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DM-i技術如何實現虧電狀態下低油耗?實際體驗又如何?

2021-01-15 每日侃車

說到汽車的混動技術,有句話流傳比較廣:汽車行業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他。作為很早涉足混動技術的品牌,豐田設計出以行星齒輪在核心的動力分配結構,利用行星齒輪的三個自由度分別嚙合發動機、發電機和電動機,實現了一套高效的混動機構。目前豐田的混動THS已經發展到第二代,在國內銷售的車型已經普遍使用,用戶的反饋是油耗低、行駛平順。豐田的混動確實很好,但也有著明顯的時代印記,那就是在二十多年前電池、電控都不發達的時代中,實現以發動機為主、電機輔助的動力分流式結構,電機僅在起步、加速等少數時間介入,輔助發動機渡過高負荷區,大部分表演的舞臺依然是發動機。而且發動機、發電機和電動機三者是不能完全解耦的,並不能將各自潛力發揮到最大。

豐田THS特點:動力分流,發動機為主,電機為輔助。電氣化程度較低。

在電機、電池和電控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本田的i-MMD技術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也發展到了第三代。由於豐田對於行星齒輪結構很早申請了專利保護,因此本田只能另闢蹊徑,利用雙電機的結構和離合器控制發動機介入,讓電機與發動機達到完全平等的地位,實現了大功率電機驅動,並可以單獨驅動車輛到高速的行駛狀態。驅動電機的工作區間大為增加,但因為系統的三元鋰電池能量較小,發動機在低電量時直接帶動發電機發電並直接輸出到驅動電機,變成了一臺增程式的混動系統。在高速行駛,負荷較低時,發動機動力直接驅動車輪,驅動電機休息。整個過程,發動機始終處於低負荷狀態,可以達到40.6%的高熱效率。因此,本田i-MMD的車輛體驗是加速更強勁、油耗同樣較低。

本田i-MMD特點:發動機與電機地位平等,各負其職。電池能量較小,不支持插電是最大缺點。

我們再來看以理想ONE為代表的增程式混動,它的特點是只能以電機驅動,發動機僅做發電機的動力源。雖然實現了純電動,但並沒有完全零排放,而且在高速低負荷時,明明發動機的效率更高,卻還要通過發電來中轉,此時的能量使用效率反而不高。

增程式混動特點:電機驅動,大部分工況系統的效率都很高,但高速勻速行駛電機效率不如發動機高。

以上每種混動技術都有可取之處,但也都有明顯的缺點。那麼能否取眾家所長,避他人之短呢?答案是肯定的。比亞迪於1月11日隆重推出的DM-i插電混動技術,可以說是完全避開了以上所有的短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我們先來看整體結構,DM-i核心部件包括雙電機的EHS系統,驍雲插混專用發動機,混動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還有四大控制系統,包括整車控制、發動機控制、電機控制和電池管理。控制系統因為主要涉及的電路和軟體,我們也沒有太多資料,只需要知道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是完全由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還使用了比亞迪自研的IGBT就可以了。重點看幾大硬體:

1、雙電機的EHS系統:

比亞迪之前的DM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變速器,可以看到這套系統並沒有傳統的多擋位變速器。EHS系統以並聯的雙電機為主要部件,其特點是:1、發電機與發動機利用齒輪處於常嚙合狀態,意味著發動機只要在輸出時就處於發電狀態。2、發動機輸出端是溼式離合器,一般情況處於分離狀態,僅在高速勻速續航時才結合,直接驅動車輛,因此大部分時間負荷很低,效率尤其高。3、電機是主要驅動來源,與中間齒輪常嚙合,再輸出到主減速齒輪,再帶動差速器輸出。

DM-i的驅動電機體積和功率都做得比較大,具備更多的適應性。根據電機功率大小不同,分為EHS132、EHS145和EHS160三種,對應電機功率就是132 kW、145 kW和160 kW,三者的扭矩分別是316Nm、325Nm和325Nm。

