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粹丨證監會明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六大重點;聰明...

2020-12-05 經濟參考網

  11月11日,五大信披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粹:


經濟參考報

 

頭條

 

測試穩步推進 多數字人民幣落地場景浮出

 

隨著更多測試內容曝光,數字人民幣的未來落地場景逐漸清晰。深圳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在一周之內實現交易金額876.4萬元,整體而言,數字人民幣全國共落地試點場景已超過6700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多個領域,交易金額超11億元。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與滴滴出行、京東數科等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數字人民幣更多線上支付場景充滿想像空間。

 

要聞

 

豬肉價格首次轉降 CPI漲幅再創年內新低

 

隨著豬肉價格連續上漲19個月後首次轉降,10月CPI漲幅也創下年內新低。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了10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從環比看,CPI下降0.3%;從同比看,CPI上漲0.5%,漲幅比9月回落1.2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指出,同比漲幅回落較多,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翹尾因素減少以及豬肉價格由升轉降的影響。

 

創新貨幣政策工具 深度服務實體經濟

 

央行日前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顯示,為全力對衝疫情影響,金融管理部門採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多種應對舉措。前三季度金融體系運行總體平穩,有力支持我國經濟實現正增長,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央企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提速

 

2019年11月11日,國務院國資委《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正式對外公開發布,為央企股權激勵打開了政策空間。一年間,圍繞激勵力度、業績考核、審批備案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漸次落地。一大批央企上市公司爭相嘗鮮,也帶動了整個資本市場國企股權激勵熱潮迭起,改革紅利加速釋放,推動相關公司業績顯著增長。

 

中國證券報

 

頭條

 

證監會明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六大重點

 

中國證監會11月10日消息,證監會當日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動員部署會,對證監會系統紮實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進行深入動員、全面部署。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部署了把好「入口關」、暢通「出口關」、依法查處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等六方面重點工作。

 

要聞

 

鋼市漲聲連連 資金「燒熱」黑色系

 

焦炭期貨價格自9月29日反彈以來,在1個多月時間內已經上漲27%,11月10日創2018年10月以來新高,升水現貨價格每噸超100元。原料價格大漲,鋼廠照單全收,煤焦產業上下遊博弈由來已久,但焦化企業的存在感和話語權這次格外明顯。數據顯示,A股鋼鐵、煤炭板塊11月2日至9日實現「六連漲」,10日有所回落。

 

科技股短線「剎車」 私募搶跑細分賽道

 

受隔夜美股科技板塊整體走弱等因素影響,近期在A股市場持續演繹「王者歸來」的半導體等科技股,11月10日遭遇短線「剎車」。來自私募業內的最新策略觀點顯示,儘管10月以來科技股板塊整體已經出現較大幅度拉漲,但多家私募機構對於該人氣板塊依然熱情不減。在部分細分行業高景氣度和泛科技板塊長期基本面向好預期的共同「加持」下,功率半導體、汽車電氣化、5G換機、消費電子等細分賽道,依然被普遍看好。

 

首批公募QDII基金 有望全部實現「回本」

 

Wind數據顯示,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基金的最新淨值達到0.997元,距離發行時的1元面值,僅有一步之遙。這意味著,繼南方全球精選基金、華夏全球股票基金、嘉實海外中國股票基金淨值陸續超越1元後,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基金淨值若能一鼓作氣突破1元,首批出海的4隻公募QDII基金將全部實現「回本」。

 

上海證券報

 

頭條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聚能量 進博會意向成交創新高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10日圓滿閉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透露,按一年計,此次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在此次進博會上,不少地方交易團加大了對服務貿易的採購比重,並緊盯各類硬核技術,一樁樁合作在此期間開花結果。

 

要聞

 

前三季度銀行淨利潤降幅較上半年收窄

 

銀保監會10日披露的2020年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利潤同比下降,但降幅較上半年收窄,風險抵補能力較為充足。

 

北向資金「滬強深弱」 外資今迎重要時間窗口

 

