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針對婦女的暴力?|科普

2020-12-04 她故事工作室

1.什麼是性別暴力?

性別暴力是基於個人的生理性別或者性別認同而產生的針對個人的暴力。它包括在公共場合或私人生活中發生的肢體、語言、情感、性、心理等多方面的威脅、脅迫、虐待,以及針對經濟、教育方面的權利剝奪。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統計,有三分之一的婦女一生中遭受過身體或性暴力[1]。全球範圍內,超過38%的女性謀殺案由其男性親密伴侶犯下[2]。

來源:

[1]聯合國《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宣言》(1993)

https://www.un.org/en/genocideprevention/documents/atrocity-crimes/Doc.21_declaration%20elimination%20vaw.pdf

[2]WHO針對婦女的暴力科普頁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violence-against-women

2.性別暴力一定對身體造成傷害嗎?

不是。

性別暴力包括對身體造成的暴力傷害,如毆打、推搡、持械傷人等,此外,性別暴力還包括了性暴力、精神上的虐待和經濟上的損害。

性暴力指強加於人的任何有害或不想要的性行為。它包括虐待性接觸行為、強迫性行為、未經女性同意的未遂或完成性行為、性騷擾、言語虐待和性威脅、不想要的性接觸和亂倫。

精神虐待指一系列針對女性心理方面的暴力行為,通過運用語言和控制行為等方式侮辱女性並控制女性的生活和思想。它常常伴隨著性暴力和肢體暴力出現,PUA就是精神虐待的典型形式。

經濟暴力指從經濟層面上剝奪女性應有的權利。包括剝奪獲得財產、生產資料或勞動力市場的機會;否認女性擁有個人資產的權利,強行掠奪伴侶或妻子的勞動所得;故意不履行經濟責任,從而使婦女面臨貧窮和困難; 言語威脅敲詐勒索女性財產。

來源:

[1] 聯合國《世界女性》(2015)

https://unstats.un.org/unsd/gender/downloads/WorldsWomen2015_chapter6_t.pdf

3.只要是女性就會成為受害者嗎?

性別暴力的發生不限於某個年齡段、某種膚色、某些地域的女性。世界衛生組織根據女性的生命發展周期,梳理了每個時期的女性可能遭遇的性別暴力問題。這幾個階段分別為:出生前、嬰兒期、少女期、青春期與成年、老年期。

(1) 出生前

因性別選擇而發生的墮胎行為;為影響分娩結果而毆打孕婦。

(2) 嬰兒期

殺害女嬰;針對女嬰身體、性和心理的虐待。

(3) 少女階段

童婚、割禮、亂倫、兒童賣淫及色情製品;針對少女身體、性和心理的虐待。

(4) 青春期和成年階段

約會暴力、以經濟脅迫而發生性行為(如女學生以性行為交換學費)、亂倫、工作場合的性騷擾和性虐待、強迫賣淫、伴侶謀殺、拐賣婦女、婚內強姦、強迫懷孕、精神虐待、虐待殘疾婦女等。

(5) 老年階段

因經濟原因強迫老年女性「自殺」(也稱「謀殺寡婦」);針對老年女性身體、性和心理的虐待。

來源:

[1]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對婦女的暴力行為》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42966/9241546476_eng.pdf?sequence=1

4.一個男孩因為舉止陰柔遭到欺凌,這是性別暴力嗎?

是的,性別暴力不只是針對女性的暴力。它是針對個人的生理性別以及性別認同的暴力行為。性別暴力可以影響任何人,不論地域、社會經濟背景、種族、宗教、性別或性別認同。

婦女和女孩受到基於性別的暴力的威脅最大,受影響最深。男孩與成年男子、性/別少數群體也會遭受基於性別的暴力。

聯合國2013年《亞洲及太平洋男性與暴力國家多國研究》發現,接受調查的中國男性中,有3%的人承認一生中曾被另一名男子強姦。男性被強姦的比例佔所有強姦都是14.4%[1]。

來源:

[1] 聯合國《中國基於性別的暴力與男性氣質研究》

http://www.partners4prevention.org/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s/china_quantitative_full_report.pdf

5.性騷擾是什麼?

