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些成為牧師的生物進化論創造者:達爾文與《小獵犬號航海日記》

2020-12-05 漠鷹茶館

1.流芳百世的「小獵犬號」,流芳百世的達爾文

如今的人們知道「小獵犬號」,幾乎都是因為達爾文。正是跟隨小獵犬號的科學考察之旅,讓達爾文完成了從一個大學畢業生到生物進化論奠基者的轉變。

1831年,羅伯特·菲茨羅伊船長將要帶領著「小獵犬號」科考船,開展為期五年的環球航行。

在這個漫長的旅途中,菲茨羅伊船長需要一位非正式的博物學家,記錄旅途中所見到的各種生物,並且能夠與船長交談,溝通,排遣寂寞。畢竟,前任船長因為心理問題自殺的慘劇還歷歷在目。

或許是歷史的選擇,或許是命運的安排,年僅22歲,剛從北威爾斯地質考察回來的劍橋大學畢業生達爾文,被亨斯洛教授推薦,來到「小獵犬號」,開始了他的生物科考之旅。

「小獵犬號於1831年12月27日揚帆起航,估計當時沒有人能夠想到,這軍艦改變了達爾文,也間接地改變了這個世界。而「小獵犬號」則因為達爾文而流芳百世。

《小獵犬號航海記》就記敘了這一偉大的航行歷程。

2、博物學者,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多重身份下達爾文的航海日記

達爾文的著作中,公認最有影響力的是《小獵犬號航海記》《物種起源》以及《人類的由來與性選擇》這三部。而《小獵犬號航海記》可以算是達爾文的得意之作,每每談起這本書,達爾文都是喜不自勝。

其實最初的時候《小獵犬號航海記》並非獨立成書,而是官方考察報告中的第三卷,第一二卷是菲茨羅伊船長所寫,第四卷是注釋與附錄。

海上的航行漫長而乏味,小獵犬號原本的考察計劃只有兩年,可是無常的天氣和菲茨羅伊船長的敬業,讓考學考察的周期越來越長。水手們都是怨聲載道,但是對於達爾文來說,應該說是另外一種運氣了,讓他能夠更多地採集標本,發現新生物。

在阿根廷,達爾文發現了大地懶的下頜骨化石;在巴塔哥尼亞,達爾文發現了更多奇特且龐大的遠古生物化石。所有的發現,讓達爾文開始思考,動物的演變似乎與地殼變化有關,而與上帝創世的大洪水沒有任何關係。

隨著航海科考的深入,神秘的美洲大陸生物群體的演變讓達爾文陷入了更深刻的思索當中。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到聖菲,兩個地方緯度僅僅差了3度,卻有著6種不同的的鳥類。

地理位置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如果真是上帝創世,為何要創造出如此多不同種類的生物呢?

1835年9月,達爾文在到達了加拉帕戈斯群島之後,他對群島的考察結果說是開創性的。

達爾文通過對一種地雀的考察,發現不同島上鳥的喙大小與形狀存在顯著差異,通過這一觀察,他發現這應該是支持物種漸變的證據。由於相鄰島嶼之間的物理隔斷,每個島嶼上的鳥兒相當於是獨立從同一祖先演變過來的。

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象龜同樣存在著相同的現象,受此啟發,達爾文寫道:這個群島的動物學值得認真研究,因為它可能顛覆物種恆定的觀念。

在科考的過程中,達爾文的考察日記偏重於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動物植物、奇特地貌;而且作為一個博物學者,生物學家,地質學家,達爾文的文筆相當的好,對科學知識的講解深入淺出,而又充滿趣味,充分滿足了當年無法遠行的人們的好奇心,由此達爾文主筆的第三卷受歡迎程度遠遠高於其他三卷,也成就了達爾文在科學屆的名聲。

在參與「小獵犬號」的科考之前,達爾文父親的願望是讓達爾文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牧師,沒有想到等達爾文返回故土,他在科學屆的前景明顯要遠遠高於當牧師了。

可以說,正是這次「小獵犬號」科學考察,讓英國少了一位可有可無的牧師,而讓世界多了一位開創學科先河的領軍人物。

3、《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華萊士與達爾文進化論之爭

之前讀過達爾文的《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這本書。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一種配偶選擇主導的審美進化論,這種力量也在推動著生物進化的進程。但是主流的達爾文主義者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觀點,會損壞自然選擇解釋萬物的能力,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審美進化的理論一直處於被壓制、曲解、曲解、遺忘的狀態。

