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生活的猶太人是一種什麼感受?

2020-12-06 鳳凰網讀書


本文摘自《猶太人的故事:尋找失落的字符》 [英]沙馬(Schama,S.) 著

裸體還是字符?上帝是一位美男還是一篇篇書寫的文字?神性是無形的還是一個看得見的完美肉身?這都是需要回答的問題。

對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而言,古希臘人和古希伯來人就好像油和水。他們以各自的方式「令人敬畏的」,但是兩者卻不能混合。希臘人追求的是自我實現,而猶太人則為自我徵服而奮鬥。「要服從」在猶太教中是國王的命令,而「對你的本性要真實」對希臘人是最重要的。

但是,阿諾德假裝中立的做法卻不能令人信服。如果你是一個追求甜蜜和光明的人,又怎會願意安分地等待新一輪「火與硫黃」的煎熬呢?

如果你是在古典傳統薰陶下長大的,你就會認為歐洲是在打敗波斯人的入侵後才有了自己的歷史,希羅多德就是這樣描述的。如果你是作為一個猶太人長大的,你會或多或少地希望波斯人一方獲勝,因為他們畢竟曾是重建耶路撒冷的倡導者和支持者。以斯帖(Esther)曾經做過他們的王后,你知道他們有多壞嗎?

哈曼(Haman)這個「惡人」想徹底消滅猶太人,簡直是一個朝秦暮楚的魔鬼,但他最終在波斯王那裡得到了報應。哈曼在波斯國王哈隨魯宮廷中任主管(相當於宰相),行事專橫跋扈,朝臣都要向他跪拜,但唯獨猶太人末底改不肯跪拜。於是哈曼遷怒於猶太人,試圖將猶太人一舉滅絕。他慫恿國王同意,策劃了一個屠殺全國猶太人的陰謀,並以抽籤的方式選定行動日期,但這一陰謀被王后即同樣是猶太人的以斯帖發現並挫敗。哈曼本人被絞死在他為末底改準備的絞架上,其10個兒子也同時被處死。後來形成的「普珥節」(亞達月十四、十五)(意為「抽籤」)就是為紀念猶太人逃過滅族之災而設立的慶祝節日。哈曼是猶太人恨之入骨的惡人,「吊得像哈曼一樣高」已成為一句流行的猶太諺語,意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另一方面,希臘塞琉古(Seleucid)王朝的「神選者」安條克四世(Antiochus Ⅳ Epiphanes)曾把那些行割禮的嬰兒連同他們的母親從耶路撒冷城牆上扔下來,根據《馬加比一書》[《馬加比書》共八卷,主要記載馬加比家族領導猶太起義以及希臘化時期的其他事件。似用不同語言寫成,且文風不一,作者不詳。由於其權威性受到質疑,一般將其列入《次經》或《偽經》]的記載,這已成為他所奉行的一種文化。

當時,猶太人的主要敵人是希臘化運動以及任其泛濫的瘋狂的統治者。《馬加比二書》記錄的希臘人的各種暴行則更加駭人聽聞,那些秘密守安息日的猶太人甚至被活活燒死在他們的洞穴裡。

猶太歷史學家弗拉維斯·約瑟福斯[弗拉維斯·約瑟福斯(Flavius Josephus,37—100)是猶太歷史上第一位重要的歷史學家,但在猶太人的心目中,他是猶太教的叛徒(投靠羅馬並成為羅馬公民)。他著述甚豐(主要在羅馬寫作),代表作有《猶太古事記》《猶太戰爭》《駁阿皮翁》《個人簡歷》等]對其惡行的描述尤其令人恐怖,他寫道,那些堅守節期儀式的人「遭到杖擊和鞭打,他們的身體被打得血肉模糊,然後被活活地釘在十字架上」。

希臘人所憎恨的(按照這種觀點),是猶太人頑固奉行的那種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標誌就是:

他們對男丁行割禮,他們每個星期都要休息(守安息日),他們對飲食作了嚴格的限制,他們宣稱他們那個無形的、動不動就發怒的神是獨一的,並且他們還越來越強烈地拒絕像其他所有的人一樣。

