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大乘佛子,有什麼標準?

2021-01-08 網易

2021-01-05 13:28:27 來源: 平常新語

舉報

  

  
文/濟群法師
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大乘佛子,關鍵取決於他是否生起菩提心,是否具備「我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生命痛苦,從迷惑走向覺醒」的崇高願望。只有具備這種願望,才能稱為大乘行者。反過來說,如果不具備這樣的願望,不管讀多少大乘經典,修多少大乘法門,都不能算是大乘行者。
發菩提心,是要建立無盡的悲願。當我們生起「盡未來際利益一切眾生」的願望後,就永遠不會失業了。菩薩的四弘誓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何等深廣的願力!
菩薩道的修行,是在利益眾生、幫助眾生走向覺醒的過程中完成。正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所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這種慈悲不是我們平時的小慈小悲,而是觀音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其標準,是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慈悲。如果還有一個眾生不是你慈悲的對象,這個修行就是不圓滿的。
另一方面,菩薩在利益眾生的同時,也在弱化我執。
所以利他不僅可以成就慈悲,同時也可以成就智慧。不過我們要注意,做事也很容易成就我執,成就自我的重要感、優越感、主宰欲。換言之,做事既可以成就無我,也可以成就我執,關鍵在於發心。只有帶著純粹利他的心做事,才能成就無我。
在菩薩道的修行中,中心的轉變非常重要。凡夫的人格,是依自我為中心建立起來的,這就必須加以改變。將原來的以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三寶為中心,以眾生為中心。《普賢菩薩行願品》告訴我們:「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只有轉變中心,才能與諸佛菩薩相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叔本華:衡量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標準是什麼?
    叔本華:衡量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標準是什麼?每一個人都渴望自己幸福、希望自己的親人朋友幸福,但幸福是什麼?我們如何追求幸福?衡量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標準又是什麼?所有這些問題,德國偉大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叔本華的「幸福哲學」會告訴我們關於幸福的真諦。
  • 成績難道就是衡量一個人優秀的標準嗎?
    相信大家都陌生,轟動一時的「北大弒母案」吳謝宇從小就非常優秀,在大家看來是品學兼優的人,獲得很多的獎學金,連同學們都說他為人和善,就是這樣的一個大家眼裡「優秀」的學霸,親手殺害了自己的母親,而且運用他所學的知識,實施了完美的犯罪,半年無人知曉,而這半年,他就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事後可能他感到後悔,親手揭破了自己的完美犯罪。
  • 如果小乘不如大乘,佛陀當初為何先要說小乘法
    當初剛開始學習佛經的時候,其實是並不知道佛法有大乘與小乘之區分的,即便是現在已然讀過許多部的佛經之後,大乘與小乘的區分在我的心目中也並沒有建立起來,或者說在我的心目中就沒有大乘與小乘的區分。儘管也知道人微言輕的文章是不足以消弭乘別之諍的,但是盡一份綿薄之力也是佛子應有的擔當吧。在習慣的認知中,「大」比「小」總是要好,按照這種習慣認知去推導就會得出大乘經典比小乘經典更為殊勝。私下以為推崇大乘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基於「大比小好」的認識而作出的站隊選擇。
  • 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方法是什麼?孟德斯鳩的語錄,給出了答案!
