的回憶後,大腦的記憶迴路就強化一次
  • 快速泛化理論假說揭示記憶提取機制
    原標題:快速泛化理論假說揭示記憶提取機制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林帶領的學習記憶研究實驗室,與多家科研單位密切合作,發現了記憶「快速泛化」新現象。通過揭示其神經環路機制,提出了記憶提取的「快速泛化理論假說」。12月19日,其相關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記憶有編碼、儲存和提取三個過程。
  • 認知訓練有助改善個體長時記憶提取能力
    無論何種記憶都包括編碼、存儲、提取三個加工過程,長時記憶也不例外。在這三個過程中,研究者認為提取過程困難是造成長時記憶能力低下的原因。正如著名的遺忘理論——提取失敗理論所介紹的那樣,我們產生遺忘的原因並非記憶信息的丟失,而是由提取過程的失敗所導致,即我們不能有效地從已有長時記憶系統中對目標信息進行提取,從而造成了遺忘。
  • 記憶力訓練方法:長時記憶的提取及影響因素有哪些?
    長時記憶是什麼?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後,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
  • 「寄生蟲」刪掉的十分鐘
    但也正是刪掉了這些90分,才讓《寄生蟲》折取了更高的桂冠。氣不氣人。人家丟掉的,都比你留下的好。但在刪減片段裡,這段反而成為全片最嚇人的一幕。(前方高能)因為調亮了這段你會發現,在奇澤走出地底的時候,後面竟然還有個模糊的人影。這個時候,地下室還有誰呢?只有她的老公勤世。
  • 掌握「記憶筆記法」,去實現人生目標吧
    因為紙上的這個亮點聚焦了太陽的所有能量,所以它成為了最熱的地方。記筆記亦是同理,如果你沒有聚焦在必須記住的信息之上,那麼這就是在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除了翻來覆去地看書死記硬背,或是胡亂埋頭於題海之中刷題不止,究竟還有沒有什麼聰明的辦法呢?
  • 一條廣告被嘲三年,這可能是百事可樂最想刪掉的廣告
    這隻被差評為「史上最爛」的廣告到底是怎麼樣的?先來看看百事可樂這個廣告。 一條百事最想刪掉的廣告 在廣告中,超模肯豆先是在進行她的模特攝影工作,但隨後,她的目光卻逐漸被街上的景象吸引,一群人正在進行遊行示威活動。
  • ...有一種說法認為記憶是不會被忘卻的,有些只是儲存在潛意識裡想...
    對你的問題答覆如下:1.「記憶不會忘卻,只是想不起來」,這是口語表達,實際上在神經科學中會用「無法提取」來表述。在神經科學家看來,記憶(神經突觸)形成後就存儲在某個地方,只是因為人的信息提取能力出了問題,所以無法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