希臘哲學預先假定存在著可被發現的普適真理,猶太人則認為這種封閉文化中的智慧是私人寶藏。

根據宇宙和諧原則建立的希臘神廟,是為了把人吸引過來,而耶路撒冷聖殿則是限制「外邦人」進入的。希臘的雕像和紀念碑,旨在當建造它們的城邦消失後仍能留存於此;而以色列人的《託拉》則意味著要比他們的建築物流傳更久遠。

對於希臘人來說,對自然尤其是野性自然的崇拜可以達到忘形的程度;然而對於猶太人來說,即使是一片神聖的小樹林,也有可能使你迷失在異邦的邪惡之中。感官上忘形的狂喜是希臘酒神崇拜的核心。而在猶太傳統中,只有在壞事發生時才會喝烈酒:挪亞赤身裸體地躺在他的兒子汗(Ham)的面前[指挪亞醉酒。挪亞在痛飲了自己種植的葡萄釀製的酒後失態,所謂「酒後無德」],那些不守規矩的以色列人圍著「金牛犢」[指飲酒後舉行的宗教儀式,屬於典型的異邦崇拜,所謂「酒後亂性」]又蹦又跳。醉倒在植物叢中是最糟糕的事,所以正如《馬加比二書》的作者所描述的,當安條克強迫猶太人用「常春藤紮成的花圈」慶祝酒神節時,希臘人對野性自然的崇拜就取代了猶太人作為其主人的義務。

所以,希臘化的猶太人就是一個矛盾體。當時幾乎無一例外,來自利比亞昔蘭尼加(Cyrenaica)途經大都市亞歷山大,進入猶地亞、加利利,甚至遠至地中海東部海島的大量猶太人尤其如此。在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開始遠徵與羅馬人實施統治之間的兩百多年裡,希臘與猶太文化互相排斥的現象即使算不上奇怪,但至少也令人困惑。

對兩個人口規模如此之大的民族,希臘文化和猶太教之間並非完全不相容。兩者的生活方式看起來有些相像:非強迫地趨同和自發地(即使算不上毫無障礙)共存。

在法雍地區的一些城鎮中,猶太人的生活無疑是一種既追隨希臘化的埃及文化又奉行《託拉》規定的律法的雙重生活,一種是屬於猶太人自己的,而另一種則是為了與當地的鄰居一致。在開羅南面,這裡的猶太人形成了一個自治社區——出土的大批莎草紙文獻表明,儘管他們有權在結婚、離婚或合同借貸方面適用《託拉》律法,但他們只有在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才能這麼做。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還是按照當地的希臘—羅馬—埃及律法處理自己的日常事務。根據當地的律法,婦女可以擁有財產,並且可以在婚姻解體時要求收回嫁妝(像象島猶太人所做的那樣)。在整個尼羅河流域,借貸人可以收取高達20%的利息。

但是對於埃及猶太人來說,只要引用《託拉》律法對他們的訴訟有所幫助,他們就可以這樣做。例如,有一位猶太人叫費羅克西尼(Phloxenes),他的兒子佩頓(Paton)向當地的治安官投訴,他認為對從王室租來的土地收取雙倍的租金是一種敲詐行為。當他在當地宗教權威面前辯論時,他就能準確地引用《託拉》中某一段規定,說明抵押物(如他身上的衣服)必須歸還。

耶路撒冷的奇裝異服同樣給希臘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祭司以利亞撒(Eleazar)身著和君王一樣高貴的長袍,當他走動時,外面繫著的金鈴發出清脆而有節奏的叮聲。他的長袍上繡著石榴圖案(據說其中的613顆石榴籽代表《託拉》誡命的數目),胸前的金片上用寶石裝飾著「上帝的神諭」。他的法冠上刻有上帝的四字母名字。700名祭司在聖殿中以最安靜、最莊嚴的禮儀履行著他們的職責。同樣地,託勒密贈送的裝飾之一,華美的三角形祭臺作為聖殿中的甜味劑容器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具有希臘—猶太風格的重要物器:典型的「用雕刻的索帶精心編成的波紋狀花環」組成了一條「曲流」(Meander)[古河名,位於土耳其伊茲密爾以南,古希臘時期就成為一個通用名詞,泛指曲折、蜿蜒的事物或狀態,如裝飾圖案、發言甚至觀點,似有中文「曲水流觴」之意。](這是希臘帶給耶路撒冷的文化精髓)——為什麼不是其他形狀?——上面鑲嵌著各色紅寶石、綠寶石、瑪瑙、水晶和琥珀,而臺腳則雕刻成下垂的百合枝葉形狀。

