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譯MTPE新聞」犀牛,猩猩等動物也將成為新冠肺炎的「受害者」

2020-09-05 雲譯科技

本文摘自Bloomberg Opinion,由雲譯MT在線翻譯平臺翻譯,張一帆審校,轉載請註明出處。

Social distancing may save human lives, but it’s making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threatened species even more vulnerable.

保持社交距離或許可以挽救人類的生命,但它同時也使得世界上的一些瀕危物種變得更加脆弱 。

In Botswana, poachers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suddenly empty reserves to kill at least six endangered rhinos. In South Africa’s North West province, at least nine more were killed.

在波札那,偷獵者利用疫情期間保護區人手不足的情況殺死了至少六隻瀕危的犀牛。在南非西北部的省份,至少還有9頭犀牛被殺。

Tigers, elephants and countless other species might face similar threats.

老虎、大象和其他無數物種可能會面臨類似的威脅。

Tourism has supported the conservation of threatened habitats for decades by giving local communities an economic stake.

幾十年來,旅遊業一直是當地社區獲取經濟利益的主要手段,這同時也為受到威脅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提供了保護與支持。

The pandemic is teaching conservationists and governments alike that this model isn’t sustainable in a steep downturn.

全球性流行病正在教導環保主義者和政府,這種模式在經濟低迷時期是不可持續的。

International tourism has taken a massive hit, with daily flights down by almost 80% since early April.

國際旅遊業受到了巨大打擊,自4月初以來,每天的航班數下降了近80%。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uch as the Seychelles and the Maldives have seen their tourism industry erased, accounting for as much as 30% of GDP.

塞席爾和馬爾地夫等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旅遊業已被抹去,約佔這些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30%。

Madagascar has spent decades promoting its unique habitats and rare species. With 144 protected areas, it has succeeded spectacularly in: Preserving biodiversity and Creating economic benefits for local communities.

馬達加斯加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來推廣其獨特的生態環境和稀有物種。它擁有144個保護區,並在保護物種多樣性和為地方社區創造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Because of the virus, Madagascar’s model is defunct.

由於新冠病毒的蔓延,馬達加斯加的模式失效了。

Since January, $500 million of expected revenue has been wiped out and Ranomafana National Park, home to 12 lemur species, is generating no income at all.

自1月份以來,5億美元的預期收入被衝銷,作為12種狐猴家園的拉諾馬法納國家公園也完全沒有收入。

Without an economic rebound, the pressure to poach will only ramp up over time.

沒有經濟反彈,偷獵帶來的壓力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

In previous major epidemics, it took an average of 19 months for visitor numbers to recover. The depth of the current downturn will almost certainly require longer.

在以前的大型流行病時期,遊客數量平均需要19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當前經濟低迷的深度幾乎可以肯定會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復。

