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翻譯官

2020-12-03 東方財富網

  生態學碩士康洪莉每年會花上大半年時間,以約兩三周一次的頻率參與一項名為「自然導賞員」培訓班的課程教學。這是針對一些對自然生態感興趣的成年人設置的課程。她是這個課程的班主任,八年的時間裡迎來送往了一批批學員,也見證著「自然教育」一步步走入大眾視野。

  近年來,自然教育的熱度節節攀升,為之服務人員慢慢成為一個擴張中的職業人群。他們帶領人們賞花、觀鳥、溯溪、徒步……用遊戲、導賞等有吸引力的方式體驗大自然的美好,解讀大自然的密碼。

  上海:讓螢火蟲回來

  如今,康洪莉在上海青浦岑卜村經營著一方小小的生態農場。這是她的一個嘗試,希望在保護自然環境、提高生物多樣性的同時,達到良好的農業產量。在這裡,她既是農場主,也是一名在地的自然導師。

  康洪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經常有一些農業愛好者來她的農場實踐,並學習生態農業與相關的自然知識。

  農場所在的岑卜村是上海有名的螢火蟲觀賞地。每年夏天,城裡的大人孩子紛紛來到此處觀賞流螢。

  螢火蟲是生態指示物種,出現與否標誌著一個區域的生態環境是否健康。而螢火蟲的來來去去,讓康洪莉親眼見證了岑卜村這幾年的環境變化。

  2011年,當她剛剛來到岑卜之時,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成群的螢火蟲。有條主幹道甚至被戲稱為「螢火蟲大道」。後來,在這條路的兩邊,以及湖岸河邊的溼地,村民種起了蔬菜,伴隨著大量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漸漸地,螢火蟲消失不見了。

  2015年,康洪莉接手了一塊河岸邊的田地,便著手和附近村民商量,給他們一些「補償」金,讓他們放棄對岸邊土地的開荒耕種。她原本就沒打算耕種這些水邊溼地,只是想將它「留給大自然」。在另外的一些田間地塊,她種上了樹苗,並有意不去翻耕樹下的土地。

  自然的回饋很快到來。在樹下的枯枝落葉層內,有人發現了許多的螢火蟲幼蟲,而幼蟲比成蟲更能「顯示」當地的環境。就在當年,這裡一度變得零星的螢火蟲重新成群紛飛,在湖邊田間串聯起夢幻的光點。

  沒有農藥除草劑,沒有工業汙染和光汙染,水源潔淨……這是螢火蟲繁衍生息的基本條件。當遠赴鄉村的大人和孩子了解到螢火蟲的生態價值,並親眼目睹這些夜的精靈閃爍舞動,對自然之美的感動,對生態保育的認同甚至身體力行,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岑卜,康洪莉只是當地的新村民之一。岑卜位列首批命名的26個「全國生態文化村」,近幾年吸引了許多愛好鄉村生活的「新村民」,也是上海本土自然教育機構與從業者常去的活動地點。

  雲南:自然導師培養計劃

  為自然教育不斷造血的還有近些年成長起來的專業機構。在西南邊陲的昆明,深耕數年的雲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就是其中之一。中心主任王愉是國內少數科班出身的自然教育從業者,曾求學美國,獲得威斯康星大學史蒂文分校的環境教育碩士學位。

  據王愉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2013年,雲南在地啟動「自然導師培養計劃」,初衷有二:一是解決本機構的人才儲備問題;二是支持行業發展。對於自然教育這一新興的職業領域,人才缺乏是面臨的普遍問題。

  第一年的培訓招募並沒有獲得太多關注,但第二年開始,報名人數就變得非常多。

  大部分人在參與培訓後將自然教育當作業餘的興趣愛好,也有一部分人會長期參與在地的活動。這幾年,雲南在地基本沒進行過對外招募,新增職員都來自畢業學員。

  但是,對於一個行業的發展成熟,僅靠個別機構的人才輸送是遠遠不夠的。

  2014年開始,一年一度的全國自然教育論壇正式啟動,王愉連續兩年作為人才培養分論壇的主要召集人,深深感到行業的人才培養需要形成合力。

  在第二屆自然教育論壇上,王愉和人才培養分論壇的另一位發起人林紅,發起了《中國自然教育人才需求調查報告》、人才培訓現狀調查等系列活動。這項調查顯示,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自然教育的人才培養出現增長勢頭,但區域分布不均,成熟機構少的地區培訓機會少,人才培養成本加大。

