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寫作中經常用到一些拉丁詞語。
有的可能是縮寫,例如 etc. 代表 et cetera(等);et al. 代表 et alii(等人)。
也可能是完整拼寫,例如 in vitro(體外);in vivo(體內); in situ(原位)。
這些詞語是否該用斜體表示?這類問題很常見,但沒有唯一的答案。
雖然如此,大形勢越來越趨向於不以斜體字表示。
大多數期刊出版商和風格指引都要求作者使用上列詞語時不要以斜體字進行設置。
施普林格、愛思唯爾、《芝加哥格式手冊》和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科學風格和格式》都堅持以正體為 in vitro、in vivo 和 in situ 進行設置。
然而,美國鳥類學家協會(AOU)出版的期刊《海雀》(The Auk)卻為作家列出使用斜體字的具體說明:斜體字只限用於下列拉丁術語:in vivo;in vitro;in utero(子宮內);in situ;ad libitum(隨意);a priori(先驗)和 a posteriori (後驗)。除學名外,其他拉丁詞語一概不要用斜體字。
《牛津詞典》也認為 in vivo 和 in vitro 應使用斜體字。
歸根結底,唯一明智的建議是遵循目標期刊的做法。
最後有一個非常冷門的技巧:詞語用斜體時,其前方的空格也應使用斜體,其後方的空格則不需要。這做法會確保斜體文本前後的空隙看起來分布均勻。
相關閱讀:論文常用 tion 結尾的單詞,不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