他們怎麼能拒絕王室的邀請呢?於是,以利亞撒和72位文士(每個支派選出六人[當時的以色列有所謂十二支派,每個支派選出6人,共72人。])帶著自己傀儡國王的敬意和禮物向亞歷山大出發了。他們住進了法羅斯島(Pharos)上優雅的房間裡,走過一條堤壩,不遠處就是亞歷山大城。在他們在海風習習的房間裡開始翻譯工作之前,他們享受了一個星期的宴會招待,儘管也有一些「可食」供應,但基本上是希臘風格的酒席。國王禮貌而恭敬地問了一些如何更好地治理城邦(也可以說是如何更好地生存)之類的問題,猶太人則明確地作出了回答。

國王:什麼是幸福的生活?

以利亞撒:知曉上帝。

國王:如何平靜地忍受麻煩?

以利亞撒:堅定地守持這樣的思想,即所有的人均受上帝的指派,像分享大善一樣分享大惡。(聽起來顯然像《傳道書》和《便西拉智訓》的口氣)

國王:如何擺脫恐懼?

以利亞撒:只要內心意識到不再懷有邪惡。

國王:什麼是最惡劣的怠慢方式?

以利亞撒:如果一個人不關心他的孩子,或不把一切獻給下一代的教育。

還有大量的問題引自政治指導教師的授課(例如亞里斯多德在授課時向亞歷山大的提問),毫無疑問,這位冒名的「亞裡斯狄亞」對這種希臘斯多葛—伊壁鳩魯式的老生常談,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國王:什麼是王位的本質?

以利亞撒:好好地管住自己,不要讓財富和名譽引向欲望無邊的邪路。

國王: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擁有什麼東西最寶貴?

以利亞撒:愛他的臣民。

然後,他們又轉入了柏拉圖心理諮詢的話題:

國王:如何在不擾亂思想的情況下入睡?

以利亞撒:您問了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我們在入睡之後,真正的自我將不再發揮作用,而是被理性無法控制的想像力所牢牢控制著。我們靈魂的感覺使我們在睡眠期間認識到自己意識中的事物。但是,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真的在海中乘風破浪或在空中振翅翱翔,那我們就錯了。

這正是這位冒名的亞裡斯狄亞的家鄉——亞歷山大的讀者所需要的答案:那些希臘文化水平很低的猶太人不僅充滿信心,而且甚至還有可能利用自己珍貴的智慧寶庫去教化那些異教徒。

在亞歷山大的猶太教與希臘文化,它們的這段蜜月期當然不可能持久,但是在兩個半世紀裡,這裡就像後來各地的猶太散居點一樣,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富於創造性的繁忙世界。像在象島一樣,一種猶太社會的感覺——一隻腳踏在他們的猶太城邦裡,而另一隻腳踏在更廣闊的世界裡——在保留下來的莎草紙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託勒密王朝的一位稅收官員曾於公元前3世紀中葉到巴勒斯坦地區旅行;而法雍地區出土的赫拉克利奧波利斯莎草紙,甚至有更豐富的文字記載。有一個典型的案例,一個叫多羅西斯(Dorotheus)的人向當地社區的執政官(archon)報告,他出於發自內心的善意(也是為了遵守《託拉》中的一條誡命),把他生病的內弟塞西斯(Seuthes)帶回了自己的家裡,並在他生病期間「不惜花費我的大部分財富」悉心照顧他。不僅如此,多羅西斯還把他的侄女菲力帕(Philippa)從債主的監房裡救出來,並把她帶到家裡與她生病的父親團聚。

他算一個真正的好人吧?還算不上——多羅西斯回答,他只不過是在按照《託拉》的要求做事。作為回報,在久病的內弟去世之前,菲利帕被正式接納為多羅西斯家的一個成員。她在新家裡平靜地生活了四年。

有一天,這種愉快的家庭生活由於她的母親艾奧娜(Iona)的突然出現而被打斷。艾奧娜把這個小女孩帶到了她的嬸母家,從而剝奪了這位恩人擁有一位新家庭成員的權利。

多羅西斯堅持認為,小女孩應該歸還他,菲利帕應該作為曾經和正在被扶養的孤兒歸還她的監護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可以使喚的女僕讓她的主人帶走(天理難容)。

