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已顛覆5大法律工作場景!起草合同、法律檢索、案件預測…你準備好迎接AI時代了嗎? | 能量星

2020-10-18 熊貓法律星球

這是熊貓能量星的第 81 篇文章

彙編、版面 | 熊貓小寶

當下,人工智慧炙手可熱,人工智慧正以「席捲之勢」衝擊著各個行業,包括法律圈。2017年9月,熊貓法律星球公眾號發布 的一文對人工智慧將對法律業的顛覆性影響進行了深度分析。

事實上,從「網際網路+法律」到「人工智慧+法律」,人工智慧給法律行業帶來更深遠、更徹底的變革,因此,我們將與大家討論人工智慧在法律行業的應用,就起草合同、審查合同、法律檢索、案件預測、諮詢服務等5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起草合同 

迎接AI時代,法天使從建設中國合同庫入手,打造法律人文本共享平臺。根據需求檢索合同模板或條款,可一鍵插入WORD文檔,從此以後你無需在電腦上四處切換頁面,只需打開word加載應用,這一切統統搞定。

安裝之後,它就出現在你的Word當中,以下面這樣的方式↓↓↓

一鍵調用10000+合同、法律文書模板

功能演示:法天使律師助手一鍵插入合同

 【二】審查合同 

人工智慧對法律行業的影響正逐步增強,今年2月27日「斯坦福等高校聯合研發的律政界AlphaGo完勝20名頂級律師」的消息驚動了整個法律界。

該消息指出,在一場與人工智慧比賽解釋合同的競賽中,「人類律師的平均準確率達到85%,而AI的準確率則達到95%。 另外,AI在26秒內完成了任務,而人類律師平均需要92分鐘。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在這些合同中最高可以達到100%的準確率,而其中人類律師的最高得分僅為97%。簡而言之,人類律師完敗。」

而在此之前,已有牛法網的合同智能審核機器人,開啟了「法律文書機器人」的第二種形態,即能夠提供「審合同」服務的機器人。

牛法網合同機器人的主界面

隨著法律技術革新,那些懂得利用新技術、擁抱新技術的法律服務從業者,能夠藉助這些輔助「機器人」來節省自己機械勞動的時間,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發定製化、專業化的法律服務產品,提升專項服務的客戶體驗、服務質量,進入高端法律服務市場,上升到更高維度,獲得更廣闊生存空間。

【三】法律檢索 

法律檢索功能是人工智慧在法律行業比較廣泛應用的一塊。早在2014年,官方版裁判文書網上線,成為法律實務界不可或缺的案例檢索平臺;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另一大數據產品「法信」上線,「法信」平臺的一站式法律解決方案排除冗餘信息,極大地減少了法官找法的檢索環節……

法律檢索是一件異常費時費力的事,法律檢索智能工具可以幫助法律人更加高效地進行檢索、學習、工作。而在案例庫和法規庫之外,還有一個合同庫。法天使從律師需求出發,開發了Word律師助手,可以幫助律師無需切換界面,在word中即可實現檢索文書模板、條款模板、法律法規、工商信息,不需要U盤、雲盤、網盤,在word應用中一鍵即可插入文檔。

法天使律師助手六大亮點

功能演示:法天使律師助手一鍵插入法規

【四】案件預測 

人工智慧在法律行業的應用的第三大方面便是案件預測。由於律師在了解案情的過程中,要閱讀上千頁的文字資料,耗時耗力,所以網上法院、機器人法官也應運而生,這個應用在去年特別明顯。

2017年上半年,Science 報導了一種利用最高法院資料庫和隨機森林算法構建的法官判決預測系統,該系統在判決預測上甚至要比法律專家還準得多。以前機器之心就曾對話過首個致力於法律服務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Ross Intelligence,這一次是人工智慧應用於法律的新進展。

隨機森林算法模型

2017年下半年一位名為CaseCruncher Alpha的人工智慧律師剛剛在一次挑戰中擊敗了100名人類律師。這名機器人和100名來自劍橋的法律系學生互相提出對立論點,並給出了「數百個PPI(支付保護保險)不當銷售案例的基本事實,並被要求預測金融調查官是否會允許索賠。」他們總共提交了775份預測報告,結果顯示,CaseCruncher的準確率為86.6%,而學生的準確率只有66.3%。

CaseCruncher Alpha

【五】諮詢服務 

時間就是律師的成本,法律諮詢的智能化能將律師們從繁重的無效諮詢中解放出來,而法狗狗的「法律機器人」,輕鬆解決這個難題。

時間就是律師的成本,法律諮詢的智能化能將律師們從繁重的無效諮詢中解放出來,而法狗狗的「法律機器人」,輕鬆解決這個難題。

 「夫妻的共同財產如何認定?」、「專利被侵權該怎麼辦?」、「買到產權不清的房子」、「該如何維權……」以前,人們碰到類似的法律問題要麼百度、要麼問熟人,但都難以獲得一個確定的答案。如今只需打開手機微信公眾號,開口問幾句就可輕鬆解決了。

