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出使西域,殺掉西域城國的受寵國師,國王看到後立即歸順大漢

2020-12-05 腦洞看古今

班超出使西域,殺掉西域城國的受寵國師,國王看到後立即歸順大漢

「西漢有張騫,東漢有班超,皆一時人傑,不可多得。吾謂超之功尤出騫上……」——《後漢演義》評價班超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從此開拓了絲綢之路。西漢末年,王莽亂政,絲綢之路中斷,西域各國一度被匈奴控制。

東漢初期,由於國基不穩、國力羸弱,西域長期處在匈奴的控制下。漢明帝時期,東漢經過幾代的休養生息,積攢了相當的國力,於是明帝決意攻打匈奴,同時派遣使臣出使西域,遊說各國歸附東漢,削弱匈奴的實力。

班超在西域奮鬥的三十年歲月,便是絲綢之路由衰轉盛的一整部歷史。

班超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班彪的兒子,其兄班固、其妹班昭皆為著名的史學家

在家門書香的薰陶下,班超理應也是個純粹的文人苗子,但他心懷武略之志,看到的是比一方書案更加遼遠壯闊的東西。

正所謂:「大丈夫別無二志,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於是,班超投筆從戎了。

出使西域,名揚後世

班超奉漢明帝之命,前後出使過西域兩次。

第一次是去國(樓蘭),這是一個西域的大國,地處絲綢之路要道。

起初,鄯善王對班超眾人關懷備至。但沒過多久,鄯善人的態度日漸冷淡。班超思慮之後,開始套自己身邊胡人的話:

「匈奴使節都來數日了,現在還在嗎?」

果然,胡人將實情說了出來,匈奴使節共有110多人,已經到達鄯善。

班超立即意識到必須馬上動手,自己這邊的使節一共有36人,一旦匈奴人發現他們的存在,必然會逼迫鄯善人殺掉他們。到時候可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於是,班超說了那句家喻戶曉的名言: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

當夜,班超率部下夜襲匈奴使團,趁匈奴熟睡順風放火,濃煙吹入匈奴的帳篷,燻得匈奴人閉目鼠竄。

而漢軍士兵堵住出口,出來一個就殺一個,甚至班超本人就拿了3個人頭。

很快,110多個匈奴使節被班超等人誅殺殆盡。班超拿著匈奴的首級去找鄯善王,鄯善王大驚失色,舉國上下無不震恐。在班超巧言撫慰下,鄯善王表示願意歸附東漢,並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朝廷作人質。

第二次的出使國家是。當時,於國是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加上于闐王剛攻破莎車國,威名頗大,因此對班超等人非常冷淡。

尤其是的國師,揚言要東漢使者把使團中一匹嘴黑毛黃的千裡馬送給他祭祀天神。後來,於王果然派人索要千裡馬。

於是班超說:「馬可以給,但是需要國師自己來取。」一臉得意的巫師果然隻身來取馬。結果剛一進大帳,就被埋伏好的人捅了個透心涼。

班超此舉十分驚險,于闐國信奉巫術,他殺了於王最親信的巫師,于闐很可能就此與東漢翻臉。但班超認為,於國與鄯善國的情況相似,他們都在漢朝與匈奴這兩大強國之間搖擺不定,此時誰先下手,誰就能贏得先機。

事實證明,班超的判斷是正確的。于闐王在見到巫師首級後大驚失色,當即下令誅殺國內所有的北匈奴使者,重新歸附東漢朝廷。

國和于闐國降服後,班超利用兩國的力量,平定了西域另一個的大國——疏勒國。以三個大國為基礎,班超的西域勢力已經頗具規模。

班超率兵清除了疏勒國的叛軍,又統合于闐和疏勒的士兵,先後攻破了尉頭、姑墨兩國,繼而上書漢章帝,提出了著名的「以夷制夷」理論,表明了自己平定西域的決心。

隨後,班超帶領屬國士兵大敗龜茲與莎車的聯軍,斬首敵軍五千餘人,重新收復了莎車國,班超之名因此一役而威震西域。龍心大悅的漢章帝發布詔令,封班超為「定遠侯」,班超正式成為西域都護。

