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華齋裡享「輕奢」: 倚在羅漢榻上吃一碟滿清宮廷餑餑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11月17日訊,「人生難得幾回醉,不歡更何待……」掀開位於護國寺街的富華齋門帘,民國時姚莉的歌聲便傳入耳朵。和別處的點心鋪不同,富華齋的裝潢頗有舊時風情:大堂裡擺著八仙桌、官帽椅、羅漢榻等中式家具,翹頭案上還放著民國式樣的嫁妝瓷和座鐘,留聲機裡放著姚莉的唱片。穿旗袍的女店員站在櫃檯後笑盈盈地看著我,問我想要些什麼點心。

我低頭一看,只見富華齋餑餑鋪的櫃檯上用復古高腳碗盛著宮廷玫瑰酥、馬奶子糖沾、八寶缸爐、豌豆糕、瓜仁油鬆餅、芸豆卷等點心,水牌上還寫著果子乾、奶酪果子冰、杏仁豆腐等冷碗,我一下子挑花了眼。只見一位老先生掀了帘子走進來,熟絡地和店鋪經理打招呼,來取早早預定的重陽糕。

「我看見餑餑兩字就親切,感覺就像回到了小時候。」老先生邊等邊和我閒聊起來。他祖上是正紅旗,長年來這裡買孫尼額芬白糕和自來紅、自來白。「孫尼額芬就是滿語裡奶的意思,這裡的白糕口感細緻,奶香味也很濃。」

除了甜點,餑餑鋪裡也有鹹口兒,其中乾菜月餅最為出色。「乾菜月餅早年間是滿式餑餑,所用乾菜是北方的疙瘩櫻制幹發酵後而成,也有使用馬齒莧制幹發後而成的,與火腿、冬筍、冬菇配置成餡。」店內的趙師傅是富華齋創始人王希富的徒弟,他告訴我,這款月餅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的正明齋餑餑鋪尚有生產,後逐漸消失,目前我嘗到的這款月餅是他師傅根據祖傳餑餑菜譜恢復而成。

「以前旗人吃餑餑,通常會配上奶茶。一碗奶茶和著兩個餑餑下肚,騎馬狩獵一天也不會肚餓。」趙師傅說話間,店員捧上來兩碗用蓋碗裝著的奶茶。奶茶甜中帶鹹,既有紅茶的醇厚,又有鮮奶的甘酥,回味間還夾雜著堅果的香味。「富華齋的奶茶是傳統的清宮做法,但就茶來說,用的不是普通的磚茶,而是上好的普洱。」

清宮做法是富華齋最大的特色。「想要挖掘出一些失傳已久的滿漢點心,難點在於吃過這些點心的沒多少人,會做的很多都已不在世了。」趙師傅告訴我,富華齋創始人王希富的外祖父陳光壽是清宮御廚,富華齋的餑餑是嚴格按照當年的清宮菜譜恢復的,「就拿桃酥來說,是要添加上好核桃的,否則怎麼叫做桃酥?只不過現在很多商家為節約成本都省掉了。」

「很多人說這個餑餑鋪怎麼裝修得這麼豪華,其實我們這行在過去叫糖餅業,做的大都是王公貴族才能消費的大買賣。」趙師傅表示,以往滿蒙人過節,比的就是餑餑桌子大小,因為像精細麵粉、松仁、核桃等本地不產,所以額外珍視,這一習慣在入關後仍有保留,「以往滿人是要拿餑餑供祖先的,餑餑鋪也就敢下料,挑選食材也非常講究。」

趙師傅告訴我,就拿翻毛月餅來說,正宗的翻毛月餅規格必須在半斤以上,用五仁做餡兒,「餅皮兒要做到見風就能翻,像鵝毛一樣飄起來,但吃到嘴裡必須綿軟,不能掉碎渣。」想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只能靠手工製作,這也是為何目前富華齋在北京只有一家,暫無開分店的想法。