我們認真觀察了EHS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認為它的工作原理與本田的i-MMD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後者採用的雙電機同軸布局。

2、驍雲插混專用發動機:

比亞迪針對DM-i推出了兩款專用發動機,1.5Ti渦輪增壓和1.5L自吸發動機。其中前者的峰值功率為105kW,峰值扭矩231Nm,擁有12.5的高壓縮比,採用了可變截面渦輪增壓器和智能熱管理系統,實現了40%的熱效率,主要與EHS160系統匹配,用在唐DM-i上。而後者峰值功率為81kW,峰值扭矩135Nm,擁有15.5的超高壓縮比,採用分體冷卻技術、EGR廢氣再循環,實現阿特金森循環,成為目前全球量產發動機中熱效率的新頂峰為43.04%,這款發動機主要與EHS132和EHS145系統配合,用在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上。

有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這兩款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比起同排量的驅動型發動機都要小,而在壓縮比和熱效率上卻高很多,這正是混動系統的微妙所在,因為發動機僅在部分負荷和低負荷運轉,不需要考慮太多扭矩和功率的需求,工程師可以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提高壓縮比、降低摩擦、提升熱效率上。

3、混動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

我們認為DM-i核心優勢就是搭載了比亞迪為混動系統開發的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電池採用串聯式電芯,一節刀片電池內有多節卷繞電芯串聯而成,電池的體積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卷芯採用軟鋁包裝,形成一次密封,刀片電池採用硬鋁外殼包裝,形成二次密封。單節電壓超過20V,單節電量最大1.53度。電池包電量在8.3—21.5kWh,可實現了純電裡程50—120公裡。

電池為磷酸鐵鋰型,除了先天安全係數很高,還擁有先進的熱管理系統,推出了脈衝自加熱技術,利用電池內部高頻充放電生熱,速度更快。另外,它還實現了PHEV車型的直流快充,30分鐘即可充滿80%,交流充電功率也高達6.6kW。

4、以電機為絕對主力的驅動方式:

我們來看一下混動系統的工作策略:1、在電量充足時,很簡單,電機驅動,相當於純電動車。2、在電量不足時,市區中低行駛,99%的工況下用電機驅動,發動機啟動發電直接輸出給電動機,相當於一臺增程式車輛;僅在少量急加速或爬坡等高負荷時,發動機才會輸出動力到車輪;3、高速行駛,並聯直驅為主,發動機直接驅動。

有了以上驅動策略,可以實現在NEDC和WLTC工況下,電機驅動佔比分別高達88%和82%,發動機參與驅動的時間很少,更多時候啟動是給電池充電。因此,像秦PLUS EHS132系統,在虧電狀態下的百公裡油耗也可以低至3.8L,宋PLUS EHS145和唐EHS160虧電狀態下百公裡油耗也僅為4.4L和5.3L。

因為採用電機驅動,車輛的加速性能也不弱,秦PLUS EHS132系統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7.9秒,宋PLUS EHS145為8.5秒,唐EHS145為8.7秒,與一臺2.0T發動機的加速成績相當,足夠日常動力所需。

秦PLUS DM-i版微試車:

在發布會當天下午,我們參與比亞迪組織的試駕,對即將上市的秦PLUS DM-i進行了簡單的試駕。EHS132的電機推動這臺車加速比較充沛,而且加速過程中靜謐度很高。由於電量充裕,我們把油門踩到3/4深度,發動機都沒有啟動,顯得尤其安靜,最讓我們驚喜的是這臺車的方向盤的轉向順滑度提升很多,而且底盤的濾振顯得乾淨很多,過彎時也有一定的支撐性,看來在漢斯的調校下,底盤的表現也有的顯著提升。

只有把油門踩到底,發動機才會介入驅動,發動機在啟動時的振動能夠清晰感知到,但並不擾人,整體的NVH依然是值得肯定的。地板油的全加速信號能夠讓發動機參與到驅動中來,動力會有一定的提升,對於日常的加速、變線超車是完全足夠的,而且加速感覺更加線性,不會出現局部爆發性的增加,讓乘坐的舒適性也大為提升。

