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著陸有哪些難點?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青在線四子王旗11月17日電(楊亞洲)不久前,我國成功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並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交會對接,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史上又一重大突破。按照計劃,航天員在太空遨遊33天後,將在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區返回祖國懷抱。主著陸場系統作為此次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哪些任務,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又是如何有效應對的?帶著這些疑惑和期待,筆者對此次任務主著陸場系統指揮長李權進行了專訪。

  筆者:主著陸場系統在此次任務中承擔著哪些具體任務?

  李權:主著陸場系統主要承擔飛船返回彈道測量、返回艙搜索回收、航天員救援醫監醫保、實況景象攝錄、與北京中心和西安中心的通信保障以及場區氣象保障任務,是確保圓滿完成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最後一個關鍵環節。

  筆者:與以往任務相比,此次任務有哪些新的特點和難點?

  李權:相比以往的載人飛行任務,此次任務主著陸場系統的技術狀態發生了很多變化,存在不少需要高度重視、認真應對的新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空中搜救載體多、指揮協同複雜,對確保飛行安全要求高。本次任務空中搜救載體包括多架直升機、無人機和運輸機,多種載體協同飛行的組織指揮比較複雜。

  二是航天員在軌駐留時間長、返回段天氣寒冷,對安全救援要求高。航天員在軌駐留時間增加到33天,飛船返回時段正值寒冬季節,氣溫較低,可能會對航天員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三是後送運轉環節多、銜接緊,對高效組織、安全護送要求高。飛船正常返回主著陸場並完成航天員醫監醫保工作後,需要通過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接力送往北京,特殊情況下還需要通過直升機和地面車輛進行護送,整個後送程序銜接十分緊密,組織實施和安全護送壓力很大。

  四是參試力量變化大、成分新,對人員崗位操作能力要求高。上一次載人航天搜救任務距今已經超過3年時間,參試單位和參試人員都有所調整,對短時間內快速生成搜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五是新增設備多、技術狀態新,對裝備穩定運行要求高。本次任務,無論是跟蹤測量系統、空中搜救分隊,還是地面搜救分隊,都增加了不少新設備。這些設備都是首次參加搜救任務,很多狀態需要建立,測試聯試工作量大,確保設備穩定運行面臨較大挑戰。

  所有這些變化因素都對主著陸場系統圓滿完成任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筆者:面對任務新的特點、難點,我們是如何應對的?

  李權:針對任務技術狀態變化和新的要求,我們組織對著陸場系統任務的實施方案進行了優化調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針對空地協同指揮複雜的風險,強化了聯合組織指揮。二是針對多種載體聯合飛行的安全風險,優化設計了空中協同搜索方案。三是針對航天員安全救援要求高的特點,精心設計了航天員救援方案。四是針對後送轉運安全保障壓力大的風險,進一步優化了後送轉運程序。五是針對參試裝備技術狀態新的風險,反覆組織測試檢查,準備了多套應急預案。六是針對著陸現場秩序正規難度大的風險,進一步嚴格了組織管理規定。

  筆者:現在主著陸場準備情況如何?

  李權:目前,主著陸場按照實戰任務狀態先後組織了9次全系統綜合演練,對直升機空中搜索、航天員快速救援、返回艙現場處置和航天員醫療後送等任務全過程進行了反覆訓練演練,檢驗了任務流程,鍛鍊了參試人員,增強了協同參試能力,建立了執行任務的技術狀態,具備了執行任務的能力。

