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黑魚如果死亡,它的幼魚還能活嗎?為什麼?

2020-12-05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黑魚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魚,同時也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用魚,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黑魚又被稱為「孝魚」,常用於晚輩給長輩祝壽的賀禮。但是,兇猛的黑魚其實也有「柔情」的一面,它們在繁殖期會成雙成對地在自己的卵附近,兢兢業業的守護者自己的後代。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黑魚死了,小黑魚自己能不能存活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黑魚

黑魚學名烏鱧(Li),它廣泛地分布於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其中以我國的分布最廣,在我國黑魚常見於長江、黑龍江、松花江等流域中。從生物學分類上看,黑魚屬於鱸形目鱧科鱧屬烏鱧種,在鱧屬下還有一種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魚類,它就是斑鱧。

烏鱧和斑鱧是同科同屬不同種的魚類,它們都有著長棒式的體型,而且身上都有黑色的斑塊,因此,二者較難區分。不過,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二者還是有區別的,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身體的顏色和斑塊的排列,黑魚的體色比較的深,呈黑色,而斑鱧的體色較淺,呈灰色,而且黑魚體側上的斑塊從上到下三排排列,而斑鱧的斑塊從上到下只有兩排。

在原生水域中,黑魚非常的兇猛,尤其是成年的個體,它們不但會以比自己體型小的其他魚類和蝦為食,在食物匱乏時,連同類也不會放過。一般情況下,成年後的黑魚體長在50公分左右,大一點的個體甚至會達到1.5米(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水域中就被人捕獲到一條長1.5米,重達14斤的大型黑魚)。

黑魚不但是野生水域中「霸主」一樣的存在,它本身的生存能力也是超強的。首先,大多數的魚類只能用鰓過濾水中的氧氣,而黑魚不同,它除了能夠用鰓過濾水中的氧氣外,還可以用它特殊的器官-鰓上器(由上鰓骨和舌頜骨伸展出的骨片組成的)直接來呼吸空氣中的氧氣。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器官,黑魚即使在脫離水的情況下,都能夠活好幾天。如果是遇到乾旱的季節,它會像非洲肺魚那樣將自己包裹在泥土中,長時間離水存活,等待下一個雨季後,重新回到水裡。

黑魚的繁殖特點

通常,黑魚是獨居型的魚類,它們有一定的領地意識,會主動攻擊入侵領地的同類,當到了繁殖的季節,它們會一改往日殘暴的性格,成雙入對的生活。此時,它們會找到一處安靜的水域。一般情況下,魚類的產卵非常的隨意,就是雌雄魚直接將精卵細胞排在水中,完成受精,但是黑魚不同,它們會像鳥兒那樣築巢。

在產卵的季節,雌雄黑魚會一起利用水草和一些水中的碎屑,再結合自己吐出的泡泡築成一個直徑約1米,深約70公分的原型巢穴,之後,雌雄黑魚會遊入巢內,雌魚腹部向上緩緩遊動排出卵細胞,雄魚則緊隨其後排出精細胞。在巢內,雌魚會多次產卵,總計排出上萬顆魚卵。

完成受精後,雌雄魚會潛伏在巢底部保護自己的卵,通常魚卵在20-26℃的水溫下,3-4天即可孵化為長約3-6毫米的幼魚。

此時的雌雄黑魚還是會共同保護著它們的後代,直到幼魚的體長達到14-16毫米後,它們就會與親魚分來生活。

老黑魚如果死了,小黑魚能獨自存活嗎?

這個問題要分幾種情況說:

第一,只死了一條黑魚。因為黑魚是成對守護自己的後代的,所以,即便一條死了,另一條也會保護自己的後代,所以,小黑魚當然還能夠存活。

第二,兩條黑魚全部死亡。這種情況下,小黑魚就比較的危險了。我們著重來說一下孵化後的小黑魚失去了雙親的保護會怎麼樣?

首先,我們來說第一個問題:成年黑魚死後,小黑魚如何生存?

這個倒是非常的簡單,因為黑魚的生長非常的快,它們孵化後,三天的時間就能從3-4毫米長到7-8毫米,當體型到達7-8毫米時,它的腮部開始工作(之前是靠鰓上器),大約15天後,它們就能長到10毫米以上。在此期間,它們不需要親魚為食,而是靠水中的浮遊生物為食。

因此,即使兩條親魚在產卵後,雙雙死亡,也不會影響到小黑魚的孵化和成長。

第二,小黑魚面臨的威脅?

