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非遺 | 潘盛席:把踩鼓舞跳到首都去

2021-01-15 澎湃新聞
我和我的非遺 | 潘盛席:把踩鼓舞跳到首都去

2021-01-13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人物名片

潘盛席,苗族,鎮遠縣金堡鄉愛河村人,苗族踩鼓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964年金堡愛河踩鼓舞選入貴州文藝隊,潘盛席與村裡的其他四名隊員一起參加全國首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榮獲一等獎,並受到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接見。多年來,潘盛席在苗族踩鼓舞的傳承和發展中堅持身體力行,使得苗族踩鼓舞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喜愛。

「我們村裡人人都會跳踩鼓舞,潘盛席老人家就是我們全村的榜樣。」村支書田茂許一路給記者介紹著愛河村與踩鼓舞的點點滴滴。

參天大樹掩映著,炊煙嫋嫋升起,雞鳴狗吠聲不斷,走在愛河村的小道上,仿佛來到了世外桃源。經過蜿蜒的小道,記者一行來到了潘盛席的家中。

一進門,潘盛席就熱情地拉著我們坐下,指著牆上說:「原來這裡貼著我去首都跳踩鼓舞和毛主席的合影,可惜後來被小孩子玩鬧扯壞不見了,哎!」多年來,潘盛席一直為沒有保存好這張珍貴的照片而嘆息。

「那個年代,電視都沒有。毛主席的畫像也都是掛在家裡,能見到真人,簡直是不可思議。」60年代初,當時的田茂許還是一個孩童,聽說村裡有人去了北京,還能見到毛主席,整個村子都沸騰了。與小夥伴們一起整天守在潘盛席的家門口,等著她回來說說北京的所見所聞。

「當第一次登上北京民族文化宮的大舞臺表演《豐收舞》(苗族《踩鼓舞》)時,看著臺下正在觀看節目的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以及來自全國的觀眾我們心情十分激動。當時共有18個省、 市、自治區53個少數民族的700多位代表參加同臺表演,期間共演出舞蹈、曲藝、戲劇等200多個節目,我們的節目非常幸運獲得了一等獎。」潘盛席老人如今已經年近八十,說話有些緩慢,但是回憶起去北京跳踩鼓舞的事,她的眼裡依然放著光,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已經牢牢刻在了腦海中。

「我們村裡跳的舞,以為去了首都大家會看不懂,不喜歡,沒想到跳完以後,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以及現場觀眾為我們送來了熱烈的掌聲。」潘盛席激動地說著,她知道大家通過舞蹈動作看懂了苗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苗族踩鼓舞的參舞者人數不限,活動時間一般在節日、慶典場合。表演場地在室外蘆笙場,參舞者身著盛裝,以場地中心圓形鑼鼓為圓起舞。舞蹈在鼓聲節律中循反時針方向踏步舞蹈。舞步穩沉而又激越,歡樂而奔放,再現了農耕場面,模擬一系列農耕勞動作業從播種、插秧、薅秧、收割、挑谷入倉等。它屬於表現性原始藝術,表現了苗族鼓舞中最有代表性的社鼓舞蹈審美特徵,並較好地保存了這個長途大遷徙民族人文歷史的信息,展現了苗族人民傳統的精神氣質、風格特色。

從北京回來之後的潘盛席,織布、紡紗、勞作生活回歸了平靜。但,始終心懷踩鼓舞,並傳授給了更多的人。

「六月六」吃新節是愛河村每年最盛大的節日,其中跳踩鼓舞就是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大家身著民族盛裝,在寬闊的踩鼓場上,隨著激越鼓聲,拉著客人一起翩翩起舞。整個踩鼓場上歌聲、笑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將苗家人豁達、率真的傳統精神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邰小妹2001年嫁到愛河村,過年過節也都跳起了踩鼓舞,並且越跳越喜歡,每年吃新節都會邀請娘家的親朋好友前來歡聚。

「我們年輕人跳的時候,潘盛席老一輩的她們就在場邊指導我們動作,這些年跟她們學會了一套比較規範的動作。」邰小妹說,通過學習跳踩鼓舞不僅豐富了業餘生活也跟老一輩了解了這項非遺舞蹈的魅力。

心懷苗族先祖留下來的踩鼓舞的傳承夢想,在潘盛席等老一輩人的努力傳承下,現在當地的很多年輕人都會跳踩鼓舞。苗族踩鼓舞也在2007年被公布為貴州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金堡苗族踩鼓舞還曾多次參加黔東南州慶典活動和鎮遠縣大型表演活動,近幾年金堡鎮將苗族踩鼓舞納入學校教學課程,現在踩鼓舞在當地人人知曉。