常年身處西域,為了得到胡人的信任,班超娶了一位西域城國的公主,生了一個混血兒子叫班勇。

然而身為西域都護,私自在西域娶親是絕對不允許的。於是這件事被朝中班超的政敵拿來做文章,說他「擁愛妻,抱愛子,安樂外國,無內顧心。」

無奈之下,班超只好休了自己的公主妻子,才勉強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而實際上,這個混血兒子班勇,還在班超離開西域19年後,重新發揮了巨大作用。

公元119年,西域諸國叛亂,很多大臣主張關閉玉門關,放棄西域。而班超的兒子班勇力排眾議,斥責這種把西域拱手讓人的行為,以自己對西域的了解,主動請纓。

於是,當時執政的鄧太后命班勇率500人出使西域。

鄯善等國看到有西域血統的班勇前來安撫,紛紛看在當年班超的情分上重新歸順漢朝。班勇利用鄯善、龜茲等國的力量,驅逐了北匈奴呼衍王,平定車師、姑墨、焉耆等國。西域五十五國,重新歸入漢朝版圖。

中國人很重視歷史,習慣把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興衰得失和精華都濃縮進史書,這才有了諸如秦始皇、漢武帝、張騫、班超等人名垂青史。

中國文化的「氣」,很大程度是靠著這些歷史經典傳下來的。《史記》和《資治通鑑》,無疑是其中最優秀的兩部。

尤其是記錄了西漢之後歷史的《資治通鑑》司馬光帶著一批北宋最優秀的歷史學家,花了19年時間,寫出了這部「編年體」史書,從戰國開始到五代結束,記錄了1362年的歷史,以時間為線索,一年又一年,一個又一個人物,你方唱罷我登臺。

清朝王鳴盛曾用一句話來概括《資治通鑑》「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

《資治通鑑》還被稱為「皇帝教科書」這是一部濃縮了中國古代政治運作、權力法則的史學巨著,也是古代帝王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必讀之書。

很多人不是不喜歡歷史,只是覺得史書中的文言文晦澀難懂,沒有點功底看不下去。但我讀的這套《資治通鑑》是帶有白話文注釋和翻譯版本的,翻譯準確,通俗易懂。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年人,閱讀起來都完全沒問題。並且還是精裝收藏版本,紙質精良,內容完善,印刷清晰。

