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上中國,印度航天事業曾放下豪言,卻沒想到最終功虧一簣

2021-01-11 無生解說科技

航天技術是如今大部分具備相應實力的國家在發展的一大技術,在衛星布局探索宇宙或者是地外文明的探測,都能起到極大的作用,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就掀起了對宇宙探索的浪潮,甚至還出現了美國與前蘇聯之間的航天競技。

中國當然也不例外,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就開始對航天技術大力發展,並且做出了極大的成就,在2003年的時候,中國成功的載人航天,這個時候作為亞洲的另外一個大國,印度看到中國的航天技術如此發展,印度也坐不住了。

為了趕上中國,印度航天事業曾放下豪言,卻沒想到最終功虧一簣,印度發展航天事業也是必然的,畢竟也算得上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國家,在13年前的時候,印度就放下豪言,說在之後的時間裡要分三步走,最終在2020年的時候實現載人登月。

印度在放下這豪言的時候很多人都還是不信,不過印度還真的做到了一部分,他們的月船1號正式造了出來,但是由於技術的不成熟,發生的爆炸,然後還是沒有放棄成功研製出了另外一艘探測器月船2號,但是在即將登陸月球的時候,卻失聯了。

很多人覺得月船2號可能只是掉落在了月球上,但是在失聯之後的兩個月,印度也承認了,日常2號在月球已經發生了墜毀,自此印度的航天計劃,最終是功虧一簣,很多人覺得是印度太過於自信,僅僅發生不過二三十年的航天技術就要登月。