小黑魚孵化後就有自主進食的能力,因此,它們此時不需要父母也沒有關係。但是,黑魚之所以會有保護後代的習性絕對是有它的必要性的。首先,小黑魚是許多水生生物喜愛的「美食」,比如其他黑魚,雜食性魚類等等,如果沒有雙親的保護,它們大部分會被其他的魚類吃掉。但是,畢竟黑魚的繁殖能力很強,它們多次產卵的後代幾乎是上萬尾的,所以,即使被其他魚類吃也不可能全軍覆沒。

▲左下角一條黑魚準備偷襲

總結

黑魚在所有的魚類中已經算得上是「稱職的爸爸和媽媽了」,這是因為大多數魚都會讓自己的卵自生自滅,而黑魚則是雌雄親魚共同的守護自己的後代。這是因為,只要有黑魚的地方必然有其他的黑魚,而對於其他黑魚來說,最喜歡吃的就是其他黑魚的幼崽了。

因此,如果沒有親魚的保護,小黑魚們大部分都會被吃掉,當然由於黑魚繁殖能力強,所以總歸會有倖存者。

相關焦點

  • 關於黑魚,你需要了解的一些事實
    之前有同學目擊到方池子中大黑魚捕食水面的小綠頭鴨。身體特徵明顯,很容易與其它大魚相區分。體型細長呈圓筒形,水中成年黑魚那長長的背鰭十分醒目。整體呈棕色,點綴黑色花斑。頭部扁平,口大內有許多細小鋒利的牙齒。因其樣子很像蟒蛇,有些地方也稱其為「蛇頭魚」。
  • 水庫養魚裡沒有放黑魚,黑魚哪裡來的?一般的水庫都會有黑魚嗎?
    黑魚的叫法各地方叫法不盡相同,有叫烏魚的,在我們這邊土話就稱呼為柴魚。也許是因為它的肉質比較粗糙,肌肉纖維吃起來比較柴的緣故吧!黑魚屬淡水魚肉食類魚種,和桂魚、黃丁魚、鯰魚之類的肉食魚種一樣,主要是以小魚小蝦或病殘腐屍類魚為食,生命力特強。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湖泊江河水庫都有蹤跡存在。
  • "水煮紅燒兩相宜" 美味黑魚在美國卻成"兇殘水怪"
    東方網3月6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Discovery的節目,北美發現一種怪魚,吃所有其他的魚,捕食手段兇殘,離開水能活三天,在陸地上滑行,會襲擊小孩、寵物甚至成人,如同遠古物種。它就是黑魚。」微博上有關黑魚入侵北美的故事近日又被提起,中國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到了北美就成了兇殘的水怪。其實,世界各國都在飽受此類生物入侵的困擾,我國則是受其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黑魚又美味又能治癒傷口,為何被美國列為入侵物種?
    、水庫、池塘裡,捕食兇猛,個頭又大,常掠食淡水中大部分的生物,小蝦、蝌蚪、幼蟲、泥鰍、各種幼魚等等,能吃得下去的,絕不浪費。當黑魚遇到「水缺氧」,它就會浮上水面呼吸。若遇到河水減少,它可鑽進溼潤的泥土裡,用鰓上器官暫時吸收空氣裡的氧,待河水滿足時,再變換呼吸方式。但鰓上器官畢竟是輔助性的,這種呼吸方式也是暫時性的,如果黑魚長時間離開水,還是一樣會死。
  • 魚塘裡橫掃一切的黑魚,連食人魚都不怕,它們的天敵是什麼魚?
    養魚塘裡最怕的就是黑魚,如果丟幾條黑魚,那這塘魚就白養了!當然這有點誇張,但黑魚的出現絕對會影響魚獲!黑魚的兇猛可以稱之為淡水魚王,一對一食人魚也不落下風,那麼自然界還有它的天敵嗎?,為什麼那麼猛?黑魚的繁殖能力極強,但卻沒有泛濫,因為黑魚會捕食自己的幼魚,它六親不認
  • 「恐怖」黑魚入侵北美,中國胃拯救美國人?