  北京:自循環的自然親子團

  除了專業人才的持續培養,如何讓更廣泛的人群了解並參與進來,是自然教育者面臨的另一大挑戰。

  北京的蓋婭自然學校對此進行了嘗試。成立於2013年的蓋婭親子團最初由志願者發起,以自然體驗師引領為伊始,最終發展為以家長志願者為主導、共同學習提高的親子成長團隊。

  擔任自然學校副校長的黃海瓊是數學老師出身。她還在自然之友擔任志願者的時候,就參加過自然之友環教部舉辦的西雙版納冬令營,很多參與過的家庭後來成為親子團的首批參與者。在家長們的「慫恿」下,志願者們又舉辦了哀牢山夏令營及後續的各類生態遊學活動。

  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行為、語言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這種變化並不是顯性的,也很少在當下立即發生,卻會由於某些場景或事件而激發。比如,有的孩子在院子裡玩耍,看到別的孩子拿著採摘的花兒進來,會說「讓它們回歸自然吧」。

  黃海瓊對孩子們冒出這樣的念頭感到欣慰。她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對於年齡小的孩子,我們從不說環保、愛護環境這些口號式的語言。」一切的改變自然發生,水到渠成。

  「我們是在激發大家內心原有的東西。自然教育改變人的觀念,首先需要他(她)的心裡有這個種子才行。」黃海瓊把自然教育看作一種特殊的「播種」工作,有些雖然看不到,種子可能已經埋了下去,正等待合適的時機破土而出。

  他山之石:自然教育者的職業進階體系

  作為發展中的新興行業,自然教育界近年來不斷向日本、美國、德國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先行者們取經。西南林業大學環境解說與教育國際研究中心主任趙敏燕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趙敏燕訪學加拿大,將北美幾乎所有具備培訓資格的相關協會都逐個「調查」,最終選擇美國國家解說協會作為自己的學習機構。

  趙敏燕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美國國家解說協會主要針對環境解說,有進階明確的人員培訓體系。

  而要想成為最初級的解說員,趙敏燕首先需要提交履歷,供工作人員審核以往經歷是否有相關性。之後,她需要和其他學員一起接受40小時的封閉式培訓。考試內容是50道選擇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必須閱讀很多相關書籍才能完成。最後,學員們還需要設計完整的解說方案,並接受現場打分與錄像。錄像會在之後送回協會總部,學員將在3個月後得到通知,通過即可獲得解說員認證。

  成為被認證的解說員後,趙敏燕又繼續遞交了解說培訓師的資格審查申請。解說培訓師,也就是解說員的培訓教師,需要豐富的相關履歷,整個認證考核長達1年,要求完成的內容不僅包括理論學習、課堂分析、現場教學考核,也包括課程體系設計、當地實施證明等內容。

  趙敏燕如願以償,終於在2014年2月得到了這份資格證書,成為中國第一位由美國國家解說協會認證的解說培訓師。

  有趣的是,除了導遊、自然導師、民俗解說員等,公園巡警也被美國人列為解說員的一種。趙敏燕說,美國國家公園裡經常可以看到巡警開著車,偶爾停留下來為遊客提供不固定的解說服務,隨身攜帶的口袋裝有各類活動工具,如標本版、畫冊、動物毛絨道具等。

  日本、德國、英國等國家也都有各具特色的自然教育相關人員的培養體系。日本人特別強調的「在地化」讓曾在當地研修過的黃海瓊很有感觸。比如富士山腳下的自然教育機構,目標就是保護富士山地區的生態,平時會注重與當地居民的互動,換工、換物,強調對地方自然文化元素的挖掘。他們不太帶著活動參與者長途跋涉,而是更多地吸引各地人士來到當地活動。

(責任編輯:DF134)