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還是秉承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在十幾年前的時候,中國也說要在2020年的時候完成月球採樣,而確實嫦娥5號順利的完成了此任務,所以說在發展航天技術上不能好高騖遠,更是急不得,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美國只需4天,印度竟要50天,中國要多久
    自二戰全面結束之後,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第一展開激烈的競爭,為此也來開了冷戰的帷幕。
  • 印度人:祝賀中國,快趕上印度了
    同時,對中國航天之後的載人航天、月球採樣返回以及火星探測任務具有重大意義。長五的成功發射,不僅意味著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拉開序幕,也意味著中國航天計劃在今年7月進行的火星探測任務將會如期進行。有意思的是,這邊長五剛獲成功,那邊印度人竟然就來蹭熱度了。就有印度網友表示:祝賀中國,他們快要趕上印度了。讓人奇怪的是,在我們的印象中,中國航天基本上是全方位吊打印度的,為何印度人卻要這麼說?
  • 「不用幾年,印度將趕上中國,趕上上海」,齋普爾旅社老闆如是說
    「不用幾年,印度將趕上中國,趕上上海」,齋普爾旅社老闆如是說作者:有點閒的人(原創首發)前置篇 漆黑夜,Pushgar換車驚魂記自上個月的15號泰國曼谷飛印度加爾各答,開始這個不可思議之國的旅途,到今天已經足足20天了
  • 中國火箭慢慢被「拋棄」,曾被印度搶走訂單,中國到底輸在哪了?
    現在,各國都在爭取航天事業,而中國的航天事業也在飛速發展。日發射了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對於中國來說,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初衷是能夠將航天領域運用在人類文明與社會的進步上,提高本國的科學素質。然而,最近幾年中國的大部分訂單都被鄰居印度搶走了,中國火箭逐漸被海外市場「拋棄」了——當今市場上,印度的火箭更受青睞,為什麼中國的火箭就不再「吃香」了?輸在哪兒了呢?
  • 印度網友熱評,在太空航天技術方面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介紹了一群印度網友在熱烈的討論,關於在太空探索和航空工業方面,印度是否比中國要更加強大的話題,對於這個我只能感到相當無語,剛剛我國的「胖五」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給我們帶來了振奮人心的驕傲情懷和強大信心。沒想到印度網友們就開始對比中國和印度的航天太空探索技術方面的差異。
  • 35載護航衛星發射 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航天事業發展
    為了保障該衛星的順利發射,人保財險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憑藉豐富的承保理賠經驗和專業的技術服務能力,圓滿完成保險保障任務,獲得了廣泛讚許。而這,僅僅是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作為中國航天的戰略合作者,中國人保始終積極助力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並為每一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著全方位的保障。
  • 35載護航衛星發射,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國航天事業發展
    為了保障該衛星的順利發射,人保財險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憑藉豐富的承保理賠經驗和專業的技術服務能力,圓滿完成保險保障任務,獲得了廣泛讚許。而這,僅僅是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作為中國航天的戰略合作者,中國人保始終積極助力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並為每一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著全方位的保障。
  • 印度放出豪言5年後,這方面一定超越中國,卻引來聯合國著急!
    在世界各國裡面,最喜歡和我們比較的國家就是印度了。他們的膨脹心裡常常會發出一些豪言壯語,讓人覺得開掛民族就是自信的心理。不管怎麼樣,我們國家的發展比印度厲害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並不是口頭上說說就能改變的!但是印度卻曾經放出豪言5年後,這方面一定超越中國,卻引來聯合國的恐慌!
  • 「月船2號」何以功虧一簣
    /NASA/Graphic News印度第二次探月任務「月船2號」探測器攜帶的「維克拉姆」著陸器,原計劃於9月7日登陸月球,但是在距離月面2.1千米處,與地球失去通信聯繫,印度首次月面「軟著陸」嘗試失敗,可謂「功虧一簣」。
  •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為什麼能(品牌論)
    「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高於一切,為實現中華民族飛天夢想不懈奮鬥!」1998年,中國第一批14名航天員在五星紅旗下莊嚴宣誓,標誌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正式成立。不到22年,這支隊伍先後有11人、14人次徵戰太空,見證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軌跡。如今,時代的書頁翻轉,但彰顯載人航天精神的鏗鏘誓言依舊在耳邊迴響。
  • 印度私人太空公司完成發動機測試,中國是否也應該發展商業航天?
    Skyroot成立於兩年前,其團隊由之前曾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上級發動機被印度物理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拉曼(CV Raman)暱稱為「拉曼」,是驗證這一關鍵組件的重要步驟,一旦Vikram-I將所有有效載荷衛星最終插入其目標軌道正在運作。
  • 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
    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一簣!時間:2019-09-07 18: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一簣! 今天,對於印度人民來說不是一個高興的日子。
  • 澳大利亞衛星站停止對中國服務,我國航天腳步不會因此停下一秒
    前言中國近年來航天事業不斷發展,已經初具航天強國的身影。近段時間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完成更是讓中國在世界航天領域有了另一份自己的榮耀。這樣出人意料的舉動讓許多人都沒想到,也不免想讓人知道其中緣由究竟為何? 澳大利亞衛星站不再服務於中國原因其實說出來原因十分簡單,澳大利亞衛星站的歸屬權在瑞典空間研究所,對於衛星的籤約和使用決定權在瑞典空間研究所。
  • 功虧一簣!印度月船2號連續闖關止步於最後一環,登月不成變探索
    印度擁有非常發達的航天業,雖然無法與前列的中美俄三國家相比,但是在後起國家當中絕對處於前列之中的前列,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印度的登月工程,在2019年,印度的月船2號功虧一簣!
  • 中國迎來超級航天年:「天問」升天,「嫦娥」挖土,印度反應亮了
    在中國航天之路越走越順的背後,包括阿聯、印度在內的新興國家早已「蠢蠢欲動」。而印度更是不顧疫情影響,在6月底推出了雄心勃勃的載人航天計劃。按照印度的初步設想,其首艘宇宙飛船「加加尼亞安」將於明年發射。 眾所周知,印度在航天技術領域的實力不容小覷。無論探測月球還是火星,印度都取得了肉眼可見的成就。然而,現在就想與中國的「神舟」、「天宮」一較高下,恐怕還為時尚早。一個全世界公認的事實是,未來1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香港科學家容啟亮:為中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
    「中國的航天事業不是同哪一個國家去競爭,它的穩步成長,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義務,就是它拉動很多我國產品的創新,還有就是技術的發展。」近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表取採樣執行裝置」研發的香港科學家容啟亮如是說。
  • 別迷信了,印度航天實力落後中國20年
    話說今年2月15日,印度「一箭104星」的壯舉,曾一度引起熱議,因為它成為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一次,遠遠甩開俄羅斯在2014年創造的世界紀錄——「一箭37星」。於是有人迷信了,印度航天太厲害,遠超中國。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 張馨予起訴對象成失信執行人,放下豪言「他只是其中一個」
    同時,不忘放下豪言,「接下來我的名單還在增加中,他只是其中一個」。霸氣的發文,網友很支持,紛紛力挺張馨予勇敢的向黑粉,向污衊者開炮的行為,維護網絡言論的真實,網友也是義不容辭的。「對於這種不怕死的傢伙就該往死裡告」一暴躁祖安人如次此評論道。我覺得字糙理不糙,啥事都不可以過度容忍,這個只會讓別人覺得你還欺負,你懦弱。
  • 顯出原形,外國專家遲遲不敢入境,印度航天計劃今年偃旗息鼓了
    2019年印度發射的「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在距離月球只有2.1公裡的時候,突然與地面失去了聯繫,至此印度準備了多年的探月計劃迎來了失敗結局,這給印度航天工作者帶來了重大打擊,許多印度航天人甚至因此一度失控落淚。不過,這次失敗並沒有摧毀印度探月的決心,沒過多久印度便重整旗鼓,拿出了新的探月計劃。
  • 南亞自大狂,蹬自行車起家的印度航天為何總在中國面前秀優越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踏出了我國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又一部裡程碑。、國際原子能機構主席、印度原子能委員會主席等重要職位,正是通過他的努力,印度的航天事業才有了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