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沒有續航裡程焦慮的電動車 試駕賽力斯SF5增程版

2021-01-10 蓋世汽車資訊

如果讓您買一臺純電動車,相信最難以接受的問題就是充電時間長和續航裡程問題了,雖然近些年純電動車的續航裡程逐年增長,我們也知道電動車行駛起來平順、安靜,動力也更加強勁,但是一說充電還是讓人頭大,怎麼都提不起興趣。別著急,今天我們試駕的這臺電動車,在擁有了以上全部優點之後,還沒有續航焦慮您信嗎?您感興趣嗎。

沒錯,就是賽力斯SF5,一臺不充電只加油就可以感受純電驅動的魅力的車型。一臺和理想ONE、寶馬i3增程、別克VELITE 5採用同樣驅動方式的增程式電動車。

動態表現-性能很強悍

動力部分,賽力斯SF5是一臺增程式動力的電動車(在國內屬插電混動類車型),其搭載了一臺1.5T牌量的發動機作為發電機,不參與驅動,僅為驅動電機/電池提供電力。

除了發動機以外,車輛在前後軸各布置了一臺交流異步電機,前後軸電動機參數相同,其最大功率為255kW,最大扭矩為520N·m。系統綜合輸出功率就是前後軸電機的功率相加,達到了520kW,最大扭矩達到了1040N·m,百公裡加速時間小於4.8秒。

動力電池採用了松下的21700電池,電池組總容量35kWh(配有液冷恆溫和低溫加熱),NEDC綜合工況續航裡程為150公裡(電量降低至20%增程器啟動),雖然和純電動車相比不算上,但滿足日常行駛完全夠用了。關鍵的還是車輛採用了增程式動力,油箱容積56L,在加滿油的情況下,車輛的續航能力在800公裡左右,完全不會有續航焦慮。

在了解完動力系統之後,我們來說說車輛實際駕駛感受。因為採用增程式動力,車輛始終保持純電驅動,因此賽力斯SF5在任何駕駛模式下都擁有純電動車行駛平順以及毫無遲滯的加速感受。

車輛為駕駛員提供了5種駕駛模式,分為經濟、舒適、運動、自由和彈射。兩個相鄰模式之間駕駛感受變化並不大,但是由經濟模式調整為彈射後,踩下加速踏板還是能夠感覺到彈射模式動力釋放更強。但是無論在哪種駕駛內模式下,車輛任何速度區間都能感受到充足的動力出本。

另外在彈射模式下,車輛會時可保持四輪驅動來隨時待命,其他模式車輛會優先採用後輪驅動,只有在急加速的情況下才會切換為四輪驅動。

除了動力上的區別以外,整套動力系統的工作模式也會改變。在經濟模式下,增程器是不會啟動的,整套動力系統會優先採用純電來驅動,可以將其視為EV純電模式。在彈射模式下,增程器會時刻啟動為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供電。

除了這兩種比較「極端」的模式以外,其他的駕駛模式我們可以將其視為自動,增程器會根據我們當前電量(電量高於設定的閾值)和當前對動力的需求而隨機啟動發電,通過電腦的控制讓車輛在滿足駕駛員對動力需求的情況下兼顧能耗。

關於我們剛剛所提到的閾值,賽力斯SF5在中控屏幕內為駕駛員做了一些個性化設施。例如我們將閾值設置在50%,那麼當電量在剩餘50%左右的時候,增程器就會間歇性的啟動來為動力電池和電動機供電了,在保證驅動的同時,讓電量保持在50%左右,可以將其視為一個在任何駕駛模式下都可以啟動的電量保持模式。

除了駕駛模式以外,還有四種動能回收模式,分為舒適、高、強和關閉。舒適模式拖拽感很弱,高和強模式動能回收的拖拽感會逐漸增強,關閉的情況下鬆開開加速踏板車輛會像燃油車一樣滑行,可以根據不同駕駛員的喜好來自行調節。