對這位執政官來說,多羅西斯引用的是他忠實遵守的《利未記》(25:35)中「你的兄弟在你那裡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這條誡命,儘管《託拉》中並沒有規定歸還侄女是一項義務。或許是因為這是猶太人與希臘人在監護原則上產生衝突的一個經典案例,這位執政官最後似乎站在了多羅西斯一邊。

下面的警示故事,是從戰象蹄下的死亡夾縫中流傳下來。這個故事出自《馬加比三書》。儘管該書本身虛構成分很多,以至於沒有編入尚有可信性的《次經》,而是收入了更偏離正經的《偽經》,但這個故事在埃及猶太人中間幾乎盡人皆知,並被認為是亞歷山大當地一個慶祝獲救的節日起源,其中的意義與「普珥節」成為慶祝成功挫敗針對波斯猶太人的大屠殺陰謀或「光明節」成為慶祝猶太人從塞琉古暴君手中獲得解放是完全一樣的。與這些情節相同、時代相近的歷史故事類似,這個發生於埃及的故事描寫了一個仇視猶太人的瘋子、一場集體屠殺的威脅、一群天使在危急關頭及時趕到,並且比蘇薩(Susa)或耶路撒冷發生的事件更令人難以置信。

儘管《馬加比三書》與約瑟福斯關於到底哪一位託勒密國王參與其中以及這一事件究竟發生於何時的描述並不完全一致,但歷史學家約瑟·莫採耶夫斯基(Joseph Modrzejewski)卻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他認為這一事件發生於更早的公元前3世紀,即託勒密四世菲洛佩特(Philopator)統治時期。

在巴勒斯坦地區與塞琉古帝國爭戰,塞琉古取得了短暫的勝利,這位國王決定從正門強行闖入聖殿,對聖物進行褻瀆和破壞。結果,就在冒犯行為即將發生的危急時刻,他突然全身癱瘓,四肢無法動彈。對猶太人對他的這次羞辱,菲洛佩特滿懷仇恨,於是剛剛返回埃及,這位託勒密國王就命令把所有的猶太人監禁在亞歷山大競技場裡。在那裡[這似乎是一次不祥而令人震驚的預演,1942年巴黎的猶太人在被稱為「冬季賽場」(Vélodrome d』Hiver)的自行車競技場發生了同樣的一幕,那一幕俗稱「維爾希夫」(Vel』d』Hiv),位於巴黎艾菲爾鐵塔附近,始建於1900年。對猶太人來說,這裡是一個值得記憶的不祥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數千名猶太人在送往奧斯維辛滅絕集中營之前曾在「維爾希夫」集合,這一事件因此被稱為「維爾希夫大圍捕」],他們被迫在酷熱的太陽下做了四十天苦工。

然而,這並不足以平息統治者報復的怒火,所以在一個惡毒的打手[他的名字叫哈蒙(Hamon),竟然與普珥節故事中的惡棍哈曼的名字只差一個字母]的煽動下,國王命令將5000頭大象用薰香和烈酒迷醉,然後把它們趕進關著猶太人的競技場。一場鬧劇馬上就要上演。這位糊塗的國王把他原來的計劃拋在腦後,只想著第二天來觀賞自己的傑作。屠殺即將開始!他們趕來了一群群笨拙的厚皮動物!人們紛紛湧入競技場,觀看這場殺人的遊戲。那些趾高氣揚的龐然大物,高昂著醉醺醺的大腦袋,呼著酒氣在大街上緩慢走過,後面跟著一群吵吵鬧鬧的士兵。在這最後關頭,兩個天使出現了,她們扇動著翅膀轉了幾圈,突然就像變戲法似的,那些大象「緩緩向後退去」,而那些又笑又鬧的觀眾的笑容突然僵住,在混亂之中紛紛倒在了腳下的爛泥裡。由於及時受到感化,這位虐待狂國王表示懺悔,而猶太人復活,四肢各歸其位。

這是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但是《馬加比三書》的作者知道,他的故事發出了一個警告。雖然猶太人定居了下來,但他們仍然會面對這樣的時刻,被激怒的重要人物遙遠的狂叫聲,會再次到來,而他們安閒的生活也會隨之消失。畢竟,這樣的事在耶路撒冷就曾發生過。

