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記憶的訣竅:提取

2020-12-03 天哥說記憶

在這個知識為王的時代,我們對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多。也從此對如何記憶才能把知識高效率的記住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後來有一個人專門對如何記得更好這個話題進行了實驗。

在2008年的某一天,有研究者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的內容是教一群美國大學生學一門外語。研究者將這些大學生分為了四組。這裡有一個前提:大家的記單詞的速度都差不多。

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學習了一遍。接著,有一組大學生被安排每過一段時間就把所有的單詞都複習一遍,緊接著再將所學的所有單詞考一遍。第二組則是去複習前面的考試中沒答對的單詞,但是在考試的時候還是要將全部的單詞都考一遍;第三組複習全部單詞,但在考試的時候全部都只考以前不會的;第四組則是只要以前已經答對過的詞就都不複習,也不考試。之後研究者就讓這群大學生先回去,然後一周後再來進行測試。

一周後,學生們回來進行複測。結果如下:每次考試都考完所有單詞的那兩組都能非常準確的記住80%的單詞;而那組考試的時候只考做錯過的詞彙,但每次複習都要把所有單詞都複習一遍的,只能大概記住三分之一左右,只比只要答對了就不複習也不考試的那一組稍微好一點。

從這個實驗得出一個結論:記憶的關鍵在於你在學習的時候是否有意識地去將知識放入大腦,然後再從大腦中去提取知識。這裡的提取就是考試,每一次考試的過程,就是你將大腦裡面的知識提取出來的過程。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考試的作用這麼大。如果沒有考試,恐怕我們對知識的記憶會變得更單薄,我們也更容易遺忘這些知識。可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考試對我們並沒有什麼作用呢?而且不但對我們沒有幫助,反而讓我們對考試產生了恐懼。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就是我們沒有認識到考試的用途。回頭想想,我們是不是在考試之後就不再管這些試卷了。如果考得好,我們就想著怎麼風光去了,想著找父母要什麼獎勵。如果考的差,我們則想著怎麼面對眼前的情況,想著父母會怎麼懲罰自己。也就是說無論考得怎麼樣,我們都不會去對試卷有過多關注。其實這往往就是區分成績高低的關鍵因素。再看看上面的實驗,我們面對考試所應該做的是去認真面對考試,然後在考試的時候不斷的從大腦中提取知識,不斷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記憶。在考試後我們還要看一遍卷子,找出自己的錯誤,再去複習一遍,將遺忘的知識再在腦海裡鞏固一遍。這樣才是記憶知識的高效率方法。

其實關於提取,李笑來老師對學習的觀點就是對提取的另一個角度的證明。在學習的過程中,笑來老師著重強調了「用」。他說過,我們學習任何東西,首先是掌握最少必要知識。比如學英語,你只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條件就可以開始使用英語了:

認識字母認識音標會查詞典懂基本語法會查語法書會用Google搜尋引擎

這些都是非常基礎的要求,我們在初中的時候就可以達到了。可是我們卻不會使用它。每次學英語想到的都是記單詞,背句子之類的。完全沒有想到我們學英語其實是為了能夠和外國人正常交流或者能夠通暢的閱讀外語原版書籍。

在這裡,「用」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取的過程。就像學英語一樣,當你掌握了最少必要知識時,完全可以直接開始看英語原版書,遇到不懂的就去查詞典,查完之後又繼續看書。查詢詞典的這個過程就是將知識輸入大腦的過程,查完了再看書的過程就是將剛才所學的知識進行應用的過程。所以像這樣學習往往效率非常高。

小結一下:

1,我們大家有可能忽略一個高效記憶的訣竅:提取。

2,像笑來老師所說:學會最少必要知識,然後只管去用,你的學習記憶效率會非常高。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記憶提取新機制
    通過揭示其神經環路機制,提出了記憶提取的「快速泛化理論假說」。12月19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記憶有編碼、儲存和提取三個過程。神經科學領域的未來終極目標之一是揭示記憶儲存和提取的神經機制。目前,記憶編碼和儲存的神經機制已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記憶提取的神經機制卻知之甚少。
  • 記憶提取練習——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在華盛頓大學的實踐中,它幫助一批成績原來為C的同學把成績提升到A。這種方法不需要花費金錢,不用大量額外的課堂時間,也不藉助最新科技的力量。這究竟是什麼方法,又怎麼能為我所用呢?當討論學習的時候,我們總是在想:怎麼能把知識學進腦子裡去。
  • (科技)科學家發現記憶提取新機制
    新華社昆明12月20日電(記者丁怡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多家科研單位合作,發現了記憶「快速泛化」的新現象,通過揭示該現象的神經環路機制,提出了記憶提取的「快速泛化理論假說」。該研究成果19日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  記憶有編碼、儲存和提取三個過程。
  • 有效知識來自記憶中的提取
    人腦記憶在於儲存和提取,有研究認為,腦儲存會越變越強,難在把信息提取到意識中,人能提取的記憶量很少。感覺記住的其實是能提取出來的,頻繁提取就記得牢,常用就可強化,否則,就是遺忘的記憶。洋河溼地遺忘不僅能過濾掉次要信息,還能讓人聚集重要的事情,特別是在經歷一番困難的回憶後,大腦的記憶迴路就強化一次
  • 研究揭示記憶更新訓練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容量
    因此,研究者認為通過訓練提升工作記憶容量將對人的一般性認知能力產生事半功倍的積極影響。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地關注工作記憶訓練對一般性認知能力的影響,忽略了工作記憶容量本身是否可以擴展這一更為基礎的科學問題。即使對於那些關注工作記憶容量的早期訓練研究,由於往往採用測量工作記憶容量的任務進行訓練,因而無法確認訓練效應到底來自於練習效應還是真實能力的提升。
  • 心理所揭示記憶更新訓練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容量
    工作記憶的容量有限,卻在一般性認知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者認為通過訓練提升工作記憶容量將對人的一般性認知能力產生事半功倍的積極影響。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地關注工作記憶訓練對一般性認知能力的影響,忽略了工作記憶容量本身是否可以擴展這一更為基礎的科學問題。
  • 快速泛化理論假說揭示記憶提取機制
    原標題:快速泛化理論假說揭示記憶提取機制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林帶領的學習記憶研究實驗室,與多家科研單位密切合作,發現了記憶「快速泛化」新現象。通過揭示其神經環路機制,提出了記憶提取的「快速泛化理論假說」。12月19日,其相關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記憶有編碼、儲存和提取三個過程。
  • 認知訓練有助改善個體長時記憶提取能力
    無論何種記憶都包括編碼、存儲、提取三個加工過程,長時記憶也不例外。在這三個過程中,研究者認為提取過程困難是造成長時記憶能力低下的原因。正如著名的遺忘理論——提取失敗理論所介紹的那樣,我們產生遺忘的原因並非記憶信息的丟失,而是由提取過程的失敗所導致,即我們不能有效地從已有長時記憶系統中對目標信息進行提取,從而造成了遺忘。
  • 心理課堂|心理期末測評,記憶提取練習
    藉助考核卷,完成期末個人復盤;3.講解記憶提取的要點,運用記憶規律協助期末複習。我一般常用的記憶提取線索是名字和思維導圖。      按信息在我們大腦存儲的時間長短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到一秒的瞬時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在必要時,在長時記憶中提取精確的完整的足夠的信息這一技能在知識學習中非常重要。
  • 其實只是「記憶提取失敗」