「為了進一步加深我村少數民族的風俗文化,弘揚當地文化精神,傳承踩鼓舞這一非遺藝術,促進各地方的交流,我們每年都會舉行『吃新節』活動。」村支書田茂許告訴記者,通過多年來的活動開展,踩鼓舞的影響力有了較大的提升。

如今,潘盛席最喜歡坐在廣場邊上看年輕人跳踩鼓舞,看著他們翩翩起舞,振奮人心的鼓點也同樣敲打在潘盛席的心上。看著年輕一代對踩鼓舞這一本土文化依舊喜愛,讓踩鼓舞沒有失去昔日的光彩,並且繼續發揚光大,潘盛席甚是欣慰。

END

來源:州融媒體中心記者 康莉 王佳麗 潘皇林

總監製:吳會武 監 制:龍衛東

編 審:楊 勇 編 輯:潘欣晨

(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保留LOGO)

原標題:《我和我的非遺 | 潘盛席:把踩鼓舞跳到首都去》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1年元旦江西非遺扶貧年貨展銷系列活動暨「我畫非遺」全省主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山湖《雙龍戲珠》  12月31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江西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的「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2021年元旦江西非遺扶貧年貨展銷系列活動暨
  • 我已經二婚了,難道還要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嗎
    可是已經是二婚了,依然沒有得到自己曾經渴望的幸福,似乎又重複了當初的悲哀,又一次站到了婚姻的十字路口,難道還要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嗎?網友小雅,就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現在的她,常常有一個念頭盤踞在腦海:我到底還要不要再離婚?
  • 老虎跳到汽車頂部,車主驚慌失措踩油門,接下來老虎舉動讓人笑噴
    老虎跳到汽車頂部,車主驚慌失措踩油門,接下來老虎舉動讓人笑噴
  • 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林豔 攝 得知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時,南平南詞第八代傳承人、南平南詞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剛忙完演出,腦海裡浮現出七個大字——功夫不負有心人。 南平南詞是小曲種,何以能在國家級大賽中摘下一朵「牡丹」? 情系戲曲淵源長 肖向麗的演員夢,一半來自母親。
  • 非遺與時尚穿越時空的「愛戀」,清遠民族服飾T臺秀亮眼
    讓清遠非遺「請進來、走出去」本次活動設置了T臺秀、展覽、交流會等項目現場不僅有清遠人的粵劇據最新統計,清遠市現有英石假山盆景製作技藝、瑤族耍歌堂、連山小長鼓舞等5項國家級非遺,有省級非遺34項、市級非遺99項、縣級非遺164項。有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22人、市級傳承人87人、縣級傳承人166人。省級非遺傳承基地5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藏在清遠歷史深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日又一次碰撞時尚,亮點紛呈。
  • 妻子一怒之下踩油門:「不給我看手機,一起去死吧!」
    慢慢地老婆情緒開始有些失控,一時衝動的她,口中大喊道:「你不願意給我看手機,那我們兩個就一起去死吧」。說完妻子就猛踩油門,開車撞上了路邊的花壇。警察接警後立刻趕往事故現場,車輛受損很嚴重,但萬幸的是,夫妻兩方都沒有受傷。
  • 跟著非遺去旅行,穿越古詩詞中才有的絕美之境
    原標題:中國最美非遺旅行,穿越古詩詞中才有的絕美之境國慶假期留下的,不止是在腦海中魔性循環的《我和我的祖國》,還有朋友圈攝影大賽新種草的一波仿佛熟悉卻又完全陌生的目的地:在出遊格外推崇「沉浸式體驗」的今天,別人去的那個在秦淮燈會中穿越回金陵槳聲燈影的南京,好像和你在小吃街嗦了碗鴨血粉絲的南京沒半點相似
  • 1300℃高溫中的非遺在抖音煥發生機 網友:我看到了宇宙星辰
    曜變天目碗是其中的極品。所以說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不僅是對智慧和創造力的考驗,同樣是對體力和耐心的考驗。  建盞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需要經過選礦、粉碎、淘洗、配料、陳腐、練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燒、上釉、裝窯、焙燒等13道工序,最終才能形成一件建窯建盞。而建盞的燒制,需要溫度達到1300℃以上。窯內溫度、火焰方向以及燒制時間,甚至連天氣的陰晴,都對建盞的燒製造成極大影響。
  • 我用過的好用和踩雷的都在這裡了!
    倩碧這個牌子我感覺好用的很多,踩雷的也不少,這裡講幾個我喜歡的和踩雷的吧。首先膚質聲明:油痘肌膚~資深熬夜黨。喜歡-倩碧小黃油倩碧的小黃油在我這裡屬於我不知道買什麼乳液的時候就會買這一款,已經回購過蠻多次的了。基本上有油,無油和透明款都用過。有油款適合大幹皮,無油適合正常幹皮中性皮和油皮,透明黃油一抹化水的質地在大夏天也能清清涼涼。
  • 影視人類學視域下非遺的傳播與保護
    影視人類學對於非遺獨特文化符號的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憑藉其獨特的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等具有非凡的文化價值,而與之共生的往往為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等物質載體以及孕育非遺的周邊環境,其一同形成了以非遺為主體的獨特的文化表現力和文化符號,這給大眾深刻理解非遺的內涵和價值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 我所見到的首都機場,其實跟普通機場也沒什麼兩樣