    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方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孟德斯鳩的語錄前,都會這樣回答,看他平時的為人怎麼樣,對人是不是很小氣自私自利,是不是喜歡在人背後說閒話,是不是喜歡勾心鬥角,是不是喜歡記仇等等。只要你有時間,跟這個人相處一段時間,就能衡量這個人的真正品格了,說白了那麼衡量一個人真正品格方法,就是花時間去個他相處一段時間。如果沒有時間,還有一個辦法,就去看看他身邊朋友都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他身邊朋友都是喜歡吹牛,顯擺、炫耀,一個個都沒有什麼素質,不講文明,那麼我們再去看這個人,他的品格也高尚不到哪裡去。
  • 各位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中國人的標準是什麼 膚色 眼...
    各位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中國人的標準是什麼 膚色 眼睛還是別的什麼 我先說我的標準 我的唯一標準是他持有中國護照和身份證 膚色眼睛什麼的不同就不說了吧 五十六個民族有的還不一樣呢 俄羅斯族黃頭髮白皮膚藍眼睛對吧 再說血統和基因各位種族主義強烈的有沒有花200塊去測測自己的基因呢 看看自己是不是百分百的中原血統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百分之0.2其他大洲版圖的血統呢?
  • 錢就像一個金字塔,只有站在巔峰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
    現在的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誰誰今年賺了幾百萬,誰誰又買了幾套房子,難道只有錢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嗎?在我小時候,我就聽身邊的長輩經常說,你們要像隔壁家老王的孩子學習,長大了一定要考上一個好大學,那樣才能出人頭地。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地球之巔與大乘至極之法
    《往生論》是天親菩薩所寫,曇鸞大師解之,後之學者誰能有如此高超的智慧!我們再看「優婆提舍」這幾個字,根據師父的解釋,其一,「佛所說三藏十二部經,非指只有十二部經,而是有十二部分類。其中一類叫論議,也稱為優婆提舍。其二,如果不是佛說的,而是佛弟子解佛經教,但是跟佛所說的意思完全相應,佛也認可它是『論』(優婆提舍)。
  • 花錢請人吃素跟放生有關係嗎?十個問題道破真相
    同時也為廣大佛子提供了一種方便易行,如理如法的放生模式以便選擇,這樣可以減少不如法的放生行為,避免社會譏嫌,改善社會對於佛教的觀感。而且,請客吃素廣結善緣,有利於深入向民眾弘揚佛法。總之,這是順應當下機緣,弘法利生的一種好模式,值得推廣。 當然,因為這種模式是新生事物,許多佛友不太了解,自然也會產生一些疑惑,這裡我依個人理解談談我的看法,不敢作為標準答案。
  • 六本男主是高僧佛子系列古言:將佛子拉下神壇後……女主追悔莫及
    六本男主是高僧(佛子)系列的古代言情小說推薦,獻給喜歡閱讀的書友們!推這系列書的時候,我把求佛唱了一遍又一遍~我們還能不能再見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額,有毒的胖檀!圍繞她改媚術轉為劍修,並意外成了渡情劫佛子有了特殊羈絆的故事緩緩展開……天生佛骨的男主要渡情劫,首先要嘗盡七情六慾動心懂相思,方可悟道突破境界。於是天道指引他遇到了女主,動心且克制。女主身為合歡宗妖女,門派的任務是在佛子渡情劫時搞事情,只想養老的她卻在命運的牽引中,成了他渡情劫的神助攻。
  • 它的衡量標準,又是什麼?
    文章製作:趣遊君之前關於調二刀的說法在莊園中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很多玩家都好奇它的衡量標準究竟是什麼。為了弄清楚這個事情,我們也跟很多喜歡玩調香師的人皇進行了解,最後一期制定了一個指標,我們認為只要低於這個指標的調香師行為都可以算作是調二刀!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耐心看完,你會有更多收穫!
  • 強力磁鐵公司衡量磁性標準是什麼
    一個磁鐵成品它是否符合生產規定,一般來講在青井澤磁鐵廠家那都有自己嚴格的標準,每個磁鐵公司的核定標準會有所區別,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判斷磁鐵磁性性能好壞在磁鐵生產行業有三個硬性的標準,即剩磁Br、矯頑力Hc和磁能積Bhmax,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這三個方法的標準代表了什麼。