在抨擊達爾文的審美進化論的科學家中,自然選擇理論的共同發現者華萊士是聲音最大的那一個。

關於華萊士和達爾文之間還有一則歷史軼事。在1859年, 華萊士從印度尼西亞的叢林中給達爾文寄了一份手稿,結果達爾文發現華萊士所研究的內容跟他幾十年以來秘密研究的自然選擇理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於是達爾文把華萊土的手稿和自己的研究內容的短文章都發表了,又匆忙出版了《物種起源》。

華萊士與達爾文在配偶選擇問題上從未達成一致,他們在通信和出版物中唇槍舌劍,爭得不可開交,直到1882年達爾文去世,也沒有達成和解。

在華菜士的強烈攻擊下,性選擇理論在生物進化學中始終處於被排斥和遺忘的境地,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70年代。

這兩位偉大的生物學家之間的故事,讓我想起了牛頓和萊布尼茲關於微積分發現過程中的愛恨情仇,看來科研界也並不是一團和氣,打壓、爭吵、下絆無處不在。

在整個二十世紀,生物進化學受到了華萊士的影響,達爾文的理論是經過華萊士過濾的,受到了刪減和曲解,許多生物學家對此無比地憤慨。

4、加拉帕戈斯群島:大自然生物進化的「實驗室」

在《小獵犬號航海日記》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島這一章。

之前陪孩子看BBC記錄片的時候,有許多素材都是取自於加拉帕戈斯群島。這個群島是太平洋中遠離大陸的一個群島, 是世界公認的一個大自然生物進化的實驗室

達爾文於1835年曾經登上這個群島,並對各個不同的島進行了考察,這裡的所見所聞對於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BBC的紀錄片《地球脈動》,就選取了一種只有在這個島上生存的生物,海鬣蜥。

在達爾文的筆下,海鬣蜥是這樣的:鬣蜥在所有的島嶼上都非常多,完全生活在多巖石的海灘上,從未在哪怕離岸十碼以外的地方發現過,至少我沒有見過。」「在水裡,海鬣蜥遊起來非常自如快速,其身體和扁平的尾巴蛇形擺動,腿一動不動,放鬆地貼在身體兩側。……海鬣蜥的四肢和強有力的爪子特別適合在海岸無處不有的崎嶇多縫的熔巖石上爬行

加拉帕戈斯群島另外一種著名的生物就是象龜了,在北京動物園有兩隻亞達伯拉象龜,從他們巨大的身形,也可以想像出加拉帕戈斯象龜的壯碩身材。

達爾文在書中寫道:副總督英國人勞森先生(Mr.Lawson)告訴我們說,他曾見過幾個巨大的,需要六到八個人才能從地上抬起來。有的一隻就可以提供二百多磅肉。

另外達爾文在《小獵犬號航海日記》中也顯示了他極為調皮的一面:最好玩的就是,突然走到一個這麼慢慢踱步的大怪物前面去,看它在我超過它的瞬間,立即把頭和腿縮進殼裡,發出一聲深沉的嘶嘶聲,然後轟然伏地,好像被擊中而亡。我經常爬到它們的後背上,在龜殼尾端拍幾下,它們就會站起來接著走,但我發現很難保持平衡。

在觀察完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生物之後,達爾文認為群島的各個島嶼之間的海水極深,很可能從未連為一體,這也是導致了各個島之間的生物差異性如此之大的原因,或者說是貧瘠的巖石小島的創造力,這個提法倒是很有意思。

另外,將近兩百年前,達爾文就對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外來物種非常擔心,他覺得如果引進新的掠食性野獸會導致極大的災難,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很可惜的是,人們沒有對達爾文的警告加以重視,後來的發展事實證明,無論是外來的植物,還是外來的動物,都對本島的生物群體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還有人為的影響,加拉帕戈斯群島的象龜,由於被捕獵吃肉,已經瀕臨滅絕。

5、達爾文生物學家身份的背後,其實是個美食家

之前讀過一本書,叫做《企鵝鳳梨與穿山甲》。講的是從大英圖書館的故紙堆中,整理出歷代探險家們所記錄的筆記,來看看他們眼中的世界都是什麼樣子的。

其中發現,在那個瘋狂的航海殖民年代,是沒有太多的環境保護概念的,一切都以對冒險者有利為最終目標,野生動物的價值要麼是吃肉,要麼是做成精美的擺設。

《小獵犬號航海日記》中也同樣如是,達爾文在科考之餘,記錄了大量的美食和對野生動物的捕殺與烹飪,看得出來達爾文也是一個標準的吃貨。

前文說過象龜現在已經被吃的成為了瀕危動物,但是在達爾文他們登上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時候顯然並非如此。