秦PLUS內飾也進行了升級,顯得更精緻

侃哥點評:

如果說DM-p技術路線代表了比亞迪的技術高度,那麼DM-i就是真正能夠走進千家萬戶的實用性產品。DM-i的動力分配策略上與本田有些相似,但發動機參與驅動的分配比例更少,對於電機的依賴性更高,整套系統的電池容量和充放電的效率都更高,不僅實現了PHEV可以享受到政策優勢,更可以支持快充,縮短了充電時間。從混動技術的角度看,它確實將眾家所短都避開,很有可能是目前綜合效率最高的混動系統,而且實車體驗也相當不錯。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降低了成本,讓車身價格下探。我們預測搭載DM-i的三款車型會迎來銷量的快速增長。

相關焦點

  • 超低油耗 以電為主:DM-i超級混動全球首發
    來源:金融界網1月11日,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DM-i超級混動搭載超級電混系統,是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具備快、省、靜、順、綠等多重優勢;虧電油耗低至3.8L/百公裡,可油可電綜合續航裡程突破1200公裡,百公裡加速時間比同級別燃油車快2-3秒;在提供無限接近純電動車駕駛體驗的同時,更無續航焦慮和充電焦慮;且不受限購限行制約。
  • 3.8L超低油耗續航1200km真香警告:繼DM-p後比亞迪DM-i混動出新招
    DM-i有多超級?我們先從這幾組數據感受一番:虧電油耗低至3.8L/百公裡;可油可電綜合續航裡程突破1200公裡;百公裡加速時間比同級別燃油車快2-3秒,實現7秒級......這些「超級」如何實現?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真正做到了,在電量充足時,DM-i超級混動就是一臺純電動車;而在電量不足時,DM-i超級混動就是一臺超低油耗的混合動力車。我們日常行駛在市區,有99%的工況下是用電機進行驅動,有81%的工況下發動機處於熄火狀態,完全零油耗;高速行駛,發動機也處在超高效率狀態,從而實現超低油耗。
  • 虧電油耗不到4L/100Km!實測比亞迪DM-i超級混動
    DM-i混動以電機作為主要動力來源,基本能覆蓋所有的工況,搭配超高效率的全新的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和DM-i超級混動專用刀片電池,讓其能做到超低的油耗表現。其次,本田的i-MMD在需要大動力需求的,發動機會介入到動力輸出中,這樣就會使發動機的轉速變高,油耗也會相對應的增加。但是比亞迪的DM-i則不同,即便在大動力需求時,電池依舊能提供足夠的電能保證電機的輸出,發動機依然保持在最高效率轉速下發電,不會額外增加油耗,廠商宣稱,99%的城市工況都不需要發動機介入動力輸出。
  • 新能源技術全新物種,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
    DM-i超級混動搭載超級電混系統,是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具備快、省、靜、順、綠等多重優勢;虧電油耗低至3.8L/百公裡,可油可電綜合續航裡程突破1200公裡,百公裡加速時間比同級別燃油車快2-3秒;在提供無限接近純電動車駕駛體驗的同時,更無續航焦慮和充電焦慮;且不受限購限行制約。
  • 比亞迪發布DM-i超級混動,欲對燃油車實施「降維打擊」
    「我們要讓DM-i超級混動進入傳統燃油車佔絕對主導地位的細分市場,在紅海中殺出一片藍海。」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DM-i超級混動是比亞迪厚積薄發的力作,將扮演燃油汽車顛覆者的角色。它的出現,是汽車市場的一次「供給側改革」,有能力改變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結構,加速實現綠色出行的夢想。據介紹,DM-i超級混動是基於超級電混系統,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
  • 比亞迪DM-i超級混動 打出閃電五連鞭 降維打擊同級燃油車
