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土拍持續火熱 都市圈對標東京紐約

2021-01-11 證券時報網

5月,南方的天氣已非常炎熱,粵港澳大灣區內,以廣州和深圳等龍頭城市為代表的土地拍賣市場亦極為火熱。

近日,廣州進行了一次史詩級的土地出讓。當日由於線上圍觀土拍的人太多,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外網訪問量大增,造成網絡塞車導致多宗地塊延時競價。深圳前海則於近期又誕生了一塊百億土地。不僅如此,深圳在近日又連續推出多宗居住用地。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表現均呈現逐步回升的態勢。以一手住宅成交量看,東莞、惠州和佛山的4月一手住宅成交量環比漲幅均超過20%,其中,東莞「一騎絕塵」,刷出了45.09%的環比漲幅。

土地市場熱絡的背後,是房企尤其是區域性房企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力押注。一家國有上市房企的土地拓展部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不管是全國性房企還是地方區域房企,拿地的區域性戰略已越來越顯著,特別是看到一些外地房企進駐一線城市的失敗案例後,外地房企顯得愈發謹慎,區域性房企拿地卻越來越積極。

區域性房企很積極

廣州和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城市,近期陸續引來房企重金押注。

上周,深圳前海一宗總建面18.36萬平方米的二類居住用地進行現場拍賣,起始價79.9億元,最高限價115.97億元,採用「雙限雙競」方式出讓。

這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自成立以來第三塊通過招拍掛出讓的居住用地,位置優越,吸引了不少房地產企業參與,其中還包括不少「企業聯合體」,特別是「金地+華潤+電建」、「天健+前海投控+深業」這兩個央企國企聯合體陣容吸引了市場目光。經過近百輪激戰,深圳市龍光房地產有限公司成功將該宗地塊收入囊中,折合可售樓面地價為每平方米8.66萬元。

5月18日,廣州土拍市場在一天內出讓11宗地塊。這在過去極為少見。而且,誰也沒有預料到,在上午按原定時間開啟競價後,交易平臺卻突然因訪問量暴增而「崩潰」,導致5宗地塊延時出讓。據悉,這場土拍吸引了恆大、保利、中海、龍湖、龍光、越秀、雅居樂等30餘家房企入場。最終,廣東區域性房企斬獲頗豐,如龍光地產奪得廣州白雲區高樓面價的地塊,熱門的番禺萬博漢溪地塊則被廣州國企越秀地產拿下。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表示,雖然優質地塊會吸引各大房企的目光,但區域性房企在當地拿地相對容易,積極性更強,對地塊的操作流程及當地政策也相對熟悉,因此,近期拿高價地或者體量較大地塊的全國性知名房企較少。

與廣深土拍的火熱景象相似,近期東莞和惠州土地市場也非常熱鬧。

市場數據顯示,今年4月惠州全市共有11宗地塊成交,總成交面積35.79萬平方米,環比漲幅超13倍,成交金額26.44億元,環比漲幅超14倍。兩項指標的同比漲幅均超過90%。而在東莞,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場總成交額約72.4億元,同比大幅上漲148%,創下2012年以來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

「最近我基本上每天都開車接送客戶到惠州大亞灣看房,那邊多數樓盤的均價在每平方米15000元左右,跟深圳還是有很大差別。」在羅湖區從事中介工作的王磊最近開始把業務重點放在推銷臨深片區的房源,都市圈等提法自然成為他們營銷的「重要工具」。他還告訴記者:「最近已經有大亞灣的新盤備案價接近每平方米3萬元了」。

樂有家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東莞和惠州的一手住宅成交量環比漲幅領先於大灣區內地其他城市,東莞一手住宅成交3887套,環比上升45.09%;惠州成交8952套,環比上升34.07%。

都市圈擴容列入日程

根據深圳近日發布的《深圳市2020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2020年深圳計劃供應建設用地1200公頃;計劃供應居住用地293.2公頃(其中新供應129.2公頃),同比增近一倍。近日,深圳也連續公告,將在6月拍賣至少8宗居住土地,主要用於建設普通商品房、人才住房和安居商品房。

不過,僅靠深圳自有的土地似乎已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惠州和東莞都被視為承接深圳「外溢」功能的兩大城市。此外,城市擴容雖早有聲音,但遲遲未有實際行動,沉寂幾年的都市圈擴容話題近期列入日程。

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其中「點名」廣東五大都市圈——科學制定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其中,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都在珠三角,而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命名,更有對標東京都市圈、紐約都市圈的意味。

