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捕撈不是中國特色,而是71%的地球面臨的最大威脅!(附12個真相)

2021-01-18 八鮮過海


海洋廣闊無際,資源取之不盡?數個世紀前,科學家是這樣想的。但很遺憾,一連串非法捕魚、誤捕、濫捕、肆意破壞魚類棲息地,已經改變海洋的命運。


看完以下 12個事實,恐怕沒有人能笑得出來。



1、由1950年開始,因為過度捕魚,全世界 1/4漁業已經崩潰。



2、2.77%海洋魚類資源已經完全枯竭、遭受過度開發、減少或復甦緩慢。



3、1992年,加拿大紐芬蘭的鱈魚漁業崩潰,40,000人因而失業。當地漁業至今仍尚未恢復。(好在有所好轉)



4、科學家估計,全球 90%的大型魚類已在海洋絕跡。其中包括許多吞拿魚、鯊魚、大比目魚、石斑和其他生態系統頂端的捕食者。失去牠們,我們也失去維持生態平衡的好幫手。



5、全世界共有 350萬艘漁船,但當中僅佔1.7%的巨型工業漁船,每年竟捕獲全球近 60%的魚獲。



6、單單在印度洋,圍網漁船使用的人工集魚器,每年就殺死 100萬條鯊魚。



7、每年,全球船隊收到大約 300億美元的政府津貼,大部分給予大規模工業化漁業。



8、工業化捕魚船隊每年平均殺害及丟棄約 2700萬噸的魚,相當於全年 1/4的漁獲。在街市買 1公斤蝦,背後可能潛藏超過 10公斤的熱帶海洋生物的犧牲。



9、拖網捕魚利用漁網高速沿著海底拖行,會破壞脆弱的珊瑚及海床,令魚類失去棲息地。



10、全球每年因非法漁業損失超過 200億美元,當中大多牽涉歐美和亞洲的漁船。據聯合國估計,非洲國家索馬利亞(Somalia)和幾內亞(Guinea)每年就分別損失約 3億及 1億美元。



11、在印度洋的克羅澤群島、愛德華王子島和馬裡恩島,小鱗犬牙南極魚(通常為智利鱸魚)因有利可圖而被大量捕撈,結束在短短兩年滅絕。



12、全球已知 24種信天翁中,20種在南冰洋生活的都正面臨存活危機,其中兩種更屬極度瀕危物種。科學家估計,僅在 1997年,非法捕魚已在南冰洋殺害超過 100,000隻信天翁和海燕。


--看哭了的,點讚+轉發吧--


精彩文章

點擊圖片瀏覽文章|加州紅鮑:世界上最大的鮑魚,原來撬你這麼難!

點擊圖片瀏覽文章|南非鮑魚:雖然我來自非洲,但是我一點都不黑!


