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9月23日電 (記者 劉忠俊)成都市住建局23日透露,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神鳥」雛形已顯,核心航站區建設接近尾聲,T1、T2兩座航站樓及綜合換乘中心主體結構、鋼結構、屋面、幕牆工程均已完成,站前高架橋主體全線貫通,空陸側總平與道路開始施工,精裝修工程大面積展開,預計2020年底所有工程將完工。
走進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一、二號航站樓施工現場,中央巨大的流線型建築已然成型,圓環形的機場酒店立於兩個航站樓之間。空中俯瞰,以寓意為「太陽」的機場酒店項目為中心,兩座航站樓猶如兩隻「太陽神鳥」。抬頭仰望天花板,圖案似是白色菱格,規則但折線又像是竹節,看上去設計感十足,十分氣派。
航站樓內的商業服務區。成都住建提供
中建八局T1航站樓項目工作人員介紹,航站樓值機大廳主屋面吊頂造型設計獨特,T1為竹葉狀結構造型,T2為羽毛狀結構造型,主要體現四川特點的地域性設計。「實木色的牆壁並非真的實木,而是竹木紋蜂窩鋁板牆面,材質的科技含量更高,也更美觀。」工作人員稱。
據了解,天府國際機場建設中應用和創造了多個「首次」「第一」。例如在超長混凝土施工中方面,首次在全國機場項目中運用地上、地下同步採用跳倉法,避免後澆帶一系列質量隱患,確保了工程高品質建設;在鋼結構施工中運用「超大雙曲面網架整體提升」施工技術,實現了屋頂網架高精度提升質量控制;通過雲築智聯網絡平臺,打造了全國領先的智慧建造管理系統;在大鐵施工中,通過對「雙曲面弧形頂板施工」工法,實現了全球首例航站樓下穿350公裡/小時不減速高鐵工程順利實施……
航站樓白色菱格天花板。成都住建提供
T1、T2兩座航站樓之間,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建設點位地下15米左右的深處,地鐵18、13號線將穿梭而過;再往地下深入10米,是京昆高鐵成自段列車飛馳的通道。建成後,京昆高鐵成自段,就將成為國內首條以350公裡時速不限速穿越機場航站樓的高鐵線,按照規劃,蓉京高鐵線路將進入機場北部物流區。
此外,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天府國際機場自2016年5月開工建設,計劃202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包含「兩縱一橫」3條跑道,T1、T2兩座航站樓,規劃停機位245個。
到2025年,「一期工程」將實現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70萬噸、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的承載能力。按照遠期規劃,待全部4座航站樓、6條跑道修好,2035年,天府國際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億人次以上。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兩縱一橫」跑道構型,避開了噪音對城市影響,契合了成都東北、東和東南主飛行方向需要,提高了放行效率,縮短了地面滑行距離,有利於提升旅客體驗。4座航站樓,呈兩兩手拉手的單元式布局,既使單體建築規模適中,旅客步行距離較短。飛行區岸線也較集中式航站樓更長,在同等規模機場中近機位最多達到97個。(完)
【編輯:孫靜波】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