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輪子和圓輪子,關於雷射電視的兩個鐵球,早該落地了

2020-12-06 中國經濟時報

      除了永遠都不敢正視的陽光以外,雷射電視另一大天敵就是時間。

      這裡說的時間體現在兩個方面:1、兩三年過去了,第一批雷射電視用戶很快會發現,就像其他投影類產品一樣,時間一到,亮度、色準等指標的衰減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到來;2、再過一兩年,當Mini LED、Micro LED等新一代電視大批量走下產線,那些用宣傳機器堆壘出來的關於雷射電視的美好,只會像夏天的冰淇淋一樣坍塌在一片唏噓之中。

      事實上,如果雷射電視的背後不是站著海信,這個可以在廣告宣傳上捨得砸出一億多歐元的品牌,用金元建立起一個熱火朝天的同業「朋友圈」,在2020年尾聲的這個時間裡,恐怕誰都沒有興趣去討論它的是與不是。畢竟在技術底層,雷射電視早已被釘死在了「投影」的十字架上。基礎物理學原理告訴我們,投影的效果就是不如電視,這,就像勾三股四弦五一樣,早就有了結結實實的定論,沒有什麼值得討論。

      在馬克沁機關槍面前,八旗子弟的嫻熟弓馬除了可以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外,真論起戰鬥力,誰有功夫跟你討論這種類似於「馬保國KO英國大力士」的荒謬話題呢?

      但是很明顯,海信不這麼想。當電視顯示技術已經進化到Mini LED時代,海信卻還在一個勁念叨著它的針線活有多麼的精緻。

      這是一個技術爆炸的年代,也是一個兼容並蓄到可以允許悖論存在的寬鬆盛世。

      為什麼車輪不能是方的?

      海信的強詞奪理來自於它過去十年積累下的良好產品口碑,它有權利揮霍這一切,也可以賭上自己的榮譽去挑戰不可能。

      在方輪子和圓輪子的問題上。海信站在了方輪子一邊,它想扭轉的不僅僅是世俗的偏見,還試圖動搖自牛頓起就構建完成的物理學大廈。

     海信認為方輪子跑得更快。四周噤若寒蟬。唯獨TCL嘟囔了一句:既然方輪子好,為什麼高鐵都是圓輪子呢?

     說話要講證據哦,我可是要告你污衊的哦。

     你能想像嗎?TCL所支持的圓輪子公理竟然真的不敵海信的方輪子學說。

     不過,也沒什麼可遺憾的,真理的燧石永遠是越敲擊越光芒。哥白尼哪怕倒在了審判臺上,也會努力告訴公眾:地球不會因為對我的審判而不再繞著太陽轉動。

      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哪怕亞里斯多德的門生學徒再喧鬧,比薩斜塔上的伽利略也敢於將真相公之於眾。

      對科學的偏愛,就是對事實的尊重。在雷射電視的話題面前,海信沒有實事求是,總是想將公眾的注意力引入到「自主創新」的關鍵詞上。事實上,雷射電視的關鍵部件從來不曾國產,一直都被TI(德州儀器)、日亞(日亜化學)、理光(Ricoh)、DNP(大日本印刷)這四大廠商死死捏在手裡。而且更為弔詭的是,手握重器的國外廠商,卻從來沒想過自己去生產雷射電視,甚至在他們的官網上,雷射電視都沒有放在醒目的位置——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業務。

      這也就間接解釋了一個疑問。為什麼關於雷射電視的話題討論,主要集中在中文網際網路上?謎底就在這些公司的官網上,因為歪果仁根本沒想過討論這事。

      哀莫過於心死,悲莫過於無聲。雷射電視這麼一個在技術源頭無人問津的產品,反倒在中國大行其道,著實讓人浮想聯翩。

      把用戶當韭菜,雷射電視的另一路刀法就是「恐嚇」,通過保護視力的說辭來掩飾亮度不夠的天生缺陷。就像相親時媒婆的那張嘴,明明是天生瘸腿,卻被說誇成懂得持家過日子,買鞋永遠就買一隻。

      事實上,形成近視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長時間近距離觀看,說雷射電視護眼就像說喝酒養胃一樣禁不起任何推敲。此前,人民日報旗下的《生命時報》早已駁斥過這一結論:多位眼科專家認證,雷射電視不護眼。

      掩耳盜鈴至此,荒謬泛濫成災。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對抗荒謬?科學家卡爾.薩根說過一個故事,如果有人聲稱在車庫裡發現了一條噴火的惡龍,你如何去反駁這個荒謬的觀點?

