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神經科學

2021-02-08 北美名校科研

計算神經科學實際上是很寬泛的一個學科。和神經科學多個層次的特性一樣,通過理論/計算模型來研究神經系統也有明顯的在不同層次上的模型。單純的從行為角度出發的Normative Model,例如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yesian Statistical Inference等,到試圖理解神經環路層面的Dynamical System Model,都可以是計算神經科學的範疇。

as.vanderbilt.edu/neuro

The study of the nervous system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enterprise that draws upon scientific disciplines ranging from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physics, to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 the study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logy.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providing training for entry into this exciting and growing field, Vanderbilt offers its undergraduates an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 of concentration in Neuroscience. The program offers both a major and a minor within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draws its training faculty from both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the Vanderbilt School of Medicine. It is additionally affiliated with the Vanderbilt Brain Institute, which helps integrate neuroscience training and research across the different academic units at Vanderbilt, and sponsors talks by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aders in the field, which undergraduates are welcome to attend.

The major in Neuroscience is designed to fulfill a premed curriculum and to also provide preparation for students wishing to pursue graduate work in neuroscience or related fields such as biology or psychology. It utilizes expertise from several departments and schools within the University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background in the basic sciences of biology, chemistry,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as well as a strong foundation in the fundamentals of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 As students advance, they are able to pursue advanced work in one or more specific sub-areas of neuroscience through elective courses.

The minor in Neuroscience is designed for individuals who wish to gain exposure to the fundamental of neuroscience, but who do not wish to complete the full premed curriculum or who want to augment another relevant major in the college.

Brandeis Neuroscience

brandeis.edu/neuroscien

Brandeis Neuroscience has research strengths that span a wide spectrum that includes neurogenetics and neural development, cellular electrophysiology and biophysics, neural circuit dynamics, systems neuroscienc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and the neuroscience of human disorders. Our laboratories are highly inter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and it is common for an advance made in one lab to stimulate a new finding in another laboratory.

Many subdisciplines of Neuroscience increasingly involve the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of large and complex data sets, and our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philosophy is 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strong quantitative, analytic, and creative skills to ensure that the next generation of Neuroscientists we produce are equipped to embark on a wide range of scientific careers.

The interdepartmental neuroscience program offers PhD and MS programs and an undergraduate major.

grad.ubc.ca/unit/neuros

The Graduate Program in Neuroscience is a multidisciplinary program administered under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and the Brain Research Centre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t offers a coordinated program of graduate studies leading to M.Sc. and Ph.D. degrees in Neuroscience. The objective of the program is to educate graduate students as neuroscientists with intensive experience in at least one area of research, and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in the Program develop a broadly based knowledge of the Neurosciences.