    【專家解讀】記憶能儲存很長時間,有線索就能記起從大腦的角度而言,遺忘能夠通過刪除我們不需要的記憶,來幫助我們適應新情境,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遺忘除了具備保護機制的作用(例如選擇性遺忘),背後還有各種不同的機制。所謂「遺忘」,說白了就是「記憶提取失敗」,有時候,我們會記不住在每天停車的停車場中,自己究竟把車停在了哪個停車位上了。
  •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記憶提取》這部電影應該很多人都看過吧,一名科學家為了找出殺人兇手,發明了一種可以提取他人記憶的技術,在近幾年的時間內,類似題材的電影數不勝數,因為人類已經走上了開始研究記憶移植的道路。
  • 認知訓練有助改善個體長時記憶提取能力_中國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無論何種記憶都包括編碼、存儲、提取三個加工過程,長時記憶也不例外。在這三個過程中,研究者認為提取過程困難是造成長時記憶能力低下的原因。正如著名的遺忘理論——提取失敗理論所介紹的那樣,我們產生遺忘的原因並非記憶信息的丟失,而是由提取過程的失敗所導致,即我們不能有效地從已有長時記憶系統中對目標信息進行提取,從而造成了遺忘。
  • 講物理像說相聲 一起學網校名師有訣竅:專注提升學習效率
    (石峰老師)名師有訣竅:從相聲中獲得靈感從線下課堂轉型到網課教室,對於每位老師都是不小的挑戰,石峰也不例外,"線上課程時間比較長,一節課兩個小時,如何讓學生在這麼長的時間內保持專注,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線下課堂,發現有同學在走神,可以直接提醒,但是在線上課堂這樣的方式行不通了,應該怎麼辦?石峰也曾因此有過一些困擾。
  • 記憶力訓練方法:長時記憶的提取及影響因素有哪些?
    現在,齊心學習法和大家分享長時記憶的提取及影響因素。長時記憶的提取提取屬於信息的輸出過程。長時記憶信息的提取有兩種形式,即再認和回憶。再認是指過去識記過的材料再次出現,有熟悉之感,可以識別和確認。回憶是指過去識記過的材料在頭腦中的重新復現。
  • 大學生考研提升學習成績,需要認識記憶的功能
    萬象打卡大學生考研提升學習成績,需要認識記憶的功能任何人的學習活動都必須經過記憶、理解。準備考研的大學生,增強對知識點的記憶力至關重要。記憶作為一種心理和認知活動,要清楚其制約因素和激活因素。這就要求你必須從多個方面、多種角度入手,才能真正提高記憶效能。一、記憶力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或回憶三個基本過程,形式有形象記憶、概念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忘記等。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際就是儘量避免和克服遺忘。
  • 工作記憶訓練 對提升小學生英語成績的作用
    其中對語音環路的測量,選用了數字廣度任務和非詞廣度任務;對視覺空間模板的測量,使用5×5的舒爾特方格(數字和顏色兩種模式);對中央執行的測量,使用了長時記憶提取任務(在1分鐘內,儘可能多地記住指定的詞語,然後複述)、注意轉換任務(給出一組字符,包括數字、漢字和字母,然後找出指定的內容,例如找出綠色且大於50的數字,而字符串中會有紅色大於50、或綠色小於50、
  • 記憶提取技術實現了!你最想刪掉什麼?
    這是否意味著,提取這種蛋白質,便可以提取人的記憶,甚至進行移植或刪除。最近有一部科幻類的短片,便是講述了記憶可以調取、可以遺忘,甚至可以售賣的故事。短片裡有人因生活所迫而販賣悲傷的記憶,因夢想而販賣快樂的記憶,而記憶販賣後的人也許會無憂,也許會精神失常,也許會發生別的故事……《憶》——由深圳市前海開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拍攝,看看一個關於記憶的故事。
  • 《最強大腦》裡記憶力可以提升嗎?記憶方法到底有用嗎?
    看了《最強大腦》,記憶力真的能提升嗎?記憶方法到底有沒有用?大家好,我是谷少。一直在素質領域、學習能力領域深耕十餘年的老師和研發者!自己是學渣,就愛研究怎麼能讓學習變得高效一下!自己因此受益,十餘年,也讓全國各地許許多多的孩子也受益了!所以總有家長、老師諮詢我,這個記憶力,到底能不能提升?
  • Nat Rev Neurosci:海馬齒狀迴環路與情景記憶的編碼、提取和分辨
    在某些情況下,僅基於PP–CA1或PP–CA3-CA1循環就可以實現正確的記憶存儲和提取。記憶編碼和鞏固實驗表明PP–CA3與PP–DG–CA3通路之間存在功能分離。獲取記憶需要MF傳入,而PP的傳入似乎可以從CA3啟動記憶提取。在起始編碼和記憶的早期,海馬內記憶鞏固過程中可能需要GC的激活。
  • 這叫「提取記憶失敗」
    在市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記憶門診」,近來總能接診「張嘴忘名」的患者,對於輕度的患者,醫生建議其放鬆情緒、減壓治療,而對於頻繁忘記的患者,醫生則建議做腦血管成像,因為超過40歲的患者很容易是腦小血管病變或阿爾茨海默症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