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標準中銅綠假單胞菌解讀

2020-12-03 中國工商報


  

銅綠假單胞菌概況
  銅綠假單胞菌,因在代謝過程中產生水溶性的綠色色素,使傷口與創面呈綠色,又名綠膿桿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5℃。該菌對化學藥物的抵抗力比一般革蘭氏陰性菌強,且極易產生耐藥性。
  因對營養要求不高,銅綠假單胞菌廣泛存在於水、土壤、空氣、人和動物機體皮膚及腸道中,對消毒劑、乾燥、紫外線等理化因素及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易形成生物膜,且形成生物被膜後不易被徹底清除。作為條件致病菌,其主要產生胞外酶、內毒素、外毒素A等十餘種致病因子,可引起化膿性感染、菌血症、急性腸道疾病和皮膚炎症等。潮溼的環境是銅綠假單胞菌存在的重要條件,因此常見有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信息發布。一般剛出廠的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數量較少且分布不均,在出廠檢測時檢出率較低。但由於包裝飲用水尤其桶裝飲用水產品消費周期較長,該菌在十幾天內即可繁殖達到10000 CFU/mL。這些致病菌可因大量飲水衝淡胃酸而避開人體消化道防禦屏障,導致食源性疾病發生。夏季是包裝飲用水消費量最大的季節,而且氣溫更接近於銅綠假單胞菌的最適生長溫度,因此該季節是感染銅綠假單胞菌的高峰期。

銅綠假單胞菌的檢驗標準及限量要求
  銅綠假單胞菌的檢驗原理為根據其在特定培養基上特定的生長、形態和生理生化特徵,首先用孔徑為0.45
μm的濾膜將250mL水樣中的微生物截留,再將濾膜移至CN瓊脂培養基上在36℃培養24小時~48小時,使濾膜上的微生物得以生長;之後結合菌落的顏色、螢光特性及乙醯胺肉湯、氧化酶等生化試驗對疑似菌落進行確認,判定是否檢出並計數銅綠假單胞菌。我國現行檢驗標準為GB 853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中「57銅綠假單胞菌」。
  我國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銅綠假單胞菌的限量控制主要是針對包裝飲用水和飲用天然礦泉水。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和GB 8537-20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對銅綠假單胞菌的限量規定均為n=5,c=0,m=0(CFU/ 250ml)。香港《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規定瓶裝/包裝飲用水(天然礦泉水除外)中銅綠假單胞菌的限量為0/250ml;天然礦泉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限量為n=5,c= 0,m=0(CFU/250ml)。
  國際上也制定有相應的質量標準和生產操作規範,並對銅綠假單胞菌進行限量規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發布的CAC/RCP 33-2011《採集、加工和銷售天然礦泉水衛生規範守則》對天然礦泉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限量規定為n=5,c=0,m=0(CFU/250ml)。歐盟98/83/EC《飲用水水質指令》對瓶裝或容器中出售的水中銅綠假單胞菌限量要求為0/250ml;2009/54/EC《天然礦泉水的開採和銷售指令》對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天然礦泉水中銅綠假單胞菌限量要求為0/250mL。

銅綠假單胞菌汙染情況分析
  近年來國家及省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公布的數據表明,桶裝飲用水的銅綠假單胞菌的不合格率顯著高於一次性使用的瓶裝水。從國內桶裝飲用水生產工藝分析,即源水→初濾→精濾→去離子化→殺菌→灌裝封蓋→燈檢→成品,在生產過程中汙染銅綠假單胞菌的主要風險點有:(1)源水池保護不當造成微生物負載過高;(2)水處理工藝中,蓄水池或管道汙染、過濾設備失效、臭氧消毒不徹底;(3)操作人員在生產運輸過程中不規範操作;(4)廠區外環境汙染風險高,灌裝區環境監測缺失、環境消毒不徹底;(5)機器設備陳舊、清洗消毒工位少、設備消毒不徹底;(7)包裝材料儲存環境不規範、回收桶清洗消毒不徹底;(8)長期使用一種消毒劑、消毒劑配製和使用不規範、消毒劑濃度監控和補充方式不科學;(9)產品質量把關能力和關鍵風險點監控能力差或缺失,監控手段不科學合理或頻次不足。
  桶裝水生產企業多為中小型生產企業,其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格,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不高,消毒方式簡陋、手工程序多,導致作為水體和人體表常見菌的銅綠假單胞菌,汙染可能性增大。桶裝水的包裝容器基本都是二次以上回收利用,該清洗環節為關鍵風險點。部分生產企業沒有專用大桶自動刷洗設備,僅僅靠手工刷洗及灌裝前在灌裝機上短暫的衝洗來解決桶內壁的汙染問題,個別企業甚至用皮管手工灌裝,包裝材料消毒工藝消毒不徹底,易造成汙染。另外,在運輸和存放過程中,因桶口與外部環境相通,桶中餘水易滋生假單胞菌屬等水生微生物,被微生物汙染後的回收桶若管理不當又會造成廠區生產環境汙染,形成惡性循環。

