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染病專家:病毒或傳染7成人口,美國這波疫情只是一小部分

2020-12-05 英國英鳥

新冠肺炎疫情會持續多久,這是全人類都非常渴望知道答案的問題。人們苦苦等待疫苗早日問世,有人樂觀積極,也有人十分悲觀。近日美國一位傳染病專家警告稱,病毒可能會傳染多達70%的人口。

而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傳染病專家麥可·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erholm)近日表示,現在紐約,洛杉磯和西雅圖等地的第一波新冠疫情僅是一小部分,更多感染患者和死亡人群尚未到來。

奧斯特霍爾姆在5月11日與《今日美國》編輯委員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說:「病毒將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它可能感染所有人為止。」

「病毒肯定不會放慢速度,直到傳播到60%至70%的人口比例為止」,而這個比例將產生「群體免疫」效果並阻止病毒的傳播。

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是最近一次全球傳染病大流行,在1918年春季首次有軍事人員感染之後,第二波和第三波疫情擴散導致更多人喪生,據估計有67.5萬美國人死於西班牙流感,而在全球範圍據評估有5000萬人因此喪生。

一些科學家們分析稱,如果今年夏天新冠肺炎新增病例開始消退,這可能表明該病毒正在遵循類似於流感的季節性傳播模式。

奧斯特霍爾姆說:「這(60%-70%)確實是我們要遇到的最大高峰。」 「就我們所經歷過的痛苦,死亡和經濟中斷而言,已有5%至20%的人受到感染……而要達到60%至70%的人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奧斯特霍爾姆還表示,只有開發出有效的疫苗,才能在「群體免疫」前達到減慢病毒傳播速度的效果。

