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市浦北縣泉水鎮黨委政府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農戶、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木業、繅絲業等特色產業,多舉措做實產業精準扶貧工作,助力農戶、貧困戶增收脫貧致富,讓農戶的日子過得香又甜。
走進泉水鎮泉水工業園偉新木業有限公司,只見工人們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一派繁忙的景象。
村民包基明說:「感謝政府及幫扶幹部在務工就業方面給我提供的幫助,我家就在附近,在木業公司上班,我不僅可以照顧家裡老小,每月還可以領3800元左右。」
在泉水鎮平陽村「光伏發電 蚯蚓養殖」基地,連片70多畝的光伏板構成該村產業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平陽村村支書何忠文介紹,該村在村級黨組織的引領下,大力發展「豬糞養殖蚯蚓、蚯蚓糞製作有機肥、有機肥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循環式經濟。已建成紅衣花生示範基地、百香果基地、泰國青柚基地、蚯蚓基地,特別是建成約3000畝的浦北黑豬綠色循環特色種養加工示範區。通過發展養豬和種植產業增加收入,示範區提供約100個就業崗位,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壯大。平陽村級集體經濟從2016年的「空殼村」,到2019年達20萬元以上。
百香果示範基地採用蚯蚓糞等有機肥進行種植,生產出來的百香果個頭大、汁多、甜度高,深受市場的歡迎。基地現流轉土地600多畝,周邊3個村委通過提供勞務服務獲取土地流轉費6萬元,基地提供就業崗位20多個,吸納了20名群眾務工,有效解決了群眾就業難問題。
據泉水鎮黨委宣傳委員葉濱龍介紹,泉水鎮木業原材料豐富,周邊縣區有豐富速生林,工業園區已實現一根木頭進來,一塊環保生態板或一套訂製家具出去的一條龍生產模式。工業園區入園木業企業32家,主要以膠合板、生態板、木地板、高檔定製家具等木材加工為主,木材年生產加工銷售量達200多萬立方米,產品主要銷往廣東、海南、湖南、江西、雲南、貴州等地。2019年木業產值60億元,創稅6100多萬元,提供就業8000多人。(沈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