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探路火星|五大亮點!最快「胖五」把探測器送入蒼穹

2020-12-06 澎湃新聞

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託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直刺蒼穹。

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天問一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該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本文圖片: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張高翔;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速度最快的「胖五」

提起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大家並不陌生。從2016年首飛到今年火星探測任務,長徵五號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

長徵五號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可達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因為體型比其他長徵火箭更加寬大,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親切地稱呼為「胖五」火箭。

長徵五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婁路亮介紹說,此次「天問一號」是長徵五號第一次執行地外行星軌道探測器的發射任務,也是長徵五號火箭第一次執行正式的工程應用發射任務,直接將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

此次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有很多「亮點」值得關注。

亮點一:飛出我國運載火箭最快速度。

當太空飛行器的速度達到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時,就可以完全擺脫地球引力,去往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或者小行星,。第二宇宙速度也被稱為「逃逸速度」,「天問一號」要前往火星,飛行速度必須達到這個速度。根據發射任務要求,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加速到超過11.2千米/秒的速度,之後完成分離,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此次發射火星探測器,是長徵五號火箭第一次達到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飛出了我國運載火箭的最快速度」,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介紹說。

亮點二:首次應用性發射任務。

此前,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連續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瓶頸已經完全攻克,火箭各系統的正確性、協調性得到了充分驗證,火箭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升。「此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意味著長徵五號火箭正式開始『服役』」,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表示。

亮點三:長徵五號系列火箭80天內的第二次發射。

今年5月5日,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首飛,實現了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首戰告捷。在兩個半月的時間完成兩次發射任務,對於長徵五號這樣規模龐大、系統複雜的大型火箭而言是極具挑戰的,在產品研製、總裝測試、技術管理和發射保障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意味著長徵五號火箭向「高密度」發射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亮點四:創造火箭發射軌道設計數量新紀錄。

由於地球和火星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發射火星探測器相當於打「移動靶」,為了讓探測器更加精確地入軌,研製團隊進行了精細化的「窄窗口多軌道」設計,將每天30分鐘的發射窗口細分成3個寬度10分鐘的窗口,對應3條發射軌道,14天的窗口期內一共設計了42條發射軌道,這在中國航天的發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創造了單次發射軌道設計數量的新紀錄,並首次實現了發射軌道的自動切換。

亮點五:開創我國深空探測器重量的新紀錄。

此次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重量接近5噸,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比「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重了一噸多,是目前我國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測器。在世界範圍看,達到這一重量的火星探測器也是屈指可數。

「依靠長徵五號火箭強大的運載能力,我國行星探測之旅將站上一個新的起點,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三項目標,是起點很高、『含金量』十足的『第一次』,將使我國深空探測的腳步從月球邁向行星,正式開啟行星探測時代」。火箭院黨委書記、長徵五號火箭第一總指揮李明華指出。

三大「絕技」已齊備

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已經先後完成了高軌大衛星、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深空探測器三類太空飛行器的發射,成為長徵火箭家族中唯一可以勝任三種任務類型的火箭。

去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顆重達8噸的衛星主要用於驗證通信技術。在發射高軌道大衛星方面,長徵五號火箭將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從5.5噸提高到14噸,可以滿足新一代衛星平臺的發射需求,與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共同構成了發射高軌道衛星的能力階梯。「我國未來的高軌衛星重量可以達到8噸左右,只能通過長徵五號火箭實施發射。同時,在搭配合適的上面級後,長徵五號火箭也可以用一箭雙星的形式同時發射兩顆5.5噸重量的高軌衛星」。李東介紹道。

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此次發射也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建設正式拉開序幕。在發射空間站艙段方面,長徵五號B火箭將成為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的「專屬列車」。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與長徵五號火箭同屬長徵五號系列火箭,是我國首個採用一級半構型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專門為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而研製,擁有長度達到20.5米的國內最大整流罩,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達到25噸級,具備「零窗口」發射的能力,同時還擁有大推力直接入軌、大直徑艙箭分離等「黑科技」,將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內,完成我國空間站艙段的發射。

在發射深空探測器方面,長徵五號火箭將我國深空探測的對象從月球拓展到了太陽系內行星。此前,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於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但是,在更遠的深空探測和更重的探測器發射任務上,長徵五號火箭的優勢就顯得更為突出。長徵五號火箭可以把5噸的載荷送入地火轉移軌道,足夠攜帶著陸器和巡視器,使得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三類探測成為可能。

