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以我國國企「一帶一路」項目為領航,僅單單一個「大基建」項目如核電站、高鐵、橋梁隧道等,要面對的就是數以萬計的溝通接口,背後是分布在各個國家、城市乃至大洲的數百個團隊、供應商以及設備製造商。信息一致性、實時性、準確性以及可追溯的挑戰不可小覷,數位化轉型實現「全球一張辦公桌」勢在必行。
通過基於單一數據源的協同平臺聚合權威信息,用於實時協作並保障數據可靠性,地理上分散在全球的團隊都可以在一體化的瀏覽看板(Dashboard)共享同一項目的實時信息。
反過來,單一個人也可在自己的瀏覽界面通過自定義小窗口(Widgets),根據自己的需求聚焦全球多個項目的同一個專業,實現協同設計加橫向對標。
多項目、多角色權限管理,在一體化用戶界面上保障信息安全。針對全球不同項目創建工作區,在工作區對文檔和結構化產品數據 (如構件和模型) 進行協作,從項目前期即可允許供應商和合作夥伴介入,並參與整個產品開發過程,為成員和團隊分配默認且可調整的訪問權限,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工作區中, 成員可以:
創建和編輯文件夾
查看 / 審閱
內容審批
訂閱事件通知
「大基建」項目以核電為例,時間範疇跨越項目全生命周期,從立項、初步設計、詳細設計、施工建造、調試交付、運營維護直到退役拆除,一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擁有380多個系統、近8萬套設備,主設備要運行40到60年乃至延壽運行到60到80年,加上退役處理運行時間超過百年,跨越三代人。提升項目管理能見度,在不同角色、不同企業、乃至行業之間統籌管理「生態圈」,能夠按時按預算交付是數位化轉型所帶來的最大價值之一。
通過基於單一數據源的協同平臺可以將複雜的項目進度分解為小型可管理項目,同時不影響總體管理,以便更好的管控並專注自身項目團隊,用來定義不同階段、裡程碑、活動和依賴項等調度細節,並可以智能化統計並推送早期預警。
保障項目全壽期可追溯的需求管理, 是實現數位化系統工程的關鍵前提。在基於單一數據源的協同平臺上通過控制需求管理過程來滿足標準和法規;提高產品質量和滿意度;新產品的設計和開發能夠準確反映用戶的聲音;通過縮小產品需求、設計和發布之間的偏差來降低開發成本和減少返工;提升可視化、團隊溝通和協作;團隊使用中央存儲庫和通用工具來管理產品需求,在需求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提高整體的可追溯性。通過仿真功能需求在設計開始前檢測需求是否正確,遺漏和衝突,基於正確的需求進行系統設計,設計完成後,通過仿真來驗證需求是否滿足從而形成閉環。
實現需求(Requirement)- 功能(Function)- 邏輯(Logical)- 物理(Physical)- 產品(Product)- 流程(Process)- 資源(Resource)全壽期可追溯性、保障數位化連續性。
實現業務協同基礎是應用統一的主數據模型,各版塊根據自身的工作的邏輯各取所需,保障單一權威數據源 (Single Source of Truth)。在此基礎上在平臺上個性化配置「窗口組件(Widgets)」,同時可連接外部異構工具的數據交付物,實現1D/2D/3D即:圖文數模聚合,保障數據一致性。
「大基建」國企的數位化轉型工作重視的是企業核心業務流程,通過業務價值導向的諮詢服務(Value Engagement),透過四個階段逐步推動,企業與解決方案供應商共同合作,深入分層、分級、分類、分階段逐步建設能為企業自身帶來業務價值的數位化平臺:分析-定義-共識-實施。
Conclusion & Service proposal
總結
對標航空航天的先進數位化經驗,「大基建」項目的數位化轉型是時代賦予的使命、科技創新的使能與企業變革的趨勢。通過「系統六藝」的系統工程思維與「基於單一數據源」協同平臺3DEXPERIENCE加速數位化轉型,可實現設計協同、仿真計算、趨勢分析、智能識別和態勢感知,將極大提升項目的整體效率與安全水平:
1.WHERE – 在哪裡做:
「全球一張辦公桌」
2.WHEN – 什麼時候做:
即時共享的項目管理計劃與排程
3.WHY – 為什麼做:
項目全壽期可追溯的需求管理
4.WHAT – 做什麼:
基於單一權威數據源的圖文數模聚合協同平臺
5.HOW – 怎麼做:
業務價值導向的諮詢服務(Value Engagement)
6.WHO – 誰可以幫忙:
本文作者
呂柯夫
達索系統核工程數位化高級諮詢顧問
畢業於UTT法國特魯瓦科技大學並獲得碩士工程師學位,十年核電項目經驗,中國核學會高級會員。加入達索系統之前,曾供職於EDF法國電力集團,參與並管理核電站停堆大修項目、後福島事故全法核電站應急機組改造設計、英國欣克利角C歐洲第三代壓水式核反應堆三維數位化設計與配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