並且最重要的是,現在這套《資治通鑑》只要98元,只是一頓飯的錢,就可以拿到這本不可多得的歷史巨著,實在是個機會啊!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西域小國美女,爭相為中國男人產子,國王:我們越來越像漢人了
    這一戰不僅僅改變了漢朝和匈奴的命運,也改變了諸多西域小國的命運。西域三十六國之中,有一個國家叫龜茲。最早的記載,是班固所寫的《漢書》:「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裡。戶六千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勝兵二萬一千七十六人。」其實看上去,也只是個人口不到十萬的小國,相當於古希臘的城邦。可如此渺小的一個國家,卻漸漸發展城當時西域諸國當中最為強大的國家。
  • 大漢有多強?張騫出使西域能媲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嗎
    當時,凡是從此兩關西出,都是西域之地,所以才叫「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但是,因為匈奴是四方徵戰的遊牧民族,他們的疆域並不固定,有時候甚至連現在的歐洲一些地方也是他們的版圖。漢時西域風俗當是時,西域有三十六國,後來甚至有五十多國。不僅僅是匈奴,還有塞人,這是高加索人種。氐羌等。而月氏王國並未完全滅亡。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西域三十六國又是什麼?
    對西域這一地理概念 ,漢朝人有一個逐漸認識、了解的過程。漢初,人們把河西走廊地區也包括在西域的範圍之內。(史記,驃騎列傳》說:「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師攻匈奴西域王渾邪,王及厥眾萌鹹相犇」。匈奴渾邪王當時駐牧於今張掖、武威一帶。可見這一地區也曾被稱為西域。
  • 出使西域,屢戰屢勝,班超究竟依靠什麼成為使者中的奇才?
    他經歷自己的不斷努力,終於有機會與當時的將領一同前去出使西域,這就是班超憑藉自己的拼搏改寫自己人生的開端,從這以後,班超就開始逐漸變得距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近。他先是在鄯善之地,通過自己獨到的計謀將鄯善王成功說服,使得鄯善十分輕易的就決定歸順於朝廷。當時的皇帝聽說了這個令人喜悅的消息之後,就立即決定給班超大大的獎賞,在當時班超將領竇固的推薦下,班超受命繼續向西域之地出發。
  • 絞馬糞解渴、火烤敵軍說客,幾百敵數萬大軍卻在西域打出大漢天威
    永平17年(公元74年)十一月,東漢軍隊擊敗了依附於北匈奴的車師,設置西域都護,委任耿恭和關寵為戊己校尉,帶領數百士兵,分別屯守金蒲城(今新疆奇臺西北)和柳中城(今新疆艾丁湖東北),西域重新回到東漢的版圖。《後漢書》記載,耿恭「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此次屯守西域,不僅是個人能力的考驗,更是意志和忠誠的檢驗。他將在西域譜寫出一個可歌可泣、盪氣迴腸的偉大事跡。
  • 歷史上消失的民族——吐火羅人與西域古國
    龜茲在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國都延城(今新疆庫車附近)。其國東通焉耆,西通姑墨,北通烏孫。有人口8萬餘,傭兵2萬餘。在西域城郭諸國中最為強大。漢武帝通西域後,龜茲夾在西漢和匈奴兩大勢力之間,多次反覆,襲殺漢使。
  • 西域史:鄯善,鄯善王利用漢朝的聲威,並且成為了西域八強之一?
    因為作為一個國家,國都遷到哪裡,哪裡就是目標與焦點。好在,鄯善王善於利用漢朝的聲威,於西漢末年吞併了南部的婼羌。東漢初年,在西域霸主莎車王賢被于闐王廣德殺死後,西域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狀態,一些區域強國趁機兼併鄰近的小國。在這一輪兼併浪潮中,羽翼漸豐的鄯善併吞了小宛、精絕、戎盧、且末國,成為西域八強之一,東漢官兵撤出西域後,貴霜王朝將觸角伸展到了塔裡木盆地。
  • 兩漢時期的「西域質子」,在中原和西域文化交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隨著漢帝國的不斷擴張,長安城內的「西域質子」與日俱增,最多時應包括西域三十六國,而且西域一些國家在漢「質子」不止一個,有的同時有好幾個「質子」在漢。東漢時期與西域各國的關係並不穩定,主要經過「三絕三通」維持。東漢重新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和戊己校尉,初步完成對西域統一的重任,此為「一通」。「一通」後,除龜茲以外,西域諸國均向東漢遣子為質,表示歸屬。
  • 傳聞還是史實——漢史記載中有關西域希臘化國家與城市的信息
