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1月8日,有網友在頂端新聞上提問稱,在位於鄭州市金水路上的河南省工會大廈上空最近出現許多大黑鳥!成群結隊迎風翱翔,不懼寒冷,這是些什麼鳥呢?
該網友說,他經常在工會大廈對面等公交,發現最近一個月天天如此,成群的大黑鳥飛來飛去,簡直是一大景觀。相信在這兒路過的人們,下午5點多鐘,只要抬頭看,一定會發現的。
為此,大河網記者進行了採訪。據鄭州市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介紹,這些飛鳥名叫大嘴烏鴉,是一種益鳥,它們是來鄭州過冬的,每年冬天從外地飛到鄭州城區覓食、過冬,來年3月份飛走。這說明鄭州的生態環境改善,更適合鳥類生活了。
在鄭州,這樣的情景不止紫荊山一處。入冬後,鄭州的二七路、鄭東新區以及北郊區域,也曾出現過大量類似飛鳥。
董朝偉介紹,他已連續多年注意到這個現象,這些鳥除了出現在紫荊山立交橋上空外,在鄭州大石橋附近也出現過,數量多時有上千隻,很是壯觀。這些鳥之所以聚集到鄭州城區過冬,一方面是因為鄭州紫荊山立交橋、金水路等地,樹木較多,便於覓食,二是因為冬天城市的「熱島效應」,城區溫度比著郊外溫度稍高。此外,鳥也有靈性,它們聚集在這裡,說明這裡的人比較友善,不去傷害它們。
為啥這些鳥會在每天傍晚時分集體盤旋在空中?董朝偉說,這是由烏鴉的生活習性決定的,烏鴉喜歡在傍晚時分集體飛出,群居、群飛是烏鴉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據介紹,這種鳥是一種益鳥,能捕殺害蟲,被稱為城市的「清道夫」,是人類的好朋友。
也有人會問,民間不是傳說烏鴉叫著不好聽,會帶來晦氣嗎?
其實這是一種訛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而且,烏鴉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人類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烏鴉堪稱動物中的楷模,所以,古人造出了「烏鴉反哺」的成語。
《本草綱目·禽部》裡也記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
據了解,大嘴烏鴉又叫巨嘴鴉,俗稱老鴉,是雀形目鳥類中體型最大的幾個物種之一,成年的大嘴烏鴉體型可達50釐米左右。通身漆黑,除頭頂、後頸和頸側之外,其他部分羽毛帶有一些顯藍色、紫色和綠色的金屬光澤。嘴粗大,嘴峰彎曲,峰嵴明顯,嘴基有長羽,伸至鼻孔處。系雜食性鳥類,對生活環境不挑剔,無論山區平原均可見到,喜結群活動於城市、郊區等適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