風險防控建議
  消費者 購買前選擇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信譽好、正規品牌的桶裝水生產企業;購買時檢查桶的材質和封口,好的包裝桶由聚碳酸酯(簡稱PC)製成,桶體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無雜質、斑點或氣泡,封口熱縮膜較厚,平整有光澤感;購買後儘快飲用,儘量在開封後一周內用完,並定期對飲水機進行消毒。
  生產企業 嚴格按照GB 19304-20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生產衛生規範》以及《飲料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版)》要求進行生產過程微生物監控;梳理生產的風險點尤其是關鍵風險點,結合生產過程的各要素,制定合理的工藝流程、監控點、監控頻次和監控指標;加強企業內部實驗室建設,規範實驗室管理,提高質檢人員的檢驗能力,保證產品放行的合規性。
  監管部門 監管部門可跟蹤桶裝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不合格原因排查,形成關鍵風險點防控,並進行行業預警和生產指導。同時,加大對桶裝飲用水科學飲用的科普宣傳。

□崔學文 餘曉琴
  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

相關焦點

  • 銅鑼山泉飲用純淨水被查出銅綠假單胞菌超標
    8月27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30號食品安全抽檢通告,在對25類食品1069批次樣品的食品安全抽檢中,查出不合格樣品16批次,其中重慶銅鑼山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銅鑼山泉飲用純淨水,被查出銅綠假單胞菌超標。
  • 江西井崗泉有限公司飲用水又被檢出銅綠假單胞菌超標
    由井岡山市新城區明思飲水超市銷售的,標稱江西井崗泉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井岡山泉飲用天然泉水(生產日期:2019/8/2),銅綠假單胞菌檢測值為80,100,160,120,60根據2020年6月24日,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告(2020年第28期),井岡山市新城區明思飲水超市銷售的,標稱江西井崗泉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井秀峰飲用天然水(生產日期:2019/7/28)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畫景」天然礦泉水再次檢出違規物質銅綠假單胞菌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新京報記者今日獲悉,在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組織的抽檢中,2批次標稱廣東畫景飲料有限公司(簡稱「畫景飲料」)生產的「畫景」(鹼性)天然礦泉水,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而早在2018年,該品牌飲用水就曾因檢出違規物質銅綠假單胞菌被通報。
  • 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超標有害嗎?抵抗力低者易中招
    據《北京晨報》報導,多地飲用水產品中檢出銅綠假單胞菌。這類案例在北京並不少見,僅在今年,北京市已有6家企業因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項目不合格實施產品召回。那麼,桶裝飲用水中的銅綠假單胞菌到底是什麼?據新華網報導,銅綠假單胞菌是常見的細菌之一,常存在於潮溼的環境,如土壤、水、空氣中。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
  • 一周飲用水質量黑榜:27批次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超標,涉及安吉爾子...
    27批次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包括3批次安吉爾子公司所生產飲用水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發現,遼寧安吉爾天龍泉水業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天龍泉飲用純淨水(18.9L/桶;2019/8/13生產),銅綠假單胞菌檢測值為0;0;0;10;0CFU/250mL,標準規定為n=5,c=0,m=0CFU/250mL
  • 橫峯縣靈馬飲品公司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超標,曾兩次檢出不合格卻拒...
    近期,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告(2020年第32期)。由弋陽縣花亭場小餘超市銷售的,標稱橫峯縣靈馬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靈馬山泉天然含鍶,銅綠假單胞菌檢測值為10,97,4,6,10(CFU/250mL),標準規定為n=5,c=0,m=0(CFU/250mL)。
  • 廣西這兩款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超標,或會引發腦膜炎、敗血症!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飲料和食用農產品2類53批次樣品。2.來賓市興賓區清龍泉純淨水廠生產的「清龍泉包裝飲用水」,不合格項目為:銅綠假單胞菌,檢驗結果為<1CFU/250mL、1CFU/250mL、3.0×10²CFU/250mL、10CFU/250mL、<1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CFU/250mL。檢驗機構為:廣西—東協食品檢驗檢測中心。
  • 一步法構建高強度自主發光銅綠假單胞菌
  • 三家飲用水不過關,均因銅綠假單胞菌,別不當回事!
    近期,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關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告。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食用農產品、酒類、飲料、餐飲食品4大類食品共274批次樣品,發現飲料3批次不合格產品,情況如下:由南康區蓉江林峰礦泉水經銷部銷售的,標稱江西上猶五指峰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山天然礦泉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宿州「大桶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宿州市部分縣區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生產的大桶水出現部分不合格產品為防範桶裝飲用水出現系統性問題,化解食品安全風險,加強對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的監管, 7月10日,宿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出現不合格產品較多的市場監管局分管食品生產的副局長和食品生產監管股股長進行了約談
