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寶齋木版水印:一副肩膀,兩個擔子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劍英 編輯高雪梅北京琉璃廠古文化街琉璃廠古文化街,京城著名古玩字畫和文房四寶集散地,榮寶齋是這條響噹噹的街道裡一塊響噹噹的招牌,素有「民間故宮木版水印是首批國家級非遺,榮寶齋是這項技藝的國家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擁有4位國家級傳承人和1位北京市級傳承人,高文英是國家級傳承人之一。但當下,高文英覺得,若以純市場的標準來看,這門技藝遇到了一些困難。
-
榮寶齋在線推出「名家手刻紫砂壺專場」(高清組圖)
【年代】:明代【作者】:龔春【現狀】: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這件自然形體的樹癭[yǐng]壺,外形似銀杏樹癭狀。壺身作扁球形,泥質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縐滿身,紋理繚繞,寓象物於未識之中,大有返璞歸真的意境。
-
學術網紅又因出刊《範曾研究》第九期火了
而「範曾研究」不是楊青雲們自己造出來的,也不是網際網路平臺捧紅的。「範曾研究」走紅漸熱,應是這個時代造就的書畫「神話」,卻一路飄紅。每個網紅都有自己的命定歸宿,在這個網際網路興盛的大背景下,死死堅守北京的草根評論家、傳記文學作家楊青雲,成了學界寵兒,既是意外,也不是意外,這是時代的選擇。
-
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範曾與法蘭西學院總院長德布羅意對話...
原標題: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範曾與法蘭西學院總院長德布羅意對話:中法語言各有千秋 德布羅意 範曾 12月15日下午,一場主題為「語言之美」的中法語言文化高端對話在北京大學隆重舉行。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範曾與法蘭西學院總院長加布裡埃爾·德布羅意,分別就中文與法文的特點和歷史演變以及對各自國家的文字發展、語言互融、文化交流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 德布羅意和範曾指出,「清晰性」和「模糊性」是法中兩國語言各自的精妙所在。
-
真情·妙悟·文章——楊振寧、莫言、範曾對話科學與文學
談治學 相同的「三部曲」 談到治學精神,楊振寧饒有興味,「9年前,範曾先生畫了一幅大畫送給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畫的是我和陳省身先生之間的對話,把我和他的表情都表現得非常好。我尤其欣賞的是範曾題的詩,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著文章』。我認為這七個字將科學研究所必需的過程說得非常清楚。
-
揚帆2012龍年春晚
日前,記者發現江蘇衛視已經開始滾動播出龍年春晚的首波宣傳片,包括蔡依林、李宇春、譚詠麟、張靚穎、蔡國慶…[詳細] 揚帆2012龍年春晚 「揚帆2012——江蘇衛視龍年春晚」將於大年初一(1月23日)隆重推出!
-
全球抗疫在行動,範曾撰文訴說心願:共同建設美好地球村
光明網北京4月7日電(記者 邱曉琴)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面對疫情在多國多點暴發的嚴峻形勢,中國在全力做好本國疫情防控的同時,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伸出援手。今日,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範曾先生撰文《命運同體,抗疫援手》訴說感受,表達期待。
-
油菜新品種「迎春一號」拍出天價
在幾天前閉幕的省農博會上,由省農科院展出的「迎春一號」品種油菜廣受關注請工作人員用區塊鏈存證……」28日上午,一場「科技感」十足的拍賣會在杭州舉行。來自省農科院的一個油菜新品種,現場拍出了150萬元的高價,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拍出百萬元「天價」的油菜品種,正是前兩天在省農博會上出盡風頭的「迎春一號」。「傳統的油菜花只有春季開花,但『迎春一號』可以秋、冬、春三季開花,對觀光旅遊產業有很大的價值。」
-
一周早報 | 快來「回到校園2020美術新作展」尋找藝術與美
⭐【講座】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檢索利用⭐【講座】專家講座:從《蔣介石日記》看民國政治⭐【講座】專家講座:文化地理學基本問題:區位、邊界和形狀⭐【活動】職場招聘全流程線上模擬學生招募報名⭐【活動】北師大天文系成立六十周年慶祝活動⭐【活動】回到校園2020美術新作展
-
範曾的真本事:別人沒畫完的草稿,他加幾筆,賣了4千萬
看到這裡,大概會有人要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大罵「瞎編,徐悲鴻去世之時範曾還是個十幾歲的黃口小兒,徐悲鴻怎麼可能和他合作」;還有人要大聲嚷嚷了「張大千四九年就離開大陸未曾回來,範曾自然也就沒機會和他合作,你要吹捧範曾也不能說胡話啊」,還有人一定要笑了「竟然寫這種不可能的事情來吹捧,這定是收了不少的五角錢」。
-
範曾說寫字匠不是書法家,是自視過高,還是確實如此?