      答案很簡單,我都懶得理你,想讓我反駁,你得先證明這條龍確實存在。

      雷射電視至今都沒有證明過自己的優越性到底何在,只是在瘋狂吐槽電視的種種弊端。這已經不是惡龍了,這是心病,得治,不治恐深。

      能掐會算的印加人之所以牽著羊駝草泥馬得意洋洋,無非是因為沒見過牛馬騾子這樣的真正大牲口,等他們後來見過西班牙人帶來的高頭大馬後,羊駝這種只會吐口水的萌蠢之物差點兒被絕種。嚴肅地說,古往今來,往人身上吐口水,確實算不上什麼本事,草泥馬也不行。

      冷風吹過嚴冬,熱刀切過黃油,關於雷射電視的種種口水戰其實早就該落幕了,中國的電視產業不需要反覆造輪子,它需要的是不斷向前進,而方輪子明顯無法做到這一點。

      如果不是在雷射電視上投入了太多太多的資源,海信本應該有著更好的市場前景。然而正在發生的事情絕不容假設。就像20世紀60年代的蘇聯,當全世界都開始研究電晶體的時候,蘇聯科學院院士瓦倫丁阿夫迪夫為了自己頭上榮譽桂冠(他本人是電子管專家),不惜以國運相對賭,在電子管產業上精雕細琢,沉醉不已。

      不得不承認,一直到今天,全世界在電子管上做得最好的依然是蘇聯人,他們也曾想著讓中國人跟著一起學習電子管這納鞋底的手藝活,但是我們沒聽,因為我們的科學家認為,納什麼鞋底,皮鞋它不香嗎,而且輪子這種東西,大概還是圓的好吧。

      蘇聯那時候就沒有明眼人嗎?有,必須有,但是因為主席臺上發號施令的人說電子管好,所以那就是電子管好,哪怕電晶體已經完全呈碾壓之勢了,那也是電子管好。那麼,在雷射電視這個問題上,海信上上下下就沒有明眼人嗎,我們相信,肯定也有,但現在應該沒有。

      留給雷射電視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也該拉開窗簾,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相關焦點

