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強人媽媽沒時間陪兒子,卻把孩子培養成醫學博士,傳授兩條經驗

2021-01-09 豆媽逗娃心理課堂

最近在西安旅行,朋友介紹了一位孫姐陪著我們到處轉,孫姐為人爽朗又細心,一切行程都給我們安排得妥妥的。讓我這帶著兩個孩子的媽,在旅遊旺季的西安之行,少操了很多心。

聊天當中,我了解到孫姐是一個女人管著一個車隊,那身上透著一股紮實能幹的氣質。讓我心生敬佩!

但更讓我羨慕她的是,她的獨子是西安交大的臨床醫學博士,1米83的個子,長得像韓國明星。是那種明明可以靠顏值,卻要靠才華的人。

而且,孫姐兒子情商很高,一點都不是書呆子。比如說,他本科期間沒有買過一雙新鞋。原因是宿舍裡的一位同學家庭條件特別差,半年連個肉都不買著吃,他覺得自己買新鞋會刺激別人。倒是在學習上,他與這位同學比拼著誰更努力。

孫姐兒子已經有多篇文章在國際刊物發表,而且,碩士導師和博士導師都非常喜歡他,研討會碰到時,對這一個共同的弟子讚不絕口。

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兒子,本就讓人羨慕。讓我更不可思議的是,因為孫姐工作很忙,她幾乎沒有時間陪自己的兒子,她說兒子從小到大,幾乎沒讓自己操什麼心。

舉一個例子。她說兒子考上了西安最好的初中,當時她就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她兒子說,旁邊就是西安工業大學,希望多感受一下大學的氛圍,就讓媽媽辦了一張西工大的餐卡。從初中到高中6年時間,孫姐幾乎沒有在家裡給孩子做過一頓飯,她兒子是吃著西工大的學生餐度過的中學。

這可不得了,我一定要向孫姐請教育兒經驗。

她就跟我說了兩條。

第一,她說男孩子從小就要放手。她和老公都不給孩子做決定,從小就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自己拿主意。所以,她兒子考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都是自己決定的。他們兩口子,就沒操過啥心。當時考碩士時,那位導師全國只招一個研究生,孫姐覺得希望不大,但是他兒子堅定地報考了,而且還就考上了。

第二,孫姐說自己工作忙,從孩子小時候,她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每晚給孩子講一個故事,一直堅持到兒子小學低年級。她覺得自己想給孩子講的道理,在故事裡都講到了。而且因為從小給他講故事,也培養了孩子愛看書的習慣 。

孩子愛學習的程度,曾經一度讓姥爺擔心,害怕孩子變成書呆子。後來,還是學校老師講孩子在學校裡還挺調皮,這才打消了姥爺的顧慮。

聯想起我家大寶小的時候,我也堅持了幾年時間,晚上給她講故事。她未來能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我還不知道。但我感覺確實給她講故事,提高了她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在寫作文時,她的想像力和語言的豐富性更好,尤其擅長寫一些童話。

聽了孫姐的經驗,也堅定了我要給二寶早早開始親子共讀的決心。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幼兒情商與性格培養繪本》 ,適合2~8歲的孩子,一套10本。其中主要分為十個主題,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

這套書運用遊戲、問答、兒歌和講故事等形式,一方面將道理和各項能力融入故事,另一方面,鍛鍊孩子的語言邏輯能力,培養寶寶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彩圖雙語版的形式,讓這套圖書非常容易上手,適合親子閱讀,有輔助認字和學習英語的效果。優良的紙張,不容易損壞。

另外,我特別喜歡這種小分冊的形式,就之前自己給大寶講故事的經驗而言,我發現,有的時候孩子會要求我們一個又一個地講故事,因為他們常常覺得這個故事還沒有完,還沒有聽夠。你看,一本厚厚的書後面還有那麼多頁呢,為什麼就不講了?

而這種小分冊的形式,有利於我們跟孩子做約定。每天睡前就講一個故事,一冊一個小主題,講完我們就要按照約定睡覺了。孩子習慣了,每天講完故事就有一種成感和滿足感。也不容易纏著爸爸媽媽不放。

