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帶天蛾現身日本中部 顯示氣候變暖加劇
日本地區的鬼臉天蛾(圖片來源:百度百科)鬼臉天蛾背上的人臉圖案(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神奈川縣秦野市的田地上發現了背部花紋像人臉一樣的大型蛾子。這種蛾子的學名為鬼臉天蛾,一般生活在南方地區,在神奈川縣縣內很少被發現。 發現鬼臉天蛾的是「秦野.冬水田會」會長、自然攝影師吉田嗣郎和孫子鈴木茉步(8歲)。8日中午,茉步在照料水田時發現「樹上停著模樣奇怪的蛾子」。 鬼臉天蛾展翅寬達到10釐米左右。吉田會長表示,「它背上的圖案既像骷髏又像笑臉,很有魅力。」
-
日本神奈川縣發現鬼臉天蛾 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原標題:日本神奈川縣發現鬼臉天蛾 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人民網東京6月20日電: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神奈川縣秦野市的田地上發現了背部花紋像人臉一樣的大型蛾子。這種蛾子的學名為鬼臉天蛾,一般生活在南方地區,在神奈川縣縣內很少被發現。
-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 科學家表示,他們比以往更加確定全球變暖對此特定氣候模式的影響。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加劇
新華社聯合國3月28日電(記者尚緒謙)世界氣象組織28日發布的《2018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過去一年全球變暖仍在加速,為全球帶來諸多經濟社會方面的挑戰。 當天,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一起,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布了這份報告。
-
惡性循環:氣候變暖→熱帶雨林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氣候變暖
美國「優睿科」網站8月12日報導,熱帶雨林的土壤正變得對氣候變化越來越敏感,而這或許將導致數十億噸二氧化碳流失到大氣中。研究人員表示,倘若溫度繼續按照目前的推測上升,那麼熱帶雨林土壤的碳排放量將顯著增加。要知道,這裡儲存的碳佔到了全球土壤碳儲量的四分之一。分解作用和植物根部活動都會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自然釋放到空氣中。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全球變暖趨勢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
該聲明顯示,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影響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健康、人口移徙、糧食安全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聲明表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
-
【新華網】全球氣候變暖加劇青藏高原「暖溼化」
過去拉薩往往半夜下雨白天晴,現在則是連日細雨綿綿的江南風情;過去當地人穿著厚衣服度夏,現在則換上汗衫短褲;過去湖泊大量萎縮,現在大肆擴張以至淹沒草場……多種跡象表明青藏高原「暖溼化」加劇,而這背後的「推手」指向全球氣候變暖。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正成為全球氣候變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
全球變暖導致2013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原標題:全球變暖導致2013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新華網日內瓦3月24電(記者張淼 劉美辰)世界氣象組織24日發布年度氣候報告稱,2013年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六熱的年份,全球變暖導致這一年乾旱、洪水、熱浪和熱帶氣旋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
2019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氣候變化對全球影響加劇
、糧食安全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2019年結束時,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高出了1.1℃,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紀錄。而2016年,由於受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古特雷斯在該聲明序言中指出:「我們已偏離了實現《巴黎協定》所要求的1.5℃或2℃目標的軌道。」佩蒂瑞·塔拉斯則表示:「鑑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全球變暖仍將持續。最近十年的預報表明,未來五年全球氣溫可能會創下新的年度紀錄。這只是時間問題。」
-
海洋酸化加劇全球變暖
海洋浮遊生物向空氣中釋放的硫化物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但海洋酸化卻可能阻礙這一進程。圖片來源:Wim van Egmond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隨著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的吸收,海洋酸性緩慢而無情的增加,除了能夠對氣候產生影響外,還會加劇全球變暖。酸化能夠導致某些海洋生物減少硫化物的釋放,而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硫化物能夠促進雲團的形成,從而給全球降溫。 大氣中的硫大部分來自於海洋,它們可謂是減緩全球變暖的一個「狙擊手」。
-
地球氣候趨於極端化?知名科學雜誌:全球變暖推動強烈厄爾尼諾
