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城市大腦「時空一張圖」上線

2020-12-05 新華網北京頻道

  科幻電影裡,主角想要進入錯綜複雜的城市空間,只需輕輕一點,眼前就會出現一個虛擬畫面,上面標示了城市構件所有的時空數據,仿佛為主角打開了「萬能視角」。現在,海澱區的城市管理者們也擁有了這樣的「萬能視角」。

  9月下旬,海澱區城市大腦「時空一張圖」1.0版上線,涵蓋全區17萬多幢既有建築物信息、1.9億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多個攝像頭點位、249個數據圖層、百萬級圖層調用等,為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境、街鎮應用等領域提供實時高效的地理空間服務。試運行兩個多月來,累計調用1067268次數據圖層,助力各委辦局及單位業務能力提升。

  近日,網格員趙軍在巡檢中發現,海澱區紫竹院街道魏公村路口南側200米處的井蓋丟失,他立即打開大城管APP,將井蓋信息拍照上傳。後臺收到照片,調用海澱區「時空一張圖」城市部件基礎圖層信息(井蓋權屬信息),與案件信息進行數據「掛接」,自動研判出丟失井蓋的權屬信息,並將案件工單派發到相應處置部門,處置部門根據井蓋案件信息進行處理,將井蓋復原。整個過程用時4小時。

  「過去至少需要一天。」趙軍說,以前,網格員發現井蓋丟失,需要對井蓋信息拍照取證、人工判斷、人工匹配、手工派單等,才能上報給相應處置部門,再將井蓋復原,「『時空一張圖』真是方便。」

  據介紹,2018年,海澱區啟動城市大腦建設,作為城市大腦三大核心平臺之一,率先搭建「時空一張圖」:把分散在各部門的時間、空間數據融合,把政務數據和以百度地圖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數據融合,建成全區統一的二、三維一體化地理信息平臺。「海澱區『時空一張圖』試運行以來,已為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境、街鎮應用五大領域提供實時高效的地理空間服務,正在與公共衛生、智慧教育、城市能源、產業經濟領域對接。」城市大腦「時空一張圖」項目負責人曲曉英說。在城市交通領域,基於時空信息對各類重點車輛進行研判與分析,固化違法證據,為交通提供時空智能化分析服務;在城市管理領域,基於可視化城市部件基礎信息圖層,高效支撐大城管、「接訴即辦」等業務,賦予城市案件時空分析預警能力;在公共安全領域,通過物聯網傳感器、高點視頻監控、精確點位消火栓以及周邊消防站等信息提供安全領域的空間防控能力,為安全告警、警情分析、救援指揮等場景應用提供強大的時空數據支撐;在生態環境領域,基於海澱區遙感數據,結合300個大氣監測微站點和129個水質監測站點的點位數據,實現對大氣汙染、河流汙染、裸露土地等監控分析,為海澱環境汙染溯源與精細化治理提供支撐手段;在街鎮應用領域,通過樓宇單體化模型,掛接樓盤表,提供人口房屋匹配,社區網格服務,為街鎮社區治理提供抓手。

  「海澱區『時空一張圖』建設分三個階段,1.0版建設『時空一張圖』,2.0版建設虛擬海澱,3.0版建設數字孿生海澱。目前海澱區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建設。」海澱區「時空一張圖」建設單位、區房管局副局長孫懷強介紹。隨著數字孿生海澱建設的完成,「萬能視角」將成為現實,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記者 於麗爽)