相關焦點

  • 大自然的翻譯官:合肥首批3名「森林解說員」上崗
    合肥3名首批「森林解說員」正式持證上崗,與導遊不同,他們是大自然的翻譯官,以通俗趣味的形式展示大自然的魅力,提供獨特的森林教育。  昨日上午,在大蜀山森林公園工作了多年的王雪薇向記者展示了一個特殊的證書——森林解說員。
  • 電視劇《翻譯官》啟動 周奇奇首次挑戰職業劇
    舉報 電視劇《翻譯官
  • 《翻譯官》作者繆娟:喬菲的性格很像我
    原標題:《翻譯官》作者繆娟:喬菲的性格很像我【摘要】 昨天記者從讀客圖書獲悉,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原著作者繆娟全國巡迴籤售會,在家鄉瀋陽舉辦,現場讀者非常熱情。繆娟是一個地道的東北妹子,性格爽朗,特別隨和,而隨和中,又透著一股韌勁兒。 昨天記者從讀客圖書獲悉,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原著作者繆娟全國巡迴籤售會,在家鄉瀋陽舉辦,現場讀者非常熱情。
  • 推薦一部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
    要說這《翻譯官》的原小說啊,真是很黃很暴力。原著中,女主角喬菲是頂級外語學院法語專業學生,家境貧寒,為賺取學費生活費的同時還能補貼家裡,在夜總會坐檯(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那個意思)。男主程家陽呢,是外交部高官(自己還做大生意的高官,大寫的貪官無疑)的兒子,翻譯界精英人才,由於一直暗戀的人結婚了,頹廢之餘接受了朋友的饋贈——第一次出臺的女主(!)
  • 語音識別拍照翻譯 有道翻譯官讓你一口中文暢遊全球
    不過,此豚可非彼豚,在日語中「豚肉」指的可不是「河豚肉」而是「豬肉」,如果不用有道翻譯官,恐怕到時候你就要「豚肉」和「河豚肉」傻傻分不清楚了。事實真是如此嗎?有道翻譯官真有那麼強大,出了國門還能用?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上海白領王洛怡就跟記者說起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不久之前,王洛怡準備開啟一段美妙的義大利之旅。
  • 有道翻譯官中如何使用拍照翻譯?詳看具體步驟
    如今有道翻譯官這款軟體中有了拍照翻譯的工,大大提高了便捷。下文就是小編講解的有道翻譯官中使用拍照翻譯的具體步驟。有道翻譯官電腦版軟體版本:3.6.2手遊電腦版立即查看1.打開APP:有道翻譯官,點擊原圖模式,對準要翻譯的文字。
  • 親愛的翻譯官全集劇情介紹 1-42集大結局
    親愛的翻譯官第  程家陽,一名翻譯官,他的工作就是在法語和漢語之間穿梭,如果有人在翻譯上出現關鍵錯誤,他決不會讓對方矇混過關,他認為有些人天生就當不了翻譯官。一番話把喬菲氣得夠嗆,喬菲說自己是因為成績優異拿到獎學金才被推薦到瑞士留學的,她的夢想是當一名翻譯官,程家陽冷冷地扔下一句「你不合適」。  同學告訴喬菲她的獎學金泡湯了,這意味著她不能繼續待在瑞士,必須回國了,而原因就是她上次犯了關鍵性的翻譯錯誤,而恰巧又被翻譯官亞歷克斯?程遇上了。  回國後的喬菲勤工儉學,晚上在一家酒莊當服務生。
  • 楊冪電視劇翻譯官什麼時候播?上映時間演員表劇情一覽
    《翻譯官》播出時間:2016年5月24日  《翻譯官》播出平臺:湖南衛視(首播)、安徽衛視(跟播)  《翻譯官》在線播放平臺:芒果TV、樂視視頻  導 演:王迎定檔消息與全陣容海報一經曝光,火速成為雙重福利席捲眾人眼球,不少網友對《親愛的翻譯官》的開播表示相當期待:「給我《親愛的翻譯官》的造型師一個大雞腿,職場裝一點都不嚴肅還能穿的這麼好看,求同款」「期待這一次能給觀眾們呈現完全不一樣的楊冪,開播之後一定要準時準點守候在電視機前。」
  • 《親愛的翻譯官》喬菲在家陽指導下,成為一位高級翻譯的故事
    繆娟還現場爆料了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的拍攝過程,盛讚主演楊冪是位非常能吃苦、堅強的女孩,引來同學們陣陣掌聲。《親愛的翻譯官》楊冪在該劇在飾演喬菲,知性獨立,敢愛敢恨。窮苦人家出生、漂亮、倔強、自強的法語系女碩士生,從小立志做一名翻譯,與程家陽是歡喜冤家,戲稱他小哥哥。《談判官》楊冪在該劇在飾演外表美豔,做事嚴謹有原則的女談判官。
  • 影版《翻譯官》立項 楊冪和黃軒曾主演電視劇版
    影版《翻譯官》立項 楊冪和黃軒曾主演電視劇版 時間:2020.08.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分享到:
  • 不懂球了吧,翻譯官錯將吉格斯翻譯成球員,被當場解僱