這套書,一共10本,原價150元,現在活動價59.9元,適合爸爸媽媽和孩子共度親子閱讀的時光。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評論、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一個樂於分享育兒乾貨的心理諮詢師媽媽,兩個女寶,嗅著煙火氣,快樂逗娃。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整理自己的物品?爸爸媽媽可以從這幾點教起
    上次去同事家被她們家成堆成堆的玩具震驚了,因為同事是一個很善於整理的人,沒想到她們家會這麼亂,我問她這是什麼情況,她也只是苦笑著說沒辦法,兒子的隨便亂放東西的習慣讓她也很苦惱,但是不管說多少次依舊沒有用,兒子全當聽不見。
  • 白領媽媽熱衷陪孩子網上學英語
    白領媽媽們更關心對孩子英語的培養,然而工作與孩子,一直是都市白領女性難於兼顧的兩大難題。「媽媽」和「白領」的雙重角色給很多女性以巨大的挑戰,大多數白領媽媽都很少有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也缺少與孩子親子交流。  開口說 膽大勝於其他  讓不懂英語的家長陪孩子一同學習英語,其學習效果好於讓懂英語的家長輔導孩子。
  • 韓國博士牛媽,培養6個子女全上耶魯哈佛,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大兒子京柱,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曾任麻省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部長,現任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二兒子東柱,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 三兒子洪柱,哈佛大學畢業後,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後回到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 媽媽給兒子捐獻骨髓後微笑離世,兒子問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俺了
    聽著兒子舒緩的呼吸聲,阿欣睡得無比的安心,在醫院的日子裡,她就靜靜地坐在一旁,陪在兒子的身邊,總是擔心孩子身體再出什麼問題,幾夜都沒有入睡。隨著孩子一天天好過來,阿欣的身體卻越來越差了。
  • 一位19年的語文教師,將兒子培養成清華學霸,其教育方法值得一看
    一位19年的語文教師,將兒子培養成清華學霸,其教育方法值得一看養育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是每個家庭的目標。而一位從教19年的語文老師,憑藉自己的努力,將兒子培養成清華學霸,她所施行的教育方法值得一看。而她辛勤培養的兒子更是引得別人羨慕不已。他的兒子以697的高分勇奪菏澤市的高考狀元,成功考上清華大學。那這位語文老師的教育秘訣是什麼?一、發現孩子的興趣發現孩子的興趣以及閃光點,也是每個家長需要完成的一個關鍵步驟。
  • 江蘇人收養「非洲乾兒子」,想把他培養成翻譯官,沒想到畫風跑偏
    文|美芽媽媽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偏見,有的是對不同地域的偏見,有的是對不同膚色的偏見。後者更為明顯,很多人對黑色有不同意見,認為這種顏色落後,蠻橫。但是有一位江蘇人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人都是靠教育的,跟膚色沒有關係。
  • 都說兒子是媽媽的「小超人」,遇到這種貼心兒子,上輩子鐵定積德
    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那麼兒子就是媽媽的小超人,在媽媽脆弱無助的時候,在背後保護他們,兒子是除了爸爸之外,媽媽可以依靠的第二個肩膀。作為媽媽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懂事聽話孝順,遇到這樣的孩子,覺得自己真的是非常幸福。
  • 生男孩的媽媽會短命?
    研究發現,如果女性生了兒子,平均會比生女兒的媽媽們少活8個半月;與此同時,孩子性別卻對孩子父親的預期壽命沒有任何影響。 研究者表示,這體現了女性生孩子會短命符合生物學理論。其中一種理論認為,女性懷有男嬰時,體內的睪丸酮含量更高,這會導致免疫系統變弱。而且,男胎在子宮中生長速度更快,也給母親的身體帶來更大負擔。
  • 韓國首席媽媽親述秘訣:6個孩子如何成為哈佛耶魯博士
    她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畢業後,他們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如今,奇蹟的創造者全惠星女士,成為全球媽MD典範。
  • 79歲母親遭兒子活埋:世間最悲哀的,是養兒防老,孩子卻成了狼
    但是,無論多大的仇恨,父母都是給予孩子生命的人,無論採取什麼方式對抗,都不應該是以殺人的形式。現實中,大部分的父母並不是希望孩子報答自己,但如果受到來自孩子的傷害,那就成了最大的悲哀。都說養兒能防老,可惜有的孩子成人後就成了狼。