  • 人類進化史上,棍子和輪子哪個最重要?
    先表達個人觀點: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輪子要比棍子更重要。以下是我說明輪子更重要的理由:一、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勞動起了重要的作用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單純的自然選擇並不能完成人類的進化。二、加工輪子之前首先要認識圓想做出輪子,就需要先了解有圓這種東西,並且具備一定得加工能力,尤其是,輪軸是自然界中沒有的東西。所以造出輪子,體現了人類的智慧。科學家從目前的古人類遺址中發現最多的除了很多石器、穀物、動物的骨骼之外,技術含量最高的就屬陶器了。
  • 國產又令車迷瘋狂了,兩個輪子的汽車自帶陀螺儀,充電就如充手機
    說到汽車的發展歷史的話,就肯定不能少了汽車的發明者首次的發明歷程,世界上面的第一臺單缸的汽車發明出來之後,我們的出行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便捷,現在來看的話是更加的方便了,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汽車是一個共通的事實,就像是非常方便的事情一樣,當然了汽車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東西,但是由於汽車的數量增加的實在是太多,所以城市裡面的擁堵情況也是特別的嚴重,那麼四個輪子的車子確實是太佔空間了
  • 對於有腿機器人來說,輪子比腳好?
    輪子似乎就是其中的一種,而有些動物確實會滾動,並以此為基礎激發了機器人的靈感,但在自然界中,在微觀層面上找不到真正的輪子運動。當人類發現輪子有多有用時,我們(作者,以下簡稱我)也會嘗試把輪子綁在我們的腳上,以使我們在特定條件下的運動更有效。不過這種方法似乎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因為機器人正迅速變得比我們預期的更加熟練地使用輪子。
  • 謎語:輪子圓圓把兒彎,一身瘦骨怪可憐,不怕雙腳被人踩
    網絡查找謎語「輪子圓圓把兒彎,一身瘦骨怪可憐,不怕雙腳被人踩,越踩它越跑得歡(打一交通工具)」,您會發現,很多網站的謎底都是「自行車」。 這個謎語看似挺工整的,其實也是改編謎語。我在網上找到了類似的謎語,把這兩個謎語放在一起大家來研究吧。
  • 陸地上的動物通過不斷進化多數都有腳,為啥沒有動物進化成輪子?
    之前就沒有輪子,如何能進化(其實說成是演化要更適合)出來輪子呢?剛開始,腳不過是一個小的凸起慢慢變化來的,當然就是無法進化出輪子的。二、腳比輪子適應性更強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各國開發的仿生機器狗,也是四足行走的。為什麼人類開發出來的機器狗不用輪子要用腿呢?估計小夥伴看到這裡都明白了吧,對的,腳的地形適應能力比輪子強。
  • 亞里斯多德「輪子悖論」困擾當時數學界幾百年,現在看很容易理解
    今天說下亞里斯多德的《工具論》和輪子悖論。亞里斯多德的《工具論》《工具論》的功用並不在於告訴讀者何者為真,而是告訴讀者該採用什麼方式探索真理、該如何用有意義的方式理解世間萬物。三段論法是亞里斯多德最主要的分析工具之一,臂如以下這三段的論證句子:「所有女人都會死亡,埃及豔后是個女人,所以,埃及豔后也會死亡。」只要兩個前提為真,我們就可以確信接下來的結論也一定為真。
  • 《劍與遠徵》被遺忘的亡靈主C 輪子-甘瑟爾深度分析
    前言:總是聽到別人說甘瑟爾(輪子)沒有用,很多人也因為捅了輪子窩而發愁,今天小軒帶來一篇亡靈的攻略,希望對前期抽卡不出耀光或者想另闢新徑走亡靈的玩家有所幫助。由於內容過長,小軒將進行多期講解,小軒的好友屍體發病也是希望可以幫助輪子擺脫狗糧的地位。攻略思路及數據由屍體發病提供。
  • 為什麼火車輪子沒有輪胎?它究竟是如何轉彎的?
    為什麼火車輪子沒有輪胎?它究竟是如何轉彎的?今天明白了。
  • 為什麼火車輪子沒有輪胎也能前進?究竟是如何轉彎的?
    對於現在的交通工具也是越來越多了,我們的出行也是越來越方便了,那麼對於火車這一個交通工具算是出現的比較早的交通工具,選擇這一出行方式的人也是有很多,近到繁華的城市,遠到青藏高原我們都能看到火車的身影,但是對於火車的一些冷門知識也是有很多人並不了解的,像是對於火車的輪子沒有安裝輪胎是怎麼樣進行工作的呢?或者的輪子是什麼樣的呢?是怎麼樣進行工作的呢?
  • 都見過汽車輪子打滑,可你見過火車輪子打滑嗎?
    今天要說說火車輪子會不會打滑的事,如果會打滑,通常又是如何處理的。一般情況下,火車輪子是不會打滑的,這裡就不詳細解釋物理學的原理了。因為在外界情況良好的情況下,火車頭本身的重量壓在鐵軌上產生的摩擦力,在火車啟動時,是不會讓車輪打滑,進而空轉。