根據聯合國給出的定義,性騷擾是指任何具有性意味、可合理預期或認為會對他人造成冒犯或羞辱的不受歡迎的行為。性騷擾可涉及任何口頭、非口頭或肢體性的行為,包括書面和電子交流,且可能發生在相同或不同性別的人之間[1]。

性騷擾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

– 對某人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做出貶低的評論;

– 辱罵或使用帶有性別歧視、性內涵的侮辱性語言;

– 對某人的外表、衣著或身體部位做出不當評論;

– 評價某人的性能力;

– 反覆要求與某人約會或發生性行為;

– 以性暗示方式凝視他人;

– 令人不舒服的接觸,包括捏、拍、揉或有目的地撫摸他人;

– 對他人做出令人不悅的帶有性意味的姿勢;

– 分享性相關的或下流的軼事或笑話;

– 發送任何形式的性暗示信件、信息等;

– 以任何形式分享或展示不適當的性的圖像或視頻;

– 性侵犯或犯罪未遂,包括強姦。[2]

來源:

[1] 聯合國婦女署反騷擾科普頁

https://www.un.org/womenwatch/uncoordination/antiharassment.html

[2] 《在聯合國系統活動中防止騷擾、包括性騷擾的示範行為守則》

https://ozone.unep.org/sites/default/files/2019-08/1910529C.pdf

6.在網上拿女性身材開玩笑,不可以嗎?

不可以,針對女性身材的羞辱行為屬於性別暴力的一種。身材羞辱也是一種針對女性的暴力。

由聯合國發起的「消除標籤」組織 (Ditch the Label) 花四年時間,分析了1900萬條推文的內容,分析報告顯示,僅在推特上就有近500萬條有關厭女的言論,這些言論通常針對其他女性的外貌、智力和性偏好。

上述行為也屬於網絡暴力,是導致青少年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據聯合國報導,每十位青少年中就有七位曾遭受過網絡暴力。而這些欺凌受害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因此自殘,有十分之一的人曾嘗試過自殺[1]。

來源:

[1]聯合國文章《網絡欺凌及其對人權的影響》

https://www.un.org/zh/chronicle/article/20711

7.不想和戀愛對象發生關係,我可以拒絕嗎?

可以拒絕!

即使是在親密關係中,在發生性關係前,仍需要取得伴侶的性同意。同意,即意味著允許某事發生或者可以做某事,它和自主權、自決權是密不可分的[1]。

如果伴侶未經自己同意,強行發生關係,這樣的行為被稱為約會暴力或親密關係暴力。

親密關係暴力是針對女性最常見的暴力形式之一,主要分為身體、性和精神暴力三個方面:

(1)身體暴力行為,如打耳光、抓頭髮、踢人等;

(2)性暴力,包括強迫性交和其他形式的性脅迫等;

(3)心理虐待,如不斷侮辱、貶低、恐嚇(例如破壞東西)、暴力威脅,以及控制行為、監視行動等。

根據WHO的數據報導,全球有三分之一曾有戀愛關係的女性表示,自己曾遭受來自伴侶的某種形式的身體和/或性暴力[2]。

數據:

[1]UN文章《區分性交易受害者與性工作者的同意問題》

http://un-act.org/wp-content/uploads/2017/07/The-Problem-of-Consent-in-Distinguishing-between-Victims-of-Sex-Trafficking.pdf

[2]WHO針對婦女的暴力科普頁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violence-against-women

[3]WHO手冊《了解和處理暴力侵害婦女行為》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77432/WHO_RHR_12.36_eng.pdf

8.「我就是想抱孫子,有錯嗎?」

由重男輕女觀念所導致的虐待也是性別暴力的一種,它影響著女性的一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女性因重男輕女觀念而受到的性別暴力,主要表現為以下形式:

(1)出生前的性別選擇

重男輕女會造成選擇性墮胎,即打掉女胎。據聯合國調查研究顯示,至今,全世界大約有1.4億女性因重男輕女的性別選擇而被迫「消失」了。由此導致的性別失衡對社會產生了破壞性影響,加劇了性暴力和販賣人口的現象[1]。

(2)少女階段

重男輕女也導致很多女童被剝奪受教育權利,甚至是被迫嫁人(童婚),來為家庭謀求更多經濟利益。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數據,2011年至2020年之間,將有超過1.4億女孩成為童婚受害者[2]。

(3)成年階段

重男輕女導致兒女在房產、地產等繼承權上的失衡,也使其在婚姻生活中飽受困擾,如因沒生出「孫子」而受家人譴責。男孩偏好也是當今二胎性別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 [3]。

來源:

[1]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性別選擇科普頁

https://www.unfpa.org/gender-biased-sex-selection

[2]聯合國新聞報導《童婚: 每天39000例-2011年至2020年間,將有超過1.4億女孩結婚》

https://www.un.org/youthenvoy/2013/09/child-marriages-39000-every-day-more-than-140-million-girls-will-marry-between-2011-and-2020/

[3]新京報《大數據告訴你,中國人有多想生男孩》

http://www.bjnews.com.cn/graphic/2018/03/08/478214.html

9.消除性別暴力,我們能做什麼?

(1) 國家層面

a.加強法律和政策框架,通過改善法律體系,有效處理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婦女行為;

b.加強問責機制、機構和對人權的支持;

c.通過公共宣傳、教育系統幹預措施和社區動員活動,加緊防止對婦女的暴力行為;

d.通過對暴力侵害婦女行為的原因進行專門調查、對施暴者和犯罪者進行調查和研究,改進關於暴力侵害婦女行為的數據和證據[1]。

(2) 機構組織層面

a. 保持和當地政府、其他民間社會組織的聯繫,通過共同合作宣傳,倡導結束暴力,提高對暴力的起因和後果認識。並建立合作夥伴預防和應對暴力的能力;

b. 為性別暴力受害者提供安全、住房、健康、司法和其他基本服務。

(3) 個人層面

聯合國發布的《緊急情況下基於性別的暴力行為協調幹預手冊》,對個人預防性別暴力和幫助性別暴力受害者給出了一些有效建議[3]。

a.了解性別暴力的定義,熟悉性別暴力的不同形式,並積極向周圍的人科普性別暴力相關內容,來提高大家的認知。

b.在遇到性別暴力的受害者時,遵從不傷害原則,儘量減少可能出現的對受害者的潛在傷害因素。參與求助性別暴力事件的指導原則是:安全、尊重、保密和不歧視。要尊重和保護受害者隱私,而不是譴責受害者做錯了什麼,或者給受害者貼標籤;要提供給受害者有效信息和資源,而不是告訴Ta必須或者應該做什麼。

來源:

[1]《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20周年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index.php?page=view&type=400&nr=1776&menu=1515

[2]聯合國婦女署消除針對女性的暴力

https://www.unwomen.org/en/what-we-do/ending-violence-against-women

[3]聯合國《緊急情況下基於性別的暴力行為協調幹預手冊》

https://www.un.org/sexualviolenceinconflict/wp-content/uploads/2019/06/report/handbook-for-coordinating-gender-based-violence-interventions-in-emergencies/Handbook_for_Coordinating_GBV_in_Emergencies_fin.01.pdf