聊完了車輛驅動,我們來說底盤和隔音降噪表現。底盤方面,雖然賽力斯SF5擁有4.8秒的百公裡加速表現,但整臺車的底盤還是偏舒適性調教的風格。在日常駕駛中,底盤過濾一些細小震動過濾的還是不錯的,但是經過一些連續顛簸時前懸架表現還不錯,但是後懸架會感覺稍硬一些,而且在連續顛簸的時候,後懸架的厚重感不足,如果能夠優化一下整體感受會更好。

隔音降噪方面,賽力斯SF5前排使用了雙層隔音玻璃,純電模式下整臺車對風噪和環境噪音隔絕的還是比較優秀的,只是高速情況下能夠聽到一些輪胎噪音。總體表現在同級別中的屬於中上水平。需要優化的是,在增程模式下會聽到一些發動機噪音,如果是一臺燃油車,那麼這種噪音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作為一臺增程式電動車,和純電模式安靜的駕駛氛圍相比這種噪音被下意識放大了,如果能夠在降低一些,或者做到完全感受不到的話,整個駕駛氛圍會更優秀。

外觀-圓潤轎跑造型 Sigma(∑)符號讓車輛更個性

賽力斯SF5採用了轎跑式造型設計,低矮圓潤的車身讓它看上去非常動感,同時簡潔的造型也讓其外觀看起來更加大氣。由於是一臺增程式電動車,中網並內有採用全封閉式設計,上方菱形的方塊設計和整個車頭的設計語言還是挺搭配的。

新車大燈採用了全LED光源,造型上並沒有延續概念車中貫穿式設計,缺少了一些個性,不過標誌性的「Sigma(∑)」日間行車燈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從燈眉一直貫穿至保險槓底部,目光犀利、動感有神、極具辨識度的同時也散發出凌厲的神採。

車身側面線條順滑流暢,雙腰線設計彰顯自然之力同時透露出流暢之美。隱藏式門把手符合當下純電動車設計潮流,與車身同色的設計也讓整臺車側面視覺效果更加整體。向上看,前後車窗組成了「柳葉」造型,該元素也是賽力斯品牌家族設計語言之一。

新車定位為一臺中型SUV,車輛的長寬高分別為4700/1930/1625mm,軸距為2875mm。

車尾採用了圓潤的造型風格,後翼子板與車位之間的過渡也非常柔和,溜背造型也使得整車看起來更加優雅、運動。

尾燈為貫穿式設計風格,LED光源點亮後非常有識別性。在尾燈上還融合了賽力斯品牌「SERES」字母車標,視覺上更加整體的同時質感也增強。

內飾-簡約時尚 用料高檔

內飾部分,整體設計風格簡潔大氣,局部的銀色鍍鉻點綴為整個內飾增添了精緻感與時尚感。中控臺上部,隱藏式空調出風口帶有貫穿設計的視覺效果,配合貫穿儀表臺上的銀色裝飾條,拉寬了整個車內橫向空間。

中控大屏和全液晶儀表也是整個內飾的亮點,其中控大屏尺寸為17英寸。目前我們試駕的車型搭載的是航盛電子提供的車機交互系統,可以實現中控大屏與液晶儀表互聯,中控大屏內也配有在線音樂等功能。不過根據消息,未來中控大屏內將升級為阿里巴巴最新推出的車聯網系統,共享阿里生態,以及基於與華為深度戰略合作帶來的更多智能化應用,整體車機配置將極大程度豐富用戶出行體驗。

液晶儀表尺寸為12.3英寸,從車輛設置中我們能夠看到整個液晶儀表有三種UI模式,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功能性上,液晶儀表可以顯示胎壓監測、音樂信息、導航信息以及車輛驅動模式的顯示,整體功能還是非常豐富的。

方向盤採用了平底雙幅式設計,打孔真皮的運用外加少量鍍鉻裝飾的點綴也為內飾增加了質感。在方向盤上還設計有多功能按鍵,左側控制儀錶盤右側控制多媒體。

新車採用了旋鈕式換檔結構,這個位置比較特別,因為在其後方就是真皮包裹的中央扶手箱,因此在操作時不僅手不用懸空,還能夠有一個柔軟的依靠,這一細節設計還是非常貼心的。

