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天文臺拍到類太陽系恆星+多行星系統的第一張圖像

2020-08-19 HolyTech

歐洲南部天文臺的超大望遠鏡(ESO的VLT)拍攝了有史以來第一張像太陽一樣年輕的恆星並伴有兩顆巨大系外行星的圖像。具有多個系外行星的系統的圖像極為罕見,並且直到現在,天文學家從未直接觀察到超過一個行星繞著類似於太陽的恆星運行的行星。這些發現可以幫助天文學家了解行星是如何圍繞我們自己的太陽形成和演化的。

就在幾周前,ESO揭示了一個行星系統誕生於一個新的,令人驚嘆的VLT圖像中拍攝了位於太陽等恆星周圍的行星系統的第一張直接像。距離我們大約300光年,被稱為TYC 8998-760-1。

「這項發現是一個與我們的太陽系非常相似的環境的快照,但處於其演化的更早階段,」博士學位亞歷山大·波恩說。荷蘭萊頓大學的學生,他領導了今天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新研究。

萊頓大學副教授Matthew Kenworthy說:「即使天文學家已經間接探測到了我們銀河系中的數千個行星,也僅對這些系外行星的一小部分進行了直接成像。」適用於可以維持生命的環境。」 同一顆恆星周圍兩個或兩個以上系外行星的直接成像更為罕見。只有兩個這樣的系統迄今被直接觀測到,雙方圍繞恆星距離我們的太陽明顯不同。

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馬達萊娜·雷吉亞尼說:「我們的團隊現在已經能夠拍攝到兩個正在與一個年輕的太陽類似物環繞的天然氣巨星的第一張照片。」 在新圖像中可以將這兩個行星視為遠離其母星的兩個亮點,它們位於框架的左上方。通過在不同時間拍攝不同的圖像,研究小組能夠將這些行星與背景恆星區分開。

這兩個天然氣巨人繞其宿主恆星公轉的距離是地球太陽距離的160倍和320倍。這使這些行星離它們的恆星更遠,比木星或土星(也是兩個氣體巨人)離太陽更遠。它們分別位於地球太陽距離的五倍和十倍。研究小組還發現,這兩個系外行星比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更重,內行星的質量是木星的14倍,外行星的質量是木星的6倍。

博恩(Bohn)的團隊在尋找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周圍但還年輕得多的恆星的過程中,對這個年輕的巨型行星進行了成像。TYC 8998-760-1星只有1700萬年的歷史,位於Musca(The Fly)南部星座。博恩將其描述為「我們太陽系的非常年輕的版本」。

儘管較舊的行星(例如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太涼而無法使用此技術找到,但較年輕的行星卻更熱,因此在紅外光下會發光得更亮。通過在過去一年中拍攝幾張圖像以及使用可追溯到2017年的較舊數據,研究團隊已確認這兩個行星是該恆星系統的一部分。

