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白海豚來晉江了!

2021-01-22 騰訊網

在大夥印象中,海豚活潑乖巧聰明,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因為對海洋的水質環境十分敏感,海豚更是被環保學家視為衡量海洋生態環境的活指標。

27日上午

東石附近海域

養殖戶作業時,發現了三隻海豚

心情不錯的他們還一路跟著

在小船旁邊遨遊

△周建評 / 攝

周建評告訴記者,28日他剛好在海上作業,意外發現了三隻可愛的海豚,躍出海面後,直接潛入水裡。

點擊播放 GIF 0.0M

養殖戶 周建評:它們在塔頭往外30公裡左右,種海蠣的那個地方吃東西。每個月小潮基本都能看到,運氣比較好,第一次靠得這麼近,跟著船一起跑,以前都跑得老遠。

據了解,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4月份,圍頭灣也曾出現海豚

今年4月份,泉州海事執法人員在圍頭灣附近水域海上巡航時,也發現至少兩隻白海豚在附近遊弋。

養殖戶 周建評:很經常看到,冬天比較多,一般是成群的,這個季節比較熱,會比較少。

2019年5月1日、2日,幸運的群眾在晉江圍頭灣塘東海域看到各有一隻白海豚在這裡躍水嬉戲。雖然這不是白海豚第一次光臨這裡了,但它們的到來,還是令這裡的人們感受到環境與自然之美。

▴白海豚躍水嬉戲

據了解,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以及虎鯨的近親,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水上大熊貓」之稱。

近年來,隨著海上環境治理力度的增大,泉州水域水質逐年改善,在泉州灣、深滬灣已多次發現野生海豚

晉江是濱海城市。近年來,晉江採取「陸上截、海上堵」等多種治理手段,使轄區海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從2015年開始,全市還開展海漂垃圾治理「三年行動」,每年還投入800餘萬元用於海漂垃圾治理;不僅如此,還採取「海上堵」措施,嚴查嚴打油汙染、廢棄物傾倒、填海與圍墾、挖沙等行為,全力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