富華齋裡的餑餑也會根據季節變換而有所調整,比如前些日子賣的西瓜酪,由於這個時節的西瓜達不到食材要求,便下了架,換上更符合時令的重陽糕。在富華齋購買餑餑後,可直接在店內的臥榻上或圓桌前享用。能在一個天氣晴好的下午,喊上三五好友,像過去貝勒格格一樣倚在臥榻上,喝著奶茶,享用著一碟原汁原味的滿清餑餑,也是一件樂事。

GO提示:

富華齋位於新街口街道護國寺街85號,人均消費為51元左右,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日9點到21點,電話:83229001。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袁璐

相關焦點

  • 吃點粗糧,憶苦思甜,玉米面餑餑裡放它做餡,瞬間秒變香餑餑
    ,小的時候家裡最常見的餅子,我都不願意吃。總覺得吃起來嘴裡很渣,感覺像要卡嗓子眼兒似的,口感特別不好。我們在外面買玉米餅子的時候,吃起來口感特別好,有的還很甜,裡面放了雞蛋,豆面,甚至還有牛奶。外面買的雖然口感特別好,畢竟加了很多添加劑。我今天準備在家做玉米面海菜肉餡的餑餑,玉米面裡放海菜做餡,味道絕對讓你意想不到的好吃。
  • 紐約佳士得拍賣款復刻,白酸枝三圍獨板,圓包圓羅漢床
    白酸枝三圍獨板圓包圓羅漢床中國人的放鬆是什麼樣的?蘇軾寫「明窗一榻對秋閒」,有書生閒氣。唐寅寫「方床石枕眠清畫」,有狂士逸趣。到了納蘭性德「記繡榻閒時,並吹紅雨」,有閨閣柔情。作為中國文化裡永遠若隱若現的身影,羅漢床是夜半客來時的閒坐之所,也是雅人閒居時的起居之處。
  • 一位棲霞農村「90後」的過年記憶:小時候專吃棗餑餑上的棗
    小時候包括現在過年,要想有年味,最重要的還是得有鞭炮了,五六歲時候那時候放的是小擦鞭,快過年的時候布袋裡面裝上1響到5響,點上香,滿街放鞭,最後放夠了,剩下的在地上擺上圈點燃一下子噼裡啪啦的放完了。上小學的時候有了一種名叫大地紅的鞭,1000響的,兩塊五一掛,拆著放,用方便麵袋子乘著出去,不過引信著了特別快。
  • 來天津千萬不能錯過的十大特色美食,不來本地你絕對吃不到正宗的
    1、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有著百年的歷史,它和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並稱為津門三絕,狗不理包子更是津門三絕之首,狗不理包子外形美觀,包子褶很勻稱,每個包子都不會少於15個褶,剛蒸出來的狗不理包子香氣四溢,口感鮮而不膩,吃上一個還想下一個。
  • 苦齋菜吃過嗎?客家人稱苦齋婆,俗語:苦齋葉苦,常吃好比人參補
    苦齋菜你吃過嗎?客家人稱苦齋婆,俗語:「苦齋葉苦,常吃好比人參補」苦齋,學名敗醬草,廣東客家人稱其為苦齋婆或苦齋麻,為野生草本植物,四季常見,可食,味極苦,因味道另類,聞起來有一股類似「臭腳丫子」的氣味,讓人很容易識別。
  • 故宮倦勤齋通景畫中的光影戲法
    故宮倦勤齋通景畫中的光影戲法  倦勤齋位於紫禁城寧壽宮花園北端,建於乾隆三十八年。建築由東五間、西四間兩部分組成,其中由西四間室內的西端面東有一個戲臺,圍繞戲臺的西牆、北牆及頂棚上有一幅通景畫。  通景畫又叫貼落畫,是清代乾隆時期皇宮最常使用的一種室內裝飾畫,其主要特點是在紙、絹上做畫,然後貼滿整個牆體和頂棚。
