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化學科普】可燃冰,這次可不僅僅是新聞|告訴你一個全面的可燃冰|中考可以這樣考.

2021-02-22 胡君化學

可燃冰可以這樣考!

1.「可燃冰」是(  )

A.化合物 B.單質 C.溶液 D.混合物

2.下列物質屬於純淨物的是(  )

A.乾冰 B.煤氣 C.石油 D.可燃冰

3.我國科學家對我國南海海域甲烷水合物(可燃冰CH4•nH2O)的組成進行了精確的定量研究.測得該甲烷水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則這種甲烷水合物中n的值是     ,該可燃冰的化學式表示為      .可燃冰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可燃冰」是一種重要的能源,它是在高壓低溫條件下由甲烷分子居於水分子中形成的籠中的產物(如圖),在「可燃冰」中平均46個水分子構成8個籠,每個籠裡容納1個CH4分子或一個游離的H2O分子.若這8個籠中有6個籠容納的是CH4分子,另外2個籠容納的是H2O分子,則「可燃冰」的平均組成是下列各項中的 .

A.CH4•2H2O     B.CH4•6H2O     

C.CH4•8H2O   D.CH4•10H2O.

 

5.可燃冰的學名為「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在0℃和30個大氣壓的作用下結晶而成的「冰塊」。「冰塊」裡甲烷佔80%~99.9%,可直接點燃,燃燒後幾乎不產生任何殘渣,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要小得多。1m3可燃冰可轉化為164m3的甲烷氣體和0.8m3的水。由天然氣形成可燃冰的過程中,發生的是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請分別寫出甲烷的一條化學性質和一條物理性質:     、     。

6.「西氣東輸」工程對我市的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西氣東輸」工程輸送的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而又較潔淨的氣體化石燃料﹣天然氣。請你回答: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

(2)煤礦有時會發生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與天然氣相同,寫出瓦斯爆炸的化學方程式           ;

(3)另據報導,在我國南海、東海海底發現巨大的「可燃冰」(CH4•nH2O)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冰態物。若將天然氣從其冰態物中分離出來,的兩種方法:

①在一定溫度下,         使氣體從冰態物中分離出來;

②在一定壓強下,          使氣體從冰態物中分離出來.

7.甲烷與氧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1)一個甲烷分子是由      構成;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點是     ;

(2)一個氧分子和一個水分子的不同點是      。

8.可燃冰是一種新型能源,在我國南海儲量很高,其主要成分為甲烷(CH4)。甲烷可以和氧化銅發生化學反應,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驗證。

 

①實驗開始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填序號)

I.先通純淨的甲烷,後加熱氧化銅

II.先加熱氧化銅,後通純淨的甲烷

②裝置A中能觀察到黑色的氧化銅變為紅色,此現象證明了甲烷具有      (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③裝置B中能夠觀察到的現象是       ,此現象證明有水生成。

④裝置C中石灰水變渾濁,此現象證明有    生成,溶液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⑤根據以上實驗過程,寫出甲烷和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⑥從環保節能角度,你認為如圖實驗需改進的措施是          。