它出現在熱帶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當它出現時,熱帶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的海面溫度增加,這些不斷增暖的海水將加熱上層的空氣,導致大氣環流的大量重組,導致全球極端天氣事件,並對生態系統,人類健康和全球經濟產生強烈影響。在1997-1998年、2015-2016年,人類經歷了兩次極為強盛的厄爾尼諾事件。
-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 氣候風險不斷上升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召開,全球氣候變暖、氣候風險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世界氣象組織的氣候狀況監測表明,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2019》指出,氣候變化,相關的熱帶氣旋、高溫熱浪、乾旱等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頻發,以及氣候政策無法達到預期等環境風險日益突出並將繼續發展,未來氣候將持續變暖並可能造成全球風險加劇,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改變,對全球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再破紀錄
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該聲明顯示,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影響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健康、人口移徙、糧食安全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
-
犀角巨蟲現身青城山 或因全球變暖一路向北
根據此前的資料顯示,這種甲蟲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廣西到中南半島一帶,最北分布地為高黎貢山一帶,此次現身四川地區,也是該種最北分布記錄,比過去該種分布向北推移了500多公裡。趙力推測說,四川發現的熱帶昆蟲,也可以進一步證明全球變暖對昆蟲遷徙造成的影響。我國體型第二大甲蟲 主要分布熱帶地區「它的特徵很鮮明,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這是一隻四川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巨型甲蟲——細角疣犀金龜(學名Eupatorus gracilicornis)。」
-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本期嘉賓: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成裡京 本期觀點:海洋變暖引發一系列嚴重後果,包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溶解氧下降、珊瑚白化等。2013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列出的5個1971年至2010年間海洋熱含量變化趨勢估算中,最小的估計值竟然只有最大估計值的一半!這嚴重限制了人們對全球變暖的科學認知。「海洋面積異常廣闊,平均深度達4000米,人類目前的觀測手段僅僅集中在上層2000米。在2005年Argo浮標觀測網建成之前,在南半球以及全球700米以下深海的觀測都較為稀少。」成裡京說。
-
全球海洋酸化加劇氣候變暖中美兩大國責任重大
全球海洋酸化加劇氣候變暖 聯合國稱中美責任重大 綜合國外媒體報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近日發布了第四份全球氣候評估報告,首次在報告中指出全球海洋酸化對全球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呼籲世界各國重視氣候變化並採取行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在抗擊全球變暖的過程中,中國和美國應發揮建設性作用。
-
美研究稱全球變暖擾亂高空特殊氣流加劇極端氣候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3月27日報導,研究人員27日表示,全球變暖擾亂了北半球一種自然的自西向東移動的強大「高空噴射氣流」,使嚴重乾旱及洪澇災害進一步加劇。研究人員在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報告中指出,過去15年來,當人為氣候變遷打亂了上述噴射氣流時,加州出現了嚴重乾旱、全美和西歐熱浪及巴基斯坦致命洪患,災情全都加劇。研究主要作者、美國賓州大學教授曼恩(Michael Mann)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氣候變遷不只會通過一般機制帶來更極端氣候。」
-
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將帶來極端天氣
日前,據外媒報導,《科學進展》發表了一篇有關氣候變暖的研究報告,據該報告顯示,氣候變暖可能使未來的天氣變得更加惡化,並且其惡化幅度將會超出我們的想像。研究人員發現,目前能預知的全球變暖會導致颶風、熱浪和其它天氣事件,不過隨著未來全球變暖程度加劇,此後還會帶來更加極端,更加嚴重的天氣事件。研究人員發現,地球正在逐漸變暖,這可能會使熱浪增加80%,潮溼事件增加50%。這比以往的預測要高出50%。
-
2018年碳排放再創新高,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根據國外科學家最新預測,2018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工業社會中使用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急劇增加,加之地表森林植被不斷遭受破壞,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變暖問題迫在眉睫!
-
全球氣候變暖對傳染病的發生有影響嗎?
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漸變暖,與此同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也在急劇增加。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是全球變暖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