【書籍信息】

書名:《猶太人的故事:尋找失落的字符》

作者: [英]沙馬(Schama,S.) 著

定價:69.80 元

出版時間:2016年08月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

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歷史教授西門·沙馬勳爵歷經40年實地考古、構思與沉澱,凝結成這部《猶太人的故事:尋找失落的字符(公元前1000年—公元1492年)》猶太歷史研究領域裡程碑式的著作。原著甫一出版即獲得塞繆爾·詹森圖書獎,該獎項是英國針對非小說類圖書設立的地位最高的一個獎項。故事將你帶到從未想像的地方:南阿拉伯群山中的猶太王國,敘利亞猶太會堂螢光閃爍的牆壁,羅馬猶太墓地的棕櫚樹林。

作者簡介:

西門·沙馬 勳爵

Simon Schama

生於1945年,猶太裔英國人,英國歷史學家、學術明星、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藝術史教授。他先後在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任教,自1993年至今在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任教。他編寫並主持過數十本暢銷著作及紀錄片。

西門·沙馬教授的作品曾獲眾多獎項,包括:沃夫森歷史獎、W.H.史密斯文學獎、全美書評人協會獎、艾美獎等重量及獎項。《猶太人的故事:尋找失落的字符(公元前1000年—公元1492年)》獲得塞繆爾·詹森獎(Samuel Johnson Prize),該獎項是英國針對非小說類圖書設立的地位很高的一個獎項。