遠途科考,沒有辦法帶足夠的新鮮食物,那就就地取材。「住在高地時,我們完全靠龜肉為食,帶龜殼烤的肉(如同高喬人做的連皮烤肉)很好吃,幼龜做的湯也非常不錯。除此之外,我吃不出龜肉有何特別之處。」「我們訪問期間,雌蜥蜴身體裡有很多又大又長的蛋,它們把蛋下在自己的洞穴裡,人們會找來吃。」

而對於象龜這種動物,達爾文是這麼評價的:「這種動物的主要用途是食用,肉既可以鮮吃,也可以醃製,從脂肪裡還可以提純出一種精美清亮的油。這裡的人捉住陸龜後,會在靠近尾巴的皮膚上拉開一條口子,這樣能看到身體裡面,看到背甲下的脂肪是否厚實。如果不厚,就把它放生,據說它們很快就能從這個奇怪的手術康復。」看完之後,心裏面不由得感覺一陣惡寒。

而波特船長(Captain Porter)很擅長分辨各個島嶼上的烏龜之間的差別,為什麼呢?「而詹姆斯島的陸龜更圓、更黑,煮熟後也更好吃……」這種分辨手段實在是有些讓人無語。

而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出現的聖地大溪地,達爾文也同樣曾經涉足,他覺得大溪地人赤身裸體,身上刻有花紋,頭上裝飾著鮮花,走在這些小樹林的陰影下,儼然一幅原始生活的精美畫面。,而相應的,達爾文對大溪地女子的裝束比較失望,相對於男人來說,她們的打扮實在是沒有什麼特色。

大溪地人的吃飯方式也非常獨特,每天都像是開BBQ宴會一般。「大溪地人用樹枝生了火,在燃燒的木頭上面放了二十塊板球大小的石頭。大約十分鐘後,樹枝都燒光了,石頭髮燙。在此之前,他們已經用樹葉把牛肉、魚、成熟的或生的香蕉片,還有野魔芋尖都包好了。這些綠包包被夾放在兩層熱石頭之間,整個再蓋上土,把煙和蒸汽都堵在裡面。大約一刻鐘後,最美味的晚餐就煮好了。這些精心準備的綠包包在香蕉葉上擺好後,我們就著椰子殼盛的清涼溪水,享受我們的鄉村晚餐。」而除此之外呢,「還有幾種野果和有用的蔬菜。小溪水涼爽,裡面有鰻魚和小龍蝦。」

這種世外桃源的生活實在是讓人沉醉,難怪思特裡克蘭德痴迷於大溪地的夢境中,怎樣也不願回歸現實世界。

6《小獵犬號航海日記》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如果不是達爾文,「小獵犬號」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艘名垂千史的船;

如果不是「小獵犬號」,或許達爾文已經成為了一個受人尊敬的牧師。

但是,很難分清楚,到底是「小獵犬號」成就了達爾文,還是達爾文成就了「小獵犬號」。

通過《小獵犬號航海日記》,能夠感受到生物學家在年輕時代的心路歷程,能夠了解自然界的絢麗多彩如何填補了生物進化史上的一片空白,為我們從現代的角度去全面認識達爾文的進化論,從不同的側面去了解生物的進化,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非常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相關焦點