「法狗狗」手機端界面

「法狗狗」用對話機器人免費提供法律服務,是一款十分智能法律助手。

儘管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對法律服務的探索仍然處在一個未成熟的階段,但是在未來,「法律+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一定是法律服務市場的趨勢。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原本很多簡單的、程式化的、重複性的勞動被計算機或機器人所取代……節省下來的這些時間,可以讓法律人更專注於那些仍需要人腦的任務,專注於客戶諮詢和其他更高價值的工作。

相關焦點

  • 法律人工智慧的十大前沿問題
    來源:光明日報法律人工智慧是指人工智慧技術在法律中的應用,其目標是充分提升法治效能。我國的智慧法院、智慧檢務建設等國家重大工程,就是法律人工智慧的落地應用。目前,法律人工智慧的系統工程標杆是「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其將公檢法三機關的刑事業務在一個雲平臺內打通,部分實現了自動法律推理,大幅提升了工作實效和程序公正性。
  • 75號咖啡|數字時代的司法觀(二):法律人工智慧的技術、理論與應用...
    如何重塑數字時代的司法理念,如何實現工作模式、辦案方式的整體性轉變,如何讓司法為國家治理、社會發展全方位賦能,都值得我們理性審視和深入思考。 「75號咖啡」將以「數字時代的司法觀」為主題,以「大咖來訪」「法律沙龍」兩種形式,對司法人工智慧、大數據治理等進行深入探討。
  • 對話| 華宇軟體發布法律 AI 平臺, 「智慧法院」如何滿足多元化...
    ,結合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平臺提供法律知識圖譜構建、電子卷宗材料識別、司法行業音視頻分析、基於主數據的法律大數據融合、法律大數據畫像技術等五大主要能力。在以DT技術為核心的大數據時代,華宇幫助最高法建設完成了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以數據的技術來提升案件的管理效率。2016年12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線了智能研判系統——「睿法官」,與審判業務系統進行了深度融合,和法官日常辦案進行了對接。
  • 法律方法與法律統一適用
    後者是指在長期的法律職業實踐中形成的,通過專門的法律語言來進行分析、推理、解釋、判斷和論證等活動的一種主觀過程。近年來,法律統一適用問題備受理論界與實務界的關注。學界圍繞這一主題,迄今已推出不少作品。2020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工作機制的意見》。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已有一系列關於統一法律適用的規範性文件發布,足見這個問題備受重視。
  • 聽聽法律從業者怎麼說
    大部分應屆生在第一份實習或者工作時,最大的問題在於,不能很好地將在學校學習到的理論運用到工作中。 到律所工作後,應該多接觸真實的案例。如果是從事非訴業務,實習生的工作大部分是盡調報告的填寫,法律檢索等。所以了解法律檢索方法、常用的法律檢索網站是必備技能。
  • 人工智慧時代即將來臨,未來哪些職業將會被取代?
    近日,由三名劍橋法律系學生打造的一位名為CaseCruncher Alpha 的 「人工智慧律師」在一次挑戰中擊敗了100名法律專業學生。這名機器人和 100 名來自劍橋的法律系學生互相反對,並給出了「數百個 PPI(支付保護保險)不當銷售案例的基本事實,並被要求預測金融調查官是否會允許索賠。
  • 馮小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 的法理與司法實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主要就施工合同效力、工期、工程質量、工程招投標、審理施工案件涉及的司法鑑定、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實際施工人權利義務等方面作出規定,就上述審理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常見的法律爭點作出相關規定
  • 包小黑如何科學地打標——弱監督系統snorkel在法律場景的應用
    一、導言數據是人工智慧的基石,更多的數據、更高的質量往往意味著更好的效果。然而大規模高質量數據的獲取並非易事,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成本,尤其是在需要領域知識的情況下。數據標註,正日益成為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的瓶頸。鑑於此,弱監督方式開始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如遠程監督、規則/分類器進行啟發式標註等。
  • 人工智慧在司法領域的應用
    短短50年,司法(法律)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令人驚嘆,特別是近幾年,人工智慧大有取代法律人的趨勢。在國外,人工智慧應用於司法領域的例證可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美國等發達國家研發了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法律推理系統、法律模擬分析系統、專家系統運用於司法實踐。