相關焦點

  • 類腦計算背後的計算神經科學框架
    而從生物的神經系統取出這個算法的過程, 就是計算神經科學。計算神經科學有兩個使命,一個是直接解決生命智能有關的問題, 如困擾我們的心理疾病, 器質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因為你只有懂得了算法出現問題的原因, 才能去修正它。
  • 21世紀的中國計算神經科學展望
    中國要成功建立一流實驗神經科學,尤其是系統、認知神經科學,一定需要發展配套的一流計算神經科學。 除了在基礎研究方面的貢獻外,計算神經科學通過和神經科學的其他分支相結合,也會對社會的各個層面產生廣泛的影響。例如,心理學、神經科學和機器學習理論能夠為學習、教育提供新的模式。又如,對大腦如何作決策的研究已經開始影響微觀經濟學和社會抉擇行為學,開拓了「神經經濟學」這個新領域。
  • 計算神經科學:21世紀的前沿科學
    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計算神經科學這一高度交叉的學科領域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面臨的挑戰,並為推動中國計算神經科學的發展提出三個建議。 神經科學中的理論 人腦是一種生物組織,重約3磅或1.4千克,它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思想、情感和意識。儘管只佔總體重的2%,大腦會消耗進入體內的氧氣的大約20%。
  • 專家談計算神經科學與類腦人工智慧的關係
    信息科學與現代神經科學真正結合起來,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計算神經科學是二者之間的橋梁,將在類腦計算、人工智慧和腦機接口(Brain-Machine Interface)的發展中起關鍵作用。可以說,沒有世界一流的計算神經科學,就不可能有世界一流的類腦智能技術創新。反過來,機器學習(包括深度學習)能引進新的方法來處理腦科學數據,新的思路來模擬腦功能。
  • 計算神經科學: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必要橋梁
    因此側重於理論和模型的計算神經科學與實驗神經科學的互動,將會對認識大腦工作機制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大腦是一個異常複雜的動力學系統,具有多種在不同時空層次上的反饋機制,定量分析和計算模型上深入解析是至關重要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理論和計算神經科學成為了美國的「腦計劃「中的七大優先研究方向之一:「嚴謹的理論,模型建造和統計分析,使我們對於複雜的,非線性的大腦功能有深入的了解,這是僅憑直覺無法做到的。
  • 為什麼計算神經科學和AI會融合
    這使我進入了計算神經科學領域,我相信它將極大地受益於AI。當我凝視著AI可能如何發展的未來時,我期望與計算神經科學有很多交叉。神經網絡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是與AI進行雜交的早期嘗試,但這是失敗的,並將繼續如此。這是嘗試採用人腦和相關神經系統的複雜且鮮為人知的行為,並開發數學和算法模型以試圖了解其行為的方法。您可以將計算神經科學與經濟學或氣候科學進行比較。
  • 國內腦科學「天團」聯合撰文:計算神經科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計算神經科學這一高度交叉的學科領域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面臨的挑戰,並為推動中國計算神經科學的發展提出三個建議。神經科學中的理論人腦是一種生物組織,重約3磅或1.4千克,它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思想、情感和意識。儘管只佔總體重的2%,大腦會消耗進入體內的氧氣的大約20%。
  • 國內腦科學「天團」聯合撰文:計算神經科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計算神經科學這一高度交叉的學科領域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面臨的挑戰,並為推動中國計算神經科學的發展提出三個建議。神經科學中的理論人腦是一種生物組織,重約3磅或1.4千克,它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思想、情感和意識。儘管只佔總體重的2%,大腦會消耗進入體內的氧氣的大約20%。
  • 前沿| Nature發布計算和理論神經科學特刊:剖析機器學習推動下的...
    神經科學研究的進展無法脫離數據收集,同時也需複雜的方法將這些數據組裝和合成到更廣泛的框架中。理論神經科學,加上必要的計算技術,能確保我們的努力不僅僅是大規模的收集工作。本期,Nature Neuroscience 呈現了一批論文綜述與觀點討論,包含了一系列當下該領域突出的思考,從神經迴路和網絡到認知評估和精神疾病。神經機制的深刻見解都是來源於基於理論的研究。
  • ...Nature發布計算和理論神經科學特刊:剖析機器學習推動下的神經...
    神經科學研究的進展無法脫離數據收集,同時也需複雜的方法將這些數據組裝和合成到更廣泛的框架中。理論神經科學,加上必要的計算技術,能確保我們的努力不僅僅是大規模的收集工作。本期,Nature Neuroscience 呈現了一批論文綜述與觀點討論,包含了一系列當下該領域突出的思考,從神經迴路和網絡到認知評估和精神疾病。神經機制的深刻見解都是來源於基於理論的研究。
  • 計算神經科學:21世紀的前沿科學 | NSR觀點
    汪小京 (2009) 「理論神經科學導論」,《神經科學》 (第三版),韓濟生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53章,1004-1019頁.4.  Hodgkin, AL, Huxley, AF (1952).
  • 計算認知神經科學:試圖理解人類複雜行為背後存在基本的數學原理
    畢達哥拉斯那麼是否跟物理規律類似,人類複雜的行為和認知背後,也存在某些基本的數學和計算原理?計算認知神經科學致力於回答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計算認知神經科學。圖1 計算認知神經科學的目標是通過生物學上可信的計算模型來解釋動物和人類神經元活動和行為。從歷史上看,每個學科(圓圈)都解決了這些挑戰的一個子集(白色標籤),計算認知神經科學力求同時應對所有挑戰。計算認知神經科學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主要包括認知科學、計算神經科學和人工智慧(圖1)。
  • 計算神經科學的應用方向,如何應用數學方法來描述高維空間
    2.神經化學計算細胞生物學研究顯示在神經元中存在大量的分子活動過程,包括細胞內鈣、cAMP、G蛋白、激酶、磷酸酶類等。我們知道它們包含了大量信息也知道它們對長時程的突觸可塑性和神經調製等機能非常重要但是對於它們在神經計算中的作用仍缺乏概念性的了解以及綜合理論的分析。理論科學家在基於電活動模型來解釋某些神經計算(如時間整合)時遇到了一些困難。
  • 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2020:15場前沿報告,6月29-30日全程直播
    2020年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
  • Nature通訊:判別神經網絡間的個體差異——計算神經科學新工具
    這對計算神經科學尤其是視覺模型研究具有啟發意義。而無論使用何種方式計算抽象特徵間的相似度,都會得出相近的結果。 如下圖所示,當將衡量差異的方式換成cos距離,曼哈頓距離或正則化後的距離時,也會得出相似的結果。
  • 計算神經科學新工具
    11月17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通過使用GiD(一種新開發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的動物模型)在星形膠質細胞的發病機理中揭示出星形細胞反應性的重要性,其中星形膠質細胞的反應性可以控制為輕度(GiDm)或嚴重(GiDs)。
  • 網絡神經科學 Network neuroscience
    網絡神經科學通過將神經解剖學和複雜網絡相結合,從大腦拓撲結構角度整合大腦的結構和功能,進而描述、記錄、分析和建模神經生物學系統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網絡神經科學特種了新的工具去創建全面的圖譜來記錄分子、神經元、大腦區域和社會系統之間的動態模式。同時網絡神經科學使用現代網絡科學的原理框架和計算工具對問題進行處理。
  • 認知神經科學:人類行為研究新進展
    而對人類心智及認知過程的研究,能夠幫助神經科學更好地理解大腦,了解神經系統如何實現人類的感知、記憶、思維。認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相結合的認知神經科學,定位為「心智的生物基礎」,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即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了解認知神經科學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取向,對理解人類大腦—心智—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
  • 神經科學+心理學+教育=?
    上述內容是近來飛速發展的神經科學研究成果與學習和教育關係的一個縮影,接下來我們來拓展一下這方面的描述。我的專業是發展心理學,就從神經科學與個體發展的相關研究談起。從畢生發展的角度理解神經科學與學習和教育應用的關係這部分內容與一個新的分支學科的興起有關,即發展認知神經科學。
  • 20年來,神經科學有何進展?
    今年,《自然綜述-神經科學》創刊20周年。藉此契機,期刊邀請了近幾年在此發表過文章的18位作者,談了談二十年來在各自研究領域,神經科學所獲得的發展。期刊給科學家們拋出如下問題:神經科學在過去20年有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