    如果有駕駛過混動車型的車友,一定會知道,車輛如果在虧電狀態下,其實並不省油,因為混動車型的自重和虧電狀態,會讓燃油發動機需要付出更多的功率來填補電動機的差額動力,這導致了很多混動車型成為了騙牌神器,就猶如說自說自話擁有「閃電五連鞭」的馬某國上場10秒即被KO。
  • 比亞迪DM-i完整亮相,揭秘何以高效低耗
    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1.5L發動機百公裡3.8L的超低油耗是怎麼做到的?要注意,這裡說的3.8L可不是很多混合動力車標註的「綜合油耗」(即綜合計算了用油和用電驅動後的油耗),而是「虧電油耗」,即在電量不足而幾乎單純用燃油驅動時的油耗。這就很驚人了。這個驚人的數據來自於43%的發動機熱效率。比亞迪稱,這43%,使驍雲1.5L發動機成為目前全球熱效率最高的量產汽油發動機。
  • 油耗3.8L、續航超1200公裡!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發布:一圖看懂
    日前,比亞迪(002594,股吧)正式發布了旗下最新動力(310328)技術DM-i超級混動。據介紹。DM-i超級混動是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擁有快、省、靜、順、綠等多重優勢。目前,該技術已經量產,率先搭載於秦PLUS、DM-i、宋PLUS DM-i、唐DM-i等混動車型上。
  • DM-i油耗3.8L 秦PLUS要成爆款車!中信證券:維持比亞迪「買入」評級
    1月11日晚,比亞迪(002594,股吧)官方宣布,全新轎車秦PLUS正式開啟預售,共有四款車型,預售價為10.78-14.78萬,將於今年3月初正式上市。搭載比亞迪最新的DM-i插電式混動系統,由1.5L自然吸氣發動機+電動機組成。
  • 比亞迪DM-i :「降維打擊燃油車,意在顛覆」
    近日,比亞迪在京召開了第一季的DM-i系統的技術解析會,詳細講解了比亞迪這套還未面世的DM-i插電混動系統的技術優勢、市場前景以及戰略規劃。據了解,該技術是在插混性能市場推出DM-p後,比亞迪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再進一步,所推出主打「超低油耗」的混動技術。「這款發動機以消費者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極具性價比。」
  • 比亞迪秦PLUS將於1月開啟預售 搭載DM-i混動系統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了解到,比亞迪秦PLUS或將在1月上旬開啟預售。新車之前已經邀請媒體進行了靜態體驗,新車將搭載DM-i超級混動系統,充滿電百公裡油耗僅0.7升,而饋電 狀態下,百公裡油耗也才3.8升。外觀上,新車採用了比亞迪家族Dragon Face的設計語言。
  • 比亞迪DM-i插混系統好在哪?|阿特金森|dm-i|比亞迪dm...
    不過這兩種動力形式也不是完全對立的,他們在某種狀況下可以相互合作,用自己的長處來彌補對手的不足,來組成高效的動力系統,這便是油電混動。提到混動,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豐田、本田、比亞迪等等。作為自主品牌中較早涉足新能源領域的品牌,比亞迪早在今年年初就對外透露了即將推出DM-i插混技術平臺的消息。
  • 比亞迪發布DM-i超級混動,增程式被判死緩!燃油車無壓力嗎?
    比亞迪若想加速DM-i想在非限牌城市與燃油車戰鬥進程,應該在產品技術基礎上,加強品牌創新,與消費者加深情感勾連,產品力之外給更充足的購買理由。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DM-i超級混動是比亞迪厚積薄發的力作,將扮演燃油汽車顛覆者的角色,有能力改變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結構。王傳福為何有底氣說「顛覆」?這主要是緣於DM-i技術的低油耗,以及低成本。
  • DM-i超級混動「三劍齊發」,降維打擊同級別燃油車