  • 【法治文化】2020 年的 80 種法律好書
    ,力求深入清末民初的大變局時代,呈現東西方法律文明之間的衝突與交流。盤點熱點案件,探討刑法世界的價值基礎與人文精神,法律與哲學融會貫通,不只普法,更聚焦構建「三觀」。本書共分為以下5大部分:「入罪之前」、「不等於不」、「尋釁滋事」、「羅生門之判」、「你的權利」。共收錄羅翔教授的40餘篇隨筆文章,羅老師在書中通過盤點一系列社會熱點案件,探討了刑法義理及其適用,盤點了豐富的法治知識與人文理念。作者筆調自省而尖銳,洋溢著責任感與人文情懷。
  • 自動化決策算法的法律規制
    自動化決策算法引起的法律風險已引起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建議推行以國家機關為主體的算法評估或審計制度,切實保障個人的知情權和算法解釋權。         在人工智慧應用場景較多的領域,自動化決策算法引起的法律風險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其中比較典型的是自動駕駛汽車致損和金融領域的數字貨幣被盜案件。
  • 以同案同判促司法公正樹司法權威 中衛中院推動六大類案件類案檢索...
    類案及關聯案件強制檢索,是指法官通過在線檢索、查閱相關資料等方式發現與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已經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為待決案件裁判提供參考的的一種新型審判輔助機制,其目的在於讓在先案例幫助法官、合議庭、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作出正確的司法判斷。
  • 《民法典》買賣合同的10大變化+法律要點|學習民法典之4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發布日期:2012.05.10)第三條 【無權處分·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合同中的單方無條件解約條款具有法律效力嗎?
    比如在大城市的房屋租賃市場,價格合理地段好的房屋的出租人就處於強勢地位,外地來大城市謀生的有租房需要的承租人就往往處於弱勢地位;再比如辦公樓租賃合同中,高檔寫字樓的出租方相對於一般的公司和企業就處於強勢地位,要想改變大廈物業提供的標準租賃合同版本並非易事。
  • 總是淪落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其實你缺少點法律思維
    你以為你知道的是真相嗎?2020堪稱魔幻的一年,上半年幾乎全民宅家,一件件新聞衝擊著大家的眼球,然而多個重大輿情事件發生反轉,讓不少網友直呼現在太多反轉的案例已經讓人沒法相信什麼。這個世界上到底什麼是真相,你看到的新聞發生的事情是真相嗎?或者你看到某個新聞報導之後,剛剛還在義憤填膺,結果看到一些專家開始對事件做的解讀,你會說:「咦,原來是這樣呀!」
  •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保險合同糾紛案件94個法律適用疑難...
    發布:濟南中院新聞中心撰寫: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為進一步規範保險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統一裁判尺度,濟南中院民二庭結合審判實踐,對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中的有關問題進行解答,供全市法院在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時參考。
  • 蘋果發布會讓AI又爆紅了科技圈,但你知道什麼是人工智慧嗎
    冰箱會說話,鏡子能夠進行人像識別,智慧機器人可以幫你照看孩子,甚至,你可能會和機器人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這些都是人們對人工智慧時代的遐想。人工智慧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工具,它幫助人類解決問題,取代重複性的工作,創造新的商業價值。近些年來,伴隨著人工智慧發展,很多傳統行業被顛覆或是改造。
  • 論法律學說的司法運用
    (共檢索了1074名學者)等進行關鍵詞檢索,通過研讀,最終確定相關裁判文書268份。(80)填補法律漏洞的方法較多,其中通過法律學說來補充法律漏洞是理論界和實務界都通用的方法之一。如在某買賣合同糾紛中,司法者首先指出「關於民事訴訟中出現未涵蓋在生效刑事判決中的新證據,致民事判決與生效刑事判決可能存在衝突如何協調的問題」,存在法律漏洞。有學者對此提出在刑事判決生效後出現新的證據,民事案件應根據優勢證據規則做出司法判斷,所以司法者運用該觀點作為補充漏洞的依據。
  • 鄭州商標異議覆審案件的法律程序
    商標評審委員會受理商標異議覆審案件後,將申請人的申請書副本及其他證明材料寄送當事人另一方,限期作出答辯。當事人逾期未答辯或拒絕答辯,不影響評審進行。商標評審委員會對異議申請的覆審採用書面審理的方式,也可以公開評審的方式進行。
  • 機器人犯錯,誰負法律責任?人工智慧可以替代法官判案嗎?
    法律界人士認為,從法律視角考察人工智慧發展和應用,關鍵是主體性與歸責方式。主體性,即是否有必要在法律上承認人工智慧應用主體(通俗意義的機器人)的法律主體地位;歸責方式,即到底誰該為智慧機器人的非人為預期的行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