  • 吃開封:曾經被慈禧指定的宮廷貢品—花生糕!響徹古今中外!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宮廷膳食—花生糕說起開封特色小吃,吃貨們不假思索的就能說出一串名字來:灌湯包小籠包、花生糕、桶子雞、麻辣花生......在這眾多美食當中,又香又酥的花生糕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最甜蜜」。相傳,晚清時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慈禧太后西行到西安避難,回京時途經開封,當地官員捧著花生糕讓她品嘗,她嘗過後連連稱讚,定為宮廷貢品。從此,開封花生糕名揚四海。
  • 湯稠魚酥餑餑焦香 靠水吃水「一鍋出」(圖)
    傳說中,乾隆下江南路過南運河河畔,在一茶攤飲御河水,嘗到貼餑餑熬小魚,於是賜名「佛手糕千眼魚」。還有一則,乾隆微服私訪餓著肚子,在天津郊外農舍吃到貼餑餑熬小魚。回紫禁城後又饞這口,卻想起未問名字,只記得飯菜「一鍋出」。難壞了御廚,直到一曾在天津任職的官員才獻上做法,乾隆龍心大悅,官員也升官發財了。
  • 烤羊肉、蟹、滿漢細點,北平老饕中秋吃什麼?
    是圓餅子,中央微凸,邊微薄,無餡,上面常撒上幾許桂花,故稱「桂花缸撈」。探視產後婦人,常攜此為饋贈。此物鬆軟合度,味道頗佳,我一向喜歡吃。後來聽一位在外鄉開點心鋪的親戚說,此物乃是聚集簸籮裡的各種餑餑碎渣加水揉和再行烘製而成。然物美價廉不失為一種好的食品。「薄脆」也不錯,又薄又脆,都算是平民食物。「茯苓餅」其實沒有什麼好吃,沾光「茯苓」二字。《淮南子》:「千年之松,下有茯苓。」
  • 極為寶貴的故宮倦勤齋室內貼雕竹黃工藝
    竹黃工藝原僅流傳於福建上杭地區,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高宗第一次南巡時,因採備方物入貢二四,「至於翻黃(竹黃)器皿,如几榻屏障之屬,愈出愈奇,則亦韌自乾隆南巡時也」二五。竹黃工藝在乾隆年間出現以後,以其新穎的形式、實用性強的特點受到帝王的喜愛,逐漸在宮中流行開來。
  • 魏晉風流:《世說新語》裡的故事 1——徐孺下陳蕃之榻
    我們通過史書上記載他的幾則小故事,來看看他是否能夠得上這八個字的評語: 陳蕃算是名門之後,祖父曾做過河東太守。但等到他這一輩的時候,就家道中落了,他少年時,在家中讀書,不修邊幅,屋內屋外非常汙穢。他父親的好友薛勤來看他,見到家中很亂,就問他為何不好好打掃一下?
  • 沈夢辰與杜海濤住過的房子,帶雕飾的靛藍色沙發,宮廷大劇即視感
    二人也曾參加錄製一檔名為《女兒們的戀愛》的綜藝,在其中所甜到發齁的互動也不得不讓網友說道:吃了一波又一波猝不及防的狗糧呢!可是我們連裝狗糧的盆都沒有呢!在他們所住過的房子裡,也滿是戀愛的清香氣息呀!另外,房子的家居裝修也別具韻味,小編也很想讓大家看一看呢!快來吧,說不定還能給你帶來家居裝修的靈感呢!
  • 史料之中國花滑:明朝進入宮廷 清代被封為國俗
    「冰嬉」在明朝進入宮廷,並在清雍正、乾隆時期迎來高峰。清代著名畫作《冰嬉賦》中曾描繪了滑冰者做大蠍子、金雞獨立、哪吒探海等類似如今花樣滑冰的姿勢。 連風靡一時的古裝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也有類似的「冰嬉」場景。可見,清代是中國古代花樣滑冰的「黃金年代」。  努爾哈赤的滑冰部隊  說到「冰嬉」,在宋代就是皇帝喜歡熱衷的冰上娛樂活動。《宋史·禮志》就記載道:「觀花,作冰嬉」。
