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一組研究人員在海洋中發現,我們正在穿越超新星爆炸後遺留下來的古老放射性碎片雲。
通過對深海沉積物的研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專家們已經揭開了太陽系周圍空間的神秘面紗。
研究小組使用靈敏的質譜儀檢查了可以追溯到33000年前的沉積物,發現了同位素鐵60的痕跡,鐵60是恆星死亡時形成的。
在過去的幾千年裡,太陽系一直在穿過一個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更密集的雲團,研究小組認為這個過程在我們的海洋中沉積下了鐵-60。
研究小組稱,雖然同位素具有放射性,需要1500萬年才能衰變,但它對人類沒有危險,因為它是一種非常輕的粉塵。
領導這項研究的Anton Wallner教授說,沉積物的年齡表明地球上遺留的同位素是由超新星產生的。
太陽系正在穿過一團由塵埃、氣體和等離子體組成的緻密塵埃雲——稱為局部星際雲。
Wallner教授說:「這些雲可能是以前超新星爆炸的殘留物,那是恆星一次強大而明亮的爆炸。」
如果這片雲是在過去幾百萬年間由一顆超新星產生的,那麼它將包含鐵-60,因此研究小組決定尋找更近期的沉積物來尋找答案。
毫無疑問,沉積物中含有極低水平的鐵-60,相當於遠低於地球自然背景水平的太空放射性水平。
鐵-60的分布與地球最近穿越當地星際雲的旅行相吻合。但是鐵-60的年代要更早一些,並且在整個33000年的測量時期都有分布。
鐵60具有放射性,並在1500萬年內完全衰變,這意味著地球上發現的任何鐵60在沉降到海底之前都是從附近的超新星那裡到達這裡的。
Wallner教授之前發現了大約260萬年前的鐵-60的痕跡,可能還有600萬年前的痕跡。
與太陽系在當前星際雲中的時間缺乏相關性,這似乎提出了更多的問題,而不是給出答案,Wallner說。
首先,如果這片雲不是由超新星形成的,那麼它來自哪裡?
第二,為什麼鐵-60在宇宙中如此均勻地分布?
「最近的一些論文表明,被困在塵埃中的鐵60可能會在星際介質中反彈,」Wallner教授說。
「所以鐵60可能來自更古老的超新星爆炸,我們測量的是某種回聲。需要更多的數據來解決這些細節問題。」
這一發現已經發表在PNAS雜誌上。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670057/Earth-travelling-cloud-radioactive-debris-33-000-years.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