本文經【綠色和平】授權八鮮過海轉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過度捕撈對社會經濟造成的嚴重後果:1992年,加拿大紐芬蘭島的漁業完全崩潰,漁民在整個捕魚季沒有抓到一條鱈魚。這是當地漁業部門縱容過度捕撈的後果。這一情況導致4萬人失業,整個地區的經濟衰落。  除了過度捕撈,不加選擇進行捕撈的「連帶殺傷」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 過度捕撈,全球近九成漁場資源告急!
    全球人口增長推動魚類需求,使漁業資源面臨過度捕撈、走向枯竭的困境。聯合國表示,全球有近九成漁場處於捕撈頂限、或過度捕撈。
  • 專家:全球變暖和磷蝦捕撈使南極企鵝面臨滅絕威脅
    專家:全球變暖和磷蝦捕撈使南極企鵝面臨滅絕威脅 南極洲保利特島,阿德利企鵝。視覺中國 資料圖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南極與南大洋聯盟(ASOC)駐俄羅斯代表葉連娜·扎爾科娃表示,南極的阿德利企鵝因氣候變暖和磷蝦捕撈麵臨滅絕威脅。扎爾科娃在東方經濟論壇上向衛星通訊社表示:「2017年南極總數達4萬隻的阿德利企鵝只有兩隻新生小企鵝倖存。原因是氣候變化和該地區過度捕撈磷蝦。
  • 中國又被黑過度捕撈南極磷蝦 外媒駁斥:別總把威脅歸咎中國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 外媒稱,圍繞南極洲水域的磷蝦捕撈,存在一種周期性出現的誇張言論,往往聳人聽聞地將一種未來威脅歸咎於中國。然而,磷蝦沒有遭到過度捕撈的危險。目前,中國的磷蝦捕撈只佔根據現有國際協議制定的捕撈限額的很小一部分。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
    然而由於過度捕撈,如今大小黃魚雙雙登上了「紅色名單」。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它們均被列為「易危」物種。曾經著名的大黃魚和小黃魚「魚汛」已經難得一見。   昔日漁場,終於枯竭   過度捕撈造成兩個大問題。首先,我們正在失去寶貴的經濟來源和營養源,這些經濟來源和營養源對解決社會、經濟和飢餓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其次,我們不但正在失去某些種類的魚,還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些魚類的消失可能讓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面臨崩潰的壓力。
  • 過度捕撈威脅亞馬遜珍稀魚類(圖)
    由於近年來過度捕撈,生活在亞馬孫流域的許多珍貴魚類數量正在悄然減少。  詹姆斯是剛加入2004年中新藥業中國亞馬孫科學考察隊的巴西科學家,主要工作是對亞馬孫流域的水生資源進行綜合研究。他向記者介紹,黑河是亞馬孫流域的重要支流,水質好,水產資源豐富,據不完全統計,黑河生活著750種魚類,其中有408種為黑河所獨有。
  • 90%野生魚類面臨過度捕撈,對全球環境的衝擊「難以估量」
    90%野生魚類面臨過度捕撈,對全球環境的衝擊「難以估量」 楊舒怡/新華網 2016-07-10 12:24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又被黑過度捕撈南極磷蝦 外媒看不過去:別總把威脅歸咎中國
    南極可能是地球上最寒冷、生存條件最惡劣的地方之一,但很多美麗的生命卻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這片極致「仙境」生活,基本不受人類幹擾。以至於任何可能破壞該地區生態平衡的行為都為地球人所不容。 不過每隔一段時間,外媒總會出現一些言論,將過度捕撈南極磷蝦的「鍋」甩到中國身上,比如「中國在南極的捕撈計劃引起科學家擔憂」、「中國在南極磷蝦捕撈領域『分一杯羹』有多麼危險」 如此甩鍋,另外一些外媒看不下去了,
  • 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當漁業捕撈量超過種群自我繁殖速度時,捕撈便無法再持續。半個世紀以來,全球被過度捕撈的魚類種群數量增加了兩倍。而如今,有三分之一經濟魚類的捕撈量已經超過了其承受極限。當物種數量因為過度捕撈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它們很可能喪失一部分基因多樣性——僅是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個體來承擔物種基因庫這一任務了。
  • 日媒賴中國過度捕撈?真相卻讓人意外
    眼下正值捕撈季的秋天來了,但今年日本秋刀魚的價格卻不斷地上漲,離民眾的餐桌越來越遠。在此背景下,日本部分民眾、媒體卻認為與中國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 日本秋刀魚價格上漲與捕撈量下降有直接關係,然而部分日本網友認為是中國漁船捕撈帶來的;上述的《朝日新聞》也表示,近年來,中國的漁船變得越來越多,這可能是原因之一。那麼,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 過度捕撈成海洋之痛 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壓力(圖)
    然而由於過度捕撈,如今大小黃魚雙雙登上了「紅色名單」。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它們均被列為「易危」物種。曾經著名的大黃魚和小黃魚「魚汛」已經難得一見。  昔日漁場,終於枯竭  過度捕撈造成兩個大問題。首先,我們正在失去寶貴的經濟來源和營養源,這些經濟來源和營養源對解決社會、經濟和飢餓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其次,我們不但正在失去某些種類的魚,還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些魚類的消失可能讓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面臨崩潰的壓力。
