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還高的大小輪自行車是如何使用的呢?自行車是怎麼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中的奧秘吧!
自行車的雛形
達·文西
達·文西的自行車畫稿
這幅畫稿上的自行車和現代自行車還有幾分相似,但其實它已經有500多歲的「高齡」了。而這幅畫的作者就是那個被戲稱為「仿佛穿越時空的萬能天才」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達·文西。
有傳言說,達·文西是受到當時鐘樓裡「鐺—鐺—鐺」清脆的鐘聲影響,開始了對發條傳動模式工具的研究。也有傳言說,達·文西是受到自己學生的啟發,畫出了這麼一幅充滿傳奇色彩的自行車畫稿。可惜的是,達·文西最終都沒有把畫稿中的自行車創造出來,而是埋沒在了眾多舊畫稿中,藏進了漫長的歲月裡。
西夫拉克的休閒馬
西夫拉克的休閒馬
1791年的一天,法國巴黎的某公園內出現了一個神秘的木質大玩具。這個大玩具的發明者叫做康特·西夫拉克,他發明的這個木質大玩具就是自行車的雛形,在當時被親切的稱之為「休閒馬」。
「休閒馬」體型巨大,完全由木頭製成,有兩個車輪,一個主車架和一個座椅。前輪稍大,後輪稍小,沒有腳踏,沒有車把,沒有現代自行車必備的任何零部件,只能沿著直線行駛。所以當時的「休閒馬」並不能算是一種交通工具,只能算作當時貴族們遊戲玩樂的玩具而已。
卡爾·德萊斯的奔跑機
卡爾·德萊斯的奔跑機
1817年,一位來自德國的林業員卡爾·德萊斯對「休閒馬」進行了改造,出於對於自行車實用性的考慮,德萊斯為自行車安裝了轉向功能以及剎車制動裝置,取名為「奔跑機」。
但是奔跑機身上仍然具有很多弊端,奔跑機的車身不僅笨重難控制,而且雙腳蹬地式的騎行方式也是不現實的。
米肖式腳踏自行車
米肖式腳踏自行車
19世紀中期,在法國巴黎開鐵匠鋪的米肖父子重新改變了自行車的模樣,他們從廢舊的砂輪上拆下了一副手搖曲柄,裝在自行車的前輪之上,這樣騎車人就可以通過腳轉動踏板,持續不斷地驅動輪子前進了。
他們還在車座的底下安裝了彈簧,用來減震。同時還對自行車的材質進行了改進,把原本使用的生鐵換成了熟鐵,這樣一來,這個自行車真的是大有可為了。
滾珠軸承
隨著自行車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追逐自由騎行的快樂,面對米肖式自行車的不斷改進,自行車比賽的狂潮也隨之展開。
1868年一名來自英國的賽車手在比賽中拔得頭籌,不久後便成為了自行車賽界的"明星",而他的"制勝法寶"就在於他自行車的滾珠軸承。
滾珠軸承的原理很簡單,含有滾珠的軸承將自行車的滑動摩擦轉化成滾動摩擦,這樣可以減小摩擦力和行車阻力,使曲柄轉動更加順暢,蹬踏更高效,大大提高行車速度。
大小輪自行車
大小輪自行車
19世紀中後期,隨著自行車運動的完全推開,人們開始期待著自行車能夠越騎越快,為了提高速度,自行車的前輪越做越大。
有了這種理念,大小輪自行車也就出現了。這種大小輪自行車,當時有人還管它叫做「大小錢」。因為英國流通的貨幣當中,硬幣裡面最大的叫做便士,最小的叫做法新,所以英國人就管它叫做「便士帶著法新」。
安全型自行車
安全型自行車——羅孚自行車
大小輪自行車雖然樣式奇特,但騎行起來非常困難,特別是那種比一般人身高還要高的大小輪,遇到什麼危險,就會出現嚴重的事故。
19世紀末,英國的約翰·斯塔利考慮到大小輪自行車危險性極大,就發明了一輛非常接近於現代自行車的安全型自行車,起名為「羅孚」。羅孚自行車集合前幾代自行車的所有優點,並安裝了鏈條、齒輪等一系列傳動裝置。
羅孚自行車的出現使得自行車成為了人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也讓人們可以自由安全的駛向更遠的地方。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解碼科技史
《轉動自由之輪》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趙懷瑾 宋瑜珊 王璐璐(實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