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大危害

2021-02-18 解塑再用

參考文獻:

[1] Morwenna See, Claire Gilchrist, Nick Cooper, David Ratcliffe, Robin Siddle. Microplastic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northeast England case study[J]. Water and Environment Journal,2020,34(3).

[2] 凌小芳,謝天,李銘,吳宇.環境及化工產品中的微塑料及其防治策略[J/OL].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1-12[2020-10-29]. https://doi.org/10.19675/j.cnki.1006-687x.2020.08031.

[3] Carbery Maddison,O'Connor Wayne,Palanisami Thavamani. Trophic transfer of microplastics and mixed contaminants in the marine food web a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18,115.

[4] Lee Wang Sik,Cho Hyun-Ju,Kim Eungwang,Huh Yang Hoon,Kim Hyo-Jeong,Kim Bongsoo,Kang Taejoon,Lee Jeong-Soo,Jeong Jinyoung. Correction: Bioaccumulation of 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toxicity of Au ions in zebrafish embryos.[J]. Nanoscale,2019,11(7).

[5]張娜,周雅雯,白玉,周中凱,姜餘梅.微塑料對腸道菌群影響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塑料,2020,34(03):103-110.

[6] Chelsea M. Rochman,Eunha Hoh,Tomofumi Kurobe,Swee J. Teh. Ingested plastic transfers hazardous chemicals to fish and induces hepatic stress[J]. Scientific Reports,2013,3(1).