  • 險些成為牧師的生物進化論創造者:達爾文與《小獵犬號航海日記》
    1.流芳百世的&34;,流芳百世的達爾文如今的人們知道&34;,幾乎都是因為達爾文。正是跟隨小獵犬號的科學考察之旅,讓達爾文完成了從一個大學畢業生到生物進化論奠基者的轉變。2、博物學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多重身份下達爾文的航海日記達爾文的著作中,公認最有影響力的是《小獵犬號航海記》《物種起源》以及《人類的由來與性選擇》這三部。而《小獵犬號航海記》可以算是達爾文的得意之作,每每談起這本書,達爾文都是喜不自勝。
  • 「斜槓青年」達爾文的《小獵犬號航海記》,超多「冷知識」大合集
    提起達爾文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生物學家?《物種起源》?還是進化論?其實,我們很多人對於達爾文的認識都太淺顯或者太片面了,達爾文遠不止是一位生物學家而已,實際上,他有著很多「技能屬性」,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
  • 達爾文和他的《小獵犬號航海記》:科學揚帆起航的理想年代
    一八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距離首任艦長不堪重負自殺,遭遇風暴無奈返航的一年後,臨危受命的羅伯特·菲茨羅伊船長將帶領著「小獵犬號」科考船再次揚帆起航,並開始了計劃兩年,實則足足走了五年的環球航行。作為一位非專業的博物學家,後來的紐西蘭總督,著名的氣象學家,「現代天氣預報之父」,菲茨羅伊船長在這次旅途中把更多的精力用以記錄沿途所見的各類生物,和關懷船員們的心理健康。
  • 達爾文200歲進化論遇挑戰 10子女非死即病
    學術期刊《科學人雜誌》形容:「哥白尼將地球擯出"宇宙中心",達爾文則將人類從"自然界的中心"移走。」  優生主義挑戰道德底線  百多年來,社會對「進化論」的爭拗從未平息。當年曾有「創造論」者企圖襲擊達爾文,時至今日,福音教派等宗教團體依然反對「進化論」。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達爾文( 1809-1882年),出生在英國希羅普郡士魯茲巴利鎮一個富有的醫生家庭裡。他的祖父不僅是名醫,而且對生物的研究很有興趣,是一個早期的生物進化論者。他的父親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名醫,愛好裁培花木。這樣的家庭環境,對達爾文有著很深的影響。從少年時代起,他就喜愛自然科學,特別對動植物感到極大的興趣。1825年,達爾文的父親把他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
  • 達爾文的進化路
    回到英國後,鳥類學家兼畫家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為「小獵犬號」帶回的鳥類標本製作詳細圖解時才發現,達爾文眼中的「蠟嘴雀」,其實屬於不同的雀科種類。從古爾德的工作中,達爾文這位自學成才的博物學家逐漸明白,雀科鳥喙的大小是經過幾代改變,才得以適應不同島嶼上植物種子和昆蟲的體積差異的。1839年,達爾文回到英國後,發表了《小獵犬號航海記》。
  • 進化論險些被毀!達爾文揭秘物種起源,思想暗合樸素的中華哲學?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以下簡稱:達爾文)是偉大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真正最能讓他永垂青史的,是他的「進化論奠基」人身份。達爾文一生受到過三次權威的大獎,足夠證明他有踏實可信的思想品德。三次大獎是:皇家獎章(最高榮譽的女王獎章)、科普利獎章(自然哲學重要獎章)、沃拉斯頓獎章(地質學最高獎章)。
  • 達爾文晚年真的皈依了神學並對自己的進化論產生質疑嗎?
    達爾文晚年從來也沒有覺得進化論有誤,從來也沒有什麼皈依神學,一切加在他頭上的不實之詞都是謠言。達爾文的進化論開啟了現代生物學研究的新天地,推翻了上帝或任何神創造世界、創造生命、主宰萬物變化的論點,挖了一切宗教神鬼學說的祖墳,因此被宗教界和神鬼玄說信徒們恨之入骨,一百多年來極盡污衊和打壓之能事,想把進化論推翻。
  • 三點事實,能否證明達爾文進化論是錯誤的,人類是外星人創造的?
    ,看來也成不了一個優秀的牧師了,正當看起來,達爾文的前途暗淡之時,1831年,英國海軍派遣小獵犬號進行環球旅行,因為進行這種旅行非常地漫長而且孤獨,因此,小獵犬號的船長想找一個夥伴,一來能和自己做個伴,二來能夠研究一下各地的動植物特點和風土人情等。
  • 當達爾文遇見加拉帕戈斯群島
    提到進化論,我們首先會想到偉大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達爾文能提出生命演化理論,離不開他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那就是長達五年的環球航行。而在其中,重中之重的故事就發生在如今已經威名遐邇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正是在那裡,達爾文終於與上帝說分手,曾經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類,也從此走下神壇,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演化故事中的一個角色而已。
  • 創造與進化 | 達爾文的進化論到底講些什麼?