相關焦點

  • 海澱城市大腦「時空一張圖」上線,超乎你的想像!
    17萬多幢既有建築物信息1.9億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多個攝像頭點位249個數據圖層,百萬級圖層調用……海澱城市大腦的核心三大支撐平臺之一「海澱區時空一張圖」於近日上線它極大促進政府間數據互聯,推動城市高效治理
  • 海澱區「時空一張圖」上線
    本報訊(記者 王斌)涵蓋海澱全區17萬多幢既有建築物信息、1.9億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多個攝像頭點位……近日,海澱城市大腦核心平臺——海澱區「時空一張圖」上線,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大城管APP後臺由海澱區「時空一張圖」提供地理信息及空間信息服務,系統自動判斷丟失井蓋的權屬信息,並自動派發工單,交由權屬單位處理。整個過程用時僅4個小時,丟失井蓋就實現了復原。「過去遇到類似情況,拍照取證後需要人工查詢權屬單位、人工派單聯繫,中間流轉環節過長,至少需要一天時間。」
  • 北京:百萬級點位信息織密「時空一張圖」 城市大腦添智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藝)網羅城市200多萬要素點位信息構成的「時空一張圖」,讓城市管理者更快找到突出問題精準施策,城市治理變得全景可視。近期,北京市海澱區上線了這樣一張「圖」,如今,已成為當地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平臺。
  • 涵蓋海澱區1.9億平方米建築面積 「時空一張圖」正在做什麼?
    效率提升的背後得益於「海澱區時空一張圖」的上線——大城管APP後臺通過調用「海澱區時空一張圖」城市部件基礎圖層信息(井蓋權屬信息)與案件信息進行數據掛接,自動研判出丟失井蓋的權屬信息。緊接著,後臺將案件工單自動派發到相應處置部門將井蓋復原,省去中間多項環節。
  • 北京海澱:「城市大腦」帶來了啥?新華社重磅發文!
    今天,新華社重磅發文《北京海澱:「城市大腦」帶來了啥?》,點讚海澱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探索實踐。文章剛一上線,瞬間刷屏,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讓人不禁感嘆:「未來已來!」以下為報導全文——「現在晚上基本看不到渣土車闖紅燈的現象了,我們覺得踏實多了。」住在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橋附近的居民陳常志說。
  • 海澱城市大腦如何讓城市變「聰明」?記者現場探訪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7月30日),記者從北京市海澱區獲悉,海澱城市大腦「人工智慧計算處理中心」將於今年年底建成,中心通過對城市大腦接入的視頻、圖片、語音、文本等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處理,為場景應用提供分析結果、預測預警和決策支持。海澱城市大腦如何使城市變得更「聰明」?
  • 海澱城市治理進入「大腦思維」 「城市大腦」功不可沒
    原標題:海澱城市治理進入「大腦思維」,「城市大腦」功不可沒   今年6月10日,北京市委市政府發布實施《關於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
  • 2020全國兩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 如何讓「城市大腦」更聰明
    兩會前夕,百度智能雲在發布的《百度城市大腦白皮書》中,對疫情暴露出的過往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不足進行了詳細解讀。據白皮書分析,由於城市數據未能充分的縱橫向貫通,智能化技術未得到大規模的應用,政府的很多防控措施仍然大量依賴於人力,無法做到精準施策。迫切需要動態時空數據的高效支撐、智能的技術響應手段普惠賦能、與城市域內域外大數據的全方位協同。
  • 用三維時空數據建自然資源「一張圖」
    ,按照自然資源「一張圖」建設部署接入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網絡,成為三維立體自然資源「一張圖」建設的空間基底。三維立體時空資料庫建設取得突破建設三維立體「一張圖」是新時期真實展現山水林田湖草海自然資源要素分布、服務自然資源管理決策的一項全新工作。2019年,自然資源部對三維立體時空資料庫建設作出指示,要求加快系統建設、完成網絡互聯,服務自然資源管理應用。
  • 一次綁定全城通停 杭州上線城市大腦停車系統
    一次綁定全城通停 杭州上線城市大腦停車系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作為杭州城市大腦系統的一項重要內容,杭州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同步上線。  該系統的上線,是實現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全面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和城市數位化「三化融合」城市發展戰略需要,對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規範停車場經營管理有著重要作用。