相關焦點

  • 世界消除對婦女暴力日|人類行為為何「男女有別」
    作者:陳冰,張唯誠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11月25日,是「世界消除對婦女暴力日」。然而,全世界35%的婦女遭受過身體或某種形式的性暴力!世界消除對婦女暴力日(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親密關係中的暴力,根源何在?男女雙方究竟是怎樣的差異和分歧需要訴諸暴力?其實,如果拋出社會因素,男人與女人的確存在很大差異,在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都有明顯不同。
  • 瓜地馬拉一天內發生多起暴力侵害女性案
    【南美僑報網編譯門凌霄報導】1月10日,瓜地馬拉全國多處發生針對女性的暴力侵害案件。瓜地馬拉lahora新聞網報導,瓜地馬拉國家警察局介紹(PNC),10日當天,PNC逮捕了多名對女性實施侵害的嫌疑人:首都瓜地馬拉城(Ciudad de Guatemala)一34歲男子因毆打並試圖性侵一名婦女而遭到逮捕;索洛拉省(Sololá),一名35歲男子恐嚇並襲擊了一名婦女,該男子曾多次揚言要將其槍殺,導致該婦女一度出現精神問題;當天下午,警方在雷塔盧萊烏省(Retalhuleu
  • 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點亮橙色 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反對性別暴力...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埃及全國婦女理事會與聯合國婦女署駐埃及辦事處聯手合作,在埃及著名歷史地標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點亮橙色,以響應聯合國婦女署在全球發起的「反對性別暴力行動16天」活動。
  • 反家庭暴力,你我同在!——我市開展「反對家庭暴力、共建平安家庭...
    反家庭暴力,你我同在!>滕州市委常委孔祥東出席活動並作講話,他強調:做好反對家庭暴力、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婦女維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市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反家暴工作機制
  • 探探攜手全國婦聯開展「橙色日」行動,反對性別暴力
    11月25日,時值「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社交平臺探探攜手全國婦聯宣傳部展開「橙色日」活動,邀請各界人士發起公益倡導,號召公眾、用戶拒絕針對女性的暴力,推進性別平等理念。在全國婦聯宣傳部的指導下,探探邀請資深媒體人、跨界意見領袖及探探用戶擔任探探「橙色日」公益大使,以公益海報的形式發起倡導,以橙色為主色調,表達拒絕暴力的理念,尤其關注親密關係中的暴力。 此外,探探還在站內發起以「你知道『橙色日 』嗎」為主題的倡導,號召用戶拍下身邊的橙色,共同關注該議題,推廣性別平等理念。
  • 兩代受家暴婦女的生命史:習得性無助or社會支持系統失效?
    這一受暴婦女極端形象的建構也與學界廣為流行地運用「受暴婦女症候群」來解釋婦女在面對暴力時的「習得性無助」緊密相關, 該理論致力於回答「為什麼婦女停留在暴力關係中」, 關注暴力對於受暴婦女造成的傷害和負面影響, 認為循環反覆的暴力使得女性在心理上處於被動、癱瘓的狀態, 越來越順從無助, 難以反抗並離開。
  • 男子強姦婦女,致使生殖器被折斷,婦女有救助義務嗎?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司法實踐中,幾乎每一起正當防衛案件,多多少少都會引起人們的討論,各種說法不一,無論如何,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採鼓勵和提倡態度,從正當防衛定義中明顯可以看出,在一般防衛下,即使防衛過當,也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並且針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賦予防衛人無限防衛權。
  • 聯合國婦女署盤點出2020年全球10大女性時刻_中國國情_中國網
    研究表明,在婦女領導的國家,針對疫情的應對措施普遍更快、更有效、更有力。在有婦女領導的國家,包括紐西蘭、德國、芬蘭、孟加拉國等國,婦女負責人快速而果斷的行動使病例數量有效減少,進一步導致了死亡率的降低。在中國,更是出現了諸如陳薇、孫春蘭、李蘭娟等女性領導者、科學家,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展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婦女領導力。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到政府設立的臨時庇護場所獲得臨時生活幫助。5.申請法律援助。如果需要法律服務,可以向所在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6.撥打熱線電話。可以撥打婦聯組織的「12338」婦女維權熱線、司法行政機關的「12348」法律諮詢熱線等進行諮詢。
  • 「智愛媽媽」婦女安全用藥提示|如何科學服用避孕藥?
    「智愛媽媽」安全用藥科普促進行動項目,旨在聯合廣大藥學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深入研究和推廣針對婦女的安全用藥科普技術和資源,組織開展適宜農村婦女的健康科普活動,普及安全用藥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婦女科學素質和健康水平雙提升。