    因為我們的航班比較早,所以到首都機場時才早上6點多鐘,在朋友的催促下並沒有太多的時間拍照,下計程車之前照了一張外景,也不知道是哪個區域,像甲殼蟲一樣挺特別的。並且機場內部所有的工作人員都佩戴了口罩和防護面具。
  • 落葉堆積了好幾層,而我踩過青春,聽見你呼喚我的聲音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那麼,前世多少次的熟絡才會讓你我一見如故?「落葉堆積了好幾層,而我踩過青春,聽見,前世誰在淚雨紛紛」,一曲歌罷,「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心緒不免為之一顫,不由得想起關於你的前世今生。
  • 非遺文化在社區活起來!大嶗路社區「溫·故」非遺工作室成立
    12月24日,在青島市李滄區大嶗路社區城市基層黨建實踐中心,居民們享受到了一場非遺文化的「饕餮盛宴」,當天,皮影戲、糖畫、活字印刷、木版年畫、扎染、繡荷包……讓人目不暇接。當天,大嶗路社區以傳承「非遺文化」為核心,以「非遺活動」為載體,打造了家門口的「非遺空間」——「溫·故」非遺工作室,讓非遺文化在社區活起來,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體驗非遺文化。大紅喜慶的燈籠、獨具匠心的剪紙、質樸典雅的紙傘無不吸引居民駐足觀看。
  • 非遺進校園|鄉土教育融合美育,澆灌出雲鄉深處的非遺之花
    遵循教育規律,構建多層次非遺教育體系教育部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852號建議【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常態化全面加強青少年人文教育和勞動教育】答覆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大力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
  • 因為《灌籃高手》,當年我新買的籃球鞋被踩開了膠
    曾經多少次在揮汗如雨的籃球賽場,每當我們比分落後時我都會想起這句話。我用行動告訴隊友還不能放棄,結果現實是我並沒有櫻木花道或三井壽那樣力挽狂瀾的能力!但好在努力過,也好在我們並不是一直總輸!為什麼說《灌籃高手》這部動漫是我們的青春?因為我當年新買的籃球鞋被踩開了膠!
  • 甘肅非遺助力2020年全國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現場會,促進非遺與旅遊...
    9月1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舉辦的2020年全國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現場會在蘭州市榆中縣舉行。為充分展示近年來甘肅省非遺保護成果,省文旅廳組織遴選部分優秀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在此次會議舉辦的酒店、實地觀摩點集中開展了非遺展示展演活動。
  • 向社會普及非遺知識 使非遺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撫摸著嶄新的《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譜系大典》,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北京扎燕風箏傳承人、86歲的費保齡老人讚不絕口。翻開書中自己關於扎燕風箏的口述,老人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這書裡的人我幾乎都認識,要沒有政府支持,任這些手藝自生自滅,早看不著這些絕活了。」  近日,北京市首部由區縣編輯的「非遺傳承人家譜」——《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譜系大典》出版發行。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尋找詩詞之中的韶關非遺之美
    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上午,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韶關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廣東主會場在韶關丹霞山拉開帷幕。「全域旅遊在行動·廣東人遊廣東」健康出行季系列活動也同場舉行。
  • 貴州,我是第一次去
    作者 |不枉凝眉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一貴州,我是第一次去。早上乘8:52的D12由葫蘆島北出發,12:17到北京站,直接乘地鐵到東直門換乘機場快軌到首都國際機場。CZ6188航班14:55起飛,時間應該非常充裕,結果按簡訊通知趕到T3航站樓領取登機牌時卻被告知應該是在T2航站樓辦理,聯繫主辦方訂票人員,告知操作失誤,確實應該在T2航站樓,無語。
  • 說說我去過的機場和CIP的簡單攻略!
    2.專用快速安檢通道對於像我一樣,一般國內航班只提前30分鐘/國際才不過提前1小時的飛機油子,這項服務簡直是CIP裡最招我愛的一項。尤其是彬彬有禮,臉上帶笑(95%的)的安檢人員,不會像獄警一樣把你翻來過去,身上每一寸都細細的摸了個遍的查你,也不會冷冰冰地在摸完你前面後喪眉耷眼地說:「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