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膩、軟糯、香甜......這是當我們提到東坡肉時,腦海中自然而然出現的印象。東坡肉是我國傳統美食之一,風靡大江南北,讓無數食客流連忘返。
但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的三位研二學生,銀連桐、黎麗蓮萍和周末卻另闢蹊徑,不是「吃」而是「看」,讓東坡肉和文創設計碰撞出新的火花。他們以東坡肉為元素,設計了主題為「鄙人不胖,只是健碩」的文創產品,希望能夠幫助人們擺脫「body shame」(身材羞辱)的社會偏見,重拾對美食的熱愛,
這個項目參加了中國目前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非遺文創主題公益活動,2020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第二屆非遺文創專題評選,並獲得綜合組佳作獎。
臨時改變,美食是文創的盲區
評選分成了命題組和綜合組(非命題組),命題組必須設計有關貴州非遺的文創。團隊最初只有兩個同學,準備參加命題組比賽。
「當時我們本來想以仰阿莎,一個苗族的神話故事為主題,設計一個繪畫長卷。」周末,團隊主創之一,打開了原本準備的初版ppt:「當時的想像是把這個繪畫長卷分成九個畫面,包裝成一套九隻塑料瓶,讓顧客能夠了解這一段傳統故事,就像旺仔的包裝上有56個民族。」
但不久,他們就意識到這很難實現,而且,不夠有亮點,市場可行性和競爭力也比較弱。
於是團隊大膽改變計劃,決定以美食為切入點,設計文創。
「這是一個設計盲區,」周末介紹,「我觀察了很久,發現非遺美食很少作為文創設計重點,從這個方面切入的話會比較新穎。」
最初的非遺美食備選不止東坡肉,但最終確定是考慮到它的高知名度和悠久歷史,以及大家都在杭州,都很熟悉這道美食。
而東坡肉和body shame(外貌羞辱)的連接,則來自團隊中唯一的女生,黎麗蓮萍。她說自己生活中不喜歡吃這麼肥膩的東西,很容易長胖。於是大家就開始討論美食和身材的關係,提出東坡肉和近年來熱議的社會議題body shame能否結合在一起。
「確定了這樣的主題後,我們的思考就很有邏輯,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改變主題時,他們離截稿時間只有短短兩周了,但因為設計思路非常清晰,加上新成員銀連桐的加入,他們依然比較從容地完成了整個作品。
「心頭肉」「蔥錢」和「半永酒」
確定了東坡肉和body shame的連接,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用設計表達他們的想法。
首先是改名字。他們先設計並繪畫了整個東坡肉的製作流程,然後進行具象的抽離,把單個元素剝離出來,再把原本的名字改成更可愛的名字。比如肥肥的五花肉,他們就改成了「心頭肉」,因為黎麗蓮萍說,吃下去的每一塊肉都是心頭肉;還有大蔥改名為「蔥錢」,黃酒改名「半永酒」,借用諧音梗等等。
除此之外,他們還藉助設計,把畫風可愛的各個元素和生活用品結合起來,比如畫了五花肉的手提袋、印著薑片的胸章、繪上了東坡肉製作流程的掛曆等等。為了得到年輕人的喜愛,團隊採用了黎麗蓮萍的意見,在進行元素設計繪畫的時候更凸顯其可愛的一面。他們希望,人們能把食物的設計放在身邊,慢慢地消除對食物的恐懼厭惡,跳出body shame的怪圈,不拘泥於社會偏見,以更輕鬆的心態接受美食。
周末介紹,檯曆不只是封面有圖畫,他們按照準備食材——處理食材——醃製過程——放入容器——烹飪火候——出鍋六個流程為一組做了不同的頁面;除此以外,他們還根據科學健身的理論,每周設定了一個吃肉日,貼上東坡肉的小貼紙。貼紙是隨檯曆贈送,按照每個月四張的數量來提供的,食客可以自己選擇放縱的一天,避免長期節食導致身體各項機能的下降。
「能拿獎就已經實現預期了。」周末笑談,獎項肯定了他們的設計思路和設計能力,讓他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獨立設計作品的,給了他們很大的鼓舞。
除此之外,他們還藉助設計,把畫風可愛的各個元素和生活用品結合起來,比如畫了五花肉的手提袋、印著薑片的胸章、繪上了東坡肉製作流程的掛曆等等。為了得到年輕人的喜愛,團隊採用了黎麗蓮萍的意見,在進行元素設計繪畫的時候更凸顯其可愛的一面。他們希望,人們能把食物的設計放在身邊,慢慢地消除對食物的恐懼厭惡,跳出body shame的怪圈,不拘泥於社會偏見,以更輕鬆的心態接受美食。
周末介紹,檯曆不只是封面有圖畫,他們按照準備食材——處理食材——醃製過程——放入容器——烹飪火候——出鍋六個流程為一組做了不同的頁面;除此以外,他們還根據科學健身的理論,每周設定了一個吃肉日,貼上東坡肉的小貼紙。貼紙是隨檯曆贈送,按照每個月四張的數量來提供的,食客可以自己選擇放縱的一天,避免長期節食導致身體各項機能的下降。
「能拿獎就已經實現預期了。」周末笑談,獎項肯定了他們的設計思路和設計能力,讓他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獨立設計作品的,給了他們很大的鼓舞。
(內容來源:浙江大學人民號)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