黃福武

字介夫,山東青州人。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山東大學出版社編審。早年涉獵博雜,學思宏闊,學術上率性而為,廣種薄收,近期專注於猶太史研究和猶太文化譯介。主要譯作有《猶太教審判》《簡明猶太民族史》《猶太教:一種文明》《終止合法化賄胳》《大戰的起源》《科學與宗教》等,並有若干學術性和知識性文字行世。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保羅,一個受到希臘文化洗禮的猶太人,傳奇一生
    也許保羅這個希臘名字相當於希伯來的名字掃羅,所以他自幼就使用這兩個名字。那麼今天大家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保羅的歷史故事吧!他沒有接受正統的教育,因為沒有一個法利賽人允許他的兒子接受完整的希臘文化,且沒有一個受過希臘文化訓練的人會寫出像保羅書信中那麼糟的希臘文。然而,他卻學會用流利的希臘語向雅典的聽眾傳道,偶爾他也引用希臘作品中著名的文句。
  • 反猶主義:歷史上的猶太人都經歷了何種苦難?
    前言在講述猶太人的故事時,有一個問題是無法迴避的,也是不應該被迴避的,那就是反猶主義。反猶主義由來已久,在古代社會就已存在,並且一直伴隨著猶太人的生活。反猶主義也是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所有仇恨中持續時間最長的、散布範圍最廣的一種對其他民族的仇恨。
  • 宋立宏讀《猶太人三千年簡史》︱什麼構成猶太史的連續性
    例外自然有,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約瑟夫斯(Josephus),這位公元一世紀的猶太史學家借鑑希臘史學模式,用希臘文撰寫了自創世到他那個時代的猶太史,然而,幾乎沒什麼猶太人在十八世紀以前閱讀約瑟夫斯,他的著作能夠傳世,完全是倚賴基督教教會的保存。到了十八世紀,對猶太人歷史的興趣才顯著出現。開風氣之先的是基督教作家。
  • 講座︱張倩紅:猶太人何以在上千年的流散中保持民族認同?
    耶路撒冷的聖殿山以色列地形圖猶太人所創造的「希伯來文明」,被認為是哺育西方文明的兩大源頭之一。公元前13-11世紀,猶太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皈依了一種「一神教」——猶太教(Judaism)。作為遊牧部落,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一直在中東地區遊蕩,從巴勒斯坦遊牧到阿拉伯半島,生活在兩河流域的烏爾地區,又從烏爾走到了埃及,在埃及生活了四百多年,最終回到了巴勒斯坦。在此過程中,希伯來人創立了猶太教。猶太教的教義受到了迦南(巴勒斯坦)地區、兩河流域和埃及的文化傳統的影響。猶太教最基本的教義是「摩西十誡」,後來完全為基督教所吸收。
  • 生活在德國的猶太人和本地人長相毫無差別,德軍是怎麼分出來的?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期間,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了殘酷的迫害,當他提出「種族優劣論」後,猶太人基本已經被判了死刑。因為這個理論就是針對猶太民族的。希特勒無非是想讓日耳曼人認為自己很高貴,從而憎恨猶太人。事實證明這種做法非常有效,日耳曼上至老人下至小孩,對希特勒迫害猶太人的行為都豎起了大拇指。從這以後,猶太人在德國這片土地上開始了逃亡。但是看二戰背景的電影時,不知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沒有。那就是因為長久的混居,猶太人和德國本地居民長得已經差不多了,德國人怎麼分辨呢?這還真難不到德國人,他們有三個辦法。第1個辦法就是量鬍子。
  • 猶太人聰明的原因:源自猶太人的智慧傳承系統,天才是從小養成的
    還有什麼原子結構之父啊,量子力學之父,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還有什麼控制論之父,X光之父,包括這個青黴素,除此之外呢,還有大批的先驅啊。如果我們統計一下,從1901年到2001年加在一起100年時間,全世界一共出了680個諾貝爾獎得主,其中有多少猶太人?
  • 從宙斯到耶和華:希臘人是如何皈依基督教的?
    不過除了希臘本土,當時希臘人以及希臘文化圈涵蓋了幾乎整個地中海東部沿岸,因此我們在本文中所討論的「希臘」包括了希臘本土以及一些本土以外的希臘人聚居地。117年的羅馬帝國希臘人在羅馬人的統治下經濟生產、物質生活和文化創造水平都有所下降。權貴階層有些沒落了,有些則投靠了羅馬人。
  • 揭秘歷史上唯一一個猶太人汗國
    在可薩汗國境內,一直以來都生活著很多猶太人。猶太人被稱作是「唯一縱貫5000年、散居五大洲的世界性民族」。公元70年,猶太人的聖城耶路撒冷被羅馬帝國大軍攻破,聖殿被拆毀。公元135年,猶太人被全部趕出耶路撒冷,他們被迫流亡世界各地一些猶太人輾轉經過敘利亞、小亞細亞等地來到克裡米亞地區和北高加索地區。
  • 河南開封生活著一群猶太人,母國召其回家卻說:我們是中國人
    對於故鄉,作家史鐵生是這樣的:「人的故鄉,並不止於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的確,人的故鄉,並不是局限於出生地,亦或是血統的歸屬地,更多的,應當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如今越來越被頻繁使用的「第二故鄉」也暗示著人們不再將故鄉的標準單一化。