  • 海澱「城市大腦」量子點光譜技術監測河湖水質 - 要聞
    利用全球領先的量子點光譜晶片傳感技術,實時監測南沙河海澱段的水質,這是海澱區「城市大腦」在生態環保方面一項運用。和水務部門傳統做法相比,量子點光譜設備每十分鐘就能回傳水質狀態,真正做到了水務管理汙染預警、水汙染溯源、在線遠程實時監測。這在全國是第一次。
  • 當綠水青山遇上「聰明大腦」 德清有一張奇妙的「圖」
    今年初,「數字鄉村一張圖」的「數字養殖」模塊上線。目前,全縣共安裝魚塘物聯網感知設備近4000套,服務面積4萬餘畝。模塊運行以來,魚塘浮頭死亡率降至千分之一。同樣感受到變化的,還有新安鎮下舍省級糧食生產功能示範區負責人沈煜潮。今年晚稻收割期間,他很多時候是在刷手機。「稻田和烘乾機房都裝了電子傳感器,溼度、溫度、蟲害情況等數據實時掌控。
  • 北京朝陽「城市大腦」上線 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
    原標題:朝陽「城市大腦」上線   本報訊(記者 朱松梅)利用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對城市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和整合,為綜合治理提供科學合理的決策依據。記者獲悉,朝陽「城市大腦」已於近日啟動試運行,今後,城市管理將因大數據的助力而更加精準、智能。
  • 科大訊飛助力合肥城市大腦建設,人工智慧讓城市更聰慧_發現頻道...
    現如今,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便民服務已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方方面面:構建起線上線下相融合、多渠道多路徑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實現了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全覆蓋;交通超腦示範應用完成1.0到2.0的迭代升級,著力解決交通擁堵、公共安全等群眾最關切的痛點;智慧社區搭建起「社區一張圖」「一屏管全城」的精細治理新場景,助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合肥城市大腦圍繞城市治理、政務服務、
  • 當綠水青山遇上「聰明大腦」 德清「數字鄉村一張圖」行政村全覆蓋
    它的名字時尚又好記:數字鄉村一張圖——運用「整體智治」理念,歸集58個部門的282類基礎數據,實現產業發展和鄉村治理可視化、數位化、智能化,目前覆蓋德清所有137個行政村。12月1日起,「數字鄉村一張圖」建設規範正式實施。加快建設數字鄉村,是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作出的部署。美麗鄉村和活力數字深度交融,一場火熱的實踐在德清已然開啟。
  • 當綠水青山遇上「聰明大腦」 德清「數字鄉村一張圖」行政村全覆蓋...
    今年初,「數字鄉村一張圖」的「數字養殖」模塊上線。目前,全縣共安裝魚塘物聯網感知設備近4000套,服務面積4萬餘畝。模塊運行以來,魚塘浮頭死亡率降至千分之一。同樣感受到變化的,還有新安鎮下舍省級糧食生產功能示範區負責人沈煜潮。今年晚稻收割期間,他很多時候是在刷手機。「稻田和烘乾機房都裝了電子傳感器,溼度、溫度、蟲害情況等數據實時掌控。
  • 今天上午,銅陵「城市超腦」試運行上線!
    11月5日上午,該工程最為重要的項目——我市與科大訊飛合作的「城市超腦」項目正式試運行上線。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啟生,科大訊飛執行總裁陳濤,副市長黃化鋒,市政府秘書長周劍等出席儀式。黃化鋒主持。城市超腦「城市超腦」項目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視頻自動感知技術,達到提升協同處置效率、提高城市治理精細化和智慧化水平,實現城市的智慧運營。
  • 德清城市大腦2020報告發布
    城區主幹道車輛平均車速提高了14%、關鍵燈控路口通行能力提高了16%;成功反欺詐識別3200餘次,挽回潛在損失791萬元;及時處置各類事件62萬餘起;醫院「雲影像」「雲膠片」上線,減少患者膠片費用2700萬元;2000多家企業得到精準服務;個人(農戶)數字放貸實現了1分鐘全流程在線放貸……這些改變,均得益於城市大腦建設。
  • 全國首個城市大腦數字公交產品上線
    全國首個城市大腦數字公交產品上線 今年10月1日,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杭州公交集團和中國移動將聯合推出全國首個基於城市大腦的數字公交
  • 一張總圖,五大提升,七大領域!「一網統管」再升級,浦東「城市大腦...
    7月1日03:42:20分,在浦東「城市大腦」長江口禁捕智能監管系統上顯示,一艘船名號為滬浦漁00358-HUPUYU00358的漁船位於長江口經度121.912727緯度30.858462。經系統推算,該漁船屬非滬浦漁船註冊信息,疑似為無證船違法捕撈,觸發預警。這樣的預警推送在浦東「城市大腦」長江口禁捕智能監管系統上進行著智能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