範曾有一次在一個欄目中講《中國書法之美》,講到最後,激情滂湃的說了下面一段話,落腳點卻打倒一大片書法家:我想一個書法家如果沒有國學的基本常識,他不夠書法家;如果沒有對詩詞的基本的訓練,他不夠書法家。範曾先生的話意思很明了,沒有文化的書法家不是書法家,是寫字匠!範曾先生說這個話,一般人不敢否定,一來你沒有人寫得好,二來你沒有人文化高,範先生的文化功底,在節目中大家有目共睹,背誦古文滔滔不絕,詩詞佳句張口即來。不服不行。不免疑慮,文化是不是決定書法的家唯一標準?沒有文化的人一定成不了書法家嗎?
-
範曾的「屎殼郎體」書法被追捧,是真好看,還是名人效應?
範曾的「屎殼郎體」書法被追捧,是真好看,還是名人效應?說到範曾,想必藝術書法界的老一輩們都聽過他的名字,他有一幅《韓非子畫像》畫的非常好,因為擅長畫國畫,他被人們譽為「最貴的國寶藝術家」,而且他不僅在國畫領域有著非凡的成就,他還可以賦詩作詞,書法也練就的相當的不錯,可以說是老藝術家了。
-
三門 龍年話板龍——亭旁天下第一板龍
三門 龍年話板龍——亭旁天下第一板龍 600全民新聞 責任編輯:-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
第15屆馬來西亞檳城迎春廟會即將開幕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2020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馬來西亞「檳城迎春廟會」即將熱鬧開鑼。本次迎春廟會將與往年一樣,在北海鬥母宮熱鬧上演,民眾將共赴熱鬧的新年饗宴。
-
真情·妙悟·文章(組圖)
新華社發 5月15日,由北京大學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科學與文學的對話」活動在北大舉行。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圍繞科學與文學的話題,展開了一場穿越55年的「諾獎對話」。
-
迎春•咬春
所以,人們是白天喜食春餅迎春,晚上又煮元宵歡度燈節。 我國是最早進入農耕的古老國度之一,立春又是農事的重要節氣,所以,古往今來人們非常重視立春這個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節氣。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時期,每到立春時就要行迎春禮儀。這天,要在國都的城南筑起高大的「土牛」和「耕人」,表達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心願。古詩:「忽見土牛驚換歲,始知春色到人間。」詠的就是這一有趣民俗。
-
範曾「屎殼郎體」被嘲笑,難怪趕不上前妻,人家早是中書協副主席
範曾自稱書法大師,碰上前妻林岫的書法,就趴下了,水平高下立見。這兩天,不知道為什麼,自媒體特別愛關注範曾的書法,研究他的手寫「屎殼郎體」。研究發現範曾的字,用的是死墨,故意用墨跡堆積,不知道範曾大師是這麼堆積的,造成的結果很悲催,忽肥如墨豬,又忽瘦似釣絲,一個筆畫中就疙瘩成串,這是用抖毛筆寫出來的,還是通過忽提忽按了實現的?但不管怎麼樣,看起來也確實是不怎麼美觀。
-
範曾自稱國畫第一人,一幅人物畫20萬一平尺,卻被銀行職員秒殺
範曾自稱國畫第一人,一幅人物畫20萬一平尺,卻被銀行職員秒殺範曾曾經自稱是「國畫第一人」,公開表示自己的繪畫是「完美無缺」,畫完之後檢查都不檢查,直接稱是神作,如此自大引得眾人議論紛紛。範曾繪畫十分的昂貴,20萬一平尺是如今比較常見的價格,但是他的繪畫卻一直遭受質疑。有專家質疑,還有網友質疑。專家多是質疑範曾在繪畫上的水平,以及價值是否成正比,範曾的名氣很高的,但是他的畫是否能夠匹配他的價值?網友質疑的是範曾的繪畫只是一味的放大,而內容與小畫無疑,這樣的作品空洞而沒有內涵,卻還賣了上千萬,比印鈔機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