相關焦點

  • 考到「可燃冰」「疫情防控」,南京中考化學學科權威點評來了
    剛剛,南京市招考院公布了化學學科中考點評。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化學教研員、教授級高級教師、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者陸建源老師認為: 2020年南京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化學試卷考點穩定、內容基礎、聯繫實際、貼近學生。整卷緊扣課程標準和教材,重點考查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
  • 為什麼「冰」也可以燃燒? 海底怎麼會形成「可燃冰」?
    為什麼「冰」也可以燃燒? 海底怎麼會形成「可燃冰」?時間:2017-07-15 13:41   來源:科普中國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冰也可以燃燒? 海底怎麼會形成可燃冰? 如果說水火不相容的話,那麼冰火就更不相容了。
  • 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時間:2016-11-25 12:56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可燃冰並不是冰,而是一種存在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白色結晶物質,因其外觀看起來像冰塊兒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被稱作可燃冰,其學名應該叫做天然氣水合   原標題: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 可燃冰已試採6周!可燃冰真的是冰嗎?
    藍鯨1號開採平臺正在開採可燃冰可燃冰實現穩定開採的意義有多大?據世界能源會議統計,世界已探明可採煤炭儲量共計15980億噸,預計還可開採150年。探明可採石油儲量共計1211億噸,預計還可開採30~40年。
  • 天然氣水合物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要是甲烷分子含量超過99%,這樣的天然氣水合物通常稱為甲烷水合物。自然界中存在的可燃冰主要有三種形成方式,分別是生物形成、熱形成和非生物形成三種。但不管是哪種形式,可燃冰的形成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且缺一不可。
  • 【關注】中國實現可燃冰開採重大突破!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簡單說,可燃冰是一種能源,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汙染小、能量高。  但是,可燃冰的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1立方米的可燃冰內含約164立方米的常規天然氣。
  • 「偷梁換柱」開發海底可燃冰
    可以點燃的「冰」  人們聽到「可燃冰」這個奇怪的名字,或許最先想到的是和固體酒精相似的東西。的確,可燃冰在外形上與固體酒精有幾分神似,也可以像固體酒精那樣直接點燃。  儲量是化石能源的兩倍  令人驚奇的是,這樣獨特的結構是大自然給人類留下的一筆巨大的能源資產。早在1778年英國著名化學家、氧氣的發現者普利斯特裡,就著手研究氣體生成的氣體水合物溫度和壓強,但未能制出實驗條件下的可燃冰。1934年,美國科學家在油氣管道中發現了冰狀固體堵塞現象,這是可燃冰首次進入人類視野。
  • 【能源科普】之可燃冰
    「可燃冰」中甲烷的總量大致是大氣中甲烷數量的3 000倍。作為短期溫室氣體,甲烷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13倍。有學者認為,在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在開採過程中,如果引起「可燃冰」自動分解或外溢,一方面就會導致極地溫度、海水溫度和地層溫度升高,另一方面,陸斜坡穩定性降低,還可造成海底滑坡,海洋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出現物種滅絕,造成生物礁退化。
  • 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這個持續不斷燃燒的火焰,就是正在從1000多米的水下分解提取出的可燃冰所產生的甲烷氣體。這標誌著我國首次試開採得到了全面成功。 我國實現了首次成功試開採可燃冰,這也標誌著我國可燃冰的勘探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甚至有望改變全球能源供應格局。可燃冰這麼至關重要的戰略能源,到底長啥樣?它外形似冰,那為何又可以燃燒呢?讓我們通過記者的鏡頭去認識一下這一神奇的新能源。 可燃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然氣水合物,就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化合物。
  • 突然上頭條的可燃冰 你真的清楚它的來歷嗎?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簡介  可燃冰又稱氣冰、固體瓦斯,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被譽為21世紀最理想的潛在替代能源,主要蘊藏於陸地永久凍土帶和海底全球海洋總面積90%的具備天然氣水合物生成條件。  隨著傳統油氣資源的枯竭,人類急需尋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天然氣水合物的發現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 神秘的可燃冰
    其中,可燃冰的勘探和開發,備受關注。  近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與時間賽跑,不斷探索可燃冰的奧妙,並於2017年5月18日在中國南海的神狐海域成功試採,這是我國自然資源事業史的一個轉折點。  為研究和將來進一步開採可燃冰,中國科技工作者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其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常人難以想像。
  • 科學史上365天——可燃冰的開發
    從水到可燃冰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水的世界裡,無論在哪裡都可以見到水,一個馬鈴薯含有80%的水,一頭牛含有74%的水,西紅柿、葡萄、橘子的90%全是水,而我們的身體有65%的水。因為如果不是這樣,冰塊將下沉,湖泊和海洋從底部結冰,上面失去了冰層的覆蓋,水的熱量不斷地散失,形成更多的冰塊,過不了多久,整個海洋都會結成冰,這樣的條件不可能孕育生命,即便有地球生命的繁衍,也不會是現在的這個樣子,地球生命史將完全改寫,自然不可能有我們的今天。
  • 關於可燃冰,100升跑5萬公裡是假的!為人類移民宇宙爭取更多的時間才是真的!!
    可燃冰的化學結構是「甲烷水合物」,即「甲烷分子」被一個一個地包在水分子組成的籠子之中。如圖:為黑而黑不可取5萬公裡是一個許多人都能看出來的錯誤,令人遺憾的是,這個錯誤助長了另外一個方向的輿論:認為中國這次試採完全沒有意義,甚至是自欺欺人。例如這樣的說法:「轉一位專家的點評:看了關於我國可燃冰試採成功的報導,感到有必要在圈裡普及一下有關可燃冰開採的基本常識。
  • 中國首次海域試採可燃冰成功!
    圖片來自網易新聞5月18日,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這次突破將對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圖片來自鳳凰網我大中國的可燃冰開採技術可是全球第一哦!咳,接下來上自然科學課!
  • 可燃冰真的是冰嗎?能源新寵其實不神秘
    據世界能源會議統計,世界已探明可採煤炭儲量共計15980億噸,預計還可開採150年。探明可採石油儲量共計1211億噸,預計還可開採30~40年。探明可採天然氣儲量共計119萬億立方米,預計還可開採60年。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新能源的話,再過50-100年,地球上可用的化石燃料能源就將消耗殆盡。
  • 科學自信|人類可燃冰在中國試採點火成功,中國科技創新機遇迎來...
    中國可燃冰試採成功的意義,除找到石油的替代能源外,也協助找回了中國科研自信力!大飛機著陸,航母下水,天舟上天,量子計算初試之後,今天再次迎來了中國人帶給人類的大禮--人類新型化學能可燃冰可持續工業開採工藝。面對這樣的成功,至少中國可以不用再擔心,五十或一百年地球石油燒完後,人類只有吃生米了。
  • 解讀大熱的可燃冰(1):可燃冰是什麼?它是怎麼形成的?
    那麼到底可燃冰是什麼?其發展前景如何?中國在可燃冰研究與開發的水平所處的位置如何?等等這些問題,筆者將發表系列文章,以便讓廣大讀者朋友對可燃冰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 1.可燃冰是什麼? 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Gas drates),也有稱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是類似於冰的天然氣和水的組合體,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數量巨大。一個可燃冰分子中,其水大約佔85%,水分子與甲烷形成結晶的晶體,這種晶體穩定,甲烷分子被水分子包圍。水分子形成空腔由甲烷分子充填。
  • 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國將要改寫全球能源格局
    新聞越短,事情越大!  18日下午,一則消息引燃網絡:  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18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實現歷史性突破。
  • 可燃冰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國內可燃冰商業開採任重道遠
    一、可燃冰行業概況中國2002年啟動對可燃冰的研究與勘探,2014年國務院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鼓勵推動可燃冰的試採與開發,並於201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設立可燃冰勘探試驗區。
  • 一起來看看「可燃冰」的奧妙
    新華社青島5月28日電(記者張旭東)18日,中國宣布對南海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穩定產氣,這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試採,引發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最近可燃冰成了熱點「新聞人物」,那麼到底什麼是可燃冰?有哪些價值?勘探開採有哪些難點?什麼時候我們日常生活中才能用上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