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又稱烏鱧,它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什麼草魚、青魚和鯽魚等都難逃它的魔口。它還能在陸地上滑行,遷移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可以離開水源活3天。
雖然它生性兇猛,幾乎會把河裡其他魚吃光,但是對於母黑魚很少會被人類捕捉,即使捕捉了也會放生的。
郭德綱老師說他有四不吃,說的就有產子之後的黑魚,黑魚產子之後頭昏眼花,看不見道,這母魚就得活活餓死。而小魚苗主動遊到母魚嘴裡,餵自己的老娘,因為它孝順,所以郭德綱老師不吃。
咱們先不說黑魚捨身餵母這種行為孝不孝順?就是這種思想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小黑魚主動捨身餵母被人們稱為孝順,可是大家卻不知道,母黑魚遇到危險就會把小黑魚含到嘴裡,釣魚的時候都是公黑魚主動上鉤來保護妻兒。
如果公黑魚犧牲,母黑魚就會頂上,來保護自己的後代。它們對同類殘忍,卻對自己的後代格外的關愛。
其實後代捨身救父母的事情不僅僅發生在動物身上,話說觀音菩薩前世是妙莊國的三公主,因為奶奶聽奸人誤會她是妖孽轉世要處死她,王后的貼身婢女捨不得三公主被處死,就帶她回到深山。她從小生活在民間,嘗遍了辛酸苦辣。
大公主為人自私,二公主心胸狹窄,妙莊國國王思女心切,得了重疾,臥床不起。
三公主妙善聽聞心急但又不能曝露身份,只能喬裝成道士為父親看病。
藥引是吃公主的一塊肉就能醫活父親,妙善問兩位公主哪位願意割肉救父?
大公主怕疼就說割二公主的,二公主說自己年紀小還是割大姐的,兩位互相推諉,誰都不肯割肉救父。
三公主看父王哀嚎難忍,讓婢女取刀割了自己胳膊上的一塊肉作藥引,最終醫活了國王,父女倆終於相認,一家團圓,大公主和二公主感到慚愧,給父王和母后下跪認錯。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父親得了重疾,需要割你胳膊上一塊肉就能活命,你願意割肉救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