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在工作中接觸家長比較多,我深深地了解到許多家長對於孩子學習拼音感到很焦躁,一般都送去幼小銜接班先學拼音,總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當然,家長的心情我們都能理解。但殊不知這給孩子上小學時,帶來許多弊端:1.做為剛入小學的新生,本應該對小學學習生活充滿憧憬,熱情高漲,充滿求知慾的。可是孩子因為上過拼音了,老師再上拼音,就是炒冷飯了。上課時興趣不高,主動求知的欲望不強,學習的熱情也就減了大半。2.孩子上課時因為已學過,容易滋生自滿情緒,導致一開始學習就不求踏踏實實。3.因已學過,上課時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動作,坐不住,影響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4.有些提前學習拼音時,發音不規範,在後來的學習中老師糾正極其困難。總之,提前學拼音看似在幫助孩子減輕負擔,實質上,也存在著不少的弊端。
如果把沒學拼音的孩子看作一張白紙,老師更願意在一張乾淨的白紙上創作。我也剛教過一年級,部編教材把拼音學習編排成兩個單元,要求老師在一個月內完成拼音教學,這對老師和學生來說,時間緊,任務重,確實存在很大的困難。可我們面對新教材,更多的是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鑽研,因材施教,學生改變學習策略。同時,我們必須改變觀念,拼音在新的教學理念裡已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工具。要求學生會去使用,能藉助拼音識字就可以了,識字才是學拼音的目的。拼音就像字典一樣具備工具性。所以雖然學拼音這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是使用拼音卻貫穿一個人的整個學習生涯。再說,學拼音重在拼讀,老師在教學中會以各種方式或情境去訓練拼讀,集中教學時一般孩子都能過關。所以,家長朋友們不必為孩子學拼音而提前學拼音。
我認為,與其提前學拼音,不如培養孩子學會認真聆聽的好習慣,認真做事的好品質。這才是學習中最根本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