無獨有偶,深圳最近又有5條城際線開始勘察設計招標,其中就包括穗莞深城際鐵路(前海至皇崗口岸段)、深汕高鐵、深惠城際鐵路、深大城際鐵路等。

房產中介和部分置業者「蠢蠢欲動」。對於房企而言,「公司會謹慎拿地,但也會持續擴圍城市群和都市圈。」上述國有上市房企的土地拓展部負責人表示,「隨著跨市交通設施相關配套的完善,先抓住核心城市再往周邊外擴,這是我們的策略。」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目前,臨深的惠陽大亞灣地區和東莞鳳崗等地已承接深圳外溢,但更多的是一種住宅外溢,並沒有關聯到產業。「都市圈規劃做好之後,不能僅是建住房,還有住房所需要的軌道交通、商業、學校、醫療等配套。」有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都市圈的建設,核心城市向周邊城市疏解產業、資源與配套設施,將形成有效的從需求端到價格的拉動,從而激活都市圈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

那麼,都市圈應該如何起步?以深圳都市圈為例,宋丁認為,首先要做的是與歷史上曾經的「深莞惠一體化」模式實施戰略性切割,堅決打破行政藩籬的阻隔,用法律手段保障都市圈建設落到實處。其次,深圳要用綜合實力在都市圈內建立自己的領頭羊地位,建立都市圈建設的負面清單制度。廣東省充分授權,由深圳牽頭莞惠河汕四市,共商建立五市互動共建共享的負面清單制度,最大限度放開搞活城際基建、科技、經貿交流和投融資活動,允許各類互動進行開放式大膽試驗,允許各市企業放開投資運營,政府不幹預。