白海豚對海洋水質十分敏感,被視為衡量海洋生態環境的活指標。這麼多白海豚在圍頭灣出現,從側面說明圍頭灣海洋生態環境非常好。

end

來源:文明晉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石井】國家一級保護中化白海豚(海大糊)又回來啦~~已連續五六年出現在這
    據了解,它們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它們飛躍水面所在的海域是南安石井與晉江白沙之間的海灣。據石井邊防派出所的官兵介紹,每年這個季節都會有白海豚在這裡出現,有時候一兩隻,有時候五六隻,已經連續出現五六年了。泉州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是白海豚的繁殖期,它們是洄遊河口地帶繁殖。
  • 中華白海豚又雙叒叕出現在霞浦海域!有視頻,快來看看!
    ,白海豚時而躍出海面,時而鑽入水中,逗留嬉戲近半個小時。,我們都很激動,也非常有成就感,覺得這是大自然對我們近兩年多來持續不斷清海整治工作的一種回報。」 中華白海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是檢驗海洋生態的活指標。霞浦縣經過近兩年多來的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海漂垃圾少了,海洋環境變好了,海裡的小魚小蝦越來越多,也為中華白海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四門橋支線和大航道清退前後才半個月時間,中華白海豚就來了。
  • 「美人魚」中華白海豚
    【導讀】我今天陪孩子看了關於白海豚的介紹的影片。使我感覺到了,保護瀕危動物的重要性。人類真的應該善待我們的朋友。01 白海豚的分布特點在整個白海豚當中,中華白海豚是最為珍貴的一種。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廈門剛回暖,寒潮又要來?哈,這裡出現白海豚~
    廈門剛回暖,寒潮又要來?氣溫回暖的甜頭還沒嘗夠冷空氣就又要來了天氣回暖連白海豚們都出來嬉戲啦~↓↓↓廈門海域出現中華白海豚昨天,不少拍客向我們發來爆料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
  • 白海豚,又見白海豚!
    市民在鼓浪嶼海域拍到白海豚。吳福星 攝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郭欽轉 實習生 張嘉慧白的、粉的、灰的、斑點的 …… 昨日 9 時許,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五六隻不同體色的中華白海豚在追逐嬉戲。
  • 關於中華白海豚你知道多少?
    參加完知識競賽後 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繼續拉近與豚豚的距離~中華白海豚可是近岸海洋的旗艦物種,它們是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也是衡量海洋生態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同時,作為傘護種的中華白海豚,它們的生存環境需求涵蓋了同片海域中其他海洋物種的生存環境需求。保護它們也相當於為同片區域的海洋中其他物種以及棲息地打開了一個「保護傘」。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中華白海豚聲納出問題誤闖西江 漁政船隻監控
    中華白海豚誤闖西江誰來救?  在羚羊峽一帶至少發現6條,可能因聲納出問題而從鹹淡交界進入淡水區  本報訊(記者/謝輝西江日報記者/楊永新)西江肇慶段驚現中華白海豚,而且不是一條,是一群。  昨天,有市民向記者報料,稱目睹中華白海豚在西江出現。廣東省漁政總隊肇慶支隊稱,這群中華白海豚可能本身的聲納出現問題,以致誤闖西江,目前已派出船隻進行監控,並強調中華白海豚是稀有魚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呼籲漁民切勿誤傷。  市民三報目睹白海豚  昨天下午,記者隨同市漁政支隊的執法船一起,來到西江羚羊峽一帶。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上午8點前後,北海市銀灘鎮村民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
  • 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秋冬季是鳥類遷徙的高峰期,也是鳥類愛好者最佳的賞鳥季節。  泉州市觀鳥協會副會長 吳東塔:7L是11月15日我發現的,去年就有來過。去年剛出生六個月就飛到我們這邊來。  「勺子」是愛鳥人對勺嘴鷸的暱稱,在他們眼裡,這種個頭不大、白腹、麻褐色羽毛、嘴基部寬厚平扁而尖端擴大呈勺子狀的鳥類,不僅美麗而且異常珍貴,雖然熟識它們的習性、出沒規律等,但要捕捉到它們美麗的身影,還需要好運氣。
  • 看!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今天早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驚現佛山!今天(12月16日)早上7時許,佛山市水利局下屬單位沙口水利樞紐站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現一隻疑似中華白海豚在沙口水利樞紐站分洪閘嬉戲,狀態良好。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是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由於該海豚身體器官老化,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一般情況下,白海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交接海域。廣東省防汛搶險潛水一隊正在檢查儀器,隨時準備下水執行任務,確保白海豚安全。
  • 順德驚現白海豚?可惜的是……
    前幾天台風「鸚鵡」千裡迢迢來「打擾」幸好沒多大影響不過帶來的強降雨致使
  • 「綠色低碳」看,40多頭中華白海豚!北海鯨豚調查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
    說起中華白海豚那可是北海無比珍貴的「生態名片」對於海豚們來說北海這片海域更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家園近日儒艮保護區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一天內發現5個中華白海豚種群其中最大種群頭數達到30頭次這可是近三年來北海鯨豚調查中發現頭數最多的一次12月12日上午10時許,廣西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在保護區的海域內開展鯨豚調查工作時發現,保護區核心區海域有5個不同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正在該海域內覓食嬉戲。
  • 這周,又有一隻中華白海豚死去了
    粉粉的中華白海豚圖片來源見水印我們來看兩個保護中華白海豚的故事。2017年,長隆集團計劃在珠海填海35公頃來建設娛樂設施。可是要知道,在珠江口水域中,大約生活著2000頭中華白海豚,佔中華白海豚全球種群總數的1/3以上。
  • 拒絕生寶寶的中華白海豚
    擁有香港回歸吉祥物身份的中華白海豚,這20年來的命運,卻令人揪心:由於水質汙染、海上交通繁忙,以及近年的一些大型基建,導致白海豚數量從2003年的188條,驟減至2017年的47條!但這20年來,其實它們的命運卻讓人揪心。
  • 我國東海有一種中華白海豚,被人們稱為美人魚
    而另一種名為中華白海豚的海洋生物,就更有美人魚的風範了,並且事實上它們也確實有著「美人魚」的稱號。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中華白海豚隸屬於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白海豚屬。該屬除了中華白海豚以外,還有花白海豚、西非白海豚、鉛色白海豚三種,都是非常珍惜的物種。
  • 中華白海豚瀕危仍在加劇,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現狀不容樂觀
    海洋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那年春天的清晨,我正在伏案筆書,樓裡一陣雀躍,『快看!白海豚!』『哇,有三頭!』只見人們拉長了脖子往窗外湊。」多年後,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三所)工作人員莊黃騰仍難忘懷與白海豚的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邂逅。
  • 漲知識|如何辨別白鱀豚、江豚、中華白海豚:看它的吻和背鰭
    如何區分白鱀豚、江豚和中華白海豚?它們各自的特點有哪些? 從吻的長度來區分它們相對比較容易。5月16日,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一名水生生物專家向澎湃新聞介紹,白鱀豚的吻十分明顯。成年白鱀豚的吻一般長度可達30釐米左右,而中華白海豚的吻一般不足20釐米;江豚的吻則更加短,十分容易辨認。
  • 「水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再度現身深圳海域
    原標題:「水上大熊貓」再現身深圳海域,如此貴客能否長留就看我們了  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素有「水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再現深圳海域。12月22日,記者從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了解到,當日上午,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深圳支隊執法人員駕乘中國海監9017艇在深圳西部海域開展海島巡航執法行動。
  • 中華白海豚現身佛山東平河?真的!
    經媒體記者向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確認,這大魚的確是中華白海豚!禪城區漁政大隊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目前水位較高,執法船無法下水對中華白海豚進行保護。他們會密切留意中華白海豚在東平河的情況。中華白海豚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呈粉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