  • 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使海洋失去生機 全球海洋救助方案出臺
    海洋覆蓋地球表面近3/4的區域,蘊含13億立方千米水量。據統計,全世界12%的人口依靠漁業維生,人類從魚類和水產品中攝取的蛋白質佔動物蛋白攝取總量的17%,海洋捕撈和水產養殖為數以十億計的地球人群提供食物和生計。  然而,海洋在為人類提供各種資源的同時,卻面臨著過度捕撈、重要棲息地破壞以及環境汙染等諸多嚴重問題,海洋系統瀕臨崩潰的邊緣。
  • 過度捕撈造成海洋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自然資源保護人士表示,過度捕撈威脅著全球三分之一的公海鯊魚物種瀕臨滅絕。 錘頭鯊(Hammerhead)、巨蝠鱝(giant devil ray)以及鼠鯊(porbeagle shark)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編制的首份海洋鯊魚64種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之中。鯊魚是很容易遭到滅絕危險的物種,因為它們的成熟期很長、而且繁殖很少。
  •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
    過度捕撈致使西非漁業資源處於崩潰邊緣2012-12-21 10: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世界漁業信息漁業資源的衰退對塞內加爾60萬漁民的生計造成了嚴重威脅。喀麥隆擁有1.5萬平方公裡的大陸架及400萬公頃的內水,每年的漁業產量只有15.7萬噸,而需求卻達到30萬噸。2011年,喀麥隆的漁業進口量達到20萬噸,2010年為15萬噸。預計2012年的進口量將繼續增長。喀麥隆公共利益保護協會(ACDIC)將漁業產量的不足歸咎於外國漁船的不當行為,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漁船。
  • 從愛知到昆明|過度捕撈下,海洋生機何去何從
    當漁業捕撈量超過種群自我繁殖速度時,捕撈便無法再持續。半個世紀以來,全球被過度捕撈的魚類種群數量增加了兩倍。而如今,有三分之一經濟魚類的捕撈量已經超過了其承受極限。當物種數量因為過度捕撈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它們很可能喪失一部分基因多樣性——僅是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個體來承擔物種基因庫這一任務了。
  • 過度捕撈:我們的後代還能吃到海鮮嗎?
    1980年代初,中國四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以及南海)的實際捕撈能力就已經超過了最適量的上限,而且仍然在持續突破這一上限。如今,黃、渤海實際捕撈量已經超出理論最大持續產量4倍。東海:四大經濟魚類難覓蹤跡東海區域的捕撈強度是最適捕撈強度的3倍,實際捕撈量已經約是理論最大可持續捕撈量的兩倍。最主要的四大經濟魚類中,大黃魚和烏賊已難覓蹤跡,小黃魚和帶魚已經被嚴重過度捕撈,包括幼魚和低齡魚的過度開發。這四種主要經濟魚類佔總漁獲量比例從1950年代的63.7%降低到了1990年代的18.8%。
  • 聯合國報告:全球90%野生魚類面臨過度捕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10日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捕魚數量已逼近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極限值,約90%的野生魚類正面臨過度捕撈。據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每半年發布一次的全球漁業狀況報告指出,自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魚過度捕撈狀況惡化了至少3倍;40%的鮪魚等暢銷產品正遭受不可持續捕撈。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部門負責人巴朗熱說,地中海、黑海等海域的過度捕撈率約為60%,「尤其令人擔憂」。
  • 中國阿根廷魷魚捕撈投入增加270%!最大遠洋集團單船漁獲卻不如預期...
    中國阿根廷魷魚捕撈投入增加270%!最大遠洋集團單船漁獲卻不如預期,還備受爭議!&nbsp就公司南美漁場(阿根廷)具體生產而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作業漁船數量變化不大,但產量相距甚遠,資源好的年份,產量突破2萬噸,資源差的年份,產量不足700噸。因此,近年來在南美海域作業的中國漁船數量增速驚人,但捕撈量持續下降,特別是在阿根廷附近海域,漁船密度不斷提高,競爭日益激烈。
  • 過度捕撈-掠食者鯊魚可能會滅絕?
    譯文:自1970年以來,捕魚業的大量增加減少了海洋中大量的鯊魚,以前廣泛分布的物種,如錘頭鯊,現在正面臨滅絕的威脅。目前,世界上31種海洋鯊魚中有一半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或極度瀕危物種。 📒詞彙短語ravage: [名詞&動詞]毀壞,破壞be listed as…: 被列為… 長難句譯文:自1970年以來,捕魚業的大量增加減少了海洋中大量的鯊魚,以前廣泛分布的物種,如錘頭鯊,現在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 ...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產生過度捕撈的主要是哪些國家...
    X 你好,水哥.我對過度捕撈比較重視目前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產生過度捕撈的主要是哪些國家?還有就是各國現在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呢?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