    所以,張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只好「留歲餘」後返回。張騫一定去過大夏的都城藍市城。他注意到了大夏人「善賈市」,特別提到藍市城「有市販賈諸物」,在市場上還見到了來自大漢西南地區的「邛竹杖、蜀布」。可見他觀察得很仔細、很深入。這個媯水南的大夏實際上就是阿姆河以南的巴克特裡亞。
  • 西域36國各國有多小?你一定想像不出,西域何時融入中原王朝
    古代稱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地區為西域。狹義西域上是指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的新疆廣大地區,廣義西域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西域地區地理環境是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喻稱「三山夾二盆」。
  •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今天小編決定 在我們的辦公室日常問答中 選出一個主題 來做今天的「網課」 西域三十六國的有些國名 到底怎麼讀
  • 歷史上的五大收復西域的名將,保家衛國,都是華夏英雄
    西域車師國納入東漢版圖。東漢朝廷開始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於是任命耿恭為戊己校尉。永平十八年八月,漢明帝去世,朝廷正是大喪之機,沒有派出救兵。於是車師再度反叛,和北匈奴一道進攻耿恭所在的疏勒城(今新疆喀什)。耿恭激勵士兵進行抵抗。耿恭帶領三百人對戰匈奴兩萬大軍,堅守了數月之久。
  • 《西域都護》
    #西域# 西域都護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漢代西域最高軍政長官。
  • 漢朝歷代皇帝是如何管理西域眾國的?
    西漢「西域都護府」的建立使「漢之號令班西域」,新疆成為祖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新疆歷史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西域社會狀況從西漢司馬遷撰寫《史記·大宛列傳》開始,地理上被稱為「西域」的地區,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的民族分布和社會情況才比較清晰了起來。西漢時期,將今天陽關、嘉峪關以西地區稱為「西域」。
  • 唐代西域與吐火羅
    居民中的勇敢者,尤其是商人,雖有遠涉東土興貿求利之心,但畢竟又不可能了解東方唐朝的交通管理制度細節,所以進入西州後受阻,是很自然的一種現象。(五)經過西域大地,「東向興易」。在剖析西域與吐火羅的歷史關聯時,這自然也是一個絕對需要深入剖析的問題。關於這個「睹貨邏故國」,玄奘記錄原文是,離開尼壤後,「行四百餘裡至睹貨邏故國,國久空曠,城皆荒蕪。從此東行六百餘裡,至析摩馱那故國,即沮末地也」8。考察塔裡木盆地南緣地理形勢、已獲考古調查資料,這一所謂的「睹貨邏故國」遺址,只能是安迪爾河畔的安迪爾古城。
  • 跟著岑參去西域(18):交河、高昌(吐魯番)
    西漢宣帝時,姑師在漢朝的打擊下改稱車師,並一分為八,即車師前國、車師後國和山北六國,其中車師前國位於今吐魯番境內。《漢書·西域傳》載「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今吐魯番市交河故城),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漢朝在車師前國設置戊已校尉,掌管西域屯田事務,漢朝軍隊屯田的地方被稱為高昌壁。
  • 東航「西域隨心飛」「灣區隨心飛」今日上線
    9月10日,東航「隨心飛」航空產品家族宣布再添兩名新成員,「西域隨心飛」和「灣區隨心飛」同步上線,面向個人用戶和企業開放銷售。和「灣區隨心飛」同樣為經濟艙全艙開放兌換,用戶可在首次兌換後180天內不限次數乘坐周一至周五的東航、上航航班經濟艙旅行。
  • 歷史中的西域,吐火羅人文明的發現,引起中外學界的討論
    在東移到塔裡木盆地以及河西走廊後,又與東伊朗語族的塞人、粟特人發生了語言接觸和民族融合。他們在中國史書中幾乎無所不在,卻往往語焉不詳。許多專家認為,秦漢之際活躍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就是吐火羅人。但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此堅決反對,他認為吐火羅是漢初從錫爾河南遷阿姆河流域的大夏的後裔,吐火羅是大夏的對音。
  • 西域高車國,它是第一個維吾爾族汗國,但存世僅五十四年
    西域地區族群部落眾多,爭鬥不斷,一個部落的崛起,往往伴隨著另一個部落的隕落。被抓住的失敗者會被當作奴隸,而逃跑的殘部,也往往會被大的部落兼併,民族和部落的融合,在雪山草原間時有發生,而高車人據說就是匈奴和丁零融合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