    據說,這種魚吃所有其他的魚,捕食手段兇殘,離開水還能活三天,可以在陸地上滑行,會襲擊小孩,寵物甚至殺死成人……一番對比後,網友發現,這種魚其實就是國內大江南北喜聞樂吃的黑魚,也叫烏鱧、烏魚。它能棲息在0至30℃的淡水中,喜歡泥底有植被的淺池塘和沼澤,也會出現在溪流、運河、水庫、湖泊等環境中。黑魚是貪吃的獵食者,能吃下體長達自身三分之一的獵物,主要食物包括泥鰍、鯉魚和鱸魚等魚類,以及小龍蝦、甲蟲、青蛙等。
  • 黑魚捨身救母的行為你會效仿嗎
    黑魚又稱烏鱧,它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什麼草魚、青魚和鯽魚等都難逃它的魔口。它還能在陸地上滑行,遷移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可以離開水源活3天。郭德綱老師說他有四不吃,說的就有產子之後的黑魚,黑魚產子之後頭昏眼花,看不見道,這母魚就得活活餓死。而小魚苗主動遊到母魚嘴裡,餵自己的老娘,因為它孝順,所以郭德綱老師不吃。
  • 最兇猛的黑魚和最兇猛的食人魚,誰更厲害?為什麼?
    黑魚黑魚是我國淡水魚中最兇猛的魚類之一,之所以說它是「之一」,是因為成年的黑魚比起成年的鱤魚來說還是要遜色一些,並且從某種程度上說,鱤魚是淡水中黑魚的唯一天敵。儘管如此,能夠成為淡水魚戰鬥力第二位的存在,黑魚的兇猛也是出了名的。
  • 黑魚死了一晚上還能吃嗎 這種魚類好吃嗎
    黑魚如果是正常死亡,死了以後立馬存放在冰箱內,一晚上以後還是可以吃的,但是如果死了之後沒做任何處理,而且是非正常死亡,這樣的就不要吃了。如果無法判斷黑魚死了多久,這個時候可以看看腮,腮頁還有略微紅色,說明時間不長
  • 長江邊出現成群黑魚,唾手可得!網友:假如你碰到的話,你撈嗎?
    提起黑魚我們都很熟悉,這種魚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不僅肉多刺少,並且相對於其他魚類來說肉質鮮美。黑魚的價格並不低,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食材,那麼如果你在河邊碰到成群的黑魚,你會撈走嗎?近日,湖北武漢長江邊,出現一大群黑魚在淺水區遊動,甚至呆呆的一動不動,相對於野生黑魚來說,明顯不一樣。
  • 正宗酸菜魚用的都是它,不僅能水裡遊,還能在陸地行走好幾天
    今天我們要講一講黑魚這個物種,平時只知道它可以用來做酸菜魚,但對它的種類及生存能力一直未有深入研究,深挖以後才發現這貨的魚生真是彪悍啊。>烏鱧,同樣是魚類為什麼它就能水陸兩地橫行呢?如果沒有了水鰓小片就會因為粘連而乾涸板結,這個時候普通魚類就會發生窒息甚至導致死亡。
  • 黑魚的生活習性
    1、黑魚屬野生魚類,在我國南方和北方許多江河、湖泊、水庫、溪流、塘渠中,都有它的存在,在南方一些地方,也有專門人工放養的,但都是單獨池塘。如果誰家的魚塘竄進幾條黑魚,該魚塘的魚苗肯定遭殃。5、黑魚喜歡棲息在水草茂盛、軟泥底質的湖泊、水庫、河流、河溝及池塘中,平常潛伏在水底,攝食或水中缺氧時才到水體中上層活動。黑魚對不良水質、水溫和缺氧適應能力較強。黑魚呼吸器官除鰓外,還有一個輔助呼吸器官(鰓上器),當水中缺氧時,可將頭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
  • 科學家首次發現翻車魚幼魚,僅2毫米長,成年後可長到3米、2噸重