  • 銅綠假單胞菌不達標,4家水企再遭曝光
    上述抽檢結果顯示,飲料產品成本次抽檢「重災區」,共有4批次產品不合格,均檢出銅綠假單胞菌項目不合格。標稱贛州市猶江嶺山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猶江源飲用山泉水(規格型號:18.9升)(生產日期/批號:2019/8/20)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75,8,0,0,0(單位: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
  • TMT蛋白質組學陳利玉揭示銀納米顆粒抗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膜機制
    先前研究結果表明,AgNPs可以誘導抗耐多藥銅綠假單胞菌的氧化應激[2]。然而,它僅驗證了AgNPs對耐多藥銅綠假單胞菌浮遊階段的影響,仍需要探索AgNPs對耐多藥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膜的作用機理。結果表明,銅綠假單胞菌在靜態培養4小時後開始形成生物膜,並且生物膜生物量隨培養時間的延長而顯著增加(圖1A)。當暴露於不同濃度的AgNPs時,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膜的生物量以濃度依賴性的方式降低(圖1B)。
  • 綿陽63批食品上「衛生黑榜」!鹽亭這幾家店榜上有名
    漲知識 1 包裝飲用水不合格項目銅綠假單胞菌解讀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水源性和食源性致病菌,它在水、土壤、食品以及醫院等環境中廣泛存在,尤其喜歡在潮溼的環境中生長繁殖
  • 江西飲用水被通報 檢查出銅綠假單胞菌鉛超標
    日前,在江西檢查中,食藥監局發現,飲用水不合格,其中檢查出銅綠假單胞菌、鉛、耗氧量、大腸菌群,等不合格。對此,民福康這樣看。你喝的水安全嗎?很多時候,大家認為喝的水,較為安全,其實並非這樣,在民福康看來,飲食,需要需多注意,科學、合理飲食,才更好,在民福康網站中,有關於飲食安全,如何健康飲食,文章、報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看看。銅綠假單胞菌,是什麼?
  • 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3556批次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公示
    2、長沙縣星沙愛雨農副產品經營部銷售的菠菜,毒死蜱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長沙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3、長沙縣星沙愛雨農副產品經營部銷售的芹菜,毒死蜱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長沙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 CRISPR技術將銅綠假單胞菌研究推向新篇章-源井生物
    銅綠假單胞菌的研究熱點基於CRISPR/Cas 9的基因組編輯將加速對銅綠假單胞菌的多功能研究。利用CRISPR/Cas9和λ-Red重組系統,可實現銅綠假單胞菌快速、精確、無縫的基因編輯操作。源井生物可以定製銅綠假單胞菌的基因編輯,以及微生物中的各種基因修飾。
  • 湖南省近期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中酸價亞硝酸鹽問題突出
    近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飲料、茶葉及相關製品、糕點、豆製品、蜂產品等6大類食品129批次樣品開展了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根據食品相關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112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17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3批次涉及酸價問題。3批次涉及亞硝酸鹽問題。
  • 廣西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食品12批次不合格
    (三)柳州市龍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苗郷泉包裝飲用水」,不合格項目為銅綠假單胞菌,檢測結果為①10CFU/250mL,②4CFU/250mL,③16CFU/250mL,④2.9×102CFU/250mL,⑤1.4×102CFU/250mL,標準規定為n=5,c=0,m=0CFU/250mL。
  • 湖南通報20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汙染等問題
    C果飲複合果汁飲料(港式青檸)茶多酚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湖南野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C果飲複合果汁飲料(金桔檸檬)茶多酚和咖啡因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華容縣青山山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包裝飲用水,耗氧量(以O2計)和銅綠假單胞菌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長沙市望城區思博母嬰生活館銷售的,標稱湖南科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海藻高鈣複合粉(固體飲料),維生素D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問答
    一、制定情況    二、關於標準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直接飲用的包裝飲用水,即:密封於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相關規定的包裝容器中,可供直接飲用的水,不適用於飲用天然礦泉水。天然礦泉水將另行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