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奶茶的熱愛,不僅催生了茶飲經濟,更是將一杯奶茶變成了一部商業史。
網紅奶茶們還在一級市場大筆融資的時候,他們背後的原料供應商已經悄然上市了。
該巨頭在IPO招股書中表示,植脂末產品(俗稱奶精)創造了大部分營收,在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中佔比在86%-94%期間。
更令人佩服的是,該巨頭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僅為14.33%。
直白點說,大家喝的奶茶不僅足夠奶精生產商上市了,還在不遺餘力地幫助剩下8成的「奶精們」。
不得不說,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更多的企業上市!
關於奶精,你需要知道這些!
奶精不是奶,奶精不是奶,奶精不是奶,重要的事情說三次!
奶精的成分有:玉米糖漿粉或麥芽糊精、酪蛋白酸鈉、脂肪、磷酸氫二鉀、單酸甘油酯和雙酸酐油脂、矽鋁酸鈉或二氧化矽。
1、玉米糖漿粉或麥芽糊精是從水解玉米中的澱粉得到的,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濃稠感;
2、酪蛋白酸銨是提取牛奶中的酪蛋白加工而成的,其主要作用是乳化劑和起泡劑;
3、脂肪是通過植物脂肪經過氫化工藝得到的,通常佔乾重量的20%,主要作用是刺激口感;
4、磷酸氫二鉀是為了保護酪蛋白不被破壞;
5、單酸甘油酯和雙酸酐油脂是為了讓脂肪分散在水中而不是漂浮在水上;
6、矽鋁酸鈉或二氧化矽是為了防止奶精結塊。
據調查,很多人都反感奶精,覺得它含有超高的反式脂肪酸。
但事實上我國在2015年就正式實施了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
所以目前的巨頭類奶精生產商已經將反式脂肪酸降低到幾乎沒有(低於國家標準中檢出的含量標準),但成本升高。
美國規定每份食物中反式脂肪含量在0.5g以下,不用標示反式脂肪含量中國的標準是每100克食物中小於0.3克時,不必標示反式脂肪含量
竟然還有人說中國標準不如國際標準。
只要反式脂肪大於限值,都是要求強制標示的。
也就是說,如果某種產品配料表中出現「植脂末」、「奶精」,
而且反式脂肪含量標示不為「0」,
那麼它幾乎100%使用了氫化大豆油等。
為什麼奶茶利潤不低,卻還要用奶精
假設一隻杯子的成本為0.2元;
1000g的紅茶售價30元,一杯奶茶按6g計算,則茶葉的成本為0.18元;
一袋1000g的珍珠粉圓售價8元,可調製成20杯奶茶,成為了0.4元;
1000g植脂末售價20元,一杯奶茶約含有40g植脂末,則成本為0.8元。
若一杯奶茶銷售15元,則毛利為90%左右。
好吧,我們加上租金、人工、設備、裝修,平均一杯奶茶的利潤大約在50%左右。這算是相當高的利潤額了,為什麼仍然不選擇用鮮奶呢?
真相就在脂肪。
研究表明,在食物放到你嘴裡之前,大腦就已經對脂肪和糖產生反應了。
只要看到你想要的東西,大腦就能激活獎賞迴路。
這樣的食物一觸舌尖,味蕾就會向大腦多個區域發送信號,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從而產生愉悅感。
所以你的大腦為了體驗之前的那種愉悅感,人們就會攝取更多的糖和油脂,讓大腦產生等同程度的愉悅感。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喝奶茶會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