  • 瑪雅人可以精確地測算出天體運行時間,但為何造不出輪子?
    瑪雅人有關於輪子的概念,並造出了帶有輪子的玩具,但是受限於生產力和地理環境,瑪雅人沒能將輪子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瑪雅文明是個非常畸形的文明,這個文明的農業、畜牧業、冶金業非常落後,也就是物質文明不發達,甚至還處於石器時代。
  • 「火車輪子」上的大玩家
    來源:華夏時報「火車輪子」上的大玩家■本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導一場公開的招標,因先後兩次投標企業不足3家,流標後不得不將招標改成談判採購。近日,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就動車組擴大專項修及結合高級修進行輪對分解修採購項目進行招標——輪對即為火車輪子,高級修即為定期檢修。
  • 為什麼火車輪子沒有輪胎?它究竟是如何轉彎的?今天明白了
    為什麼火車輪子沒有輪胎?它究竟是如何轉彎的?今天明白了火車是當今社會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之一,近到繁華的城市,遠到青藏高原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是關於火車的一些冷知識你又了解多少呢?為什麼火車輪子都沒有安裝輪胎呢?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 關軍:兩個鐵球沒有同時落地
    像當年帶著兩個鐵球一樣,伽老師帶著維耶裡和科拉迪兩個高大男人重上比薩斜塔。他把兩個傢伙同時從塔上推了下去,在自由落體運動進行中的某個0.3838秒,維耶裡命令地心引力對自己失去作用,於是他晚於科拉迪落地,被特拉帕託尼選為正印先鋒出徵義大利。
  • 世界上輪子最多的車,不是火車,而是它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關於車的輪子數量問題,要說起世界上輪子最多的車是什麼,很多人可能都以為是火車了。在以前的時候確實是火車的輪子最多,就連一般運輸用的火車都可以有多達300多個輪子,可就在最近一段時間,我國自主製造出了一種機械設備,也可以說是一種車,而它如今才是世界上輪子最多的車,這種車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就連美國德國等科技發達國家都搶著來購買它。
  • 機修師的告白:飛機為啥換個輪子都會延誤?
    當她被告知延誤原因是飛機輪胎刺破,需更換時,她大聲地責問:「為什麼不提前把輪子換好?非得要在這個時候換輪子呢?那麼大的飛機咋不裝好點的輪子呢?咱家車的輪子幾年也沒見壞呢……」  人都說隔行如隔山。如果我不是一名飛機維修工程師,我可能也會對飛機延誤各種抱怨。畢竟,相比較之下機票價格不菲,乘坐飛機都是為了節省我們寶貴的時間,延誤那麼久,坐飛機還有何意義?
  • 中國火車前往俄羅斯,為何入境都得換輪子?是我們輪子質量不行嗎
    而發展到現在,如今高鐵和飛機的出現,也已經讓火車有些黯然失色了,速度不如高鐵飛機快,載荷量也不如飛機巨艦多。不可否認火車已經落伍了。但即便如此,人們依舊離不開火車,尤其是中國人,因為火車的站點多,中國龐大的人口,還有很多需要火車幫忙分憂解難。
  • 不要輪子和履帶,該車越野能力卻無可比擬,僅一個國家擁有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的就是這樣一臺逆天的汽車,它採用了阿基米德螺旋推進。阿基米德螺旋最早由古希臘先賢阿基米德在公元前三世紀發明,最早被用來解決尼羅河沿岸的灌溉問題。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阿基米德螺旋已被用於農用車輛的行走機構,當時的蘇聯曾打算研製採用該推進方式的坦克,以應對可能發生在沼澤與雪原地帶的戰鬥,但是計劃最終沒有了下文。
  • 這種配備了可摺疊輪子的輪椅將可以作為隨身行李被帶上飛機
    ▼2018年的時候出現了一種被稱為Revolve的全尺寸輪子。
  • 人類與「兩個輪子」的五百年情緣
    達·文西達·文西的自行車畫稿這幅畫稿上的自行車和現代自行車還有幾分相似而這幅畫的作者就是那個被戲稱為「仿佛穿越時空的萬能天才」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達·文西。有傳言說,達·文西是受到當時鐘樓裡「鐺—鐺—鐺」清脆的鐘聲影響,開始了對發條傳動模式工具的研究。也有傳言說,達·文西是受到自己學生的啟發,畫出了這麼一幅充滿傳奇色彩的自行車畫稿。可惜的是,達·文西最終都沒有把畫稿中的自行車創造出來,而是埋沒在了眾多舊畫稿中,藏進了漫長的歲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