    賽前,佩裡西奇出席了新聞發布會,而在發布會過程中,克羅埃西亞方面的翻譯官因翻譯佩裡西奇的信息時出錯,被當場打斷並被解僱。當時,佩裡西奇被問到是否同意吉格斯和貝爾稱雙方本場比賽的獲勝熱門是克羅埃西亞的說法時,克羅埃西亞方面的翻譯官錯誤的將這一提問表達成出自於兩名球員之口(即將吉格斯當成球員)。
  • 網易有道翻譯官 你身邊最懂各國語言的翻譯專家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易有道翻譯官,你身邊最懂各國語言的翻譯專家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網絡對於我們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例如在翻譯活動中,很多在線翻譯工具正在被大眾廣泛使用。據統計,在我國有高達73.7%的人們依靠在線翻譯工具來進行英文翻譯類的活動。
  • 《親愛的翻譯官》作者繆娟:最喜歡的地方還是家鄉瀋陽
    《親愛的翻譯官》作者最愛黑土白雪大松樹  雖常住法國,但心中瀋陽獨一無二  作為此前大火的熱播劇《親愛的翻譯官》的原著作者,提到繆娟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你可知道?她還是個地地道道的瀋陽人。作家繆娟,本名紀媛媛,生於1980年。畢業於瀋陽120中學、大連外國語大學,並且曾在東北大學任教。
  • 眾人拾柴火焰高,DD翻譯官用眾包模式,為顧客翻譯專業文章
    DD 翻譯官以共享經濟的模式、網際網路的思維切入翻譯市場,把既具有專業知識、英語還好的優秀人才和有翻譯需求的用戶連結在一起。具體模式為,用戶在發布翻譯需求時,首先需要填寫需求單,對譯文的語種、領域、出稿時長做出要求。平臺也會利用 AI 技術對用戶發來的文章進行難度分析。
  • 親測ALOOK瀏覽器、瘋讀小說、有道翻譯官、石墨文檔,常備快捷App
    親測ALOOK瀏覽器、瘋讀小說、有道翻譯官、石墨文檔,常備快捷App 2020年04月30日 10: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 外交部 「最冷女神翻譯官」,鏡頭前從未笑過,還說大家跑偏了!
    今天要說的這位「真女神」,則是來自我國外交部,被稱為四大女神翻譯官之一的錢歆藝。在公眾鏡頭前從未展露笑顏的她,被很多網友善意稱為「最冷翻譯女神」,但其在各種翻譯大場面中表現出的冷靜從容和超強的職業水準卻深深折服眾人。
  • 這群「少年翻譯官」一周翻譯12份材料9000多字 將最新防疫信息傳遞...
    圖說:市西中學「少年翻譯官」團隊的薛艾儀在家翻譯防控資料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請帶好口罩!」「新型冠狀病毒防護指南」……10日起,滬上不少企事業單位陸續復工。靜安區不少白領發現,除了中文宣傳材料,該區的國際化辦公樓宇還紛紛貼上了製作精美的英文版宣傳海報,但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些海報上的英文翻譯出自靜安區市西中學一群「少年翻譯官」之手。
  • 譯觀|中國歷史上的「翻譯官」
    資料顯示有關翻譯官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周朝,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王朝設立同文館,培養英、法、俄等語種的翻譯人才,中國翻譯事業至此步入正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翻譯官」,紀念這些前輩在歷史長河中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才」翻譯官,一句口誤,60萬日本人死於非命
    大家知道,在現代社會中,翻譯官分很多種類。但是最高級的一般來說就是代表著國家的翻譯官,因為在國家大事方面是絲毫不容馬虎的,若是翻譯錯了輕則影響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溝通交流,重則甚至在國家大事上都會受到影響。 本來在二戰結束前夕,以日本為代表的戰敗方已經準備投降,可是卻因為翻譯官一句口誤,導致了日本國60萬人死於非命。二戰的犧牲最後又添了濃重的一筆。
  • 二戰末期,日本「天才」翻譯官一次筆誤,間接讓60萬日本人離世
    他確實這麼做了,可沒想到一句話經過「層層轉包」卻出現了意外狀況,當時日本通訊社有這麼一名「天才」翻譯官,將日語中的一句「對此公告不予回復」翻譯成了「對此公告全部忽略」。  日語轉英文,意思出現了這麼大的偏差,可想而知,看到英文版回復的同盟國會怎麼理解這段話。本來都發了通知,可你非要不顧現實狀況繼續死鬥,那就等於是自己不想給自己留退路了,所以美軍也沒有再客氣,這才有了後來那兩顆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