但奧斯特霍爾姆說,即使疫苗有效果,也不知道是否足夠為人體抵抗新冠病毒提供長期保護作用。

相關焦點

  • 驕傲的美國人被美國「背叛」:美國疫情何以至此?
    在解除了第一波疫情中的全國封鎖舉措後,美國迎來了第二波疫情,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超過7.5萬例(7月16日)。(圖說:《紐約時報》統計的美國疫情發展趨勢,第二波高峰出現在7月。)近一個月來激增的疫情讓美國陷入了兩難——是猛然將經濟拉回解封前的停擺,還是迎接陡直上揚的新冠疫情曲線?
  • 香港醫管局:第四波疫情病毒易傳染、病毒株「危險」,危重病人不只是老年人
    12月7日,香港電臺網站、無線新聞、文匯網等港媒報導稱,香港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表示,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中,進入深切治療部的病人,病毒株與之前不同。在危重病人當中,進入深切治療部時病毒量較高,傳染性也較高,臨床見到第四波疫情的病人抗體反應來得較遲,令病毒容易傳染,不少病患入院時病情較嚴重,部份人在急症室已經要插喉,送往深切治療部。
  • 專家建議:南半球須警惕冬季疫情反撲 第二波疫情或「更嚴重」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導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6月1日報導稱,新冠病例可能在冬季出現上升勢頭,南半球國家紛紛準備應對。報導稱,在冬季,人們在室內聚集的時間會更長,但通風條件和個人空間都不及夏季。一些健康問題專家預計,冬季氣溫下降會加劇新冠疫情的傳播。
  • 感染病例增加…加州秋季恐爆第二波疫情
    然而專家擔心,夏季過後,加州秋冬可能爆發第二波新冠疫情,激增的感染人數可能讓加州退回原點。專家擔心,美國今年秋季可能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美聯社)     流行病秋季潮(fall surge)曾經出現在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中,當時疫情在春季時並不算嚴重,安全度過夏季進入9月後,流感確診和死亡人數暴增。     儘管醫學界對新冠肺炎的認知至今仍只有冰山一角,但專家似乎都同意,秋季很可能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
  • 曾光:恐懼的傳染比病毒快百倍
    非典不僅奪人性命,還對社會的穩定產生很大影響,人們在心理上恐懼它,「恐懼的傳染比流行病毒快百倍。」這種恐懼又在人們心理上加重了疾病的危害,如此循環。「但流感的流行沒有伴隨恐怖的傳染,面對流感,人們就有點『麻木不仁』。歸根結底是人們不了解流感,對流感有誤區。」實際上,人們低估了流感的危害。有史以來,殺死人最多的傳染病就是流感。
  • 坐視疫情淘汰老弱 美國「社會達爾文主義」狂飆
    綜合外媒4月22日報導,全美各地安養院已成疫情爆炸點,安養院老人大量病亡,美國迄今4萬瘟疫病故者中,至少5000人是安養院居民。從英國最早想「群體免疫」,川普總統也想用病毒「清洗」美國,各地右派「特粉」持槍示威要求早日解封、重開經濟,理念都暗藏借疫情「汰弱留強」,讓體弱多病者病亡無妨念頭。「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適者生存,讓人為耆老弱病者叫屈。
  • 美專家:年底前美國無法擺脫疫情 2.3億人接種才能群體免疫
    來源:海外網美國佛州民眾排隊等待接種疫苗。(路透社)海外網1月6日電隨著部分國家陸續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人們想知道何時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美媒《華盛頓郵報》採訪8位專家,得出的答案是在2021年結束前,美國別想恢復到往日的正常生活;只有2.3億人接種疫苗後,美國才能夠達到群體免疫的狀態。
  • 病毒起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坐實「美國投毒」?
    同期,武漢官媒闢謠軍運會傳染病只是可治的瘧疾;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針》發表數百名醫學家聯署聲明,明確反對其是人造武器。實際上,在疫情由武漢蔓延至中國全境,但病毒未「出海」的當口,出現一種「曇花一現」式的言論,即新冠肺炎病毒一不是來自野生動物,二不是美國基因武器,而中國研究機構特別是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管理不善而洩漏所致。
  • 美國數學成救命稻草
    在3000英裡外的西雅圖,莉莎·布蘭登堡(Lisa Brandenburg)曾見識相似的一幕:醫院大堂被改造成隔離病房,護士臨時利用垃圾袋做成防護服,運屍車不停在街道上穿梭。一周之前,西雅圖是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1月份,美國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就出現在西雅圖;2月份,美國第一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也出現在西雅圖。
  • 關於致命病毒,美國神劇竟敢這麼拍?……
    來源:李光鬥實驗室培育致命病毒,有意無意地洩漏,一場席捲全國的瘟疫開始了……這是著名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於1978年出版作品《末日逼近》(TheStand)中的情節:米國軍方實驗室研製出一種叫做「藍色計劃」的新型流感病毒,並希望在未來將其作為一種生物武器來使用,結果病毒不慎外洩,造成米國超過九成人口死亡
  • 美國專家:美國犯了與武漢疫情初期相似的錯誤,但不會比武漢嚴重
    對此,我們採訪了一位美國的專家。這位專家名叫羅伯特·墨菲(Robert L. Murphy),是美國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全球衛生研究所的教授和行政總監。此前,他曾在接受美國媒體《今日美國》採訪時表示,美國聯邦的衛生官員應該更加積極地推進人群中的新冠病毒檢測,這樣才能更好地追蹤感染病例,從而控制住病毒在社區中的傳播速度。當時他還在採訪中表示,由於美國之前在檢測上的延誤,他認為美國已經錯過了阻止疫情在社區傳播的機會,接下來會出現更多的病例。
  • 美國疫情防控步履維艱
    不過,作為全球疫情重災區,美國的疫情形勢遠不能因此而樂觀。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美國疫情防控工作依然步履維艱。  首先,一些美國政客為了政治私利而棄公眾利益於不顧的現象愈演愈烈。自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政府從未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而是把大量精力用在甩鍋推責和抹黑、攻擊其他國家和組織上。
  • 疫情衝擊第三波高峰 美媒:我們正朝錯誤方向前進
    隨著美國新冠確診病例數量再次刷新三個月以來的新紀錄,美國新冠疫情即將迎來第三波「高峰」。對於美國疫情的走向,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流行病學家們悲觀地表示,大部分人口已經對防疫工作顯著感受到疲勞,美國的疫情還會進一步惡化。
  • 美國發現的喪屍鹿病毒會感染人類嗎?專家說:只是時間問題!
    一年前美國和加拿大的喪屍鹿視頻讓大家非常震驚,早先專家們闢謠這種被稱為喪屍鹿病毒並不會傳染到人類身上,但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作為靈長類的獼猴吃了鹿肉後會患上何種疾病,使得大家又開始擔心起來!朊病毒也稱蛋白質病毒,它不含核酸,所以嚴格來說都不能成為病毒,但它可以自我複製並具有感染因子,它可以將接觸到的生物體正常的C型PrP蛋白轉變成SC型,朊病毒是一類能引起哺乳動物和人的中樞神經病變的傳染性「病毒」。
  • 美國發現的喪屍鹿病毒會感染人類嗎?專家說:只是時間問題!
    一年前美國和加拿大的喪屍鹿視頻讓大家非常震驚,早先專家們闢謠這種被稱為喪屍鹿病毒並不會傳染到人類身上,但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作為靈長類的獼猴吃了鹿肉後會患上何種疾病,使得大家又開始擔心起來!
  • 研究:戴口罩可在2月底前挽救13萬美國人的生命
    10月23日星期五,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再創紀錄,達到了83000多例,比7月份比第二波單日新增歷史記錄多出6000多例。一方面,美國首席傳染病學家,美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博士苦口婆心地勸說政府採取全民強制戴口罩令
  • 從1到10000000,美國疫情進入「最糟糕的階段」
    三答:相比於三四月第一波疫情高峰期的高死亡率,美國的死亡病例曲線有所緩和。但近段時間以來,死亡病例出現不斷增加的趨勢。據CNN報導,據「新冠病毒跟蹤項目」數據,截至11月8日,美國住院患者已達近5.7萬,通常滯後於確診病例和住院人數增長的死亡人數也開始上升,過去7天平均每日死亡人數為934人。僅在剛過去的周末,就有19個州報告了破紀錄的新冠住院病例數。
  • 有理兒有面:第三波疫情,香港是否能「睜眼看祖國」?
    特區政府抗疫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也表示:當初在一月末,武漢未封城前,即時傳播率亦只有2.5至3,但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由於病毒已出現基因變異,新的病毒傳播率達到4,強調香港現時開始真正的持續本地爆發。如果把我們人類社會比喻成一片森林,病毒就是火星。一棵樹被點燃了,產生新的火星會飛濺其他樹上,進而引發森林大火。
  • 終於明白了,這些病毒都和野生動物有關
    第一波發生在1918年的春天,絕大部分的患者表現為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而已,沒有造成大面積的患者死亡。 大流感的第二波發生在1918年的秋季,是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1918年的8月底,流感傳到美國的波士頓,當時在碼頭的工人們之間進行大面積傳播,與此同時法國的布萊斯特也爆發了大面積嚴重的流感。
  • 《傳染病》中的疫情防治告訴了我們什麼?
    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無數人的工作與生活節奏。這是一場比2003年的非典SARS更加嚴酷的防疫戰,封城、全面延長春節假期等果斷措施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我們響應防疫號召、宅在家裡躲病毒時,自然而然就想起那些同樣是以傳染病為題材的科幻影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