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動自行車產量在2018年已突破2589萬輛,其主要使用的兩種電池中,鉛酸電池對環境造成汙染,而鋰離子電池極易引起火災。我們研發出的新型電池,在壽命和成本都具有明顯優勢的前提下,安全性能更高、環保性能更優,可廣泛用於電動自行車、混動汽車或公交車、潛艇等。」
△淄博市政協主席叢錫鋼致辭
6月13日,由中國發明協會與山東淄博市政協聯合主辦,中國發明協會產學研與金融分會、淄博市科學技術局、淄博市政協委員企業家聯誼會聯合承辦的「科技與金融助推淄博新動能提升暨『雙招雙引』懇談會」在淄博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錢逸泰
說上述這番話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材料化學家錢逸泰。他不僅受邀參加過新材料論壇,還與淄博鑫旭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有著密切合作,為淄博市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智力和技術支持。
把握科技創新的前沿脈絡,方能搶佔未來發展的先機。這是一場科技領域的頭腦風暴,更是淄博市政協「用平臺思維整合資源」的生動實踐。一上午的時間,3名院士和25人專家團隊群策群力,圍繞新材料、新醫藥、智能製造等領域的科技創新、金融賦能,支招淄博高質量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劉嘉麒
中國科學院院士、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劉嘉麒帶來的是新材料方面的信息。以《玄武巖新材料的發展戰略》為題,劉嘉麒說,這種新材料以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巖為原料,經過一定工藝流程製作成纖維、巖棉、鱗片等複合材料和定型產品,是20世紀末剛剛興起的新型綠色高性能無機非金屬工業材料,具有生產加工過程不產生有毒物質、無廢氣、廢水、廢渣排放的優勢,可用於航空航天、軍事、海洋、交通、建築、農業等領域。「我認為山東作為工業大省完全可以發展這一產業,目前我們的技術在全球佔有主導地位,希望有機會能與淄博的企業針對某些領域開展合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礦山壓力及巖層控制專家宋振騏
85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礦山壓力及巖層控制專家宋振騏,再次受邀來到淄博。他當天作的《創新驅動與智能製造》的主旨演講中,更多的是脫離單一的學術內容,講述智能製造、科技和人才強國的國家戰略,飽滿的激情感染著在場的所有人。「3年前,我們企業剛成立時,宋振騏院士是第一位與我們合作的院士,他的認可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今日再見面,宋院士依舊充滿激情,他對科技不斷探索追求的精神,讓我特別震撼。」山東魯中技術市場服務中心主任康健平在會後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我呼籲各地政府將培養發明人才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淄博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未來大有可為」……隨後,11位新興產業專家、金融專家、智慧財產權專家和政策研究專家,圍繞企業技術創新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科技服務、金融服務、企業及地區雙招雙引等進行主旨演講,並與企業家代表現場互動交流。
院士、專家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新技術,更為淄博企業帶來了科技創新上的思想引領。與會企業負責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在這個特殊時期市政協強化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有解思維,為廣大企業搭建了對接新技術、新項目、新人才的平臺,受益匪淺。接下來,他們將重點研究如何將這些新產業、新技術變為新動能,為助推淄博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張文敬 王榮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