座椅採用了一體式頭枕設計,視覺上凸顯出獨特的運動氣質,面料選擇上,全系車型均採用了Nappa真皮,柔軟度和乘坐舒適度更好。座椅功能上,前排座椅均配有通風、加熱和按摩,另外主副駕駛座椅均支持12向電動調節。

乘坐空間

車內乘坐空間上,身高176cm,體重86kg的體驗者坐進車內,頭部空間剩餘一拳三指,坐進車內能夠明顯感覺到頭部空間非常寬敞。

後排空間表現上,頭部空間剩餘一拳,腿部空間剩餘兩拳,對於一臺中型SUV來說表現中規中矩,但是應付日常使用已經完全足夠了。

智能化配置

賽力斯SF5將配備SERES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目前未開通,不久後通過OTA升級),輔助駕駛硬體上全系車型將搭載3個高精毫米波雷達、1個高感知車廂頭、4個環視攝像頭和8個超聲波雷達。可以實現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前碰撞預警、變道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等功能。

亮點配置

在個性配置上,賽力斯SF5配備了V2L營地供電模式和V2V救援補電模式。V2L就是外放電,在野外可以提供最高功率3.3kW的電量輸出。救援補電就是可以通過一根連接線來為其他車輛快充,最大充電功率為20kW。

另外車輛還配備了交流充電和直流充電兩種補電功能,交流充電時間為6小時,直流充電時間為4小時,交流充電時間比較客觀,但是直流充電時間對於總容量35kWh的動力電池來說,有些稍長了。

總結:通過試駕我們能夠發現,賽力斯SF5在做工、駕駛感受、智能化等方面表現還是不錯的,而且從動力性能上來說,還是一款性能取向的產品,並不像大多數新能源車做得那麼無聊,試圖想通過新能源的方式讓消費者得到更多東西。這對於一個新品牌的首款車型來說,這樣的亮點是驚喜,是加分項,是更多人認識他了解他的關鍵因素。

不過從前幾年大多新創品牌的創業經歷來看,讓消費者去接受這些新產品,去為這些產品買單並不容易。況且在24.90萬-33.90萬元的這段售價區間裡,有太多的對手,充滿焦點、同樣採用增程動力的理想ONE,持續降價的Model 3都不是善茬,賽力斯SF5要想突破有一定的難度,賽力斯品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相關焦點