  • 生完孩子後的媽媽,真的沒時間管理和提升自己嗎?別拿孩子做藉口
    其實大部分人不是沒時間,而是把時間都浪費了而已。我也是過來人,很清楚做了媽媽之後所謂的沒時間,其實是沒有了大塊的屬於自己的時間,但碎片的時間,擠擠還是有的,如果你真的想利用這些碎片時間管理和提升自己,也是足夠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關鍵就看你願不願意,能不能對自己下狠心。
  • 38歲媽媽去世3天, 被發現時兒子竟然在…
    遼寧鐵嶺,38歲的媽媽獨自一個人在家帶孩子。三天前,這位媽媽還在和別人微信聊天,聊到一半突然就沒反應了,大家以為她忙去了就沒在意。三天後,孩子的親戚發現,她家無論白天黑夜都亮著燈,覺得有問題就上去看看。敲門沒人開,他就翻牆進去,沒想到媽媽早已經死去多時,屋子也充斥著惡臭味。
  • 齊秦盼抽時間陪孩子 兒子英文名發音似「沸沸」
    前天,他接受《廣州日報》專訪透露明年大計,不光要舉行個人巡演,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當電影導演,「還要回家帶孩子」。  「以前是狼,這次是魚」   家庭變得越來越重要  《廣州日報》:感覺現在廣州的歌迷有沒有變化?  齊秦:變了好多。
  • 如果覺得自己是好媽媽,陪孩子過一個暑假試試
    孩子上學上幼兒園的那些日子,雖然也是每天累成狗,但好歹每一到周五的早上8點到下午4點,我們是自由的啊。追追劇看看電影逛逛某寶某東,那種無拘無束的感覺,應該就是傳說中所謂的「佛系」媽媽吧。真的,要是沒有孩子,隨著外送行業的蓬勃發展,我又能在家自給自足,宅個十年都不成問題。所以,ALEX同學上幼兒園的那段日子,真的是我生娃以來最幸福的時光。
  • 王瑞喜校長談家庭教育:母愛喚醒法,女強人的「軟肋」也柔韌
    我非常敬重女同志――從品質、意志、精神、心性,我更敬佩女強人的膽識與以柔克剛敢創天下第一的氣概。上文介紹的幾個女強人也都確實有強幹之處。――人都有「軟肋」,我也如此。為了解決好家庭教育問題,讓每個家庭都幸福,「軟肋」回歸溫馨。即使我有不敬之處,也都會諒解。案例一:一位母親從市內到學校找我。
  • 如何培養寶寶學習音樂的興趣?父母學會4個方法,讓孩子愛上音樂
    我笑著對女兒說:「媽媽小時候,特別想學古箏,但條件不允許,一直沒有機會學習。不如媽媽給你報古箏興趣班,我們一起學習,好嗎?」女兒興奮地說:「太好了,我們一起學習,比賽看看誰學得快,學得好!」看到女兒這麼有興趣,我當天就給她報了古箏興趣班,陪她一起學習。
  • 如何陪孩子讀古詩詞?三位北大古代文學博士來教你
    如何陪孩子一起讀古詩詞呢?要不要給他們講解?需不需要他們背誦?這些問題難倒了不少父母。讓我們來看看三位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們的說法。這套給孩子的古詩詞書讀來賞心悅目。近日,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推出的一套《陪孩子讀古詩詞》亮相上海國際童書展,這個系列的作品從孩子日常生活最熟悉、容易感知的植物、動物、自然現象等幾大主題入手,匯聚廉萍、馬東瑤、周劍之三位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選詩解詩,帶孩子讀懂詩中之意,並由中央美院葉媛媛採用繪本式構圖,帶孩子看見詩中之境。除了內容上的匠心獨運,還特邀央視主播楊海波配樂朗讀,帶孩子聽見詩中之韻。
  • 2020創新人才培養論壇:共建培養智能時代創新人才的完整生態系統
    論壇最後,大家紛紛向前來的嘉賓提出自己在日常教育中遇到的困惑與痛點,包括:「作為家長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找到時間陪伴孩子?」「如何鼓勵孩子不輕言放棄?」「如何發現、發展孩子的興趣」等等都能在論壇中找到答案。
  • 《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不陪孩子的爸爸,這些影響恐怕沒想到
    大家都知道爸爸應該在養育孩子上多承擔一些,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喪偶式育兒是很多家庭的現狀,所以我們在討論養娃和育兒經驗的時候,更多是在和寶媽進行探討。我國曾經發布過一個調查報告,名字就叫《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其中展示了幾項數據,55.8%的家庭中,是媽媽主要陪伴孩子,爸爸陪伴孩子比較多的家庭,和爸爸媽媽陪伴孩子一樣多的家庭加起來,一共28%。
  • 媽媽拿蒼蠅拍追打兒子助其減肥,網友:最怕媽媽瘦了孩子沒瘦
    最近,網上有這樣一則視頻,一位媽媽拿著蒼蠅拍追趕兒子,孩子嗷嗷叫著在前面跑,媽媽小碎步在後面揚著蒼蠅拍緊隨其後,跑哪跟哪,不僅沒有人阻攔,還有人哈哈大笑。這是咋回事兒呢?原來這視頻是孩子爸爸拍的,因為孩子在暑假前只是微胖,暑假後完全控制不住,體重直線上升,媽媽讓兒子慢跑減肥,兒子不肯,只好出此下策,假裝追打逼迫孩子慢跑減肥。孩子爸爸認為太嚴厲了,拍下了這段視頻。媽媽覺得這樣也好,自己也跟著減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