  • 猶太人在中國生活了上千年,為什麼他們在現代卻杳無音訊了?
    近代以來到二戰時期,在華猶太人的規模數以萬計,達到歷史最高峰。二戰過後,絕大多數猶太人都離開了中國,以至於沒有形成一個全新的少數民族,只剩下少數猶太后裔融合於中華民族。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20世紀末,海外猶太人參觀開封猶太人故址在世界其他地方,猶太人堅持使用本民族的希伯萊語言和文字,這種情況在中國則發生了變化。從宋到明的數百年時間,開封猶太人在與中國人的長期共同生活中,慢慢學會了漢語。更何況中國人從來不歧視他們,使他們沒有理由拒絕學習漢語。
  • 希臘人稱希臘語為英語,土耳其語為雲南語,希臘語為阿拉伯語?
    對於這個希臘神話中的同名人物,參考羅慕路斯,他被認為是羅馬的同名創始人,以色列人的同名祖先,以及他的兒子猶大,猶太人的同名祖先。一些希臘人甚至聲稱英雄珀爾修斯是波斯人的名字!希臘人的名字來源於拉丁語侵略,羅馬人從一個部落的希臘人居住在海岸附近的伊庇魯斯。同樣地,高盧人以居住在比利時的一個日耳曼小部落命名德國人,並將這個名字命名給羅馬人,英國人從羅馬人的文學作品中取了這個名字。
  • 猶太人為何特別聰明
    文|輝格 強調政治正確的學術界,什麼是令學者們最頭疼的問題?猶太人的高智商。原則上,沒有什麼可以阻止類似事情發生在人類身上 人類在走出非洲後的幾萬年裡,尤其是農業起源後的一萬多年裡,已經發生了許多顯著且有重大意義的進化改變,其中有涉及乳糖消化,抵抗瘧疾或饑荒,抵禦寒冷,維生素 D 代謝,黑色素合成,骨密度降低等等改變。
  • 實地探訪:在中國最南端城市生活 是一種什麼感受?
    幸福美麗新邊疆)實地探訪:在中國最南端城市生活,是一種什麼感受?距紐約13601公裡,距北京2680公裡,距海口452公裡,距三亞339公裡u2026u2026所以,這是哪裡?對,這裡就是三沙,永興島,中國最南端的地級市。離海南本島都如此之遙,這些島礁上還能愉快地長期生活麼?
  • 猶太人的生意經,如何擁有取之不盡的財富
    舊猶太人的 「 忍 」 成就了現代猶太人的 「 富 」 。這也是一種優良特質,如果沒有這個特質,就不可能成就現在的猶太人,所以 「 忍 」 是猶太民族歷史的重要裡程碑。一位猶太智者——卡爾 說過:我們不但信奉上帝,而且還非常敬佩一種生物:龍蝦。它是生活在堅硬外殼之下的軟體動物,而殼是不會生長的。殼只會隨著龍蝦的生長變得越來越擁擠,然後它就會躲起來脫殼。
  • 關於猶太人的5大誤解,我們在猶太人三千年歷史中找到了正解
    對猶太人的認知常常有兩個極端:一種是詆毀式的偏見,比如狡猾奸詐;另一種就是天生優秀的盲目吹捧,比如智商過人。查理二世還特意確認了對猶太人進入英國的授權,深信他們能給整個國家帶來的經濟利益比保護英國商人階層免受競爭更重要。彼時,猶太流亡者被視作國家的經濟資產。在不少統治者看來,逐出猶太人,無異於讓自己國家陷入貧困,卻肥了敵人。而後來製造種種衝突驅逐猶太人的那些國家,也會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 希臘精神和希伯來精神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起源
    「雙希」是指希臘和希伯來,也就是說希臘精神和希伯來精神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起源,也是西方美學的思想起源。希臘曾經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因為生活在島嶼眾多的環境中,希臘人天生熱情奔放,同時崇尚自由。由於航運發達,希臘人很早就開始了貿易,因此也形成了最早的商業契約精神。
  • 猶太人的智商其實很一般
    猶太人有什麼哪?除了近現代以來出了拿過一些諾貝爾獎外的人外,最多的就是出過一些傑出的商人了,但歷史事實表明:善於鑽營生意恰恰是他們到處被排擠歧視的主要原因,這只是他們謀生中練就的生存本能,完全與智商高低沒有關係。猶太人在近現代的確湧現出一些傑出的人物,但那只能屬於個例,那個民族都有傑出人物,而諾貝爾獎根本不只是屬於是智力問題。
  • 在美國的600萬猶太人(全世界只有1400萬猶太人)
    、雷電華影業股份有限公司(RKO)】,大多都是猶太人創建的。米高梅(MGM),Metro-Goldwyn-Mayer,這三個人裡有兩個是猶太人;華納兄弟,兄弟四人都是猶太人;派拉蒙,創始人是猶太人;福克斯,聽這名字就是猶太人。在美國,你聽到叫什麼「伯格」的一定是猶太人,史匹柏、索德伯格、扎克伯格,等等;聽到叫什麼「維茨」的,也一定是猶太人;叫什麼「斯基」的,大量的是猶太人,少數不是。
  • 猶太人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所羅門死後,以色列終被巴比倫帝國攻佔,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成為奴隸。 波斯帝國滅巴比倫,猶太人允許回故土,重建耶路撒冷聖殿,後來相繼淪為希臘和羅馬帝國的屬民。公元1世紀,猶太人起義反對羅馬人,耶路撒冷被羅馬大軍攻破,聖殿被拆毀,猶太人流落到世界各地。
  • 拆解猶太民族古老神話:誰「發明」了猶太人?
    我們,猶太馬加比家族(Maccabees),變得與光明相聯結;他們,希臘人和他們的仿效者則變得與黑暗為伍。後來,在小學階段,《聖經》課程告訴他,《聖經》中的英雄們徵服了神已許諾給他們的土地。因為來自無神論的生活背景,他曾懷疑那份許諾,不過他卻以一種自然的方式證明了約書亞(Jushua)的勇士們的正當性,他把他們視作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