對這個系統的進一步觀察,包括與未來的ESO超大型望遠鏡(ELT)一起,將使天文學家能夠測試這些行星是在遠離恆星的當前位置形成還是從其他地方遷移而來。ESO的ELT也將幫助探測同一系統中兩個年輕行星之間的相互作用。博恩總結說:「未來的儀器(例如ELT上可用的儀器)將有可能探測到這顆恆星周圍的低質量行星,這是理解多行星系統的重要裡程碑,對我們的歷史具有潛在的影響自己的太陽系。」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拍到類太陽系恆星系統照片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首次拍到了兩顆地外行星繞其太陽運行的照片。 科學家至今已經發現了幾千顆地外行星,但公布的都是藝術假想圖,因為拍攝到它們的照片太難了。最近,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終於拍到了兩顆地外行星的照片。
  • ESO望遠鏡拍攝到的圍繞太陽樣恆星的多行星系統的第一張圖像
    具有多個系外行星的系統的圖像極為罕見,而且,直到現在,天文學家從未直接觀察到超過一個行星圍繞類似於太陽的恆星運行。這些發現可以幫助天文學家了解行星是如何圍繞太陽形成和演化的。就在幾周前,ESO揭示了一個行星系統誕生於一個新的驚人的VLT圖像中。
  • 歐洲天文臺發布金牛座及原行星盤圖像(高清)
    ALMA拍攝的最清晰影像,展示了450光年以外一顆年齡不超過100萬年的恆星周圍,行星正在塵埃氣體盤中形成的場景。  國際在線消息:天文學家在測試和檢驗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ALMA)新的高解析度性能的時候,在一顆新生恆星周圍拍到了迄今最清晰的行星形成景象。  這張革命性的新影像,揭示了金牛座HL周圍行星形成盤的驚人細節。
  • 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類太陽恆星周圍多行星系統圖像
    外媒稱,當地時間周二發表於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的一篇論文說,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圍繞一顆類太陽恆星的多行星系統的圖像。據合眾國際社網站7月22日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拍攝到了這顆名為TYC 8998-760-1的恆星的照片。科學家通過對這顆距地球300光年的類太陽恆星的觀測,發現了兩顆巨型系外行星。
  • 天文學家首次在一顆類日恆星身邊同時拍到兩顆行星
    (左上,經過技術遮擋)身邊同時拍到了兩顆行星。ESO天文學家首次通過直接成像法,在一顆類日恆星身邊同時拍到了兩顆行星。這個行星系統距離我們大約300光年,名為TYC 8998-760-1。它就像是我們太陽系早年的翻版。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新恆星「金牛座HL」及其原行星盤高清圖(組圖)
    行星正在「孕育」,天文學家看到了。 行星是形成在恆星周圍的。先說這顆恆星——比較年輕,有多年輕呢?不到100萬年。這顆恆星位於金牛座,天文學家稱之為金牛座HL(HL Tauri),與地球的距離約450光年。450光年是什麼概念呢?
  • 歐洲天文臺發布金牛座及其原行星盤高清圖像
    天文學家在測試和檢驗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ALMA)新的高解析度性能的時候,在一顆新生恆星周圍拍到了迄今最清晰的行星形成景象。ALMA副主管斯圖亞特·科德(Stuartt Corder)說:「這些特徵幾乎是年輕的行星狀天體在物質盤中成型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 天文學家首次直接拍到了一顆繞類日恆星軌道運行的類行星天體
    天文學家表示,他們首次直接拍到了一顆繞類日恆星軌道運行的類行星天體。2008年,天文學家便宣布捕捉到一個類似的背影,當時他們公布了一個單行星和多行星系統的直接圖像。然而,類似系統所繞恆星是巨恆星, 質量遠遠超過大陽。
  • 發現多恆星系統行星,可能存在宜居的條件,這些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在太陽系外空間苦苦尋找了許多年,一直在觀測驗證距離太陽系以外的其他圍繞恆星運行的遙遠行星。「我們對這類多恆星系統包括行星特別感興趣,因為它們中的行星系統運作與我們的太陽系完全不同。」為了找出更多關於這些差異的信息,Mugrauer搜索了1300多顆系外有行星的主恆星,以確定它們是否有伴星。為此,他查閱了由歐洲航天局的蓋亞空間望遠鏡的精確觀測數據。 數據顯示,在離太陽1600光年之遙的行星主恆星之間大約有200顆存在伴星。
  • 直接透過望遠鏡進行光學觀測成像,拍到嬰兒版太陽及2行星
    最近,甚大望遠鏡(VLT)首次直接對一個「多行星系統」直接成像,發現 2 顆圍繞著很像太陽的恆星 TYC 8998-760-1 運轉,距離地球 300 光年。歐洲南方天文臺架設在南美洲的望遠鏡捕捉到一個系外行星系統,拍到相當罕見「全家福」照片,包含一顆和太陽很像、但年輕許多的恆星,以及環繞它的兩顆行星。
  • 多行星類日恆星系統有了「全家福」
    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網  天文學家首次直接給繞類日恆星旋轉的多行星系統拍攝「全家福」。據美國太空網22日報導,一項新研究稱,位於智利的隸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拍攝了兩顆氣態巨行星繞類日恆星TYC 8998-760-1旋轉的情景,鑑於TYC 8998-760-1是「小鮮肉版」的太陽,因此,最新研究有助科學家管窺太陽系年輕時的情景。