11月11日,外資迎來重要時間窗口。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日前宣布,將於歐洲中部時間11月10日晚間(北京時間11日早晨)公布其半年度評議的結果。此次評議涉及MSCI全球標準指數、MSCI全球小盤和MSCI全球微盤指數、MSCI全球價值指數和MSCI全球成長指數、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和MSCI中國全指數等一系列指數。該評議結果將於11月30日收盤後生效。

 

「搶籌」A股定增 外資機構投資路線圖浮現

 

從上海證券報記者最新統計的名單看,今年下半年以來,榮盛石化、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藥明康德等近20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出現了包括高瓴、JP Morgan、UBS AG在內的一眾國外知名投資機構。

 

證券時報

 

頭條

 

重大突破!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

 

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共六章24條。《徵求意見稿》明確了諸多基礎性概念,對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予以營業額和協議控制(VIE)架構的特別考量。也對廣受批評的「大數據殺熟」、「搭售」、「二選一」作出分析界定。

 

要聞

 

IPO批文下發速度料將加快 監管趨嚴態勢未變

 

近期,A股IPO批文下發速度放緩,同時新股上市的數量也較此前大幅下降,這與財務數據報告到期、節假日等因素相關,隨著上述因素的變化,IPO批文下發速度有望加快。市場人士表示,預計周批文有望回歸到10~15家的水平。

 

雙十一到了 上市券商股東還在「賣賣賣」

 

雙十一前夕,仍有上市券商被股東賣賣賣。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至少已有11家上市券商先後公告大股東的主動減持計劃,共涉及18家上市券商股東,其中還不包括被動減持股份、減持可轉債以及不適用減持新規而未預披露的案例。

 

證券日報

 

頭條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證監會部署六大重點任務

 

11月10日,中國證監會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動員部署會,對證監會系統紮實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進行深入動員、全面部署。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出席會議並講話。

 

要聞

 

北向資金「返場」 重點布局金融板塊

 

11月份以來,北向資金重啟「買買買」模式。據東方財富網頁顯示,截至11月10日收盤,北向資金近一月淨買入257.61億元,其中滬股通近一月淨買入191.51億元,深股通近一月淨買入66.1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近一月,從所屬行業板塊來看,銀行、電子元件、券商信託等行業板塊獲得北向資金增持較多。

 

本周66隻個股創歷史新高 逾九成被機構「點讚」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本周前兩個交易日中,滬深兩市有187隻個股股價(剔除下半年上市的股票)創出年內新高。其中更有66隻個股盤中創出歷史新高,從申萬一級行業看,化工、電子、機械設備、電氣設備等四行業所屬個股均為8隻及以上。

 

來源:經濟參考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編輯:李會平)

