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陳凱歌用鏡頭重現神舟十一號著陸

2020-12-04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

作為2019年中宣部國家電影局推出的頭部電影項目之一,《我和我的祖國》集結華語電影最強實力與資源,組建前所未有的「中國電影夢之隊」。

該片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袂,數十位優秀演員鼎力加盟,禮讚新中國成立七十華誕。

《我和我的祖國》由華夏電影公司出品,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

8月8日,片方曝光了《白晝流星》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白晝流星》由陳凱歌執導,以大氣魄、大情懷真實還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壯闊場面。

電影將鏡頭對準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壯壯飾演的退休扶貧辦主任後,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更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內心受到了極大衝擊和洗禮。

為更好融入角色,劉昊然、陳飛宇在片中顛覆光鮮帥氣形象,衣著破舊、灰頭土臉。

影片此次發布的預告片從「天·地·人」三個維度展開故事鋪陳。

「天」是神舟十一號飛船,也是數十年來航天工作者和全國人民的航天夢。故事發生的「地」是飛船著陸的祖國邊陲。而「天」與「地」間的「人」,是田壯壯和這對兄弟,少年們被改變的不只有生存狀態,還有精神狀態。

從迷惘落魄到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標,類似這對兄弟的轉變在神州大地上不斷發生著。

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宛若白晝中的流星,震撼了戈壁和守候在屏幕前的每個人。

為真實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的重大歷史時刻,陳凱歌前所未有地邀請到當時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參與電影拍攝。

片中為兩位開啟艙門的開艙手,現實中曾為多個返回艙開啟艙門,其他參演的航天工作人員也都參與了當年的搜索工作。

劇組還做到了道具真實,不僅特種車輛、返回艙降落傘是當時的實物,連片中兩位航天員的太空衣亦是當年穿過的。

據悉,陳凱歌調用戈壁灘工作車、道具車加上軍車,共百餘輛,浩浩蕩蕩在戈壁上建起劇組。

工作人員組成「影視科研小組」,觀看大量素材,熟悉返回艙不同的狀態,同時多次前往國家航天博物館進行測算。

最終,這群充滿熱忱的創作者和當時事件的親歷者一道,在蒼茫的敦煌戈壁上1:1還原出當時的盛況。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陳凱歌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
    《白晝流星》由陳凱歌執導,以大氣魄、大情懷真實還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壯闊場面。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李國利、郭心濱)記者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了解到,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陳凱歌《白晝流星》寓意,心理上需要轉變,脫貧得靠自己
    看不太懂的觀眾會覺得拍攝的毫無邏輯,想體現祖國的強大卻加入了扶貧劇情,想表達扶貧卻加入了神舟十一號著陸,兩者之間似乎風馬牛不相及,難懂的劇情成了最大的槽點。 這個鏡頭表達了陳凱歌對脫貧的看法,管吃管穿真的有用嗎?答案顯而易見,形象上的轉變不等同於內心的轉變。老李對兩兄弟那麼好,還是被偷走了救命錢,還被質疑錢的來路不正。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白晝流行》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並將鏡頭對準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時隔兩年,大銀幕上再見陳凱歌。不禁令人感慨:他仍是那個滿懷熱情、又純真浪漫的少年。1、誰是陳凱歌?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2名航天員安全返回
    vid=397383  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於子茹)記者今天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順利著陸 33天太空之旅全回顧
    中新網11月18日電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於今日(18日)下午順利著陸。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實驗。神舟十一號任務是中國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33天,是中國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
    中國網: 2016年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踏上返回之旅。2016-11-18 13:37:49中國網: 北京飛控中心是神舟十一號返回過程中的指揮樞紐。指揮大廳中,工作人員嚴陣以待,個個神情專注。曾執行神舟九號載人飛船任務的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也來到飛控中心。
  • 激動||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無人機首次投入航天搜救任務
    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於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的落區,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凱旋!他們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生活了30天,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慶祝英雄凱旋,點讚中國航天!值得一提的是搜救用上了無人機!
  • 你想看的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艙畫面來了!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影像記   ■本報記者 李三紅 朱金平 鄒維榮 通訊員 王泗江 楊亞洲 攝影報導   11月18日,初冬的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碧空如洗。這塊在蒙古語中意為「平安」的土地,正敞開懷抱,等待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歸來。
  • 直擊神舟十一號發射全過程:震撼!壯觀!
    直擊神舟十一號發射全過程:震撼!壯觀!零號,是發射時測發指揮的調度代號。在發射前30分鐘,零號是發射場的「最高指揮」,各大系統均須聽其號令。這是神舟飛船的第十一次出發,也是第六次載人飛行。火箭託舉著神舟十一號飛船離開塔架的懷抱,緩緩露出「芳容」。
  • 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飛向浩瀚宇宙,將與等候在太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  神舟十一號本次飛行有哪些特點?「神舟」到底「神」在何處?對此,相關專家向記者講述了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回家啦!
    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完成了一個月的太空生活後順利回到地球。至此,中國空間探索歷史上的裡程碑式「33天徵途」完美收官。昨天上午,兩位航天員就開始忙著為回家做最後的準備。
  • 神舟十一號,歡迎回家!
    北京時間今天(11月18日)14時03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艙瞬間畫面曝光
    視頻:實拍神舟11號兩名航天員出艙 招手示意狀態非常好,時長約3分25秒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順利出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有關負責人表示,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 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 航天員踏上返回之旅
    兩個太空飛行器分離後,神舟十一號飛船首先撤離至120米停泊點保持位置,狀態確認正常後,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漸遠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一天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將首次從高度約393公裡的軌道上返回,考核從空間站運行軌道返回的相關技術。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繼續在軌運行、開展有關科學實驗,於明年4月接受天舟一號飛船的訪問。
  • 五當山|「神舟十一號」成功背後的「絕密」!
    神舟十一號入軌後經過兩天獨立飛行,完成與天宮二號自動對接形成組合體,完成組合體30天中期駐留任務後,與天宮二號分離,在一天內返回內蒙古主著陸場,神舟十一號任務結束。  「神舟十一號在太空中飛行,最關鍵的是航天員安危。」
  • 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巡天英雄歸來;運城航天公園共賀凱旋,河東父老歡聲一片
    上圖為景海鵬家鄉運城市市民在航天公園內收看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的電視直播。薛俊攝山西日報記者 李寧波 王荔報導: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白晝流星:陳飛宇三個高光時刻,導演陳凱歌有偏心嫌疑,父愛如山
    《我和我的祖國》由7個小故事按照時間線串聯在一起,一個故事只有30多分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樣的電影不好拍啊,由陳凱歌導演執導的《白晝流星》,由文牧野執導的《護航》爭議最大,普遍覺得最後面兩個故事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