相關焦點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李國利、郭心濱)記者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了解到,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
    中國網: 2016年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踏上返回之旅。2016-11-18 13:36:31中國網: 神舟十一號報告飛船狀態正常,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2016-11-18 13:36:54中國網: 推進艙與返回艙順利分離。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2名航天員安全返回
    vid=397383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於子茹)記者今天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 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 航天員踏上返回之旅
    隨後,2名航天員身著艙內航天服,回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關閉返回艙艙門,進行返回前各項準備工作。兩個太空飛行器分離後,神舟十一號飛船首先撤離至120米停泊點保持位置,狀態確認正常後,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漸遠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一天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將首次從高度約393公裡的軌道上返回,考核從空間站運行軌道返回的相關技術。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於明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 張高麗觀看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實況並宣讀賀電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觀看飛船返回實況並宣讀了賀電。  神舟十一號飛船於10月17日7時30分,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飛行期間,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了一次自動交會對接,2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內開展了為期30天的駐留,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完成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神舟11號返回著陸時間地點 主著陸場資料介紹
    據央視新聞消息,我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近日結束30多天的「太空之旅」,兩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中的任務也已經接近尾聲,17日,景海鵬和陳冬將開始進行撤離天宮二號的準備工作,並進入神舟飛船,之後將返回地面。  按計劃,神舟十一號返回艙將著陸在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區。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順利著陸 33天太空之旅全回顧
    中新網11月18日電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於今日(18日)下午順利著陸。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實驗。神舟十一號任務是中國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33天,是中國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 激動||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於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的落區,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凱旋!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慶祝英雄凱旋,點讚中國航天!值得一提的是搜救用上了無人機!
  • 返回艙開艙了!神舟十一號飛船帶回了什麼?
    醫學實驗生物樣本、太空實驗裝置、特色農作物和藥材種子(種苗)、紀念哈達、濰坊風箏、中國青年志願者旗幟……在11月22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的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上,這些剛剛完成太空遊的「寶貝」一一亮相,現場的掌聲和快門聲此起彼伏。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帶回了什麼?
    醫學實驗生物樣本、太空實驗裝置、特色農作物和藥材種子(種苗)、紀念哈達、濰坊風箏、中國青年志願者旗幟……在11月22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的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上
  • 陳凱歌用鏡頭重現神舟十一號著陸
    《白晝流星》由陳凱歌執導,以大氣魄、大情懷真實還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壯闊場面。電影將鏡頭對準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壯壯飾演的退休扶貧辦主任後,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更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內心受到了極大衝擊和洗禮。為更好融入角色,劉昊然、陳飛宇在片中顛覆光鮮帥氣形象,衣著破舊、灰頭土臉。
  •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十七年來均實現順利返回
    【神舟六號】神舟六號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神舟六號飛船,搭載費俊龍、聶海勝執行"多人多天"任務,返回時氣象難以準確預測,大風氣象對返回艙的降落安全影響很大,為此地面共設置了13個著陸點。2008年9月28日17時21分左右,剛剛飛出"黑障區",飛船就被光學望遠鏡和兩臺測控雷達牢牢鎖定。飛船返回艙實現了可視化降落。17時40分,返回艙成功降落,神舟七號圓滿完成任務。【神舟八號】神舟八號飛船在完成了與天宮一號兩次交會對接任務後,成功實施分離,建立返回姿態。
  • 揭秘神舟十一號飛船返航利器:最後關頭高度判斷
    正如公眾從電視畫面裡看到的那樣,神舟十一號返回時,引導傘、減速傘、主傘相繼打開,著陸反推發動機點火工作,返回艙著陸。這些動作只有一個目的,即讓飛船返回艙溫柔地擁入地球母親懷抱,減輕著陸衝擊對航天員健康以及太空飛行器的損害。  這並不容易,回收著陸是載人航天活動的最後步驟,也是決定航天員能否安全回家的最後一棒。
  • 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球 進入大氣層將被火焰包圍
    離開天宮二號前,景海鵬、陳冬向地面科技人員和關心支持航天事業的人們表達了感謝和敬意。 隨後,兩名航天員身著艙內航天服,回到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關閉返回艙艙門,進行返回前各項準備工作。兩個太空飛行器分離後,神舟十一號首先撤離至120米停泊點保持位置,狀態確認正常後,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漸遠離天宮二號。
  • 神舟十一號,歡迎回家!
    北京時間今天(11月18日)14時03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
  • 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飛向浩瀚宇宙,將與等候在太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  神舟十一號本次飛行有哪些特點?「神舟」到底「神」在何處?對此,相關專家向記者講述了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揭秘: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曾「消失」2.7秒(圖)
    如果把火箭沖天的壯美瞬間比作「太空大戲」的序幕,那麼這部劇的結尾高潮,則由某基地著陸場站的官兵上演。幾十年來,他們用匠心般的追求,完成了11艘神舟飛船的搜救回收任務,書寫了「功勳著陸場站」的傳奇。2016年11月18日,在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主著陸場,我們見證了他們又一次完美表現。今天,讓我們走近其中幾位普通士兵,一起分享他們紮根草原、追星攬舟的精彩航天故事。
  • 神舟十一號今日返回地面 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2016年11月18日 01:4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
  • 《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陳凱歌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
    《白晝流星》由陳凱歌執導,以大氣魄、大情懷真實還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壯闊場面。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