相關焦點

  • 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上交所:重點監管利用信息披露炒作概念等...
    11月25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11月25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經濟參考報 頭條當前,多地正以時不我待的姿態加速推進重點項目投資,衝刺全年投資目標。與此同時,面向「十四五」時期的重點項目儲備也開始推進。業內專家建議,要儘快啟動補短板、強基礎的宏大工程,鞏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勢頭。年內1700餘家上市公司披露減持計劃11月24日,12家上市公司股東共披露了超86億元的減持計劃。
  • 上交所發布信披分類監管指引 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上交所將以分類監管為重要抓手,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交易所一線監督及自律管理職責,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 證監會印發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46項任務發布
    近期,證監會印發《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力爭通過3-5年努力,使上市公司整體面貌得到較大改觀。分析人士認為,《行動計劃》的出臺,標誌著上市公司監管領域專項改革從藍圖規划走向施工建設。《行動計劃》主要包括七個方面46項具體任務:1、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
  • 藍山科技成首家因精選層申報信披違規遭調查公司 半年暴跌95%
    來源:券商中國藍山科技成為首家因精選層申報信披違規遭調查的公司!近日,證監會對北京藍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山科技)申請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立案調查,這是落實深化新三板改革總體要求,把好精選層「入口關」,嚴肅市場紀律的重要舉措。
  • 證監會發布重大資產重組新規,這些重點值得關注……
    證監會正式發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管理辦法》修訂稿,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此次修訂是為了持續推進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促進供給側存量重組、增量優化、動能轉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修訂後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管理辦法》有哪些重點內容?
  • 大敗局:逾80家上市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個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已經突破了80家。 翻閱80多家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公告,可以發現,「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最主要原因,今年初至11月底,證監會發起的立案調查中,超過八成與此有關。
  • 上交所抓「關鍵少數」強化持續信披,50多位科創板公司掌門人閉門受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一家上市公司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關鍵少數」,即董監高、控股股東、核心骨幹等,這「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就是實際控制人。
  • 吉林證監局多維度入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近日,吉林證監局制定了《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專項工作方案》,方案明確了「五個一起抓」,多維度助力上市公司質量提升。
  • 看五大部委施策...
    原標題: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二八分化」加劇!A股頭部集中趨勢會否持續;2021年投資風口在哪?看五大部委施策要點   頭版  支持實體信號密集釋放 2021信貸投放重點圈定  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
  • 「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六大任務明確
    在該書中,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題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署名文章。 易會滿在這篇文章中全面闡述了「十四五」時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六大重點任務,包括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健全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直接融資包容性;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夯實直接融資發展基石;深入推進債券市場創新發展,豐富直接融資工具;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基金,突出創新資本戰略作用;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充沛直接融資源頭活水。
  • (全文)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20年年會上的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對資本市場高度重視,多次就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資本市場建設和上市公司監管明確了重點、指明了方向。去年5月11日,易會滿主席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上指出「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和支柱,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必須謹記和堅持『四個敬畏』,牢牢守住『四條底線』,常懷敬畏之心」。
  • 上交所:將4類公司納入重點監管範圍 對其信息披露事項予以重點關注
    上交所將以分類監管為重要抓手,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交易所一線監督及自律管理職責,持續提升監管效能。就此,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一、能否簡要介紹一下這次發布《指引》的由來和主要內容?
  • 證監會新年1號罰單劍指操縱市場
    專家表示今年仍將集中資源打擊重大違法行為本報記者 吳曉璐近日,證監會公布了2021年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和1號市場禁入決定書,熊某昌、吳某榮控制196個證券帳戶,操縱華平股份虧損3.24億元,分別被證監會處罰205萬元、185萬元,合計罰款390萬元。
  • 《關於推動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質量的若干措施》;渾水:百度盡調很...
    (證券時報)證監會:加大對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力度證監會機構部副主任林曉徵表示,證監會發布《證券基金機構董監高及其從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證券時報)證監會:對金融科技等領域專業人才從業 適度放寬工作經歷限制證監會機構部副主任林曉徵11月20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就《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對董監高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系統性規範,允許具備一定專業經歷和經驗的人員豁免測試。
  • 泰坦股份IPO再追蹤:上市申報材料信披完備性遭監管質疑
    即使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坦股份」)的IPO申請在半個月前已經順利通過了證監會發審會的審核,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便能就此順利而迅速地獲得發行批文並掛牌上市,據叩叩財訊獨家獲悉,隨著日前一份來自監管層的有關其上市審核意見文件的下發,也預示著橫亙在泰坦股份上市之路面前的依然還有多道坎坷要闖。
  • 易會滿主席出席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並講話
    5月11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京召開。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出席會議,並作了題為《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夯實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基礎》的講話。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並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出部署。
  • 基礎設施REITs啟動 兩部委聯合護航 聚焦六大重點區域九...
    要點二:試點項目聚焦六區域九行業具體來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有這些要求:一是聚焦重點區域。優先支持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海南、長江三角洲等重點區域,支持國家級新區、有條件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試點。二是聚焦重點行業。
  • 明確「四條底線」 重點聚焦嚴格監管...
    今天上午,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上發表講話,首次系統闡述如何構建資本市場生態,明確上市公司「四條底線」,要求上市公司對照自查自糾,同時將加大上市公司監管力度,重點聚焦嚴格監管亂象頻出的上市公司!
  •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 A股崛起粵港澳大灣區板塊
    2018年,港股市場在全球IPO總數及募資金額均拔得頭籌,吸引了大批優質企業赴港上市。  頭部公司優勢明顯  粵港澳大灣區的上市公司不僅數量眾多,質量也同樣不俗。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數量佔總數的14.67%,但市值佔比卻達到了18.79%,這說明粵港澳大灣區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規模,高於A股公司的平均市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