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撲絕緣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入選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1月18日上午,科技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清華大學薛其坤、陳曦研究組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馬旭村研究組,方忠、戴希研究組,孫慶豐和謝心澄,在拓撲絕緣體領域實驗和理論兩個方面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界引起廣泛影響,該成果以總選票排名第一入選「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上海技物所等在鐵電隧道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每日科技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以及研究員孟祥建課題組在鐵電量子隧穿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課題組的王建祿博士與博士研究生田博博、趙曉林等對鐵電隧道結進行了系統研究,製備了聚偏氟乙烯聚合物(PVDF)材料的鐵電隧道結固態器件,發現了鐵電極化操控的直接量子隧穿效應。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丨物理所入選「率先行動」第一階段成果進展
除了聚焦基礎前沿問題,紮根中關村外,物理所還積極參與北京科創中心懷柔科學城、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中心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以及長三角研究中心建設,為科技強國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近日,在系統梳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眾多科技成果基礎上,中科院按照「三個面向」凝練歸納出59項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由中科院物理所主要完成的三項成果同時入選。
-
中科院高介電常數薄膜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科學時報》訊(記者 張璋)日前,兩種高K薄膜材料:鋁酸鑭(LAO)和鑭鋁氧氮(LAON)公之於眾。作為二氧化矽的潛在替代品,兩種材料可使半導體器件的尺寸在縮小到65納米或更小時,繼續遵從「摩爾定律」,在對現有設備進行一定工藝流程改造後,生產出更小、更快的晶片。
-
物理所發現金屬-有機骨架中的共振量子磁電耦合效應
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是指金屬離子與有機官能團相互連結,共同構築的長程有序晶態結構。MOF材料因在清潔能源、催化、吸附、環保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而受到廣泛關注。
-
物理所拓撲絕緣體材料生長調控和輸運性質研究獲系列進展
最近三年來,三維拓撲絕緣體的研究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飛速進展,並成為凝聚態物理研究中的一個爆發性熱點領域。拓撲絕緣體是一類具有非平庸的拓撲對稱性(Z2)的材料,其內部絕緣,但在表面上存在著一種無能隙的、線性色散並且自旋與動量鎖定的特殊電子態。這種新的量子物質態被預言可以產生出許多新奇的準粒子和物理效應,如磁單極、Majorana費米子和量子化的反常霍爾效應等。
-
物理所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結構與熱電特性研究取得進展
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是未來納電子器件的基本組成單元,在電子、熱電、光電乃至能源等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在過去的幾年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高鴻鈞研究組在新型硼低維納米材料的製備、性質和應用方面開展系統研究,取得許多有意義的成果【Adv. Funct.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丨物理所入選「率先行動」第一階段...
近日,在系統梳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眾多科技成果基礎上,中科院按照「三個面向」凝練歸納出59項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由中科院物理所主要完成的三項成果同時入選。今天為大家介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成果進展。
-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近期,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與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研究組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何新進展
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一大批原創性成果我國科學家在量子科技若干領域處於國際引領位置,特別是基礎研究領域,近年來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謝心澄院士介紹他的團隊研究「拓撲半金屬中的三維量子霍爾效應」:「我們研究了外爾半金屬中的三維量子霍爾效應,並闡明了邊緣態的完整圖像。
-
進展 | 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
-
拓撲絕緣體實驗研究取得新進展
,在拓撲絕緣體的實驗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原位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測量顯示,這些薄膜具有本徵的絕緣體特徵。三維拓撲絕緣體的量子薄膜的實現為理論預言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巨大熱電效應、激子凝聚等新奇量子現象的研究提供了基礎,是在拓撲絕緣體材料製備方面的一個重要進展。
-
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拓撲量子輸運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拓撲量子輸運是研究新穎量子物態的重要手段近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廖志敏課題組在低維拓撲材料電子輸運與器件效應研究的前沿領域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廖志敏課題組率先實驗發現了狄拉克半金屬Cd3As2中外爾費米子手性反常導致的負磁電阻效應【Nature Commun.
-
量子中心謝心澄教授及合作者在反常量子霍爾效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
2019/01/24 信息來源: 量子材料科學中心 最近,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謝心澄教授與中心訪問學者蘇州大學陳垂針教授
-
金屬納米催化劑尺寸效應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金屬納米顆粒的尺寸效應對負載型金屬納米材料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有重要影響。
-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半導體門控量子點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物理所等反常霍爾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反常霍爾效應是最基本的電子輸運性質之一。雖然反常霍爾效應早在1881年就被Edwin Hall發現,但其微觀機制的建立卻經歷了一百餘年的漫長曆程。本世紀初,牛謙等人的理論工作揭示了反常霍爾效應的內稟機制與材料能帶結構的貝裡曲率有關,並得到了廣泛的實驗支持,反常霍爾效應也因此成為當今凝聚態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手段。
-
物理所在三維納米結構的加工與應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三維納米結構既可具有納米材料與結構所賦予的量子效應、尺寸效應與表面效應等新奇物性,又可通過三維幾何結構實現電聲子輸運與耦合、自旋極化、激子行為、波陣面調控等物性的協同調製,獲得平面器件不具有的功能。目前,三維納米結構的可控加工方法明顯不足,阻礙了三維納米器件的發展,並制約著高端納米產業化技術的形成。
-
物理所層狀量子材料的電子相干性研究取得進展
量子材料電子相干性的產生對於多體相互作用及關聯調控有重要的意義。然而,這並非易事,許多先進精密的電學實驗方法是非相干的,不能誘導和測量集體激發態。相干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可以自然地將光場所固有的相干性傳遞給量子材料,可用於調控電子的相干性。這種相干性的傳遞是否能實現,取決於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形式,以及物質的電子結構。
-
拓撲半金屬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論文—科學網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在拓撲半金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