此外,還應建立都市圈產融聯合會,強化各市企業與金融機構間的產融互動,最大限度動員社會資本介入都市圈各項建設活動,實現都市圈產融互動發展的優良效益。

相關焦點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都市圈和成渝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並稱為世界四大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紐約灣區擁有美國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是世界第一大經濟中心,其GDP於2013年超越東京,位居世界第一。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2家總部企業位於紐約灣區。
  • 對標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在哪裡?
    圖源:香港文匯網  畢竟,全球三大一流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早已擺在眼前。  尤其是大名鼎鼎的舊金山灣區,經濟之強地位之高,始終為人津津樂道。  1萬公裡之外的粵港澳大灣區,對標101公路的廣深科技(000021)創新走廊已經成型,大批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和科技創新名企正茁壯成長。
  • 日本四大都市圈中標打造日本矽谷,欲培育世界級獨角獸
    7月14日,日本內閤府公布了日本版矽谷的四大獲選都市圈,分別為東京首都圈(包括東京、橫濱等)、中部地區都市圈(包括愛知縣等)、關西都市圈(包括大阪、京都等)及福岡都市圈。政府旨在推動當地形成初創生態圈,對標美國矽谷,培育出日本的世界級獨角獸公司。
  • 全球第一灣區落戶中國,覆蓋11個城市,未來6年超越東京灣區
    世界八大灣區通常指的是美國洛杉磯比弗利、紐約長島、東京東京灣、雪梨雙水灣、香港淺水灣、紐西蘭霍克灣、馬來西亞Burau灣以及布裡斯班Noosa灣。一般我們所理解的東京灣區,指的是東京23區。面積很小,只有620平方公裡,人口900萬左右,GDP8000億美金。
  • 城市會往何處去:東京都市圈空間結構演變的制度邏輯與啟示
    尤其是如何才能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通過建立有效的制度引導城市空間結構朝著合理、可持續方向演進?對此,仍然存在很多疑惑和爭議。今天的文章從新制度主義視角分析,選擇東京都市圈為案例,分析規劃作為一種制度是如何回應和影響空間結構的變化,並據此提出我國大城市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中,如何優化制度觀念、規則和行動的政策建議。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
    綜述  粵港澳大灣區,國之重略。在大灣區戰略發展宏圖下,大灣區內的「城」「產」「人」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又有何種發展掣肘?放眼海外,對標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應學習與借鑑什麼?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現狀與特徵,以及對國際灣區發展經驗的借鑑,我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又有何種建議?
  • 2月土拍市場火熱!疫情下地產界的「冰與火之歌」
    2月上海的土拍市場火熱。據上海市場網數據,上海2月共22宗地塊出讓,含商業辦公用地9宗,總金額高達438.8億元。北京的土拍市場,在逐漸復工的暖潮中熱鬧非凡,著實上演了一波小陽春。僅2月,北京便舉行了4場土拍,博足了眼球。2月11日,北京鼠年土拍「疫」戰打響,首創、華潤+中交、京能80.05億瓜分3宗「不限價」宅地。
  • 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的PK竟輸在了一個廁所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也是繼美國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不少網友常將這幾大灣區放在一起比較,四大大灣區之間有什麼差距、多大差距,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回答。
  • 專家預測:因海平面上升,上海、紐約等地,將會在本世紀末被淹!
    這當中也包括了我國的上海、日本的東京、美國的紐約、泰國的曼谷、菲律賓的馬尼拉等城市,它們都是因為是濱海城市的原因,所以發展的非常繁榮昌盛。就連這幾年提的火熱的灣區經濟,也是和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像我國的粵港澳大灣區、日本的東京大灣區、美國的紐約大灣區和舊金山大灣區,都是以海為鄰、由水而興!
  • 都市圈時代,中小城市的出路在哪裡?
    這無疑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空間拓展模式,也必將反過來阻礙城鎮化進程。東京都市圈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首,也是全球屈指可數的世界級大都市圈,2018年東京圈人口規模在2萬以上的微中心和節點城市數量達到129個,分別是北京都市圈(37個)和上海都市圈(78個)的3.5倍和1.7倍。也正是由於節點城市和微中心發育不足,導致我國大城市功能過於集中,不論空間向外拓展多少「環」,經濟發展核心仍然只有一個。
  • 日本防災會議預測富士山噴發:東京都市圈將癱瘓!欲籌備應對方案
    據光明網轉載日本《每日新聞》等媒體報導,日本在3月31日的中央防災會議上預測了富士山的噴發,認為它噴發後降下的火山灰可達4.9億立方米,整個東京首都圈會陷入混亂。富士山在日本人心中就是一座神山,位於本州島中南部,在靜岡縣和山梨縣之間,東距東京只有80千米,山體呈圓錐狀,海拔3775.63米,是日本的第一高峰,山底周長125千米,佔地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算得上是一座巨型火山。
  • 「潮湧湘江」|大江奔騰,「湘江大灣區」呼之欲出
    藍圖既定,向來說幹就幹的毛主席家鄉人此時此刻正以湘潭經開區60平方公裡的濱江新城為開發提質範圍,全面對標「粵港澳大灣區」,按照濱江文化藝術長廊為內核,城市核心功能區、尖端產業聚集區、生態文化創意區、國際人才集聚區為輔助的「一廊四區」規劃,以「智能城市+數字建築」為基礎,以「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統一運營」為原則,以打造「尖端科技產業核心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國際城市複合功能區」的「三位一體」
  • 高房價破局:深圳,該學習東京嗎?
    日本是一個多山國家,在交通上,地形本是硬傷,但卻能發展到全球的交通強國,尤其是在東京都市圈內,幾乎所有人都能通過鐵路上下班,實現遠距離城郊通勤。反觀現在的深圳,正面臨著地少人多的窘境。那麼,深圳也會借鑑東京都市圈,成為軌道上的城市嗎?
  • 日本中文導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超越東京灣
    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為代表的世界級灣區相比較,粵港澳在區域優勢、經濟體量、人口規模、土地面積等方面或已望其項背,但在人均發展水平、城市化精細管理、高質量人文生活品質、開放式創新所需要的自由環境等方面尚有差距。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縱深,可以搭建更大的舞臺、書寫更宏偉的篇章,對中國經濟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巨大。
  • 1999年時,東京GDP總量超出上海7525億美元,現在差距是多少?
    東京、上海,東亞城市群中的雙雄。兩者有著非常相似的近代化歷程。在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期,上海稍領先,是當之無愧的遠東地區第一大城市。從20世紀30年代起,東京憑藉著半個多世紀的積累,超越上海,躋身世界大都市之列。1935年東京人口就已超過600萬,與紐約、倫敦等量觀之。這一時期上海的人口為370萬。
  • 石嘴山市提前完成銀川都市圈項目年度投資計劃
    今年以來,我市統籌抓好市本級銀川都市圈項目建設,圍繞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產業集聚等領域,確定實施市級銀川都市圈項目33個(其中2個為前期項目),當年計劃實施項目31個,計劃完成投資34.1億元。截至10月底已全部開工,完成投資35.6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 觀點|陳新滋: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性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以說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機遇,如何能夠把握好機遇,不管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地區,還是對中華民族今後的發展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第四任校長,中山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長陳新滋29日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七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廣州峰會上如是說。
  • 東京灣區主題系列(一)——港口群分工協作
    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的興起,作為世界級代表的三大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以及東京灣區,常常被當做榜樣案例進行參考。本系列文章以小主題的形式,針對系統性研究相對較少的東京灣區進行解析,幫助大家對東京灣區這個以製造業制勝的灣區增進了解。
  • 看看紐約東京怎麼說!
    但是這兩年提出房住不炒、今年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等政策,全國部分城市房價已經有下滑趨勢,尤其是天津,但是北上廣深的房價一直維持在高位,並沒怎麼跌,今後還能不能投資,會不會成為硬通貨,我們同差不多相同規模的紐約、東京相比一下。
  • 柯西這宗寶地,或將刷新柯橋土拍紀錄!
    近幾月以來,紹興土拍市場,高潮疊起,上演一輪又一輪精彩「奪地」大戰。就在昨天,輕紡城大道高架南側,柯橋城區柯巖A-03地塊,群雄角逐,最終成交樓面價12548元/㎡,溢價率高達35.4%。而眼下,A-03土拍餘溫尚未褪去,輕紡城大道高架北側,大熱的柯西板塊,又一宗重磅寶地即將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