相關焦點

  • 恐怖的「人猿雜交」實驗,在人類女性體內注入猩猩精子
    他們指出,伊萬諾夫的項目「對唯物主義而言是無比重要的問題」,「應該能構成對宗教學說的致命打擊。」,也在為宗教保守派圍剿進化論而憂心忡忡,為了捍衛科學觀念,主席埃德溫·斯洛森高度關注跨物種雜交的前沿研究,尤其希望能配出「全新的高等物種」,成為進化論一錘定音的關鍵證據。
  • 「2020新冠肺炎記憶」項目已獲4.9K星標
    這兩天,又一個關於新冠肺炎的 GitHub 登上了中文趨勢榜的首位,截至目前,已經收穫近 5K Star,600+ Fork。項目介紹nCovMemory 項目的中文名稱是「2020新冠肺炎記憶:報導、非虛構與個人敘述」,創立該項目的目的是為研究人士提供方便自然語言處理、疫情防治取用相關資料的資料庫。
  • 美國頁巖油產業先驅,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疫情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美國頁巖油產業先驅崔石比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聲請破產保護,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暴跌,成為壓垮這家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並使崔石比克成為疫情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崔石比克執行長勞勒表示:「我們將徹底重整崔石比克的資本結構和事業,以解決我們的財務弱點,和善用我們雄厚的營運優勢。」崔石比克是最新一家申請破產的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製造商,因為疫情導致的經濟放緩,削弱化石燃料需求。
  • 在女性體內注入猩猩精,意圖培育出超級勇士!
    這種環境下,伊萬諾夫的做法可謂大膽:他初出茅廬便主張「用大型動物做實驗」,通過人工授精批量製造單匹優質公馬的後代,一度為此受到莫斯科農學研究所等專業機構的質疑,但豐碩的成果還是換來了應得的聲譽。
  • 病毒起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坐實「美國投毒」?
    早在2019年底,武漢出現不明肺炎後,彼時醫生圈內部消息將其指向SARS(非典型肺炎)。消息外洩後,旋即勾起中國民眾對SARS的特殊歷史記憶,病毒源自野生動物成為「共識」,加之石正麗團隊2017年發現菊頭蝠種群含有SARS病毒全部基因組,蝙蝠一度成為民眾集火的靶標。後續不少研究也將矛頭指向蝙蝠,但至今仍不能給出最終定論。
  • 全球68%野生動物消失 拉美、加勒比最嚴重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張寧倢/綜合報導全球最大的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9日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急遽減少,50年內平均下降近70%,最嚴重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更有超過90%的動物消失,是數百萬年來從未見過的情況,並指出
  • 巨頭的恐懼、薛丁格的「馬斯克新冠」和新造車的「冷水」| 極客一周
    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昔日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們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個網際網路巨頭,他們提供給消費者的不再是上網打發時間的小玩意,而是成為了新的「基礎設施」,這就意味著要面對更強的監管。得到總編輯李翔在《壟斷與反壟斷下,我們如何與大型科技平臺共處》分析認為,從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到後來的微軟帝國,都在成為巨型公司之後,遭遇了來自美國政府的反壟斷「鐵拳」。
  • 朱嘉明: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社會成本觀念和結構
    雖然人們對於新冠病毒認識不過六個月的時間,但已經不得不承認它集中顯現了如下特徵:(1)溯源極端困難。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WHO 和相關國家政府就追尋病毒源頭和動物宿主,但是至今沒有定論。不僅如此,將新冠肺炎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的「19」是指發現該冠狀病毒的2019 年。選擇這一名稱,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關聯,消除歧視,避免被政治化。
  • 淘寶在犀牛工廠裡開了一場時裝秀
    上周剛剛亮相的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工廠」裡,迎來了一場時裝秀。沒有時尚巨頭,沒有國際名模,甚至走秀臺都不是T型臺,但這裡有年輕人最喜歡的時尚潮流和趨勢。9月22日,近30個淘寶iFashion的商家在犀牛工廠走了一場工廠裡的時裝秀。走秀的時裝一共有60多個款式,全部由專業級模特展演,時裝款式則全部來自淘寶服飾的iFashion商家,他們中的大部分商家都已通過「犀牛工廠」進行柔性製造。在淘寶上,網絡熱點也可以成為一門生意。
  • 一群訓練有素的野生動物保護犬,從偷獵者手中拯救了45頭犀牛
    犀牛角是一種十分昂貴的奢侈品,「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每年都有很多偷獵者前往非洲大草原獵殺犀牛。在過去的十年中,有8,000多頭犀牛成為偷獵的受害者,南非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非洲犀牛的數量越來越少,很多犀牛種群都已經滅絕,殘留下來的犀牛種群也在苟延殘喘。「物以稀為貴」,縱然非洲地區有很多動物保護組織在努力保護和挽救那裡的野生動物,但是在巨大的暴利誘惑下,仍然有很多偷獵者不惜鋌而走險。