  • 網絡流行語科普 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09-10 15:2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什麼意思什麼梗? 用來吐槽:看到的場景與自己的預期不符(通常差別很大)。
  • 毫不手軟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_中國婦女報<20210112期>第1版:要聞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王春霞 發自北京 1月10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在北京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最高法強調,要深入實施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堅決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的殺人、拐賣、強姦等挑戰法律和社會倫理底線的重大犯罪,該判處重刑乃至死刑的要毫不手軟。最高法要求,要深入推進家事審判改革,依法妥善審理婚姻家庭案件。加快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推動健全防範家庭暴力、保護人身安全的制度機制。
  • 反對一切有關於性別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導演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Ada還記得去年的這時候,自己正在攝影棚裡忙著,拍攝一組倡導反暴力的公益海報。今年,Ada結束公益短片導演的全職工作,成為國外一所藝術院校的在讀研究生,只不過由於疫情的影響,目前她還留在上海在線上課。
  • 「智愛媽媽」婦女安全用藥提示|孕婦如何科學補充葉酸?
    「智愛媽媽」安全用藥科普促進行動項目,旨在聯合廣大藥學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深入研究和推廣針對婦女的安全用藥科普技術和資源,組織開展適宜農村婦女的健康科普活動,普及安全用藥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婦女科學素質和健康水平雙提升。
  • 一項改善對愛滋病黑人婦女護理的研究
    他們都有豐富的經驗,在實施創新的,文化上響應黑人婦女的護理模式。拉賈比恩說,作為顧問和研究夥伴,他們將與全美12個社區組織和醫療中心合作,改善黑人婦女獲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機會,滿足婦女的其他健康和社會需求,並幫助她們長期維持治療。
  • 專家稱網絡暴力法律定義與性騷擾一樣難界定
    新浪科技訊 9月19日凌晨消息,在人民日報社教科文部昨日召開的「讓網絡遠離暴力」主題座談會中,來自高校、青少年網絡協會等領域的多位專家展開了討論,有專家稱「網絡暴力」的法律定義與「性騷擾」一樣難以界定。  「網絡暴力」是最近一個非常熱門的詞,但它至今沒有一個明確定義。
  • 網絡流行語科普 表演型孝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表演型孝子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2-04 16:3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表演型孝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指沒有在平時付出時間心血,通過在某些場合對旁人大吼大叫命令威脅表達孝順的偽孝子。
  • 這些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暴力需警惕
    2018年,聯合國的一項與性別相關的謀殺犯罪報告指出,家可能是最危險的地方,2017年全球被殺害的87000名女性中,58%死於親密愛人和家人之手;2017年,國內140萬餘離婚糾紛,家庭暴力導致的離婚案件佔14.86%,其中91.43%為男性施暴;近年來,婦聯繫統每年受理的家暴糾紛達5萬件,平均每7秒鐘就有一名婦女被家暴……一系列數字足以說明發生在親密關係間的暴力普遍而多發
  • 操控性格的恐怖弓形蟲 或導致婦女自殺傾向
    他們從45000多名丹麥婦女的孩子身上採集的血清抗體水平來進行新生兒篩選研究來更好的了解寄生蟲如何從母體傳遞到孩子。因為嬰兒直到出生後的三個月才會形成他們自己的抗體,這些抗體水平就反映了母體的免疫反應。因此他們不僅能夠從感染狀態上也能從感染程度上來對婦女進行篩選,高水平的抗體代表更糟糕的感染。
  • 喜歡重金屬音樂的孩子更暴力?
    喜歡重金屬音樂的孩子果真更暴力嗎?澳大利亞麥覺理大學音樂實驗室近日作了一項研究,調查暴力視覺/聽覺是否會降低孩子對暴力的敏感度。科普一下麥覺理大學:澳大利亞綜合排名未掉出過前十,08年亞太排名74。為了測試學生們暴力敏感度,研究人員讓其觀看「非常令人不安的暴力畫面」,同時播放重金屬或者流行音樂,觀察他們是否受所聽音樂的影響。研究結果發布於科學雜誌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參與調查者對暴力畫面表現出消極反應,無論其喜歡或不喜歡重金屬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