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河南的早餐,或許大家馬上能想起來的就是胡辣湯,或者是油膜頭。確實胡辣湯已經成為河南飲食文化的標誌性符號!不過對於每一個老家河南人來說,不同地區也總能喝到改良後的各種版本的胡辣湯。
當然對於每個河南人而言,無論漂在哪裡,最愛的還是自己老家的那一口早餐味!
從區域上來看河南大致分為豫北、豫南、豫西和豫東,別看就這相鄰的四片地,就拿早餐來說,也是各有各的風採,各有各的味道!
首先是豫北的早餐可是離不開扁粉菜,還有人氣非常高的豆沫,不知道這和老北京的豆汁兒有啥區別。
扁粉菜是安陽人最愛吃的飯菜之一,以粉條做主料,配以青菜、豆腐、豬血等,在一口大鐵鍋中煮。聽上去和東北的亂燉做好類似,不過安陽扁粉菜的關鍵是高湯,高湯味道的好壞,直接影響扁粉菜的味道,要是再加上香且微辣的辣椒會更好。
在豫北還有一個豆沫兒,被譽為「小吃中的活化石」,在邯鄲、安陽等地比較流行。豆沫不是大家理解的豆面,是用小米做成。只不過因為小米的起源地邯鄲武安磁山——磁山文化的發祥地,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而豆沫發源於邯鄲的武安、峰峰一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因此被稱為「活化石」。
對於豫南來說,最愛的早餐莫過於信陽熱乾麵,可能是由於靠近武漢,飲食深受影響,逐漸成為大家的早餐首選。
豫西地區的早餐就有點遠離了麵食,主要是以各種湯為主,也難怪洛陽的水席如此有名,對於每日必備的早餐來說,牛肉湯、驢肉湯、羊肉湯等等各種湯絕對是首選,尤其是現在寒風凜冽的早上,喝一碗冒著熱氣的湯,那感覺相信每個河南人都深有感受。
對於豫東地區來說,有幾個地方的早餐,名字聽起來讓人打了個問號,好像是沒聽過。比如鹿邑的媽糊,永城的豆粥,夏邑的糝湯,這個字我都不認識!
首次聽媽糊,還以為是「糊裡糊塗」的意思呢,鹿邑的媽糊,是當地獨有的美食,當地俗稱「媽糊子」。以地產黃豆、小米,浸泡膨脹後磨碎為沫,取汁煮成。色白如乳,細膩無渣,滑潤如脂,香甜爽口,不亞乳汁,故名媽(俗指奶水)糊。
還有永城的豆粥,以永城當地高蛋白大豆做出的豆粥更具風味,永城豆粥,似粥非粥、似漿非漿,但就是好喝。而糝湯主要以肥牛羊肉、母雞肉為原料,配以大麥仁、大料、蔥、姜、辣椒、胡椒、味精、食鹽熬製而成。聽起來挺繁瑣的,不過確實冬季最受歡迎的湯食。
是不是光只聽到這些名字就把自己弄暈了!當然各地還有一些方便攜帶的小吃,必須信陽的雞蛋灌餅,濟源的雞蛋不翻,安陽氣布袋等。真的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兒女,老家河南的飲食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留著慢慢體味,不過問一句:你是河南哪裡人氏,最愛的那口早餐味是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