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讓家長們揪心的,除了美國的總統究竟是川建國還是喬建華外,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我最近和朋友聚會,即便是一幫大老爺們,聊的竟然也還是孩子教育的事。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這些年,教育部門、專家學者都在高聲吶喊,大聲呼籲,要尊重科學,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要給孩子減負,教育是農業,要師法自然,不能急,我覺得講的非常有道理。
但另一方面,家長們似乎並不在意教育部門和專家們怎麼講,該報的班還得報,該補的課一門也不能少,閱讀、英語、思維、數學、圍棋、鋼琴、舞蹈、遊泳、足球,.......
那麼,給孩子報班究竟有沒有用,從教育科學研究的角度上來看,有沒有科學的根據呢?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告訴我們,家長們,well done!(幹得漂亮)
維果斯基,被譽為心理學界的「莫扎特」,在發展心理學領域的地位,僅次於皮亞傑,可見他的影響力之大。
維果斯基有一項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就是「最近發展區」理論,這個理論告訴我們,「教學必須走在發展的前面」。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各位給孩子報班的家長,都是妥妥的教育家啊。
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維果斯基認為 ,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有兩個,一個是現有的發展水平,第二種水平,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他人的幫助所能達到水平,即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
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即「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是動態的,是由教學決定的。
教學決定著發展的水平與速度。
所以,他認為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
而中國家長所面對的現狀是,學校內的教育,受到體制、機制以及經費成本的制約,都有明確的進度與計劃,不可能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發展水平,制定出個性化的教學安排,並真正的實現因材施教,只能大家齊步走,好的差的都得一個進度。
所以,要想讓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擁有最大的「最近發展區」,目前來看,也只能通過校外個性化的培訓來實現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家長們的選擇還是有道理的。
只不過,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兩點:
一個是避免拔苗助長,對「最近發展區」有過高的預期,必須要符合孩子的實際;
另一個就是要與學校的教育銜接好,避免過度超前造成孩子在學校內的厭學。
孩子教育的路上,需要有個老司機帶路。申爸願意和你一起,走走老司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