    第一方面是記述達爾文觀察各種生物的現象,將自然界的生物從低等到高等進行分類。  第二方面是微觀進化論。根據他的觀察,他發現在一個物種之內,因著外界環境的不同和變化(如地理位置的變化、食物來源的不同、氣候的變化、人為的馴養、人工的雜交等),生物可以出現許多不同的變異,使生物界多採多姿,這就是所謂微觀進化論。這是達爾文根據他的觀察,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和事實。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達爾文的最大貢獻是促進了進化論思想的傳播,但達爾文對生物進化方式的解釋對不對,卻一直存在著爭議。現在一般人了解的達爾文進化論並不是原汁原味的達爾文進化論,原始的達爾文進化論相當龐雜。達爾文進化學說大體包含兩部分內容,其一是達爾文繼承前人的進化學說中的部分內容(主要是布豐和拉馬克的某些觀點),其二是達爾文自己創造的理論(主要是自然選擇理論)和經過修改和發展的前人或同代人的某些概念(例如性狀分歧、種形成、絕滅和系統發育等)。達爾文學說形成於生物科學尚處在較低水平的19世紀中期,那時遺傳學尚未建立,生態學正在萌芽,細胞剛被發現。
  • 達爾文生平
    1809年2月12日,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的施魯斯伯裡,他的父親是位著名的醫生,他的祖父則是更有名望的醫生,同時也是推理進化論者。在達爾文出生之前,他的祖父就將生物進化的概念介紹給了英國讀者。
  • 當達爾文遇見加拉帕戈斯群島--中國數字科技館
    提到進化論,我們首先會想到偉大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達爾文能提出生命演化理論,離不開他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那就是長達五年的環球航行。而在其中,重中之重的故事就發生在如今已經威名遐邇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正是在那裡,達爾文終於與上帝說分手,曾經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類,也從此走下神壇,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演化故事中的一個角色而已。
  • 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
    直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學者達爾文出版發行了自己的著作《物種起源》,系統闡述了生物進化論思想。生物進化論的誕生,幾乎具有顛覆性的意義,徹底推翻了此前人們所做的種種設想,改寫了生物學、生理學、生物考古學等學術框架。儘管今天有一些學者對生物進化論提出了與之相左的某些論點或者證據,但由生物進化論所統攝的生命科學體系卻依然是堅固而龐大的。
  • 達爾文到訪過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現在是什麼樣子?
    幾年前,在古生物學家、好友苗德歲先生的熱心推薦下,我有幸為譯林出版社翻譯了達爾文的《小獵犬號航海記》(以下簡稱《小獵犬號》)。因為這個緣故,2018年年底先生為全家悉心籌劃了這次群島之行——對我們生物專業的人來說,這就是「朝聖」了。眾所周知,當年達爾文隨「小獵犬號」在這裡逗留時,曾對群島的地質地理和生態環境進行了詳盡的觀察和記錄。
  • 從達爾文到進化論
    說起恐龍讓我想到的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從進化論的起源、發展、衍生,直到今天我們都無法確定,究竟是何時開始有的人類、何時有的生物。人類的起源到底是該相信進化論還是神創論呢?科學家與哲學家的PK一直持續至今,最後……誰將取得勝利呢?
  • 改變世界的思想——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達爾文的母親去世時,他只有八歲。1825年,他成為父親的見習醫生,然後進入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然而,達爾文覺得講課很無聊,他忽視了他的學習。相反,在第二年,他加入了普林尼社團,這是一個由該大學學生組成的自然歷史小組。然而,他的父親對他荒廢學業很不高興,把他送到劍橋大學基督學院攻讀文學學士學位,這樣他就可以成為一名鄉村牧師。
  • 現代生物進化論的象徵 達爾文響徹2009
    特展包括圖片展和化石展兩個主要部分,其中圖片展包括達爾文與「貝格爾號」(小獵犬號)、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人類的進化、進化論的進化等主題,展出了80餘張反映達爾文生平與達爾文進化論的圖片,也包括對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學說具有重要影響的「貝格爾號」環球航行的大幅路線圖。化石展以「生物進化的化石實證」為主題,向觀眾推介了8種典型的過渡型生物的實體標本或骨骼化石。
  • 真理:達爾文的進化論又被推翻了?(上)
    實際上關於進化論的理解,我們接觸到的內容裡,有很多廣為流傳的錯誤,比如:生物的進化是從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這就是個典型的錯誤;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也多少有一些誤解,或者是進化會讓生物越來越完善。而後者就是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因為刪了很多,所以現在也有很多反對者把《物種起源》拿出來,說達爾文這個書裡對人類的進化有缺失的一環,這種說法就是從這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