    一條1.4米左右的魚一次可產下3億顆卵,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什麼魚。但即使翻車魨的繁殖力如此驚人,為什麼在野外從未發現過它們的卵以及幼魚呢?這一直以來是科學家的一個謎。它的體長可達3米,體重超過2.3噸。迄今記錄到體長最長的隆頭翻車魨為3.32米(體重沒測,雌性),最重的為2.3噸(體長2.72米)的雌性。雖然科學家早已發現翻車魚的繁殖力逆天,但從未發現過翻車魚的卵和幼魚。然而在2017年,澳大利亞海洋研究船「CSIRO」在新南威爾斯州海岸附近收集了幾個疑似翻車魚幼魚標本保存在酒精中。
  • 黑色的觀賞魚,和黑魚不是一個概念,養到最高級別的雷龍魚很昂貴
    黑魚的基本習性和其他雷龍魚差不多,至少會有個脾氣和辨識度一、野生魚類、分布廣泛、性格兇猛、霸氣黑魚屬野生魚類,在我國南、北方的很多江河、湖泊、水庫、溪流、池塘均有分布,如果飼養其他魚類的魚塘中進入幾條黑魚,那其他魚種肯定會有所損失的,嚴重時可能一條不剩。
  • 鳥會築巢孵鳥,聽說過魚會築巢孵魚嗎?這種魚會夫妻同心養大幼魚
    黑魚是我國淡水水域中的常見魚類,由於身上的特殊花紋,這種魚乍看上去會讓人以為是條大蛇,有一種瘮人恐怖的感覺,而且這種魚生性兇猛,水中產的其他魚類蝦類都是它們的食物,據說如果一個不大的養魚塘中放上幾條黑魚的話,那麼它們最終會將裡面所有的魚都吃掉,堪稱淡水霸王啊。
  • 亞洲黑魚在美國泛濫,最重可達9公斤,下一個「亞洲鯉魚」?
    7月10日,同樣是在這個池塘,另外一條年幼的黑魚被釣獲,體長只有7公分,這說明黑魚已經在這片水域進行自然繁殖。後來通過大範圍電魚的方式,這片池塘共消殺了100多條黑魚幼魚。  很快,7月23日美國宣布將境內的黑魚定為有害物種,並建議有關部門禁止28種鱧科魚類入境,以保護本地生態系統不受侵害。但種種跡象表明,由黑魚引起的風波並沒有因此停止。  2004年,在波託馬克河中又有人捕獲了19條已成年的黑魚,後來證實這些黑魚的性腺發育已經發育成熟,正處於繁殖期。
  • 它是水庫最大的禍害,離水3天還能活,2千年前被譽為蟲魚上品
    黑魚是1種很兇悍的魚,它們是肉食性魚類,如果把黑魚和其餘魚類1塊養的話,別的魚類都會慘遭毒手如果在水庫內裡拋撒魚苗養魚的話,必定要當心千萬不要把黑魚的魚苗1齊撒入,要不然這水庫內裡的別的魚類可就罹難了,黑魚但是水庫最大的禍害。所以在豢養魚類的時間必定要留意黑魚,如果僅僅養黑魚1種魚的話,也要當心牝牡兩性魚的比例問題,如果比例失調的話,特別是雌性魚比力少的話,那麼雄性黑魚就會鬥毆,造成必定的經濟喪失。
  • 民間把黑魚稱之為「孝魚」,野釣碰上該不該放生?
    對於普通人來說,聽到黑魚的第一反應就是刺少肉多口感鮮美營養豐富,配上酸菜往鍋裡一煮,能把隔壁小孩給饞哭……但對於釣魚人而言,這種魚生性兇猛、脾氣暴躁,咬鉤時那種強悍的爆發力是鯽、鯉等雜食性魚種不可比擬的如果你想釣黑魚,普通的裝備很難將它成功擒獲,手竿得配上超硬杆
  • 如果成年東北虎出現在恐龍時代,它是否能夠存活?
    東北虎是老虎中出了名的兇悍,如果把它和恐龍作比較的話,當然處在劣勢。但如果把成年的東北虎放在恐龍時代,它們是否能夠生存下去呢?有網友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把現在的老虎放在恐龍時代,它是否能夠存活下來呢?
  • 鯉魚入侵全世界:在澳洲胖得像頭豬,為什麼在中國都活不到成年?
    鯉魚對當地環境影響很大,它會攪動河底,讓水質渾濁,而且它繁殖很快,適應能力超強,因此很快就成了當地水系的中一霸,據澳洲多地統計,鯉魚已經佔了很多泛濫地魚類的90%,密度為平均每立方米一條鯉魚,已經嚴重擠壓了其它魚類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