  • 猩火確實可以燎原,對話超級猩猩創始人刻奇
    不僅如此,在超級猩猩第一次進行發布會時,送給到場來賓的伴手禮中,首次將線上的猩章變成了實物,只要獲得了這個猩章,便可以獲得由超級猩猩的「彩蛋特權」。途家及斯維登集團聯合創始人兼CEO羅軍先生曾經說過,對於品牌來說最重要的並非創新力,而是迭代能力。從超級猩猩的角度切入,零售的模式可以說的上是按次迭代用戶體驗,因為同時又有「超猩學院」的支撐,單個系列的自主研發課程也能做到按照季度更新。
  • 動物會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嗎?又有新的研究證據
    動物會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嗎?病毒會通過貓狗等寵物傳染給人嗎?人會把病毒傳染給寵物嗎?對於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定論。2020年8月21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表示,對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體的關鍵細胞受體ACE2進行分析後得出結論:有410種脊椎動物都有可能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 又一視頻社交產品落地,「騰訊新聞極速版」變身為「有味」App
    近日,據媒體消息,騰訊將「騰訊新聞極速版」App升級改造為一款名叫「有味」的產品,後者的定位是「美好生活分享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從產品內容來看,「有味」以視頻內容為主,但視頻的篇幅則不再局限於1分鐘以內的短視頻,更多的則是3分鐘以上乃至超過10分鐘的視頻。
  • 犀牛| 倒圓角失敗的一般解決辦法
    四個面相交產生幹涉  解決方法:使用「合併兩個共平面的面」將CD兩面合併,再進行倒角。    修剪多餘部分  用「嵌面」、「從網格建立曲面」、「雙規掃掠」等方式修補空缺部分,可使用輔助面  2  建立圓管手動導角  使用「圓管工具
  • 我們離人造「超級病毒」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 自然界形成的病毒之間會有各種細節的差異,這些差異經常是無意義的。GOF研究不太會去改造這些無意義細節,改動一般比較小且多帶有目的性。 對新冠肺炎病毒的研究結論更接近前者。它的序列與所有已知病毒都有許多細節差異,但沒有自然界不存在的新變異,即便是受體結合方面那個可疑的突變也存在於其他病毒中。
  • 「12.12新聞速遞」鐵鏈纏腰 黎智英今日提堂;拜登弟弟接受FBI調查;「港獨」分子梁頌恆已逃美……
    梁頌恆和遊蕙禎曾在2016年宣誓就任特區立法會議員時,以不堪字眼辱華,並展示「港獨」標語,其後因「宣誓風波」被褫奪席位。」罪,成為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首名被起訴該條罪名的被告。會議強調,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要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科學部署,狠抓落實,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歲末年初,要毫不放鬆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確保疫情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要做好「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
  • 「動物有情世界」動物的赤子之愛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某件事是對的,直覺是這樣,我們也真的準備去做,結果看了表面的情況,頭腦就告訴我們:「不,不,這樣做不對!」於是我們就放棄了。之後才又感到後悔,因為那正是我們原來該做的事。如果我們沒看那些外表或表面的情況,本來能夠做出正確的事。同樣,眾生有各自的表現,因為他們也有頭腦。多數的動物,智商的年齡比我們年輕,舉例來說,狗的智商相當於十歲的小孩,據說是這樣。
  • 處於「隱生狀態」的「水熊蟲」會成為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物種嗎?
    其實月球上早已經有了地球的生命,比如說2019年的4月12日,以色列「SpaceIL」公司的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不幸就在月球登陸的過程中墜毀與地面失去了聯繫。一方面,「創世紀號」月球探測器是第1個由私人贊助的航空探測計劃,一旦成功,以色列也將成繼美國、前蘇聯和中國後,第4個成功實現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AI無法成為「專利發明人」?一位計算機學者決定起訴美國專利局
    值得注意的是,「DABUS」是一個 AI 系統,由大量訓練過的神經網絡組成,Thaler 將其形容為「創造力引擎」。比如所有權、非人權(non-human rights),甚至還可以延伸到:是什麼使我們成為了「人」,而其他實體卻沒有?就像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猴子自拍案」:印度尼西亞雨林中的獼猴使用攝影師 David Slater 留下的相機拍了一張自己的照片,並在網際網路上風行一時。
  • 跨國協力拯救瀕危白犀牛
    圖|NASA8月19日晚,「吉納維芙」掠過墨西哥西部沿海,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185公裡,達到3級颶風級別。墨西哥政府已關閉太平洋沿岸各州的數個港口並禁止船隻出港。每年5月至11月是太平洋颶風(颱風)季,2020年迄今太平洋上已形成12個熱帶氣旋,累計造成經濟損失超過2億美元。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計2020年最強颶風季將在9月10日至10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