    1月11日,比亞迪正式推出了DM-i超級混動,以電為主、可油可電,並接連公布了三款基於DM-i超級混動平臺的新車。其三,插電式混動車可油可電,更低的油耗也會讓未來的用車和養車成本更低。並且,搭載DM-i超級混動系統的車,在虧電狀態下行駛,油耗會比同級別的車型更低。除此之外,無限接近於純電車型的NVH表現、充電全場景的覆蓋等等都是DM-i超級混動的優勢。就像比亞迪自己說的,「快、省、靜、順、綠」是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系統的特點。
  • 虧電油耗3.8L/百公裡 純電續航120KM!比亞迪混動降維打擊燃油車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是當之無愧的一哥品牌。近日,比亞迪又推出了一款重磅車型秦PLUS。該車在廣州車展亮相,基於比亞迪DM-i平臺打造,搭載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是首款搭載比亞迪超級混動DM-i技術的車型,該車將於2021年上半年上市。
  • 比亞迪超級混動DM i,從硬體結構分析他的故障率和3.8的油耗
    廢話不多說直入主題1,比亞迪的Dm i,和本田的immd的邏輯一模一樣,先聲明,先聲明,先聲明,這套邏輯比亞迪08年的f3混動就推出了,不存在誰抄誰,這套混動邏輯特別簡單,沒有所謂的變速箱,發動機和發電機直連狀態。
  • 比亞迪DM-i插混系統好在哪?
    不過這兩種動力形式也不是完全對立的,他們在某種狀況下可以相互合作,用自己的長處來彌補對手的不足,來組成高效的動力系統,這便是油電混動。作為自主品牌中較早涉足新能源領域的品牌,比亞迪早在今年年初就對外透露了即將推出DM-i插混技術平臺的消息。相對於當前其主銷車型中應用的DM-p(Powerful強勁性能)技術平臺,DM-i(intelligent智慧高效)技術平臺更加偏向於節能減排。在廣州車展期間,比亞迪終於正式揭開了DM-i平臺的面紗,並詳細解析了作為DM-i技術平臺的核心之一的「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
  • 熱效率43.04%獲中汽研認證 比亞迪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
    11月20日,比亞迪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獲得了中汽研華誠認證中心頒發的產品認證證書,以43.04%的熱效率獲得「能效之星」稱號。同時在廣州車展,比亞迪正式發布了首款DM-i超級混動轎車秦PLUS,搭載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虧電狀態百公裡3.8L的革命性油耗,在滿油滿電狀態下行駛裡程可超過1000公裡,完全顛覆用戶對傳統轎車的油耗認知。  作為DM-i超級混動技術的核心部件之一,在設計之初,就以實現超低油耗為目標。
  • 降維打擊燃油車,比亞迪這一招有點狠
    這一行業首創的「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實現了超低油耗+超長續航+超級快充新的突破,堪稱比亞迪歷時數年精心烹飪的一道超級「硬菜」。 它到底有多硬核? 虧電油耗低至3.8L/百公裡; 可油可電綜合續航裡程1200+公裡; 從30%充到80%直流快充僅需30分鐘; …… DM-i超級混動的使命,是在提供無限接近純電動車駕駛體驗的同時,真正解決用戶的續航+充電焦慮。
  • 比亞迪宋PLUS DM-i申報:油耗僅0.9L
    1月12日消息,我們從工信部獲取到一組比亞迪(002594,股吧)宋PLUS DM-i車型的申報圖,該車採用漢同款前臉設計,動力上搭載比亞迪最新研發的DM-i超級混動系統,油耗申報值僅為0.9L。相比在售的宋PLUS,新車進氣格柵內部並非「鎧甲點陣造型」,而是採用了類似音階斷線式設計,同時格柵上方還有銀色金屬飾板,整個前臉與比亞迪的漢DM比較相近。車尾部分,該車採用溜背+小面積後風窗的設計元素,左下角的「DM」標識表明了其混動身份。此外,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05/1890/1680mm,軸距為2765mm。