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夥印象中,海豚活潑乖巧聰明,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因為對海洋的水質環境十分敏感,海豚更是被環保學家視為衡量海洋生態環境的活指標。
27日上午
在東石附近海域
養殖戶作業時,發現了三隻海豚
心情不錯的他們還一路跟著
在小船旁邊遨遊
△周建評 / 攝
周建評告訴記者,28日他剛好在海上作業,意外發現了三隻可愛的海豚,躍出海面後,直接潛入水裡。
點擊播放 GIF 0.0M
養殖戶 周建評:它們在塔頭往外30公裡左右,種海蠣的那個地方吃東西。每個月小潮基本都能看到,運氣比較好,第一次靠得這麼近,跟著船一起跑,以前都跑得老遠。
據了解,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4月份,圍頭灣也曾出現海豚
今年4月份,泉州海事執法人員在圍頭灣附近水域海上巡航時,也發現至少兩隻白海豚在附近遊弋。
養殖戶 周建評:很經常看到,冬天比較多,一般是成群的,這個季節比較熱,會比較少。
2019年5月1日、2日,幸運的群眾在晉江圍頭灣塘東海域看到各有一隻白海豚在這裡躍水嬉戲。雖然這不是白海豚第一次光臨這裡了,但它們的到來,還是令這裡的人們感受到環境與自然之美。
▴白海豚躍水嬉戲
據了解,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以及虎鯨的近親,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近年來,隨著海上環境治理力度的增大,泉州水域水質逐年改善,在泉州灣、深滬灣已多次發現野生海豚。
晉江是濱海城市。近年來,晉江採取「陸上截、海上堵」等多種治理手段,使轄區海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從2015年開始,全市還開展海漂垃圾治理「三年行動」,每年還投入800餘萬元用於海漂垃圾治理;不僅如此,還採取「海上堵」措施,嚴查嚴打油汙染、廢棄物傾倒、填海與圍墾、挖沙等行為,全力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
白海豚對海洋水質十分敏感,被視為衡量海洋生態環境的活指標。這麼多白海豚在圍頭灣出現,從側面說明圍頭灣海洋生態環境非常好。
end
來源:文明晉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