相關焦點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時間:2020-11-24 15:3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 科學研究證實:微塑料危害蜜蜂健康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蜂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發現:微塑料暴露是危害蜜蜂健康的重要風險因子 。 通過闡明其危害蜜蜂腸道健康的毒性機制,有助於理解環境因子對蜜蜂健康的影響,同時也為研究微塑料對陸地生態系統的潛在危害提供了直接證據。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有害物質雜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 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人類發明塑料之後,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它會對地球生態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大量的塑料被遺棄在了大自然當中,為整個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生活在人類社會的人們,根本就不會真正的意識到塑料所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
  • 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人類發明塑料之後,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它會對地球生態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大量的塑料被遺棄在了大自然當中,為整個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生活在人類社會的人們,根本就不會真正的意識到塑料所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從被塑料圈困住的海龜到大量進食塑料的鯨魚,今天,小編就要分享,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 科研|科學家研究證實:微塑料危害蜜蜂健康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蜂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發現,微塑料暴露是危害蜜蜂健康的重要風險因子,通過闡明其危害蜜蜂腸道健康的毒性機制,有助於理解環境因子對蜜蜂健康的影響,同時也為研究微塑料對陸地生態系統的潛在危害提供了直接證據。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有害物質雜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 研究證實微塑料危害蜜蜂健康 並影響蜂產品質量安全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肉眼不可見的微塑料顆粒對傳粉昆蟲的影響,正在引起科學家們的注意。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蜂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發現,微塑料暴露是危害蜜蜂健康的重要風險因子,並進而影響蜂產品質量安全。有媒體報導稱,有關機構曾在蜂蜜中檢出塑料成分。蜜蜂所齊素貞副研究員介紹說,這引起了他們的研究興趣,想要知道蜂蜜中的塑料成分是否會影響蜜蜂健康。
  • 細思恐極:微塑料進入人體!咋進去的?有啥危害?
    因為,微塑料能夠被分解成細小的顆粒和碎片,混入土壤、水源以及動植物體內。   這些微塑料是怎麼被「吃進去」的?   此前,已經有很多報導揭示了海洋微塑料汙染所面臨的嚴峻局面,以及微塑料汙染對海洋生物造成的生命威脅,但確認人體也受到微塑料汙染是首次!然而,這樣的研究結果並非「意料之外」。
  • 微塑料現身珠穆朗瑪峰,這標誌著地球徹底被微塑料統治
    剛剛,新聞報微塑料已經攻陷珠穆朗瑪峰峰頂。這是繼馬裡亞納海溝之後,珠峰頂部首次發現微塑料。至此,包括空氣、地表、海洋的地球立體空間全部被微塑料汙染。實際上,微塑料的粒徑範圍從幾微米到幾毫米,是形狀多樣的非均勻塑料顆粒混合體,肉眼往往難以分辨,被形象地稱為「海中的PM2.5」。與「白色汙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體現在其顆粒直徑微小上,這是其與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對於環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 珠穆朗瑪峰也發現了微塑料,危害目前尚不清楚
    答案是塑料,微塑料!我們現在已經離不開塑料了,同樣的塑料現在也在反噬著地球,威脅著人類。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地球的各個角落。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全世界每年生產的塑料不過數百萬噸,但是到了今天僅我國每年就生產塑料3000萬噸以上,全球每年3.3億噸以上。那麼如此大的塑料都去了哪裡?
  • 塑料微顆粒:嬰兒泡奶都被波及,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0月19日,《自然-食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含有聚丙烯的嬰兒奶瓶衝泡標準配方奶粉時,奶瓶可能會釋放出塑料微粒,研究結果強調了微塑料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但很明顯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對距離澳洲海岸線280~350千米範圍內的51個大面積分布的海底沉積物進行了取樣,深度大約在1600~3000米之間,經過檢測後每克沉積物中均檢出至少14個微顆粒,這可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因為澳洲外海是公認的遭受汙染最少的區之一!
  • 官方首度披露海洋微塑料汙染:魚類、貝類等檢出微塑料,危害待研究
    微塑料攝入人體內會造成什麼影響?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目前全球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攝食含有微塑料的海產品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不過,王菊英強調,微塑料可能繼續分解為更細小的顆粒,潛在影響不可小覷,需要引起大家高度關注。
  • 海洋塑料危害大 光譜技術來救場
    對土地有極大的危害,改變其酸鹼度,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業減產,至於拋棄在水裡或陸地上的塑料製品,不僅影響環境,而且若被動的吞食,則會導致死亡。治理塑料汙染 監測儀器顯神通研究微塑料對人體的影響,不僅需要對微塑料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而且還需要檢測微塑料添加劑和吸附汙染物等成分,這些都離不開專業、先進的科學儀器。
  • 「健康」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對健康有危害嗎?答案在這
    近日,包括美國CNN和英國《衛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報導,在2018年歐洲消化醫學會腸胃病學學術會議上,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菲利普·施瓦布爾等人報告,在人類的糞便樣品中首次發現微塑料,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微塑料究竟是個啥東東?它又是如何進入人體的,有何危害?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地講一講。
  • 微塑料進入人體後,危害有多大?已經進入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中
    (東方IC/圖) 全文共3880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在人類糞便中檢測到了微塑料的存在。這意味著人類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吃掉了塑料,由此引出一個廣受關注的毒理學問題:微塑料會進入人類的腸道、血液以及其他器官中並危害我們的健康嗎?
  • 每日科普|微塑料的「毒」從何而來?
    這些變成微塑料的塑料本身就有一些自帶有毒有害物質。另一方面,雖然微塑料本身是不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塑料材料,但是由於微塑料的體積小,有著巨大的比表面積。比表面積越大,吸附能力就越強。海洋中的微塑料顆粒看起來很像食物,魚類、兩棲類和海鳥很容易誤食,從而堵塞消化道並引發其他健康問題,而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可能是最終的受害者。微塑料通過食物鏈和日常飲食進入我們的體內,其本身含有的以及吸附的有毒有害物質將可能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大本營周圍微塑料濃度最高
    上至世界之巔,下至世界最深的海溝,微塑料可謂無處不在。有研究指出,每年每人平均會攝入70000顆微塑料。目前微塑料對人體是否有害還缺乏深入的研究,但這類無孔不入的物質無疑值得我們警惕:我們必須推進對於微塑料的研究,儘早提出可行的塑料減排和處理方案。
  • 塑料奶瓶危害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專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會進入寶寶大腦就像大家拒絕把高溫食物放在塑膠袋裡一樣,很多媽媽也會擔憂塑料質地的奶瓶會不會在高溫下產生一些有害化學物質,其實這樣的擔憂的合情合理的。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會進入寶寶大腦於是,媽媽們選擇了價格較高、營銷較好的聚丙烯奶瓶,該質地自稱是可食用塑料,質地成分穩定,不會產生有害化學物質,耐溫度較高,可達110攝氏度,抗摔性也較強,多次落地也不會產生破綻,如此的營銷在媽媽中獲得了廣泛的青睞。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微塑料無處不在,潛在隱患不容忽視!
    根據野外調查結果,理察·湯普森認為大海裡「微塑料」含量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發生了顯著增加,因其可能被海洋生物攝食從而具有潛在危害,引發各方對微塑料汙染問題的廣泛關注。2008年,美國華盛頓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國際海洋微塑料分布、影響及歸趨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首次將微塑料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大,專家:每天能釋放160萬微粒進入嬰兒大腦
    塑料汙染一直是人們非常關心的話題,那麼關係到嬰兒生命安全的塑料奶瓶,你真的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嗎?奶瓶是每個孩子都必須用到的東西,有玻璃的也有塑料的,今天來了解的是塑料奶瓶。科學家甚至在人類的胎盤中檢查到了微塑料的存在。相關人員調查發現,全世界已經有75%以上的奶瓶包含聚丙烯塑料。每個奶瓶每天大概釋放出160萬塑料微粒,並且會連續釋放數天,嚴重危害寶寶的健康。如果家長給孩子購買的是聚丙烯塑料奶瓶,那麼孩子每天都要面對奶瓶釋放的塑料微粒中。
  • 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食鹽中也有塑料顆粒,真成「塑料姐妹花」了?
    微塑料來源施沃布爾教授認為全球50%的人口體內都有微塑料。不過進入人體的微塑料對健康有什麼危害,危害程度多高目前尚不明確。施沃布爾教授稱:這次實驗中發現的微塑料因為體積夠大而不太可能造成嚴重威脅(直接被排洩出身體)。倫敦國王學院環境健康科學家史蒂芬妮·懷特指出:「這些大體積微塑料的更大威脅是,它們可能在人體組織內逐漸累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