  • 多行星類日恆星系統有了「全家福」
    科學家首次直接給類日恆星系統拍攝「全家福」。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網天文學家首次直接給繞類日恆星旋轉的多行星系統拍攝「全家福」。據美國太空網22日報導,一項新研究稱,位於智利的隸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拍攝了兩顆氣態巨行星繞類日恆星TYC 8998-760-1旋轉的情景,鑑於TYC 8998-760-1是「小鮮肉版」的太陽,因此,最新研究有助科學家管窺太陽系年輕時的情景。研究人員表示,此前只有兩個多行星系統被直接成像,且這兩顆恆星都不是類日恆星。此外,即便給一顆系外行星直接成像也並非易事。
  • 歐洲南方天文臺捕捉到行星誕生(圖)
    日前,歐洲南方天文臺以驚人的方式拍攝到行星新生兒的誕生,它在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LT)捕獲了第一張PDS 70恆星周圍新生兒行星圖像。由德國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小組利用VLT的行星定位球儀來定位並拍攝了宇宙寶寶的肖像。圖片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     這顆行星是圖像中心右側的亮點。
  • 獨家: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的第一張確認照片
    經過幾次近距離呼叫,天文學家終於獲得了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第一張照片,SPACE.com了解到。這次他們說他們肯定。雖然有些人懷疑物體的質量。根據對其進行成像的科學家所說,這顆行星被認為是木星質量的一到兩倍。它繞著一顆恆星運行,類似於我們太陽的年輕版本。這顆恆星GQ Lupi自1999年以來一直由歐洲天文學家團隊觀測。
  • 類日恆星周圍首次發現類行星
    包括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等在內的科研團隊近日發表公報聲稱,他們首次直接拍到了一顆繞類日恆星軌道運行的類行星天體照片。      2008年,天文學家曾經拍攝到一個類似的天體模式,當時他們公布了一個單行星和多行星系統的直接圖像,不過該系統所繞恆星是巨恆星,質量遠遠超過太陽。而此次天文學家藉助美國夏威夷的8米口徑「昴宿星團」天文望遠鏡,首次拍攝到在太陽系外類日恆星GJ 758附近,有一顆圍繞該恆星運行的天體。
  • 天文學家捕獲行星周圍恆星形成的稀有盤狀圖像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近日已經捕獲了15幅,位於數百光年以外的行星形成盤圈狀的圖像。這些塵埃和氣體的磁碟形狀類似於音樂唱片,形成於年輕的恆星周圍。這些圖像為研究行星系統的形成過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進行這項新研究之前,已經使用最大的單鏡望遠鏡為這些磁碟拍攝了幾張照片,但這些照片無法捕捉到它們的最佳細節。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主要作者雅克·克魯斯卡(Jacques Kluska)說:「在這些照片中,靠近恆星的區域(由巖石行星形成的區域)僅覆蓋了很少的像素。」
  •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見證行星誕生
    07-22 23:32:18 來源: 天馬行文 舉報    近日,天文學家使用歐洲南方天文臺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
    同樣地,天文學家也沒能認出這顆行星。由於行星距離雙星系統過於遙遠,天文學家很自然地將其誤認為是背景星。故事到了2013年,天文學家利用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麥哲倫望遠鏡研究該雙星系統。
  • 人類拍到行星誕生過程 距離地球520光年
    據最新一期《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法國PSL大學的科研團隊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設在智利的超大天文望遠鏡(VLT),首次拍攝到遙遠星系中一顆行星誕生時由氣體和塵埃形成的巨大螺旋盤。據報導,正在形成的行星位於距離地球520光年的奧裡加AB恆星系(AB Aurigae),氣體和塵埃圍繞中心處的恆星形成巨大的螺旋結構,距離恆星最近處相當於冥王星到太陽的距離。
  • 光年之外,新的太陽系正在形成
    擁有多顆系外行星的星系的圖像極為罕見,直到現在,天文學家們還從未直接觀測到一顆以上圍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的行星,但是這些觀測可以幫助天文學家了解行星是如何圍繞太陽形成和演化。就在近日,天文學家公布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型望遠鏡首次拍攝了一顆類似太陽的年輕恆星,伴隨著兩顆巨大的系外行星。就在幾周前,ESO歐洲南方天文臺的超大望遠鏡(VLT)觀測到一個行星系誕生的跡象。在一顆年輕的恆星周圍,一個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密集圓盤,天文學家在其中發現了一個顯著的螺旋結構,它帶有一個「扭曲」,這標誌著一顆行星可能正在形成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