  • 中國人的根性最適合大乘佛教,那麼大乘佛教的特點是什麼呢?
    中國的佛學,向來是大小乘兼修並具,顯教密教通行不悖的,儘管從大乘佛學的立場來看小乘,並非究竟的佛法,但學習大乘,仍然須以小乘的戒、定、慧三學作為基礎,不但如此,如以乘道來說,中國佛學,等於有五乘的階梯:第一人乘,學佛先要從做人開始,凡人倫道德,應該注重的事,都須一一作到,以期達到為善去惡,而止於至善的境界。由人乘升華,可以達到第二天乘的進修,天人是從做人的至善而生。
  • 智商沒你想的那麼重要,它並不能作為衡量未來是否成功的標準
    縱觀天才兒童和高智商成年人,智商都不能成為衡量成功的標準。特爾曼通過研究發現,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未必能有大成就;而考克斯認為,越有大出息的成年人,小時候就越聰明。特爾曼先是選取了1528個高智商兒童作為研究對象,這些兒童當時都是11歲左右,通過特爾曼的智商測試,他們的平均智商都在151,可以說都是「天才」級別的。
  • 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金錢財富or專業能力
    不過,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是什麼呢,則是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了,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物質社會,金錢財富是幸福生活的保障。追求適當的物質享受是人生的目的之一,金錢的重要性得到認可,也是一種認識上的進步。但是,若人人皆無休止地追求金錢,都不專心做好本職工作,那便會有釀成拜金主義之風的危險了。金錢至上,誰擁有的錢多,誰就是本事大,誰就是成功者。
  • 學了大乘佛法就能看不起小乘嘛?佛陀的回答讓人深思!
    今天要講的大小乘的問題,許多人自從學佛以來都會產生一些傲慢心,他們認為自己學習的是大乘佛法,是究竟圓滿的,所以就會輕視小乘佛法,認為小乘佛法得不到什麼利益是沒有追求的,甚至會在一些公共場合對小乘佛法進行誹謗。首先,佛教一般是不說大小乘的,因為這個詞是從部派時期傳下來的,具有一定的諷刺意味,佛法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之分。
  • 怎麼算一個人的標準體重
    核心提示:人的體重是有標準數據的,它受個人身高與肥胖影響,標準體重也是判斷身體健康的重要標誌,若體重指數太高或太低都不利於健康,身材比例也不均勻,所以要根據個人的身高判斷是否屬於標準體重,那麼怎麼算一個人的標準體重?
  • 仰信、智信、證信,是佛子信仰的相繼次第
    ▲信仰,要歷經仰信、智信、證信的不同次第佛子對三寶的信仰,是要經歷仰信、智信、證信的不同次第,這也就是說佛子的信仰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個不斷深化、完滿的過程,可以說貫穿到從凡夫到成佛的整個過程。如《大般涅槃經》中說到「信有二種:一者信正,二者信邪。」信仰的邪與正如何來判斷?從佛法的內容上,應遵循「依法不依人」的原則。所謂「法」即佛法,以及闡述佛法的經典。佛教中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的「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都指向了無為法,而不是世間的有為法。
  • 我贊成大乘是佛說
    大乘即佛說有根據如下:先以大乘小乘之共同推崇的基礎經典《增壹阿含經》為依據,在《增壹阿含經卷第一》的序品中,有多處提及大乘,這就是說,大乘於早期原始佛教經典中已經提出來,絕非是後期的產物,這是息爭的第一要素。
  • 身高年齡也成衡量標準,參照亞洲女子標準體重表,合理科學減重
    「好女不過百」不知是從哪裡開始流傳起來的,155cm的女孩子要「下百」,165cm的女孩子也要「下百」,殊不知,身高和年齡都成為衡量一個人胖瘦的標準,才是健康的,而不僅僅是看體重,對比亞洲女子標準體重表,快來從全方位看看自己是否達標。結果如何呢?如果超標了,下面這幾條肥胖的原因你又佔了幾條?1、飲食不控制是不是最愛吃的就是油炸食物和甜食呢?
  • 衡量人生贏家的十個指標是什麼?
    我們 都有自己對「贏家」的定義,並以此來決定如何活得更好更成功。那麼,當你垂垂暮年,該用什麼來衡量你的人生幸福呢?如果你已60歲,你告訴20歲的你如何努力才算成功呢?1938年,哈佛大學開啟了一項橫跨半個多世紀的研究,跟蹤2000多人75年的人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