  • 賽力斯SF5試駕:側顏滿分、近700馬力性能堪比超跑,炸裂
    【有車以後 試駕】既能享受純電驅動的快感和靜謐性,還能免除續航焦慮,增程式電動車這個看似最理想的方案,卻難以得到廠家以及消費者的重視。更殘酷的是,大家還會把它們拿去跟純電動車同場競技,想要冒尖,必須拿出點肉眼可見的優勢。這次試駕的賽力斯SF5,就有一個非常突出的亮點——動力參數特別強!說到賽力斯,大家可能還是比較陌生。
  • 純電動汽車加一臺發電機增加續航裡程可行嗎?
    純電動車是可以採用發電機充電的,但是發電機充電速度慢,與家庭慢充速度是一樣的。想法雖然不錯,但是實施起來並不太容易。純電動汽車+發電機=增程式電動汽車,但是我們所加的發電機與真正的增程式電動車有本質的區別。
  • 渠道建設全面提速,賽力斯能否躋身市場「一線競技」?
    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要求無非有以下幾點:一是續航要高,無裡程焦慮;二是動力要強;三是外觀顏值和實用性要強;四是適應力強,適用於各種場景。結合這些要求再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其實純電動汽車只能滿足其二。首先,適應能力就無法滿足部分消費者,純電動車受環境影響較為明顯,像北方進入冬季之後,續航能力會出現明顯縮水;其次,純電動汽車無法滿足部分長途行駛,會給人帶來一定的裡程焦慮。為解決這一類痛點,某些車企開始另闢蹊徑,只為找到這四全四美的方法,而增程式電動即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之一。截止目前,汽車市場上的增程式電動汽車已有了賽力斯SF5、理想ONE等一系列車型。
  • 福特野馬Mach-E續航裡程數據出爐
    [車友頭條-車友號-電車圈]  2021款福特野馬Mach-E最近經常出現在新聞中,這款以性能為重點的全電動SUV對於福特來說是一件大事,因為它將帶動電動車產品的激增,比如2022年將推出的電池驅動的F-150。但Mach-E的EPA額定行駛裡程一直是個疑問。
  • 固態鋰電池異軍突起,解決電動車裡程焦慮的終極殺器?
    蔚來發布搭載固態鋰電的ET7這款車最讓我關心的就是它搭載150kWh的固態電池,續航裡程可以超過1000公裡。你想,如果這種固態電池搭載在電動兩輪車上,我滴個乖乖,那電動車的裡程焦慮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電動兩輪車的市場份額必能大大提升。本質上,固態電池的原理和「傳統」的鋰電池是相同的,都是靠著鋰離子在電池的正負兩極之間穿梭往來,實現充放電的功能。
  • 福特野馬Mach-E續航裡程數據出爐
    2021款福特野馬Mach-E最近經常出現在新聞中,這款以性能為重點的全電動SUV對於福特來說是一件大事,因為它將帶動電動車產品的激增,比如2022年將推出的電池驅動的F-150。但Mach-E的EPA額定行駛裡程一直是個疑問。
  • 河豚換電|電動車電池各大型號續航裡程大解密
    眾所周知,電池容量越大,電動車續航裡程就越遠。電動車用戶的騎行裡程需求不同,所適合的電動車電池容量自然不盡相同。為幫助廣大用戶選擇最為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車,特整理了各類型號電池的續航裡程供參考。2、48V20Ah常裝於老款電動車或電動摩託車。這種電池全新的續航裡程在40公裡左右,相對於48V12Ah的電池續航裡程有所提高,對上班路程稍遠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 2020全球純電車型續航裡程排行 TOP10
    「裡程焦慮」一直都是想要購買純電車型的車主們最大的顧慮,車企對電池能源的技術攻堅戰一直都在無聲地進行著。由此,市面上的純電車型NEDC綜合續航裡程不斷被刷高。那麼截至目前,純電車型有突破自身的技術壁壘,實現不輸燃油車的續航裡程嗎?
  • 賽力斯SUV線下開賣,近700馬力的加速機器!20多萬不香嗎?
    賽力斯SUV線下開賣,近700馬力的加速機器!20多萬不香嗎?近幾年國內市場當中湧現出了不少造車新勢力品牌,我真正讓大家記住的可能沒幾個,知名度比較高的就是小鵬威馬理想蔚來這些第一梯隊的新品牌,畢竟這些品牌都有量產版本實車推向市場,已經告別了PPT造車的階段。
  • 純電驅動卻沒有裡程焦慮,這是什麼神仙動力總成?
    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就更不用說了,日產的純電動車目前累計行駛裡程超過100億公裡,保持電池零重大事故記錄。VC-TURBO和Zero Emission兩者分別印證了日產技術與可靠。當然,2021年日產關注度最高的技術並非前兩者,而是e-POWER系統。
  • 燃油車的「終結者」來了,可加油可充電,續航800km無焦慮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看中純電車,這類車能夠懸掛綠牌,上牌無憂而且不用擔心限行限號,出行很方便,而且純電動車加速快靜音性還好,體驗還挺不錯的。但是這並不代表純電動車就沒有弊端存在,事實上,在開純電動車的過程中,車主常常會遇到很多小麻煩。