  • 古代女子避孕方式驚人 堪比滿清十大酷刑
    根據野史記載,說以前皇帝寵幸妃子後,如果說不留的,太監就會為嬪妃的下身進行推拿,確保皇帝的精液不能留在那女的體內,這種推拿嬪妃下體使精液流出的方法,便是古代宮廷房事後的「緊急避孕」補救措施。史書上鮮有記載,野史上也不多見,影視劇裡也是輕描淡寫了之。鞏俐出演的一部電影,就有這樣一個情節:一位妓女在接客之前,喝下一種湯藥,說是喝了就不會懷孕了。據猜測,這種藥中可能就含有鉛的成分。  5、「了肚貼」中放置麝香  有說將麝香放入妓女的肚臍可以避孕,比如堪稱中國「紅顏禍水」之最的趙飛燕和趙合德兩姊妹就有記載採取的是這樣的避孕措施。
  • 清朝宮廷內的「吃」有多講究?活生生將吃轉換為一種藝術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很多方面可謂是包容前朝之長,尤其是在藝術方面達到了巔峰的水準,比如說織造藝術、戲曲藝術等等,而今天所要說到的可以說是藝術,但卻又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就是——吃! 可能有人會疑惑,吃怎麼能歸於藝術的行列?
  • 宮廷御廚系列|宮廷御品全雞
    於是,皇帝下了重金,讓廚役在全雞原有的五香味基礎上加了糖醋和辣椒。乾隆吃後讚賞有嘉,希望能把這種口味的全雞帶回宮,賜名「宮廷御品全雞」。誘人的香味,酥脆的皮,由姜、蔥、蒜等多種調料醃製而成的鮮嫩的雞肉,酸甜辣鮮完美融合…宮廷御品全雞往往未見其身,先聞其味。聞其香,食其味,食有盡而味無窮。
  • 5本古言寵文,宮廷宴會上兩人不小心撞到一起,他便對她一見鍾情
    大家好,想必書荒的小夥伴們已經等著急了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5本古言寵文,宮廷宴會上兩人不小心撞到一起,他便對她一見鍾情,喜歡這類型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世妻》作者:竹苑青青介紹語:落英繽紛的合歡樹下,顧盼生姿的絕色容顏,柔順地倚在她的膝下,仿若烏黑曜石一般的雙眸認真看著自己,她說,嬤嬤雖非婉月生母,但是在婉月心裡,早把嬤嬤當成自己娘親,只待日後跟二郎喜結良緣,便會奉若高堂,讓嬤嬤安享天倫,那個溫馨的畫面緩緩掠過心頭。
  • 輕奢龍蝦館,坐在玻璃房裡擼蝦
    玻璃房裡吃龍蝦店內環境延續方香九裡一貫的輕奢美貌,都是老闆斥巨資請專業團隊打造的,絕對區別於街邊小館的雜亂,讓你坐在玻璃房裡擼蝦喝啤酒!特色新派和經典老派,每一款都能直戳你的味蕾!老闆強推的啤酒龍蝦,小龍蝦裡倒啤酒,分分鐘刷新你的味蕾!
  • 佛家中所說的十八羅漢與五百羅漢
    大乘佛教卻認為,在羅漢之上還有菩薩,而比之佛的境界,則菩薩又還相距甚遠。從歷史的角度看,羅漢不過是釋迦的弟子,但在佛教史籍中,他們被描寫成一群有超凡神力的人,這種形象又經過後世小說、戲曲、繪畫等藝術作品的誇張和渲染,羅漢在人們心目中便成了水火不傷、能降龍伏虎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