按照計劃,長徵五號遙五火箭也將在今年實施發射,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完成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2021年一季度,長徵五號B火箭將再次出徵,執行空間站核心艙的發射任務。從2019年12月到2021年一季度,15個月間,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將完成5次發射,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密度」發射。

「長徵五號火箭進入工程應用階段,將有力支撐國家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對加快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發揮重要作用。」火箭院院長王小軍介紹到。

運載火箭是開展一切航天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運載火箭的能力決定了探索太空的步伐。誰擁有更強的火箭,誰就掌握更大的主動權。長徵五號火箭的出現,讓我國火箭運載能力躋身世界第一梯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天問·探路火星|五大亮點!最快「胖五」把探測器送入蒼穹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託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直刺蒼穹。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天問一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該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作者 郭超凱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亮點頗多。
  •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人類與火星的距離又近一步。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根據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如果完成任務,這將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務中完成三個目標。
  •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人類與火星的距離又近一步。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根據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如果完成任務,這將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務中完成三個目標。
  • 發射「天問」,為何非「胖五」莫屬?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託舉下,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這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行星探測」時代。在航天領域,運載火箭是開展一切航天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運載火箭的能力決定了探索太空的步伐和在全球「太空俱樂部」中的會員等級。在運載能力為王的太空時代,誰擁有更強的火箭,誰就掌握更大的主動權。
  • 「胖五」飛出最快速度,開啟行星探測時代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胖五」火箭首次執行工程應用任務,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它的精彩表現吧!
  • 「胖五」送「天問」,為何火星探測只能依靠長徵五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通訊員 姜哲)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成功將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是我國最高、體積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計劃實現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  南海之濱,「胖五」揚帆。中國探月,如今邁出意義更為深遠的一步。
  • 「胖五」轉運成功「嫦娥」奔月在即
    11月17日上午,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2小時後,將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後續,在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等工作並確認最終狀態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按程序實施發射。此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第二次應用性發射,此前已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天問一號為什麼不是用最快最短的路徑去火星?
    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拍攝:Tea-tia很多人直覺上會以為,這樣的「時機」特殊之處在於能讓探測器最快抵達火星,或者說用最短的時間、以最近的路程抵達火星。但恰恰相反,火星探測器優先選擇的是一條更加漫長和遙遠的旅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最省燃料還最短最快抵達?想得美!
  • 胖五微課堂:為什麼「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今天上午,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胖五」再出徵 備受矚目 萬眾期待有一句話叫做「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國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 「天問一號」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
    我國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新京報訊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胖五」再出徵「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據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飛之戰,也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首次應用性飛行。
  • 為了「奔火」,「胖五」有多拼
    7月23日,「胖五」即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火箭起飛到探測器入軌,「胖五」的飛行過程約有2167秒。可別小看這半個來鐘頭,為了確保完成任務,這個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火箭可是做了精心的準備。為了「奔火」,它到底有多拼?記者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研製專家。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升空 七個月後,火星見
    但火星環繞器由於探測器到地球的距離遠,通信延時大,無法完全依靠地面指令對星上出現的突發狀況進行實時處理。探 秘送「天問」探火星 為何只能靠「胖五」執行「天問一號」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最高、體積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起飛質量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
  • 「胖五」為了「奔火」有多拼?一組數字告訴你
    拍攝:付毅飛每秒11.2千米,飛出中國火箭最快速度根據發射任務要求,「胖五」需要託舉火星探測器加速到每秒11.2千米以上的速度,將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此前在發射月球探測器時,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曾經飛出每秒10千米以上的速度。此次「胖五」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國內首次達到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飛出了中國運載火箭的最快速度。
  • 「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我國行星探測新時代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俗稱「胖五」)搭載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軌道,環繞兩個月後探測器將登陸火星,勘測行星地質特徵、土壤和冰的分布、大氣電離層和環境性質。
  • 我國天問一號的任務是什麼?為何火星登陸被稱為恐怖的7分鐘
    截至到國慶佳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運行超70天,也迎來了在太空中的第一個中秋節日,從7月23日,天問一號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正式升空,根據9月20日的數據,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1.6億公裡,在離地球約1990萬千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