  • 靈魂拷問:電動車續航多少才夠用,1000公裡可以嗎?
    電動車如此優秀,你卻如此難受誠然,隨著鋰電池的普及和電池管理能力的提升,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從200公裡、400公裡,發展到現在動輒600公裡,甚至續航裡程達到1000公裡的電動汽車已經開始試水,電動車也終於擺脫了「電動爹」的稱號。
  • 告別裡程焦慮 菲斯塔純電動冬季用車指南
    眾所周知,溫度對純電動汽車的影響相對較大,冬季原本就是純電動車車主最苦惱的季節,續航裡程會大幅度縮短,有些甚至直接「腰斬」,而即將到來的冷冬無疑將使這一苦惱加劇。核心分:消除寒冬裡的裡程焦慮在冬季,純電動車的續航裡程之所以會縮短,是因為鋰電池在低溫狀態下充放電損耗加大,對此有專業機構做過研究,僅僅是低溫狀態就會增加純電動車鋰電池15%到20%的能量損耗。
  • 實測續航裡程550+km!深度測試2019款特斯拉Model S長續航版
    作為純電動車中的標杆級產品,特斯拉Model S一直備受關注,而在今年,Model S也終於再次迎來改款。從此次改款的情況來看,可以說特斯拉將重點放在了大家最為關心的續航裡程上,雖然老款Model S 100D高達579km的NEDC續航裡程已經足夠出色,但當主流車型紛紛邁入500km大關後,為了保持優勢,Model S續航能力的升級勢在必行。
  • 試駕長安新能源逸動E-Life,為何眾多車評人為它打Call?
    7月23日-26日,「智美進化 駕趣非凡「逸動E-Life全國媒體試駕會在西寧青海湖順利舉行,我有幸受主辦方邀請得以第一時間了解這款長安新能源的全新力作。本次試駕活動中,我要駕駛逸動E-Life馳騁大美山河,一覽盛世美景,同時也要面對高海拔、多路況的嚴苛挑戰,體驗逸動E-Life車型的操控性能與續航水平,這臺車具體怎麼樣?聽我慢慢道來!
  • 【技術】鋁電池電動車續航裡程的未來?
    關注我,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汽技術信息」4月6日,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教授戴宏傑的研究小組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題為《An ultrafast rechargeable aluminium-ion battery》的論文,論文稱他們的團隊研發出一種的鋁離子電池,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能「快速充放電」,並且循環次數竟然高達7500次,遠遠超過普通鋰電池
  •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魔咒」:續航裡程腰斬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近期北京冬季寒潮下的電動車車主,上面的話最為貼切。近日,北京進入了極寒天氣,最低氣溫破歷史極值,均在-15℃以下,電動汽車也難以「過冬」,《中國經營報》記者用為期一周的時間實地採訪了多個品牌的十幾位車主,他們紛紛表示,冬季續航裡程縮水嚴重,與實際宣傳嚴重不符,在戶外停一宿就能縮減30%以上的續航裡程,有些品牌甚至會掉電超50%。
  •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魔咒」:續航裡程腰斬 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近期北京冬季寒潮下的電動車車主,上面的話最為貼切。近日,北京進入了極寒天氣,最低氣溫破歷史極值,均在-15℃以下,電動汽車也難以「過冬」,《中國經營報》記者用為期一周的時間實地採訪了多個品牌的十幾位車主,他們紛紛表示,冬季續航裡程縮水嚴重,與實際宣傳嚴重不符,在戶外停一宿就能縮減30%以上的續航裡程,有些品牌甚至會掉電超50%。
  • 雙電機/扭矩超1000牛米 賽力斯5你了解多少?
    在這之中,小鵬P7 4.3秒的百公裡加速成績,706公裡的續航裡程讓人印象深刻。與此同時,比亞迪高性能車型漢也開啟了預售。在2020重慶國際車展中,SERES賽力斯品牌的首款車型賽力斯5四驅增程高性能版(下文簡稱賽力斯5)上市銷售,其綜合扭矩可達1040牛米,指導價也達到了33.9萬元。
  • 續航超過800公裡,電動車可以實現,網友:續航本身不是重點
    國內的電動車行業正在持續發展,尤其是相關政策的推出,讓更多人越來越選擇電動車,可是從短期內來說,沒有新能源或者顛覆新技術的出現。電動車是未來新能源汽車實現的主要形式之一。不過在大城市,很多人會將電動車作為代步工具。而一些出遠門的消費者,可能不會主動選擇電動車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